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才子林長民,12幅立軸行楷書法欣賞:樸茂雅秀、風流倜儻

2020-12-15 書畫課代表
林長民與其女林徽因

當我們論及才華橫溢的民國才女林徽因時,我們往往感嘆於她的書法、詩歌、建築、繪畫的才能,覺得她是「一生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但是,卻鮮有人能夠想起其父親林長民。

林長民行書
林長民楷書

其實,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也是民國時期家喻戶曉的人物。而課代表今天要介紹的則是林長民的書法。碑派書法名家康有為曾和書家伊立勳說起,「你們福建書家,卻只有兩位。一位是鄭蘇庵(鄭孝胥),一個是林宗孟(林長民)」。林長民的書法,初由魏晉唐人入手,其早年寫的東西美妙絕倫;之後又參了北碑的態勢,更在雅秀之中,顯出樸茂勁遒的意味;所謂「融碑入貼,便是如此。特別是林長民的大字書法,細膩處取林紓之內斂,雄放處取鄭孝胥之伸展,體現出典型的勁健之美。甚至還有人將其和沈增植並稱為「書家兩雄」,遺憾的是,林長民未及天命之年,即慘死於亂軍之中。接下來一起欣賞林長民的書法——

林長民12幅行楷書法立軸欣賞

林長民(1876-1925),字宗孟,漢族,福建閩侯(今福州)人。清末翰林林孝恂之子,才女林徽因的父親,烈士林覺民的堂兄。福建政法專門學校(福建師範大學前身之一)和福州二中的創辦人,第一任校長。

林長民是留學生中公認的明星式人物。他不僅學識淵博,且"善治事";他還有口才,善於辭令,因此當堂弟林尹民、林覺民慷慨陳詞,宣揚革命的宗旨時,林長民則注重於廣泛的交流結納。林長民從日本留學回國後,慨然於國民教育程度的低劣,拒絕了清政府要授予的翰林進士身份,回到祖籍福建出任官立法政學堂教務長。在此期間,他釐定學則,革除積習。

文丨書畫課代表 ,更多高清金石書畫作品及其背後的故事,歡迎各位熱愛書法繪畫、篆刻治印的朋友關注我們!您的每一次「點讚、評論、收藏、轉發分享」都是對我們的支持,更是我們繼續創作的重要動力!我們將繼續創作、分享更多優質內容,不負「集金石書畫之精粹」的初心。

申明:本文由「書畫課代表」原創首發,圖文消息謝絕未經授權的複製、抄襲或抓取行為。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並註明出處,謝謝!

