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說,「人無笑臉莫開店」,那你知道它的下半句是什麼嗎?

2020-12-27 騰訊網

文化是,或者說應該是,對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與智為主要品質。—阿諾德

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曾經將百姓分為士農工商四類。其中的「士」,指的是當了官的人;「農」,自然指的就是務農的人;至於「工」,指的則是給富戶人家打工的人;而最後的「商」,就是指經商的人。別看那個時候經商的人賺的錢比較多,可他們所擁有的社會地位,卻明顯低於上述三者。

而到了現在,反倒是商人混得比較吃香。不過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商人若想賺的盤滿缽滿,那就得講求點經商之道。比如,老祖宗就曾說過,「人無笑臉莫開店」,此即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經商之道。那麼,你知道它的下半句是什麼嗎?

一、「人無笑臉莫開店」的意思及蘊含的深意。

其實,單從這句話的字面來看,我們就能大概知道它的意思是什麼。它無非是在說,如果一個人不能做到笑臉相迎或者以笑臉示人的話,那就最好不要去開什麼店鋪。說白了,它就是在告誡那些想開店做生意的商人,做不到像對待上帝一樣對待顧客,那還是不要學人家去做生意比較好。

畢竟很多生意並非只是單純弄個店鋪在那擺著,就可以達到既定目的了。若不懂攬客和待客之道,就算你的店鋪裝修得再怎麼完美,也不會有客人願意上門光顧的。要知道,客人進入店鋪並非只是單純想要購物,很多時候更想要享受店鋪提供的優質服務。

而服務質量的高低,與經營店鋪的人對待客戶的態度好壞有很大的關係。具體來講,這裡所說的經營店鋪的人對待客戶的態度好壞,就包括客戶在進入店鋪購物期間,經營店鋪的人是否做到了笑臉相迎。如果說他們做到了這一點,那明顯他們的服務質量就會變得比較高。

服務質量高了,那客戶對店鋪的滿意程度就會有所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店鋪經營者做成生意的機率就會得到提升。而反之,那客戶就不會對店鋪的服務感到滿意。既然不滿意,他們又怎麼可能會選擇在該店鋪中購物呢?所以,老祖宗才會告誡我們「人無笑臉莫開店」。

二、「人無笑臉莫開店」的下一句的內容及意思。

了解了「人無笑臉莫開店」這句話的意思後,想必很多人都已經想到了它還有下一句存在。而說到這句話的下一句,其實知道的人還真的不算多。它的內容是這樣的:「會打圓場自落臺」,乍一聽好像並不押韻,讀起來也感覺沒有它的上一句那麼朗朗上口。可若細分析一下它的意思,那可能大家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它無非是在告訴大家,做人要學會打圓場。只有這樣,很多尷尬場面自然就會變得不那麼尷尬了。若做深入剖析,我們還可以這樣理解:做人做事都得注意掌握技巧,尤其是在與人交際方面,掌握的技巧越多越到位,我們的人緣就會變得越好。

具體到商人身上的話,它的意思就成了勸告商人在做生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掌握適度調節人際關係的技巧。尤其是在客戶或者合作夥伴並非只有一個的時候,能做到這一點,就能給自己贏得更大的商機和賺得更多的利潤。

不過,話雖如此,可實際去做的時候,你便會發現,就算是久經商場的商人,也不可能每一次都做到這一點。而往往很多時候,商人的一個錯誤舉動,反倒有可能會讓他已經得到的一切都化為烏有。由此可見,光知道「會打圓場自落臺」這句話及其意思還很不夠。非得將其落實到實處,才算能受益。

當然了,即便不是被應用於商場之上,這句話也照樣能在其他場合找到用武之地。而不管是在什麼場合落實這句話,都得注意做到這三點才行:第一點就是要做到把握時機。也就是說,要注意在該打圓場的時候出現;否則的話,你能得到的結果反倒會對你不利。

第二點是要做到分清主次,不要一味和稀泥,那樣只會讓雙方都討厭你。至於第三點,則是要做到足夠客觀和公正才行。畢竟你扮演的是中間人的角色,若做不到這一點,誰還會願意聽你開口說話呢?

