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戰爭打得越南經濟崩潰,大批高級將領公開發聲,表達強烈不滿

2020-12-10 騰訊網

20世紀80年代末,越南進行的對華戰爭和侵柬戰爭已經歷時10年之久。受到長期戰爭的困擾,再加上經濟建設政策的失誤,越南經濟形勢持續惡化,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由此造成的嚴重後果,不但禍及千百萬老百姓,而且直接衝擊了越南軍隊,糟糕的情況致使大批部隊,甚至一線作戰部隊因為「糧食缺乏而無法完成戰鬥任務」。

難以忍受的處境迫使越軍的喉舌,即越南軍委和國防部的機關刊物《全民國防雜誌》,以及機關報《人民軍隊報》連續刊登高級將領對當局不滿的文章和講話,言辭尖銳,情緒激烈,矛頭直指河內當局,反映出軍隊與當局的矛盾日益突出,集中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部隊供應數量少、質量差,官兵身體素質下降

由於糧食緊缺,大部分部隊不能按標準供應糧食、副食品和蔬菜,「必須自己養活自己」,情況較好的部隊也只能得到標準定量的近50%。《人民軍隊報》總編輯陳公珉少將承認:由於沒有足以餬口的糧食,許多飢餓的士兵只好「到農民那裡偷盜甘蔗、大米和橙子」。他抱怨當局:這種狀況比抗法、抗美戰爭時期還要糟糕,「國內和前線的士兵們往往只能吃到褐色的、摻了沙子的大米,還有早已過期的鹹魚」。

國防部副部長兼軍隊監察委員會主任黎光和上將,在一次會議上指責當局:「說實話,我們的士兵吃不飽、穿不暖,沒有足夠的藥品,身體素質明顯下降,無法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國防部副部長兼總後勤局主任阮仲川中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國家經濟發展緩慢,物價飛漲,許多方面失去平衡,已經嚴重地影響了軍隊的後勤供應」,「軍隊面臨著十多年來最嚴峻的考驗」,「一些部門不執行上級規定,給部隊設置了許多障礙」。他還指出:關於部隊後勤保障和供應等問題,「國防部向部長會議和各部、委提出了許多意見,以便積極處理和集中解決,但是許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他指責農業、食品工業、商業、水產、能源、林業、輕工業和衛生等部門不執行1988年5月26日部長會議163號決議,對武裝力量的生活保障、物資供應渠道「不統一、不協調,遇到很多障礙,而軍隊本身根本無法解決」,批評財政部不按計劃指標給國防部撥預算經費。他說:「國家不能按規定標準的數量質量供應部隊,現在部隊實際生活水平是下降了」,「由於飢餓和營養不良,全軍許多士兵患有浮腫病和衰弱病,得不不到及時的治療,這一病症正呈現蔓延的趨勢」。

總後勤局副主任兼書記陳卓少將在1989年第8期《全民國防雜誌》發表文章揭露,「目前,士兵糧食定量不足,服裝破舊,住房無保證,疾病防治條件很差」。陳卓還指出,按規定步兵每人每天應攝入熱量2800卡,但實際上只有2300卡到2400卡,因此「士兵體質越來越差」。有部分駐紮在北部邊界的部隊面臨斷炊的困境。文章抱怨,由於政府不能保證供應,按規定應該下發部隊的塑料涼鞋、襪子、雨衣、背包等,大部分都拖欠未發。

二、軍屬負擔沉重,官兵軍心不穩

連續十年的侵柬戰爭和北部邊境對華作戰,使得越軍官兵厭戰情緒嚴重,而處於後方的軍人家庭則食不果腹,承擔著沉重的生活包袱,「十分艱難地維持著最低的生活」。這一嚴酷的現實,令部隊思想混亂,軍心不穩,逃兵和集體逃跑事件屢見不鮮。甚至被稱之為「王牌」和「英雄」部隊的特工部隊也因為「後方家庭困難重重」,「而無法組織士兵完成戰鬥任務」。

特工部隊司令阮思強少將憂心忡忡地說:「現在特工部隊整個兵種與其它兵種一樣存在許多值得重視的問題,幹部和戰士不安心工作」,「官兵因過多地考慮個人和家庭的困難而違反紀律……不能不使人憂慮」。他在國會開會期間抱怨當局:「以前當兵的全力以赴為祖國解放而戰鬥,對家庭、後方的事情很少考慮,但是現在軍人在執行保衛祖國的任務時,他們的後方家庭卻一片混亂,親人們要承擔著沉重的負擔,大多數軍人的家庭沒有糧食吃,沒有衣服穿,生活困苦,有很多困難急等他們退伍後去解決。」