相關焦點

  • 民國才女張默君8幅行楷書法欣賞:儀態古雅、秀麗脫俗!
    有人認為:民國時期的大師名家、才子才女們,其實是佔了時代的便宜。比如書法,民國早期毛筆字還是基礎功底,再普通字放在當今來看,都可以稱之為書法作品,這是時代的局限;至於學術,很多人做的是填補空白的事,比如從國外學成歸來,然後在國內開壇講學,哪怕是照搬國外導師的講義,那也是不得了的成就,然後開枝散葉,就成了某門學問的開山祖師爺,不想做大師都難;當然,這其中不乏是真有學問的。
  • 晚清書法家傅增湘,16幅精品行書立軸書作欣賞,筆法厚重結體挺拔
    傅增湘的書法我們在前期的內容裡有提及過,很多網友對這位晚清的進士的書法給予很大的讚許。對此我們今天再一次地將這位才子的書法真跡精選整理,精選出16幅行書立軸對聯分享給大家,希望您能夠喜歡。傅增湘的書法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顏體的風格,但是又有別於顏體的厚重,看上去多了幾分秀氣。
  • 中書協書法名家亢銀中,精選23幅立軸行書欣賞,字字皆是神來之筆
    書法創作的形式當中據不完全統計,大部分的書法家都偏向於書法的立軸創作,立軸書法的創作能夠更好地進行內容的字數的布局和掌控,而立軸書法創作中最為常見的則是行書和草書的書寫,是因為行書草書的書寫是上下呼應,筆勢虛實相連,能夠更好地掌握立軸書法創作的脾性。橫幅多為字數少的書作,布局要求更為簡單,連筆的運用較少。
  • 林長民(民國女神林徽因的父親)書法
    5月參與將共和黨與民主黨、統一黨合併為進步黨,任政治部部長,擁戴袁世凱為正式大總統。次年任北京政府國務院參事。1917年7月出任段祺瑞內閣司法總長,11月辭職。1919年著文反對巴黎和會袒護日本,將原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1923年任北京政府憲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是年9月反對直系軍閥首領曹錕賄選總統,南下上海參與反直運動。1925年11月24日,參與反奉時兵敗身亡。
  • 最美行楷書法欣賞 筆尖上的神採讓人神往
    行楷書法欣賞三、行楷書法欣賞四、行楷書法欣賞五、行楷書法欣賞六、,他的書法理念揭示了書法藝術自身所固有的本質和內在規律,李傳波老師的書法藝術思想與理論在當今文化藝術大繁榮、大發展的新時代,呈現了文藝復興的朝氣,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因此收藏價值極高。
  • 當代書法名家丁立田,28幅《立軸行書》欣賞,筆力遒勁,行雲流水
    丁立田老師的書法在前幾期的內容裡,我們已經做了介紹,今天主要是針對網友的創作需要,我們再一次的將丁立田老師的立軸行書作品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在進行書法創作的時候能夠有所啟發。很多的朋友表示學習書法的初衷沒有想過要去創作,直到近期寫春聯,我發現自己只能去臨集字的春聯,沒有辦法自己寫出來。也沒有嘗試過,總感覺很害怕,害怕自己寫不出來。
  • 趙孟的行楷,《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書法作品欣賞
    當屬有韻味的作品還是要屬於趙孟的行楷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可以說是佛教經書中集合所有的精華,流傳之廣,是大部分都認可的。大家都知道抄寫佛教可以讓自己對佛經理解更為深刻,也可以讓心更有佛性。但是如果從書法的角度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作品不多,為什麼要說趙孟的行楷書法作品。趙孟南宋的著名書法家,有很多的經典作品,主要是行楷為主,楷書的書法四大家之一。
  • 清代著名書法家趙之謙,精選14幅立軸真跡欣賞,運筆勁媚真書法也
    趙之謙的字給人一種厚重的感覺,說實話在入行之前,筆者也沒有聽說過,後來的編輯工作讓我接觸到趙之謙,也搜集了一些關於趙之謙的資料,讓我大有收穫。趙之謙的書法很多的網友都把他排除在欣賞書法之外,其原因是不夠秀麗。這裡我想說的是:懂的人終究會懂,不懂的人終究不懂。趙之謙還是著名的篆刻大師,這裡我想借趙之謙說一說書法和篆刻。
  • 中國書法史的 重要環節——讀《民國書法》
    說起民國書法的出版,早已引起公眾的注意。以筆者有限的閱讀,值得提起的有四川美術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三卷本《民國時期書法》,河南美術出版社在1989年也出版過一卷本的《民國書法》。這次河南美術出版社不惜工本出版的全三卷《民國書法》,做到了後來居上,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簡要說來,它具有下列特點。
  • 陸柬之700個行楷書法集字欣賞:用筆飄縱、渾然天成!行楷好字帖
    中國書法發展至今已有數千年,其在歷朝歷代都有著與眾不同的特色。而在這其中,唐朝的書法藝術可以說是最為閃耀的存在,是魏晉以後的又一座書法高峰:各種書體風格大放異彩、書法大家不勝枚舉。而今天書畫課代表要介紹的則是唐代陸柬之的書法集字。眾所周知,陸柬之是初唐時期的書法大家,還是楷書名家虞世南的外甥、更是唐朝宰相陸元方伯父、草聖張旭外祖父。陸柬之的書法初學虞世南,又學歐陽詢及「二王」父子。其傳世行楷《文賦》曾被稱為「大唐第一行書」,筆致圓潤、用筆飄縱,章法氣韻顧盼生姿、渾然天成!有著深厚的蘭亭味!元人趙子昂以及當代的啟功,都從此帖得法頗豐。
