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浙江衛視大型融媒體新聞行動「一起翱翔」來到三門,在蛇蟠島起飛,帶領大家感受這座海島的美麗巨變!
中國藍新聞APP、中國藍新聞微信公眾號、浙江衛視中國藍官方微博、掌上三門APP、三門新聞網,及全省近百家廣電集團客戶端、官微、官博等新媒體平臺,進行了同步直播。
從一無所有的荒島,到遊人如織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讓我們一起飛躍首批中國最具文化創意旅遊島,飛躍當下三門灣全域旅遊的熱門打卡點,感受在這裡發生的巨變。
向海而生 擁灣發展
80年代蛇蟠島圍塘
70年來,蛇蟠島民憑藉著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氣開拓荒島,問大海要土地。上世紀70年代,4000多名拓荒者來到這裡開發蛇蟠塗。經過20多年的圍墾,才有了現在的養殖規模。
在那個時候,物資匱乏,工具落後。拓荒者們只能運用打流、泥弓等的土辦法徒手圍塘。經過四期圍墾建設,最終在島上築起了近20公裡的海上長堤,圍墾良田兩萬多畝,成為島民的經濟支柱。
蛇蟠島上萬畝養殖塘,塘內養殖青蟹、小白蝦等
三門蛇蟠島的萬畝養殖基地,青蟹等海產品就是在這裡進行集中培育,銷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靠著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百折不撓的蛇蟠島圍墾精神,整個蛇蟠島的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期。現在,島上的海水養殖面積有2.5萬畝,漁業產值2.8億多元,島上的大多數老百姓都在從事養殖業,每年受益可達15萬--25萬元之間。
漁旅融合 轉型突破
進入新世紀,蛇蟠開始謀求轉型,思考如何突破單一的漁業養殖模式,叩開全面發展的大門。在「兩山」理念引領下,蛇蟠找到了方向,轉向漁旅融合發展。
蛇蟠島景區
用蛇蟠石雕刻的石窗展覽館
島上有1360多個奇異洞窟,依託這些洞窟資源進行保護性的開發,建成了國家4A級景區——蛇蟠島旅遊景區,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國內外遊客前來遊玩。
末梢變樞紐 妙筆繪新顏
旅遊的興旺、遊客的增多,也讓這座小島的交通弊端逐漸顯現。這樣的困擾在今年一月迎刃而解,沿海高速正式通車,時空距離的改變一下子激活了蛇蟠島的旅遊市場。
沿海高速在蛇蟠設有一個出口和一個服務區,這座遠離陸地的小島從以前的交通末梢變成了「樞紐」。交通短板變為長板,蛇蟠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從過去的不毛之地
到現在人潮如織的網紅「IP」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鬥精神
印刻在這座小島的每一寸土地
進擊的蛇蟠fighting!
直播福利
認真看直播的朋友注意啦!
青蟹是用什麼水養殖的?
青蟹成熟周期一般是幾個月?
青蟹一生要經歷幾次蛻殼?
請在本文下方評論回復,全部回答正確且點讚最多的前5位,每人將獲得青蟹1箱,蛇蟠島景區聯票兩張。
編輯 | 程晨
責編 | 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