所以說,看似簡單的一兩句話,背後卻往往都蘊含著較為深刻的道理和意思。我們只有搞清楚了這些內容,才算是真正有所收穫。不要一天到晚只知道收集俗語,卻不樂意去沉下心來了解其背後暗含的深意。那樣無論你再怎麼努力,也根本無法做到真正有所收穫。

相關焦點

  • 「人無笑臉莫開店」,下半句更經典,想做生意的多看看
    「人無笑臉莫開店」,下半句更經典,想做生意的多看看中華文化種類多樣,源遠流長。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句俗語「人無笑臉莫開店」?它都有哪些處世道理呢?下面便由小編來給大家解釋解釋吧。「人無笑臉莫開店」便是說,一個人若是不能笑臉待人便不要去開店,不然不會有好生意的。
  • 俗語「人無笑臉莫開店」,其實下一句才是精華,生意人要多注意
    要知道在古代有著嚴格的等級劃分,社會的人員也被強制分成「士農工商」幾個級別,其中商人排在最後,可見當時的商人開一家店鋪是十分不容易的。所以才衍生出了我就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人無笑臉莫開店」。那麼這句俗語老話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開店之人一定要笑臉呢?
  • 古話說:「人無笑臉莫開店」,現在的創業實體店,應該怎麼開?
    其實我認為只有線下的才叫生意,線上的買賣只不過是信息而已,就像便捷的快餐一樣,雖然很方便,但是那不叫生意。因為很多人都是在實體店找到了類似的商品,或者通過以往購物印象,才去網上搜索商品,那樣只能叫找東西。馬雲早些年還說,電商能夠完全消滅實體店,我全然不信,到現在,電商也終於觸及天花板了。
  • 常說「好馬不吃回頭草」,它還有下半句,很少人知道,更值得深思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璀璨文明中,充滿智慧的老祖先創造出了許許多多優秀的文化載體,像詩詞歌賦,琴棋書畫,諺語民俗等等,它們既陶冶了人們情操,也給人們帶去了樂趣,又增長了見聞,而在農村,便有一非常貼地氣的文化,那就是俗語,言語雖短,卻蘊含了許多的哲學道理,讓後世子孫不管是居廟堂之高
  • 古人常說,一言九鼎,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看完長見識!
    我相信是沒有人喜歡說話不算數的人吧,就比如一個人經常言而無信,往往就會有失人心遭人厭的下場,相反地,如果這個人一般不輕易說出口,但是一旦開口那就會盡全力做到才好,這就是誠信的表現。不知道大家對一些成語都有哪些看法,在我們的字典中,有這麼一個成語,那就是一言九鼎,相信這是所有中國人都熟知的成語,一般就是用來形容一個人舉足輕重的話語,甚至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對於它的使用,其實在很早的時候已經開始了,什麼史記或者史書中都有對於這個成語的提及,我們知道一言九鼎,古代人常說之外,那你們知道其中的意思嗎?
  • 你知道「相濡以沫」下半句是什麼嗎?真實含義與字面意思反差太大
    你知道」相濡以沫「下半句是什麼嗎?真實含義與字面意思反差太大文/小辣椒中國古代有著許多的思想家,有儒家學派的孔子,有法家學派的韓非子,還有墨家學派的墨子,這些人在古代的思想界那都是響噹噹的人物。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道家學派的莊子,不過呢,並不是要介紹他這個人,而是要介紹他說過的一句話,你們有沒有聽說過「相濡以沫」這句話呢?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呢,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吧!談到這句話,那可來頭不小,事實上,」相濡以沫「還有下一句,那就是」不如相忘於江湖「。
  •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還有下半句,古人說的真是話粗理不粗!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還有下半句,古人說的真是話粗理不粗!在中國文化的形式體現有多種多樣,實體的文化體現就有戲曲和書法等等。而在民間,其實也有一種民俗的文化體現形式。老百姓不知道怎麼來形容來總結它的存在,但幾經幾代人流傳下來的俗語就是文化的體現形式。