首都軍區司令盧江中將一針見血地指出:「有一點十分值得注意的是,當前農村生活最困難的家庭幾乎全都是軍屬。軍官的工資只夠為自己交納夥食費,根本沒有一點餘下的錢可以給家庭,因為他們沒有其他任何來源。正因為如此,當兵的對後方不安心,怎麼能完成軍隊的任務呢!」報刊還透露,此類問題在和中國直接對抗的第一、第二軍區,以及駐柬埔寨部隊中尤為突出。越軍總政治局主任阮決上將認為:軍隊的困難「遠遠超過了整個國家的困難,對於已經離開軍隊的人來說,困難則更大」。

由於嚴重的經濟困難,越軍官兵思想十分混亂,軍隊高級將領把這一問題的原因歸咎於當局。越軍總參謀長段奎上將針對國家因為經濟困難而不關心解決軍隊後方的問題,指責說:這會「傷害那些拿著武器的人的思想感情」,並暗示當局,如此下去今後將難以完成徵兵任務。

三、官兵待遇低,政策規定不合理

河內當局把軍隊當做實現其政治目的的工具,讓其「履行戰略義務」,除了對軍隊實行嚴格控制之外,對軍隊政策、待遇卻很少考慮。越軍還在執行30年前的老一套政策,這直接影響到部隊的穩定。盧江中將批評道:現行的「軍齡補助是1958年制定的」,當時「規定軍隊最高軍齡補助為25年,而如今許多軍官已在軍隊服役40到45年」,顯然「這一規定已經不合理」』。他本人已在軍隊服役43年。

另外,「戰鬥補助規定是1985年9月制定的,但只是暫行規定,具有臨時性質,對軍隊沒有長久的效力」。「轉業軍人補助已於1985年9月取消,這也是不合理的」。一名中將軍區司令說:「由於物價調整過快,貨幣貶值過大,而對軍隊生活保障政策又調整很慢,致使很久以來已經困難和匱乏的部隊與社會其它許多階層相比,又更加困難和匱乏」。在召開的越軍全軍高級幹部會議上,許多代表認為:目前軍隊物質待遇很低,當局「既沒有照顧到軍人,也沒有照顧到軍人家庭」,「只是將軍人視為特殊的工人,任務就是保衛祖國」。

1989年第8期《全民國防雜誌》發表越軍國防工業和經濟總局副主任陳仲篡少將和總技術局副主任阮葵少將的文章,文章指出,當局對軍隊專業技術人員和從事經濟建設部隊的現行政策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必須及時予以糾正、修改或補充。國防部財務局局長黎科少將批評當局:現行軍官工資制度是1958年制定的,早已不符合實際情況,多次提出改革,但是都拖著不辦,「是否職能機關把為軍隊研究制定相應的政策看成是份外事」,「一些職能部門對軍隊工資問題意見仍不一致,只看眼前,不顧長遠」。

他認為,越軍軍官工資制度很不合理,軍官月工資為5萬到15萬盾,而「特工司令阮思強少將月工資為10萬盾」,只相當於20多美元。陳卓少將指出:士兵每月津貼費為3500到4000盾,在市場上只能買到4碗米粉或者4到5公斤大米。根本無法維持最低生活標準。阮決上將承認:由於生活條件差,物質待遇低,「在希望升職晉級的青年軍官中引起不安」。黎科少將警告說:「不改變這一落後的政策,將會影響武裝力量建設和鞏固國防」。

越軍高級將領通過寫文章或者發表講話的方式,提出猛烈抨擊,將軍隊和當局的矛盾公之於眾,這樣的情況實屬罕見,反映了整個經濟形勢的嚴重惡化。而這一切,都是黎筍集團利令智昏,為了實現稱霸中南半島野心窮兵黷武,推行地區霸權主義的惡果!

口號喊得再響,目標定得再大,理想設得再高,沒有實力等於零,畢竟大家都要吃飯啊!

