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物勘院承擔的三門蛇蟠島國家礦山公園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地質...

2020-12-18 浙江在線

2020-05-20 19:14 |浙江地勘在線

  近日,三門縣政府組織專家對《浙江三門蛇蟠島國家礦山公園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地質勘查及設計方案》進行評審,該項目由省物勘院環地中心負責實施,是該院承擔的首個國家礦山公園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地質勘查及設計。省林業局、三門縣政府及有關部門、浙江蛇蟠島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等相關負責人參加評審會。

  評審專家認為,該項目勘查手段合理,勘查結論正確,設計思路清晰,採用單點治理方法針對性較強,工程措施合理可行,一致同意通過評審。同時,提出了加強生態環境問題的敘述與評價以及做好動態設計服務的建議。

  據悉,蛇潘島國家礦山公園為洞窟型礦山公園,也是唯一的位於海島上的洞窟型礦山公園,其採石歷史最為久遠,規模巨大。該礦山公園全面系統的展示了古代綜合採石工藝遺蹟:薄牆工藝、構造面規避、堵水鉛條技術、引排水工藝、雙層採掘工藝、一洞多倉工藝、運石古道技術等,可以由此了解蛇蟠島採石歷史與工藝技術,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及觀賞價值。由於歷史開採原因礦山公園區域內遺留有大量的裸露採石、洞窟邊坡等,爆破、開挖後未採取相關有效的支護措施,因長期受降雨入滲、風化作用,存在地質災害隱患及景觀破壞。此次勘查對象主要為蛇蟠島內海盜邨景區、野人洞景區、滑泥公園、清風洞星空營地以及獅子嶺度假別墅山莊等5個景點其周邊的洞窟及邊坡。

  該項目由於邊坡、洞室形態不斷變化,其危巖體規模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地質環境條件及景觀要求也存在較大區別,安全要求高,難以採用傳統宏觀邊坡或洞室勘查手段進行,因此,勘查設計過程中對邊坡、洞室及危巖體逐一進行標註、排查、記錄,並進行穩定性分析。根據不同巖體特徵及所處位置景觀要求,採用削坡、清坡、預應力錨索、隨機錨固、錨噴、主動柔性防護網、CBS植被混凝土復綠、TBS綠化、支撐、排水等不同的治理方式因地制宜進行加固,並對加固工程的外錨頭結構採用隱蔽、美化裝飾,對支撐結構採用仿樹皮美化等措施,以達到安全、美觀的目的,基本實現一點一方案。

  通過該項目勘查設計,一方面為蛇潘島國家礦山公園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同時通過項目實施,極大的提高了省物勘院項目組技術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特別是在複雜的礦山地質公園生態環境治理過程中,要充分開拓思路、因地制宜的設計,為今後完成類似工程項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589973284000