  • 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半句更經典,古人智慧不可小覷
    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半句更經典,古人智慧不可小覷歷史上的封建時代,凡事都講究一個面相,一個人的情緒,欲望以及所表達的東西,基本上都能夠通過他的面部表情來分辨。我們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老祖宗雖然早就已經不在,但是他們卻留給我們很多的東西,除了房產地產這些物質遺產之外,還有一些智慧和生活的經驗,俗語是我們中華語言中特有的,雖然它沒有詩詞那麼唯美那麼有意境,也不像成語一樣簡短精準,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讀懂的。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麼一句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
  • 俗語:人無笑臉莫開店,咋解釋?後半句更精髓,說出做生意的本質
    俗語:人無笑臉莫開店,咋解釋?後半句更精髓,說出做生意的本質說起做生意,人們最先想到的是馬雲,因為馬雲是商業的代表啊,畢竟人家的阿里巴巴可是首屈一指的商業大佬。其次人們就會想到京東的劉強東,騰訊的馬化騰等人。確實不錯,這些人都是生意場上的頂尖高手。
  • 人們常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那沒錢會怎樣?下半句讓人心酸不已
    意思是說:只要利益足夠大,即便是鬼,也會願意為你做推磨那般累人的活計。然而,很多人都只知道這上半句,而不知下半句。其實,下半句才是大多數人的真實情況。那麼,這下半句到底是什麼呢?下半句便是:無錢便做推磨鬼。確實如此,利益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購買一個人的自尊或者是靈魂。
  • 「久病床前無孝子」的下半句更可悲,知道的並不多,你知道嗎?
    「久病床前無孝子」的下半句更可悲,知道的並不多,你知道嗎?中華文化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傳承,並將詩詞歌賦等燦爛文化留給了世界。畢竟,當人慢慢的老去,身體也就變得越加不勝以往,難免會因為一些緣故有的頭昏腦熱的,這時,作為兒女就要擔負起照顧老人的義務,畢竟老話常說:百善孝為首。但如果是久臥在床的話,可能作為子女的會不耐煩起來,畢竟他們都有自己的家庭、工作,一天忙碌下來,回到家還要照顧老人,原本的耐心恐怕早就被消磨乾淨了吧,也就對老人越來越不願意照料了。
  • 古人常說,人有四可盡,四不可盡,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古人常說,人有四可盡,四不可盡,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搬運、抄襲必舉報!!!!全網維權!!!】常言道:「月盈則虧,水滿則溢」。這句話的意思是,月亮最圓的時候,就很容易發生月蝕,水滿了的時候,就很容易溢出來,大多事物到了盛極的時候,都容易衰敗,所以古人總結出來了四個可盡,四不可盡,道破了人生處世真諦,你知道是哪四盡,哪四不可盡嗎?下面就讓小編一一道來。
  • 你知道「有錢能使鬼推磨」下半句是啥嗎?這才是經典!
    人們經常用「有錢能使鬼推磨」來形容被金錢所掌控和驅使的人的行為。但大家知道這句話的下半句是什麼嗎?這句話的下半句更為經典。在過去人們的觀念中,「神仙」就是一種美好的代名詞,而「鬼」則代表著邪惡、恐怖。因此這句俗語中「鬼推磨」就表示有一些邪惡的人或者是做歪門邪道的人會為你賣命,但讓這些人為你賣命的前提是你的有錢。所以說這句話是批評人們的金錢觀,也是老一輩在告誡後人錢雖然很重要,但是你如果在走投無路的時候萬萬不能為了錢而失去做人的原則,要不然你就變成鬼了。從唯物主義的視角來看,鬼是不可能來幫你推磨的,因為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鬼。
