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個月是寶寶咀嚼能力學習期,隨著發育的逐漸成熟,胃蛋白酶開始發揮作用,很多之前不能吃的食物現在都可以吃了。這就意味著,米粉已經很難滿足寶寶的發育需求了,媽媽必須改善夥食,增加適合寶寶發育需求的食物。
但是,到底應該給寶寶吃什麼?如何安排寶寶一日三餐呢?
今天給大家推薦5款8-12個月寶寶都愛吃的輔食,製作簡單營養高,即使是廚房小白也能做,可經常做給寶寶吃!
8-10個月寶寶輔食推薦
8個月是寶寶的「蠕嚼期」,雖然咀嚼能力已經出現,但是暫時還不熟練,需要舌頭的配合。此階段,應該給孩子吃質地稍厚的糊狀輔食,比如肉末蒸蛋。
肉末蒸蛋
製作材料:豬肉末20克,雞蛋黃1個,植物油適量
製作方法:蛋黃打散,加入等量涼開水調勻;油鍋燒熱,加入豬肉末炒熟;把豬肉末倒入蛋黃液裡,上鍋蒸熟即可。
輔食營養:豬肉和蛋黃都含有豐富的鐵元素,能夠幫助寶寶補充充足的鐵,預防缺鐵性貧血;雞蛋和豬肉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鋅等營養素,對寶寶發育非常有好處。喜歡胡蘿蔔的還可以放點胡蘿蔔丁裡面,一樣很美味。
9-10個月是寶寶的「細嚼期」,咀嚼能力發育不錯,寶寶可以吃一些質地柔軟的塊狀輔食,比如番茄肉末爛麵條、蛋黃碎牛肉粥。
蛋黃碎牛肉粥
製作材料:牛肉30克,煮熟的蛋黃1個,米飯1碗
製作方法:牛肉洗淨,入鍋燉熟後切碎;將煮熟的蛋黃壓成蛋黃泥;米飯加水熬成粥,然後把牛肉碎和蛋黃泥拌入即可。
輔食營養:牛肉富含優質蛋白質和鐵、鋅等營養素,能夠為寶寶提供發育所需的能量;蛋黃含有豐富的鐵元素和卵磷脂,既可以補鐵,又可以促進大腦的發育。
番茄肉末爛麵條
製作材料:寶寶麵條30克,番茄1個,雞蛋1個,豬肉末20克,植物油適量
製作方法:番茄洗淨後用熱水燙一下,去皮、搗泥;雞蛋取蛋黃打散;豬肉末倒入油鍋炒熟;寶寶麵條放入鍋裡,加入適量的水,煮沸後加入番茄泥和打散的蛋黃,然後加入炒熟的豬肉末,煮熟出鍋即可。
輔食營養:番茄不僅營養豐富,還含有一定的有機酸,能夠調動孩子的食慾;蛋黃和肉末既可以補充鐵元素,又可以提供蛋白質和維生素A,對寶寶發育非常有好處;寶寶麵條富含碳水化合物,能夠滿足寶寶對能量的需求。
11-12個月寶寶輔食推薦
11-12個月是寶寶的「咀嚼期」,寶寶可以吃些較大、較軟的塊狀輔食,比如玉米面發糕、海苔小飯糰。
玉米面發糕
製作材料:麵粉200克,玉米面50克,酵母3克
製作方法:麵粉、玉米面、酵母混合均勻,加100毫升左右的水揉成麵團(水一點一點的加,根據實際情況增加或者減少);麵團放入蛋糕磨具裡,然後放在溫暖處40分鐘左右;將發好的麵團放入蒸鍋,大火蒸20分鐘左右,取出、脫模、切厚片。
輔食營養:玉米面含有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
海苔小飯糰
製作材料:煮熟的米飯1碗,海苔適量
製作方法:將米飯揉搓成圓圓的飯糰,將海苔搗碎(可使用海苔碎)撒在飯糰上。
輔食營養:海苔富含硒、碘、鐵等營養素,營養高脂肪低,跟米飯同食營養更全面更均衡。嫌飯糰太單調,還可以加點胡蘿蔔丁、土豆丁、肉末等等。
輔食添加注意問題,父母別忽視
嬰幼兒時期的輔食製作,其實並不複雜,只要保證食物的原汁原味,並且遵循輔食添加的原則就可以了。不過期間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父母別忽視。
1、輔食不只是營養輔助,還是咀嚼能力鍛鍊的工具。給寶寶添加輔食時,父母應該遵循寶寶的發育需求,逐漸改變食物的質地和形狀,而不是一味的給寶寶吃米粉或其它泥糊狀輔食。
2、1周歲內的輔食應該原汁原味,不添加任何調味品。有些父母嫌食物沒味道,擔心孩子不喜歡,可以通過食物本身的味道來調節,比如番茄,酸酸甜甜的番茄跟蛋黃搭配非常美味,能吸引孩子的食慾;香噴噴的芝麻油,不管是餛飩還是麵條,加一滴就能讓食物變得香味四溢。
3、一周歲內應該以奶為主,輔食為輔,絕對不能本末倒置。父母首先需要滿足寶寶的奶需求,然後再根據發育添加合適的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