相關焦點

  • 浙江石油三門蛇蟠島供能站開業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樓純 通訊員 朱將雲 壽憶夢1月16日,浙能集團旗下「浙江石油」三門蛇蟠島供能站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正式對社會加注成品油。「浙江石油」三門蛇蟠島供能站開業。 毛建平 攝 根據2018年年底台州市政府召開的沿海高速公路通車工作協調會精神,為確保沿海高速全線開通,要求「浙江石油」三門蛇蟠島供能站在1月10日前具備加油條件。
  • 初識三門蛇蟠島
    初秋時節,神清氣爽。趁著創作採風之際去了一趟浙江三門的蛇蟠島。在當地朋友的陪同下,走在曲徑通幽的石階上,著實開了一回眼界。據說,發現這個千洞之島蛇蟠島的石窟洞穴,非常偶然。然而就是因為一次偶然的發現,讓三門蛇蟠島吸引了人們驚異的目光,那1300多個大大小小的洞窟,蘊藏了很多至今難以破解的謎團。洞內有面積達3000餘平方米的高敞「大廳」,也有僅容1人的「單身公寓」,洞窟縱橫交錯,使整個山體幾乎被挖空。
  • 三門蛇蟠島春節長假自駕車旅遊成新時尚
    三門蛇蟠島春節長假自駕車旅遊成新時尚 2013年02月16日 13:50:25 浙江在線02月16日訊 2月16日訊今日,筆者從中國·蛇蟠島國際旅遊度假有限公司了解到,由於今年春節長假天氣比去年好,外地遊客自駕車到三門蛇蟠島旅遊風景區旅遊很火爆,共接待遊客
  • 礦山生態恢復工程_2020年礦山生態恢復工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關鍵詞: 地質環境恢復治理 地質治理工程    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巖土事業積極發揮行業影響力,承擔社會責任,近年來,工勘集團不斷提高地質災害防治與環境保護專業技術
  • 三門蛇蟠島「五字真經」打造中國最鮮美小鎮
    三門蛇蟠島,台州687個海島中最大的島嶼。  「蛇蟠島很有名,我們還想把名聲做得更大,以壯大產業為導向,通過舉辦中國海鮮節、海鮮烹飪大賽等系列活動,建設海產品交易市場、漁人碼頭等,力爭將蛇蟠建設成集品海鮮、觀海景、採海貨為一體的旅遊勝地,打造中國最鮮美小鎮。」蛇蟠鄉黨委書記蔣靈松說。
  • 三門蛇蟠島粉色田野 燃起遊客們的「少女心」
    從台州市區驅車前往三門蛇蟠島,可以選擇瀋海高速直接上島,也可以選擇走省道再搭輪渡。蛇蟠鄉政府向村民租下這一大片土地,種上粉黛亂子草花苗,投資一百餘萬元,打造出這片夢幻田野。蛇蟠島上的這片花田,阡陌縱橫,意蘊濃濃。這片色彩飽和的粉色足以燃起遊客們的「少女心」。被成片柔和如輕霧的粉色包圍,錚錚漢子也會不由自主溫柔起來。漫步花畔,微風拂面,能感受到這份奇妙的溫馨。
  • 甬臺溫高鐵:一條沿海大通道 帶動三門蛇蟠島成為文旅勝地
    坐著高鐵看浙江   來跟《浙江衛視》逛甬臺溫高鐵   一條沿海大通道   帶動三門蛇蟠島成為文旅勝地   沿著甬臺溫鐵路一路南下,短短十五分鐘,記者就從寧波的寧海站到達了台州境內的三門站   到了三門站,再開車半小時,我們就來到了蛇蟠島。國慶期間,島上的滑泥公園吸引來很多遊客前來體驗海島風情。
  • 新一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公布,三門蛇蟠島榜上有名
    日前,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公布了新一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名單,三門縣蛇蟠島旅遊風景區名列其中,成為三門首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蛇蟠島位於浙東沿海三門灣畔,是台州第一大島,總面積19.68平方公裡,人文景觀薈萃,怪石嶙峋,有大小洞穴1300多個,素有「千洞之島、東海一絕」之美譽。但在11年前,蛇蟠島這個旅遊「處女地」還未被開發,一直閒置著。2003年10月,三門縣政府審時度勢,多次研究決定把蛇蟠島寶貴的旅遊資源開發出來,全力打造集旅遊觀光、特色養殖、休閒娛樂等為一體的省內知名生態旅遊島嶼。
  • 礦山自然生態環境治理技術與治理方案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國家對礦產資源需求的迅速增加及礦業經濟的迅猛發展,因礦山開採而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問題也日趨嚴重,特別是露天開採,不但影響自然景觀、造成汙染環境,而且還會誘發山體滑坡,造成水土流失等地質災害。  採礦業是一個古老的行業,它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也導致了嚴峻的環境問題,威脅著我們的生存。
  • 河北印發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辦法
    為做好全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工作,日前,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河北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辦法》,提出自2019年2月1日起,取消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制度,礦山企業不再新設保證金專戶繳存保證金,由礦山企業設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帳戶,繳存治理恢復基金。
