基於液態金屬的柔性可自愈電路

2020-12-14 科技報告與資訊

最近,卡內基梅隆大學(CMU)的研究團隊在可穿戴電子產品和其他軟機器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最近發表的兩篇論文對這一進展進行了詳細描述。

此前在2018年,機械工程副教授Majidi和他的團隊創造了一種能夠電自愈的電路,也就是說,即使在主路被切斷或損壞後,它也能繼續工作。現在,他們開發了一種用液態金屬製成的材料,也能夠物理修復損傷。當兩塊電氣液態金屬複合材料放在一起時,它們可以像皮膚被割傷後癒合一樣融合在一起,這種創新使電路能夠承受更多的損傷。

Carmel Majidi的軟機器實驗室(SML)利用一種由鎵和銦合金製成的液態金屬實現了這個創新電路。作者說,這種金屬比汞等其他液態金屬更安全。這些發現使得該技術可以擴展到其他聚合物,包括凝膠。用液態金屬製成的電路可以被擦除和重新繪製,使其具有很強的適應性。

這些新材料還可以進行3D列印。機械工程教授Sarah Bergbreiter與SML合作,使用新的製造工藝列印這些材料。創建這些自修復和可重寫電路的3D結構將廣泛擴大應用範圍。

其中一個應用是能量收集。可以利用兩個表面之間的接觸產生的電來產生能量。例如,當用氣球摩擦頭髮時,電會讓它豎起來。同樣的原理也可以應用到可穿戴電子產品上,讓它們從人體運動中收集能量。

當Majidi的團隊將這種材料添加到一條運動短褲中時,他們能夠從穿戴者的運動中收集足夠的能量,為帶數字顯示器的溼度溫度計傳感器(一種小型的可穿戴計算設備)供電。

作者表示,這項研究的用途可包括生物啟發機器人、人機互動、可穿戴計算和太陽能電池。這些軟機器人將具有高度的適應性和耐用性,可以實現廣泛的應用。

這篇題為《Controlled Assembly of Liquid Metal Inclusions as a General Approach for Multifunctional Composites 》的論文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標題為《Ultrastretchable, Wearabl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Based on Sedimented Liquid Metal Elastomer Composite》的論文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上。

