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市首個以鐵礦文化為主題的國家級礦山公園——首雲國家礦山公園在密雲縣巨各莊鎮正式開園,開啟了工業旅遊的獨特礦山文化之旅。
首雲國家礦山公園為國土資源部正式授予的「國家礦山公園資格」單位,位於素有北京市後花園之稱的密雲縣境內,距離北京市區67公裡,始建於2005年,園區面積3.62km2,是迄今為止國內少有的國家級礦業旅遊主題公園,也是密雲東線工業旅遊的重要景點之一。
首雲國家礦山公園是國內將鐵礦作業與主題旅遊同步實施的典範之首,公園以礦業旅遊為主軸,著力突出開放式、互動式、高科技的體驗模式,詮釋了工業旅遊的新概念。目前已成功打造了四大主題遊覽區:鐵礦博物館、露天礦坑、斜長環斑花崗巖地質遺蹟、尾礦壩等主題礦業觀光區;高空拓展訓練、真人CS野戰、鐵人訓練營等主題休閒體驗區; 接待中心、迷你高爾夫、陶藝館、射箭館、KTV等主題娛樂體驗區;會議中心、首雲賓館、洗浴中心等主題會議培訓區。
首雲國家礦山公園被國家旅遊行業評為「AAA景區」,園內空氣清新,環境宜人,植物品種繁多,是人們探求科普知識、遊覽觀光、娛樂休閒、會議培訓的理想場所。
重點景點介紹:
北京鐵礦博物館
北京鐵礦博物館是北京市第一家以鐵文化為主體的博物館,利用有限的空間,呈現首雲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以及採礦工業數百年的發展。宣講了鐵礦與礦石的科普知識、展示了縮微礦山的生產流程、增添了趣味礦山的體驗活動。參觀鐵礦博物館是集體驗性、審美性、知識性為一體的主題遊覽活動,在參觀的過程中既得到遊憩又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露天礦坑
站在露天採礦區的觀禮臺上可觀賞到異常壯觀的礦業遺蹟——露天礦坑。露天採礦區的礦床初露地層為太古界密雲群沙廠組片麻巖系,屬鞍山式沉積變質磁鐵礦床。鐵礦石以磁鐵石英巖為主,其次為磁鐵片麻巖和少量的黃鐵礦,由東向西組成規模不等、礦體特徵和工業價值不同的四個礦帶I、II、III、IV,採場主要開採II、III礦帶。區內屬於底山丘陵,最高海拔320米,最低8米。露天採礦區底為﹣76M,階段高12M,封閉圈為144M,形成高差312M的深凹大坑。
斜長環斑花崗巖
斜長環斑花崗巖巖體是華北地塊北緣元古宙構造-巖漿活動帶內最典型的環斑花崗巖體之一,位於密雲縣沙廠一帶。巖體沿東西向基底斷裂侵入於密雲群沙廠組的片麻巖中,與片麻理斜切。東西向長8km,南北穿3km,出露面積約24km2。
斜長環斑花崗巖呈灰白色到暗灰色,具粗粒似斑狀結構,普遍含有鉀長石巨斑晶,並以卵球型為主,粒狀多在3-6cm,大者可達10-16cm,遭風化後卵球更為突出。目前在全球只有兩處產出,另一出露地點在瑞典南部。
斜長環斑花崗巖的成因至今也沒一個統一的權威解釋。1996年在北京召開的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期間,50多名國內外專家對此處斜長環斑花崗巖進行了細緻的考察。並對其成因進行了研究,最後也是眾說紛紜,至今仍為地質學界的不解之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