  • 三門蛇蟠島奇特地質現象引來專家們關注
    浙江日報三門7月30日電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專家,近日在三門縣蛇蟠島考察時,發現一種奇特的地質現象:在遍布該島古代採石遺址的巖壁上,存有大量的白色正圓形圖案。更為奇特的是,在該島海盜村景區的一塊巖壁上,甚至出現幾處白色同心圓環形圖案。
  • 煙臺市治理礦山地質環境 昔日尾礦庫變成風景區
    記者從市國土局獲悉,煙臺從根本上轉變資源開發利用方式,踐行「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不斷加大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力度,目前,全市累計已恢復治理損毀土地面積4167.62公頃,恢復治理率達72%。  尾礦庫培育涵養為「綠色銀行」  春意正濃,花舞繽紛。站在景色優美的萊州市三山島海濱,眼前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 媒體: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國家礦山公園
    根據這兩次重要事件,我們可以將國家礦山公園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一、萌芽階段(2003年以前)  中國礦山公園的萌芽階段依次經歷了廢棄礦山治理與景觀恢復、工業遺址旅遊和地質公園時期。當代廢棄礦山景觀恢復起步較晚,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我國處於經濟發展初期,有關生態恢復環境保護的研究處於起步階段。
  • 飛躍三門蛇蟠島:滄海桑田,敢叫荒島變綠洲
    10月29日,浙江衛視大型融媒體新聞行動「一起翱翔」來到三門,在蛇蟠島起飛,帶領大家感受這座海島的美麗巨變! 從一無所有的荒島,到遊人如織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讓我們一起飛躍首批中國最具文化創意旅遊島,飛躍當下三門灣全域旅遊的熱門打卡點,感受在這裡發生的巨變。
  • 禹州市鈞瓷文化產業帶周邊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通過竣工初驗
    映象網訊(記者 康世保 通訊員 張延偉)7月24日,禹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邀請由5名省級專家組成的評審組,對禹州市鈞瓷文化產業帶周邊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進行竣工初驗。評審組專家首先深入實地,認真對照禹州市鈞瓷文化產業帶周邊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規劃設計方案,對工程項目和質量完成情況進行了現場踏勘核實。
  • 三門蛇蟠島—不虛此行
    久遠的年代感與神秘感,吸引我們來到蛇蟠島上的兩處景點—「野人洞」和「海盜村」一探究竟。野人洞和海盜村僅隔千米之遙,前者頻臨內陸,後者頻海。均由歷代採石礦山沉澱演化而來,掩映在綠植覆蓋的山體內,雖在氣勢及規模上稍遜於長嶼硐天,但卻有異曲同工之妙,均具「奇」、「險」「妙」之特點,令人嘆為觀止。野人洞內以石器文化尤其是石窗文化展示為主要元素,展品種類繁多,內涵豐富別具匠心,充分凝聚了先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博大智慧。 海盜村顧名思義,以海盜文化為主題,巖壁上各種石刻因地制宜,鬼斧神工,惟妙惟肖。
  • 東平生態修復新樣板!鐵山果樹滿園 濱湖國家溼地公園風光旖旎
    東平生態修復項目取得顯著成效舊縣狼窩山、銀山鐵山果樹滿園濱湖國家溼地公園風光旖旎近日,筆者從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由該局承擔的 舊縣鄉狼窩山礦山治理生態修復項目、銀山鎮鐵山治理區地質環境生態修復項目、濱湖國家溼地公園科普宣教基地重點工程,經過近兩年的修復和治理,三項工程均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推進「生態立縣、綠色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 [分享]礦山環境修復設計資料下載
    那麼,如何才能更好實現礦區「與周邊自然環境和景觀相協調、因地制宜實現土地可持續利用、區域整體生態功能得到保護和恢復」等目標?記者日前採訪了國內多位地質環境修復領域的專家,一次有關礦山環境修復的專業性討論就此展開。
  • 今晚(9月21日)7:28,央視帶您走進三門蛇蟠島,看金秋長假好去處!
    今晚(9月21日)7:28,央視帶您走進三門蛇蟠島,看金秋長假好去處!蛇蟠島位於浙東沿海三門灣畔,是台州第一大島。蛇蟠島雖然名字裡面有個「蛇」字,但是其實這個島和蛇沒有什麼關係,倒是有許多好像蛇一樣蜿蜒曲折的石窟洞穴。
  • 在晉華宮國家礦山公園,get煤炭產業的前世今生
    新華網太原11月20日電(王浩慶)披上「綠衣裳」的矸石山、以煤炭為造型的博物館、生態各異的礦工照片組成的照片牆……坐落在晉北大地的晉華宮國家礦山公園風景如畫  晉華宮國家礦山公園佔地面積32.9萬平方米。伴隨著煤炭產業轉型發展,晉華宮礦藉助地理位置優勢,謀求多元化發展的轉型之路。2009年,晉華宮國家礦山公園建設被納入雲岡大景區規劃,共建設煤炭博物館、井下探秘遊、石頭村、晉陽譚、仰佛臺、工業遺址展示區,棚戶區遺址等七大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