相關焦點

  • 液態金屬能給計算帶來什麼
    液態金屬讓高度靈活性、智能性和可控性的柔性計算系統成為可能   液態金屬以其獨特性能進入科學家的視野中。   不同於一般的導電介質,液態金屬在不同的環境下導電性也有差異。這一看上去微不足道的變化,在科學家眼中則有重大價值。
  • 可自修復可拉伸3D列印印刷的液態金屬複合材料摩擦納米發電機
    可自修復可拉伸可3D列印印刷的液態金屬彈性體複合材料摩擦納米發電機很難獲得柔軟且可導電的材料。創建一個可以承受損害的電路甚至更難治癒。但是,對於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來說,這類創新只是辦公室的另一天。
  • 液態金屬機器人前沿技術高峰論壇暨第一屆中國液態金屬柔性感知...
    本報訊(記者嚴帥) 11月21日,液態金屬機器人前沿技術高峰論壇暨第一屆中國液態金屬柔性感知機器人大賽在我市舉行。由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所主辦,雲南靖創液態金屬熱控技術研發有限公司、雲南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雲南科威液態金屬谷研發有限公司承辦的此次論壇暨大賽,邀請了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十餘所高等學校以及雲南液態金屬研究院的150餘位專家學者、教授和企業代表參加,多家投融資公司與戰略研究機構參與。
  • 中科院:常溫下的液態金屬電路3D印表機
    「墨水」就是液態金屬,電路直接列印在紙上紙上「列印」電子電路,得益於室溫狀態下液態金屬直接印刷電子方法的突破。劉靜介紹,常規的電路板製造工序通常較為耗時、耗材、耗能,而印刷電子方法就像印刷文字一樣,直接在基板上形成能導電的線路和圖案,能將傳統的7至8道工序縮短至3至4道,快速靈活。
  • 用液態金屬3D印表機繪製電路板
    打開APP 用液態金屬3D印表機繪製電路板 胡薇 發表於 2018-09-23 08:52:00 用液態金屬電子電路印表機,10分鐘就能把電腦中的電路圖清晰列印出來,插上電源還能顯示電路走向。
  • 劉靜小組可變形液態金屬基礎發現為研製柔性機器開啟全新途徑
    劉靜小組可變形液態金屬基礎發現為研製柔性機器開啟全新途徑  清華新聞網7月9日電 近期,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劉靜教授小組聯合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首次發現電場控制下液態金屬與水的複合體可在各種形態及運動模式之間發生轉換的基本現象,相應研究在線發表於
  • 液態金屬:「夢之墨」將夢變現實—新聞—科學網
    「液態金屬電子增材製造技術」作為國內外首創的變革性電子製造技術,由「夢之墨」團隊自主創新完成。 技術可以讓液態金屬電子墨水,直接快速製造出柔性可拉伸電子電路及終端功能器件,完全變革了傳統電子工程學與3D列印的製造理念,其所見即所得的電子列印模式,為發展普惠型電子製造技術、重塑傳統電子及集成電路製造規則,提供了變革性通途,可謂是快速、綠色、低成本。
  • 浦項-延世大學聯合研究用於3D電路列印的液態金屬油墨
    POSTECH-延世大學聯合研究團隊開發用於3D電路列印的液態金屬油墨可以直接印刷在可拉伸基材上的導電和可拉伸電極引起了可穿戴電子產品和電子皮膚的廣泛關注。包含液態金屬的可印刷油墨是這些應用的理想選擇,但是在液態金屬顆粒周圍形成的絕緣氧化物表皮會限制其導電性。
  • iCANX Talks 今晚八點直播︱液態金屬!
    蔣興宇教授將給大家介紹液態金屬-彈性聚合物微流控與柔性生物電子的最新進展。饒偉教授將為大家帶來柔性液態金屬材料的硬科技的精彩報告。把液態金屬和用彈性高分子微流控晶片整合成柔性電子電路後,我們發現這些柔性電子電路可以在生物醫學傳感、組織工程、人用器官以及生物計算領域發揮非常大的作用。例如,使用液態金屬-彈性高分子微流控可以製備全柔性血氧傳感器、全柔性的汗液檢測裝置。還可以用這些新材料製備具有修復功能的電子血管和功能強大的血管支架來進行靶向基因治療。
  • 直接使用原子筆繪製柔性電路!基於石墨烯/碳黑納米等複合材料
    直接使用原子筆繪製柔性電路!基於石墨烯納米片/ MWCNT /碳黑納米複合材料包含導電墨水的筆可以在各種表面上繪製電路-甚至是絲瓜絡(在此可見)。導電油墨是在表面上印刷柔性電子電路的絕佳工具。現在,武漢大學印刷與包裝系科學家在ACS Applied Electronic Materials中報告說,他們已經開發出了廉價的導電墨水,用於無堵塞的原子筆,使用戶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甚至在人體皮膚上)"編寫"電路。柔性電子產品廣泛用於生物傳感器,電子皮膚和能量存儲等應用中。生產這樣的設備的最新進展包括可以在表面上畫電路的筆,而無需印表機。
  • 金屬的密度低於水?劉靜團隊再次實現液態金屬領域新突破!