  • 民國歷史人物——林長民
    林長民之女婿即為梁啓超之子梁思成。有女林徽因,為建築學大師,在詩歌、戲劇、散文方面頗有造詣。人物事跡拒絕翰林林長民是民國初年聞名士林的書生逸士,又是倡言憲政、推進民主政治的著名政客。少年時林長民在林氏家塾中讀書,受業於飽讀詩書的閩中名士林紓,也由此獲取了最初的西學知識。
  • 1400個陸柬之行楷書法集字欣賞:古雅遒逸、學習行楷的上好字帖
    喜歡書法的朋友都知道,要想入門習字,必然是離不開臨帖的。其實臨帖又分兩種情況,那就是臨和摹。而不少的書法愛好者往往在選擇字帖的時候容易選描紅的版本,這其實也無可厚非,畢竟對任何事物的學習了解都需要一個過程。倘若有人指導,或許更多的還是選擇讀帖臨寫。
  • 中書協書法家郝天明,精選18幅行書立軸欣賞,筆方勢圓儒雅風流
    郝天明的書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到趙孟的影子,在古帖的基礎上進行了入微的修復,可以說是從裂變到質變的偉大飛躍。同時郝天明老師的書法也受到廣大網友的青睞,在前期有關郝天明老師的內容,都得到了書友的一致好評。我們為了應邀網友的需求,今天給大家帶來了郝天明的精品書作18幅供各位書友品鑑。希望能對螢屏前的您有所幫助。
  • 清末狀元孫家鼐,12幅立軸書法欣賞:醇厚高古、不愧為一代帝師
    中國的書法很是奇妙,分明是橫豎撇捺點畫勾,幾個簡單的筆畫卻組成了變化萬千、蘊含不同氣象和情感的書法作品,如同一部小說、一幅畫、一曲音樂那樣,博大寬廣卻又細膩入微。既然書法作為一門藝術,也自有其深厚的技法要求。比如用筆、結體、章法、筆力等等,而每個人對這些技法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 民國軍閥韓復榘,10幅傳世書法真跡欣賞,筆精墨妙、冠絕古今
    韓復榘韓復榘的書法放到民國也能名列前茅,他是文秘出身,有刀筆吏的功底。所以韓復榘寫書法,出手果然不凡!行筆工穩,結體精到,一氣呵成,古樸典雅,是為精品!就算把韓復榘的字放到現在,也絕對是真正的書法家,他傳統工整,用筆到位,於佑任,赴樸初等名流的字觀之叫人難受,其實有些人名大,字不大。韓復榘要是不放棄山東,他的字可以作為字帖的臨習藍本。韓復榘雖是軍閥,但是他的字卻是在前人的基本上有所提高、創新。絕對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人。
  • 陳果夫的11幅書法真跡展,他的字寫得絢麗多彩,顏筋柳骨好書法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袁世凱、徐世昌、陳果夫等人的書法的美妙,就不作為其了。田蘊章老師曾說民國時期的書法家的字遠勝於今天的書法家,因為那是一個毛筆的時代,是書畫的天堂。細想田蘊章老師說的很有道理,現在一些書家連筆法都沒有練會,卻去玷汙書法家的名稱。一些名人書寫的文字內容很好,但不見的就是字寫得好。
  • 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出身福建貴族,一生為民請命,書法絕佳
    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中過秀才留過學,出身福建貴族,一生都在為民請命。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養出見識卓越,卻又能說出「門口就是揚子江」的女兒。一、喪身亂世非關命,感舊儒門惜此才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出身福建一貴族家庭,自小學習優秀,於1897年中了秀才。
  • 任政先生的45幅行書真跡展,被譽「行楷第一帖」,專家:印刷字
    任政任政先生的書法,是公認的行書大家,甚至便成了公用標準字,但從書法角度看,不耐欣賞,越看越少趣味,得不剄愉悅感,他的字俗氣少韻致,適合公用,但缺藝朮味道,小學生習字是好範本,但作為藝朮去欣賞則太差寫硬筆的龐中華也是,學它可以將字寫規範些,但欣賞不出硬筆之美感。任政先生集百家之長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書法體系及規範字行楷!他好像武壇巨星李小龍一樣掌握了一種哲學理論讓自己與眾不同,以高超的技藝做到了推陳出新而且是本世紀無人能及的水平!任政的《三字經》和《朱子家訓》其書法水平已超過所有書法大家的技藝!
  • 著名書法家胡問遂,精選31幅簡體立軸行書字帖欣賞,學行書必選
    對於非書法的一般人來講,硬筆執筆方式比毛筆難掌握,硬筆一般書寫較快,硬筆橫撇豎捺因為執筆方式不夠靈活往往讓人感覺心有餘力不足,硬筆寫不好一般是執筆的控制問題。練字只有兩種方法,臨帖和結構歸納。根據你的要求你可以找一本喜歡的行書字帖臨。
  • 近代思想家梁啓超,12幅書法真跡作品欣賞,雄強粗獷、方筆按捺
    梁啓超梁啓超的書法亦楷亦隸,亦莊亦謔,結體周正大方,筆畫生動有趣。梁啓超的字宗法魏碑,臨習過《十七帖》。這種字體頗為難寫,凡練此者,皆大手筆者,鐵骨錚錚者也。梁啓超有專家點評梁啓超的書法說:「雖魏碑端莊,但梁字匠氣重,行書尤差,清末民國書風給人感覺多是刻板且躁動,卻無靈氣灑脫,過於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