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婧雯
來源:正和島
你喜歡吃螺螄粉嗎?
網絡上對於螺螄粉的評價兩極分化十分嚴重,喜歡吃的停不下來,不喜歡的避之不及。不過,這並不妨礙它的火爆。
01、3天賣出500萬包!
不管是線下線上,還是國內國外,螺螄粉的熱度都是蹭蹭的往上漲。這種起源於上個世紀70年代的街邊小食正逐步走出地方,走出國門。
吳女士做了二十幾年的螺螄粉生意。從前,螺螄粉只在柳州當地流行,如今吳女士已經在全國開了四十多家店了,她說,「像我現在所在的這個西江店,一個月能做到20多萬元的營業額,全靠賣螺螄粉,才能夠在城市立足,很感謝螺螄粉。」
線上螺螄粉的銷售更為火爆。李子柒與人民日報聯名的螺螄粉三天賣出了500萬包。
不僅是李子柒這一個品牌銷量可觀,其他品牌的銷量也是成倍增長的。預包裝柳州螺螄粉從2015年銷售收入5億元,發展到2019年的62.56億元,5年內激增超過12.5倍,年均增長率達到86.12%。
另外,螺螄粉的出口量也增長了不少,達到了去年的8倍。
螺螄粉各個渠道銷售的火爆更是帶動了它的發源地——柳州的經濟發展。
02、2020年上半年產值高達50億,創造就業崗位25萬個
為了保證預包裝螺螄粉口味的正宗,市面上大多數的螺螄粉品牌生產的螺螄粉都是找柳州當地的工廠來生產的。而正宗的螺螄粉的配菜少不了酸筍、木耳、酸豆角、炸腐竹、炸花生等等的配菜。
於是,一條產業鏈就此形成。
柳城縣沙埔鎮古仁村的陸福來就是因為「螺螄粉」脫了貧。他說,一畝竹筍的產量應該是2500到3000斤,種竹筍根本不愁賣。
村民們採摘下來的竹筍,會被直接被送到加工廠。加工包裝後,就成了螺螄粉中有特殊風味的配料包。按照柳州市一天賣80萬包螺螄粉計算,一天就要消耗8萬斤酸筍。
螺螄粉產業的發展帶使農產品的需求增多,帶動了當地農業的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柳州市袋裝螺螄粉產值已達30億元,其中農產品原料收入佔比20-30%,帶動農民增收6到9億元。2019年螺螄粉全產業鏈產值超過130億元,創造就業崗位超25萬個。2020前半年產值就達50億。
隨著螺螄粉的走紅,對於這類配菜的需求也不斷增長,直接帶動了上遊企業的經濟。上至螺螄的養殖,豆角、竹筍的種植,下到電商平臺。螺螄粉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不僅提供了就業,還解決了貧困問題。
除此之外,為了更好地打造螺螄粉產業,全國首家螺螄粉產業學院在柳州成立。
現在,螺螄粉對於柳州來說已經不僅是小吃了,它更像是一個標誌,是一個成功的產業的代表,是一個城市的成功。
03、 為什麼螺螄粉如此火爆?
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介紹了螺螄粉,這個重口味的地方小吃第一次進入大眾的視野。但是由於網絡、通訊、交通等沒有現在這樣發達,不在柳州是吃不到正宗的螺螄粉的。
從2010年開始,當地政府就已著手將螺螄粉這個特色美食向外推廣。在今年,螺螄粉終於大爆,我認為螺螄粉的大爆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味道上頭。味道是螺螄粉的一大特點。這也是為什麼螺螄粉頻頻上熱搜的原因——臭。臭是造成大眾對於螺螄粉爭議的主要原因,因此非常具有話題性。每當提到螺螄粉就會聯想到「臭」,從而具有娛樂效果。
其二,螺螄粉作為柳州的街頭小吃,最直觀的優點就是便宜實惠。不到10元就能吃到一餐即食螺螄粉,接地氣的價格,是大部分消費者有能力購買的。做不到車釐子自由,難道還做不到螺螄粉自由嗎?
其三,疫情也是一大推手。由於無法出門,方便的即食產品成了消費者們的首選,與普通的方便食品相比當然是螺螄粉更具特色。
其四便是由於電商時代的到來,各類直播的興起,還有明星效應給螺螄粉帶來了相當多的流量。
螺螄粉的成功絕不是偶然,不僅與它獨特的口味有關,還有時代的優勢。
目前螺螄粉產業正在高速擴張,但在擴張的背後我們也應該重視發展背後的隱患,為以後更好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資料:
《這是一條有味道的推送!它臭,卻3天狂賣500萬包,產值將超100億元!網友:它是快樂源泉!》央視財經
《從街邊小吃到全民網紅爆款,螺螄粉「臭」出一片天!》紅餐網
《7.5元如何撬動30億元 柳州螺螄粉產業發展觀察之二:一根米粉串起一條產業鏈》廣西衛視廣西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