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對榆林市楊夥盤煤礦的管理人員來說,不論是在單位還是出差在外,都能對煤礦的生產、安全等情況了如指掌,這是因為他們隨時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或手機移動端登錄「智慧礦山雲大數據云服務平臺」。
該平臺由中煤地質總局航測遙感集團智慧礦山分公司建設,在楊夥盤煤礦投入使用後,切實提升了礦山生產安全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半年內已產生經濟效益2000餘萬元。
近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評審並發布「煤炭科技成果轉化與先進技術」推廣項目目錄,「智慧礦山雲大數據云服務平臺」名列其中。
「智」在數據共享
礦山管理千頭萬緒,包含通風、供電、採掘、人員定位、運銷管理、危險源辨識等諸多要素,各要素之間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制約。礦山管理者只有統籌考慮所有要素,才能作出合理的決策。在楊夥盤煤礦,「智慧礦山雲大數據云服務平臺」將所有要素轉化為數據,利用軟體進行綜合分析,為決策者提供支撐,減輕了決策壓力。
雲服務平臺的「智慧」來自對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而數據則來自礦山生產的方方面面。安裝在各個關鍵部位的傳感器、PLC、安全監測等設備,「觸覺」比人類敏銳得多,它們各司其職,感知各自管轄範圍內的細微變化。任何變化都對應相應的數據。數據通過網絡集中到雲服務平臺,軟體開始發揮作用,通過各種運算,將數據烹製成一道管理大餐,以二三維一體化界面的形式呈現在人們面前,使人們更加直觀、快速地掌握礦山每一刻的變化。
智慧礦山分公司總經理王曉鵬說:「我們這個平臺可實現『一張圖』管理,將礦山地表、煤層、採掘工作面、生產安全設備等要素進行三維仿真,管理者如同觀看動畫一樣掌握礦山實時動態,而且可以直接通過系統將決策傳達到位,方便快捷。」
方便、快捷服務的背後是建設者的智慧與汗水。據智慧礦山分公司副總經理安魚飛介紹,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公司申請並獲得了3項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獲得軟體著作權14項。
「智」在高效管理
煤礦的核心業務是產、供、銷,為了實現三者的平衡,煤礦需要制定生產計劃、生產指標,並在生產中及時統計生產數據,進行比對、分析、計算。這是一項大工程,需要多個部門的配合。智慧礦山大數據云服務平臺可實現協同辦公,提升效率。
在雲服務平臺建立之前,楊夥盤煤礦有二三十個管理系統,管理者在決策前需綜合分析多份數據、報表,決策作出後,由相關人員一級一級去落實,經常涉及井上井下傳達命令的情況,比較麻煩。現在,在楊夥盤煤礦調度中心的大屏幕上,展示了領導駕駛艙界面,系統將各項數據以餅狀圖、柱狀圖、曲線圖或報表等形式呈現在決策者面前,使煤礦輕鬆實現精細化管理。系統全面整合財務、成本、物資供應、煤炭運銷等企業各類信息資源,使企業的當日產出、材料消耗、生產用工、銷量、收入、日毛利潤等指標數據實現了準確、快捷地在線統計分析管理。
在決策的執行方面,雲服務平臺的使用更是將「人工安排」變為「自動化安排」,在提高準確性、科學性的同時,使決策更加快速地執行。安魚飛說:「楊夥盤煤礦的職工都配備防爆手機,命令可以通過系統直接傳達到人,不必像以前那樣井上井下打電話傳達。」
與產、供、銷數據相對應的是礦山生產的實際情況,如採掘工程、機電、運輸、通風、井下設備情況等。煤礦的主通風機、變電所、水泵房等設施是否正常運轉,決定了礦山生產是否安全地進行。據楊夥盤煤礦信息管理部部長蘇偉介紹,楊夥盤煤礦原先設有10人組成的隊伍,24小時值班,對設備進行定期檢修。現在,雲服務平臺可通過振動、電流、電壓等因素的異常提前判定設備故障,並通知相關人員進行檢修。該煤礦的「檢修小隊」現已減少為幾個人,且不用值班,只需隔天巡檢即可。這不僅契合礦井「少人增安」的理念,而且與人工檢修相比,自動化監測更精確高效。「人工檢修往往是出了故障才去修,而現在有故障苗頭系統就能發現。」蘇偉說。
煤礦井下各類模型是虛擬的,想要看到實際情況也並非只有真正到目的地查看這一種途徑。平臺擁有井上下三維全景漫遊瀏覽系統,用360度全景相機拍攝實景。通過平臺,我們看到的實景可能比身臨其境更加清晰、全面。
「智」在安全保障
安全與生產息息相關,在礦山,安全永遠是不容忽視的課題。
要實現安全生產就要經常排查隱患,並將其扼殺於萌芽之中。雲服務平臺包含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系統,具備煤礦事故隱患內容記錄、下發整改通知、治理過程跟蹤、統計分析、逾期警示、信息上報等功能,可實現對隱患從排查到治理完成銷號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在楊夥盤煤礦各井口或值班室的安全公示屏上,職工們可以看到隱患曝光和處罰曝光。「隱患於何時何地被發現、通知誰去處理、於何時處理完畢,每個隱患的詳細信息都會發布在公示屏上。」安魚飛說,「這樣既可以督促負責隱患整改的職工高效完成工作,又能對其他職工起到警示作用。」
煤礦安全出現異常時,時間是非常關鍵的。煤礦若出現影響安全生產的突發情況,雲服務平臺可實現信息傳達一步到位,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和安全水平。以瓦斯突出預警為例,以往,楊夥盤煤礦地面人員接到預警信息後,會打電話通知井下相關安全人員去檢查通風或其他引起瓦斯突出的原因,查明後作出相應處置或通知危險區域工作人員。現在,雲服務平臺不僅會在出現異常的同時準確分析異常出現的原因、地點、風險等級,而且會第一時間通過手機聯繫安全人員去排查,同時通知出現異常區域的工作人員採取相應措施。
生產數據的實時傳送,為進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礎。智慧礦山分公司在省級層面上將煤礦的安全、生產、監督整合在一起,構建了服務於煤礦生產安全監管的信息管理系統,實現省、市(集團)、縣、礦的四級煤礦生產安全監管體系。「煤礦生產安全監管的各項數據都會實時顯示,如瓦斯濃度、井下安全數據、人員定位等,只需登錄系統就可獲得。」王曉鵬說。系統可依託電子政務外網連接到各產煤市煤炭管理部門、煤業集團公司和礦業集團公司,獲取煤礦生產安全信息,提供遠程監控、實時預警、統計分析、追蹤排查、應急救援指揮等功能,為全省煤礦生產安全監管提供技術手段,為煤炭資源生產安全提供支持。
在楊夥盤煤礦可以看到,智慧礦山大數據云服務平臺涵蓋了礦山的方方面面,既可以看整體也可以看末端,既可以提供決策分析建議又可以指出設備問題所在。該平臺飽含著大數據的智慧,正引領礦山走進更加安全高效的新時代。
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
地質與生態文明建設企業集團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