  • 古人的智慧:「兩腮無肉不可交」!後一句更經典,教你如何看人心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當今社會,常說的「面由心生」,是指很多人分辨一個人是否善惡,往往都是通過觀察他的面相來做出判斷。在多數人的印象中,那些尖嘴猴腮,嘴薄唇淺的人一般都比較刻薄。而那些臉龐圓潤的人一般都比較大度,也就是所謂的天庭飽滿。而那些眼小嘴尖的人,通常是小氣鬼的代表。
  • 古諺語「人窮別說話」,下半句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那才是生活哲理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句古諺語的上半句是「人窮別說話」,那麼大家知道這句古諺語的下半句是什麼嗎?「人窮別說話」的下半句是什麼?「人窮別說話」這句古諺語的下半句就是「位卑莫勸人」。如果單看這上半句話的話,我估計很多人都會很氣憤,至少有相當一部分人會心裡不舒服,「什麼嘛,人窮了,連話都不能說了是吧,連說話的資格都沒有了是吧」。
  • 「我愛你」其實還有下半句,你知道嗎?
    」其實還有下半句。。。「我愛你,但不能讓別人知道。」「我愛你,但不能和你見面。」「我愛你,但是我要走了。」「我愛你,但不能和你結婚。」「我愛你,可還是和你分手比較好。」對於許多人來說,也許一生總忘不了第一個對自己說「我愛你」的人,也忘不了第一個自己對他說「我愛你」的人,並且他們一生未必只對一個人說過「我愛你」,但是,我還是相信我愛你。這句話我們一輩子可能會聽到很多次,說這句話的人不見得就是我們所愛的人,但是人們還是為心愛的人說出這句話時感動莫名。
  • 「走大路有水能生財」,俗語下半句你知道嗎?確實感覺字字珠璣
    「走大路有水能生財」,俗語下半句你知道嗎?確實感覺字字珠璣!「人間正道是滄桑」,老祖宗總是用這樣的俗語教育後人,走大路,行正道,好日子方能保持天長地久。「說書唱戲勸人方,三條路走中央.善惡到頭終有報,人間正道是滄桑」,這些古訓就是告訴我們後人,從古到今不管是說書的、唱戲的,都會勸人走中間的那條大路,求財能從直中取,莫從險中求,「聽人勸吃飽飯」,大家都說走大路好處多,還是聽從大夥意見吧!然而這句俗語的下半句你知道嗎?
  • 俗語「勸賭不勸嫖」的下半句,99%的人沒聽過,彰顯古人處世之道
    這些話用直白的語言說出,體觀了那個時代老百姓的自然純樸,也向世人傳遞著一種為人處世的社會經驗,那麼你聽說過「勸賭不勸嫖」這句古語嗎?估計99%的人沒聽過哦!從字面意思來看,「勸賭不勸嫖」就是勸人戒賭但不勸人去嫖。如此匪夷所思的話,讓很多人聞後不解。因為在多數人的眼裡,賭和嫖都是不能沾的,若是沾上一樣,就有可能會落得個身敗名裂或者是萬劫不復的下場。
  • 「一日夫妻百日恩」,它的下半句才是經典,卻鮮為人知!
    「一日夫妻百日恩」,它的下半句才是經典,卻鮮為人知!夫妻是什麼?夫妻就是在茫茫人海中可以跟你牽手,跟你一起共度餘生的人。夫妻是同甘共苦,是柴米油鹽。有一句老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兩個人一旦結成夫婦,就有很深的感情了,這都是緣分使然。
  • 古人常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什麼意思?為何上半句無人提及?
    它不僅影射了一個時代的人文風情,也蘊含著眾人的價值追求,比如今天所說的這句詩:「人生七十古來稀」,眾人對這句話耳熟能詳,但它的上半句卻鮮有人知。上半句是什麼?為何無人願意提及?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句詩句的出處,它摘自於杜甫的《曲江二首》,杜甫是唐朝心懷天下、憂國憂民、壯志難酬的愛國詩人,這首詩的背景充滿無奈心酸:不再年輕的杜甫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積鬱成疾,悲憤之下創作了這首《曲江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