    密度低於水的液態金屬複合材料「液態金屬」,是一種不定型、可流動液體的金屬,可看作是由正離子流體和自由電子氣組成的混合物。作為可變形智能機器的基本要素,液體金屬為可變形體(尤其是液體機器)的設計、製造開闢了全新途徑。正如劉靜教授所說:柔性機器、可變形機器在材料學和機器學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而柔性正是液態金屬特有的行為。但同時,液態金屬的一個缺點在於密度較高,這就意味著給機器增加了額外重量,其便利性因而被削弱。
  • 輕質液態金屬問世,清華大學突破性研發讓液態金屬機器人更近一步
    據悉,該團隊名為 Lightweight Liquid Metal Entity(輕質液態金屬)的論文已於 2020 年 2 月 17 日登上《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液態金屬這種不定型、可流動液體的金屬,可看作是由正離子流體和自由電子氣組成的混合物。
  • 液態金屬室溫「類超流體」穿越現象
    而對於傳統的液滴(如水和油),在室溫條件下,雖然由於毛細作用,液滴可擴散或滲透到具有孔隙結構的材料裡,但它們的表面張力使它們不能夠穿透多孔材料。 最近,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超導與電子材料所,澳大利亞基金會國家未來低能電子技術優秀中心,王曉臨教授的團隊首次發現了電壓誘導的液態金屬室溫「類超流體」穿越現象。
  • 硬科技科普:一文看懂,究竟何為液態金屬?
    根據成分配比的不同,最終形成的液態金屬材料將具備不同的功能屬性。當然,由於液態金屬還具備很多其它特殊性能,如「吞噬效應」、「自驅動」、「變形變色」等,使其應用可擴展至生物醫學、智能機器、國防應用等眾多領域。圖5 液態金屬材料研究成果總的來說,非晶合金實際上指的是材料的一種狀態,是一個概念。
  • 液態金屬技術:合成更好的壓電材料!
    導讀據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未來低能耗電子技術卓越中心(FLEET)官網近日報導,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與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的一項合作,將液態金屬合成物應用到壓電材料上,推動了未來從身體運動獲取能量的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和生物傳感器的發展。
  • 清華聯手中科院突破密度「結界」:全球首創輕質液態金屬|專訪
    (來源:《終結者》)在現實生活中,影片裡的液態金屬機器人仍未誕生,但作為一種神奇的材料,液態金屬因其優秀的可塑性也被認為是取代傳統電子行業中硬質材料的新星。而且,這項技術也與一些聽起來就十分新潮的科技應用息息相關,例如可穿戴電子的電路、可穿戴外骨骼的構建以及柔性機器人等。
  • 中國研製出世界首臺自主運動可變形液態金屬機器
    眾多報導此項工作的科學雜誌或專業網站還有,物理學家組織網站:「可在液體中自行驅動的可變形液態金屬(Shape shifting liquid metal able to propel itself through liquids)」;化學和工程新聞C&EN:「旋轉的液態金屬馬達(Rolling Out Liquid-Metal Motors
  • 中科院與清華聯合研製出世界首臺自主運動可變形液態金屬機器
    此項研究於世界上首次發現了一種異常獨特的現象和機制,即液態金屬可在吞食少量物質後以可變形機器形態長時間高速運動,實現了無需外部電力的自主運動,從而為研製實用化智能馬達、血管機器人、流體泵送系統、柔性執行器乃至更為複雜的液態金屬機器人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
  • 「很好用」的液態金屬走進生活
    是科幻電影裡的液態金屬機器人嗎?  電影裡,液態金屬機器人被破壞的地方會自動修復,被燒化後很快又能恢復。這種液態金屬機器人的超強能力超乎想像,似乎離現實很遙遠。  「但是今天,科學與幻想正碰撞出絢麗的火花,液態金屬這一神奇材料正從想像和科幻中走入現實。」雲南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應寶說,簡單來說,液態金屬就是常溫下呈液態,可流動並且能導電的金屬。
  • 《終結者》中的液態金屬機器人要成為現實了嗎?
    2017年液態金屬材料被收錄進工信部、財政部和保監會共同組織編制的《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範指導目錄(2017年版)》,被列為重點新材料。而對於液態金屬,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會想到水銀,其實,液態金屬可不是只有水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