相關焦點

  • 中越自衛反擊戰:中越雙方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都是如何陣亡的?
    而且中越自衛反擊戰也是有一定的歷史背景的,當時世界正處於「兩極」時期,美蘇為首的兩個超級大國在各個方面瘋狂的競爭,甚至影響到全世界的風雲變幻。在我們出兵越南之前,美國已經和越南交過手了,本就自大的越南又得到了美國死對頭的蘇聯的支持。越南有了這樣的「金主」做後臺更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與美國交手後暫時得了上風更是極大地增強了他們的自信。所以不斷地挑釁我們與他們接壤的雲南和廣西等省份。
  • 中越戰爭,越南教科書是怎麼評價這場戰爭的?
    一直覺得中越戰爭其實是我國最隱秘的一場戰爭,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戰爭結束之後中國也不宣傳,越南官方也不宣傳。且不說宣傳部宣傳的問題,連官方書籍都比較少。我國教科書上對這一段大多數都是一段話或一句話一筆帶過。越南也是一樣,他們描述的更多的是越柬戰爭。但小編還是找到了越南描述中越戰爭的一篇文章。
  • 上個世紀,中越戰爭一共打了多久?是1個月還是11年?
    導語:上個世紀,中越戰爭一共打了多久?是1個月還是11年?眾所周知,由于越軍屢次在邊境地區侵擾,1979年我國集結40萬大軍對越南展開了自衛還擊,這場奪取尊嚴的戰鬥僅僅維持28天的時間就結束了,越南也因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 馮學榮:關於中越戰爭,被人遺忘的七個事實
    事實一廣東兵犧牲人數最多 當年那場戰爭,從1979年2月17日開打,到3月16日撤軍,但其實戰爭並未結束,而是進入以「兩山輪戰」為代表的長達十年的邊境小打,斷斷續續。 其實,原因是這樣的:那回打越南,因為地利之便,廣州軍區、昆明軍區出兵最多,而這兩個軍區的主要兵源地是廣東、雲南、廣西,所以,對越自衛反擊戰,自然是廣東兵、雲南兵、廣西兵犧牲得最多。 那麼,那次打越南,越南的死亡人數是多少呢? 我們這邊掌握的數字是:越方有42000到57000人死亡。
  • 中越戰爭我軍撤兵後,許世友下了一道令,讓越南發生了什麼變化?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越之間發生了一場戰爭,中國官方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官方稱為1979年北部邊界戰爭或越中邊界戰爭。我軍是入越南境內作戰,短短一個月,在取得壓倒性勝利的時候,我軍選擇了主動撤軍。
  • 中越戰爭我軍撤兵後,許世友下了一道令,令越南發生了什麼變化?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越之間發生了一場戰爭,中國官方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官方稱為1979年北部邊界戰爭或越中邊界戰爭。我軍是入越南境內作戰,短短一個月,在取得壓倒性勝利的時候,我軍選擇了主動撤軍。
  • 中越戰爭,我軍打贏諒山戰役後,為什麼會突然撤軍?
    今天我們接著講中越戰爭的諒山戰役,這次戰役解放軍大獲全勝,本可以繼續擴大戰果,但是指揮部突然收到國內的命令:迅速撤軍,撤回中越邊境線上。那為什麼解放軍要撤軍呢?
  • 中越戰爭期間越南軍隊戰鬥力如何?連級以下戰鬥單位,強於我軍
    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我國稱為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或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民間習慣稱作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稱之為1979年北部邊界戰爭或越中邊界戰爭,國際上則又將其視為第三次印度半島戰爭的一部分),是指於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爆發在我國和越南之間的戰爭。
  • 中越戰爭:中國新兵蛋子是如何打敗越南老兵油子的?
    在雲南、廣西1300多公裡的中越邊境線附近,至少有24座烈士陵園,這裡安葬著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及後來邊境防禦作戰中犧牲的英烈們。40年前,他們為了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奔赴戰場,浴血奮戰,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 哭與笑系列:越南排華運動的深度解析
    而長期遭受殖民統治的民族經歷在越南人的內心深處形成了強烈的民族主義意識和情緒,這種民族意識和情緒是在外敵入侵中形成並強化的,獨立後,終於實現了越南人渴望已久的獨立與和平。這引起了一些國家的不滿和反感,而越南就是其中之一。這一時期越南工作的重心是統一南北,不僅需要中國的幫助,也需要蘇聯的支持,同時也需要爭取國內資產階級的團結以反對外敵,因此對中國的「反帝反修」感到不滿和反感,但迫於仍需中國的援助,又不敢公開反對,只能將怨恨和不滿暫埋心底,等到時機成熟,這種不滿和怨恨就會浮現出來。
  • 10年中越戰爭大事記:1977年越南排華—1993年解除防禦作戰明細表
    10年中越戰爭大事記:1977年越南排華—1993年解除防禦作戰明細表1979年2月中旬,南疆邊陲的夜空被一道道火舌撕裂天空,越方陣地星夜亮如白晝,對越自衛還擊戰鬥正式打響。一個月後中方取得預期的作戰目的開始回撤,越軍心有不甘繼續襲擾,此後便陷入長達十年左右的纏鬥,直至1993年宣布正式解除防禦作戰任務才算結束,下面整理了10年中越戰爭大事記,從1977年越南驅趕華僑開始進行盤點。
  • 1979年,中國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給越南帶來怎樣的影響?
    這場戰爭又給越南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其一,是小平同志此行表示中美關係解凍,美國不會在中越戰爭期間,從中作梗,趁虛而入。 因此,十幾年內越南的人口一直沒有得到恢復,今天越南男少女多、男女比例失衡,就是因為當年的常年戰爭。 所以,對越自衛反擊戰雖然只持續了一個月的時間,但對越南的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長達數十年。 自那開始,越南的領導人就再無心搞經濟建設。
  • 越南發生排華打砸中資企業事件 數百華人躲避暴亂逃至柬埔寨
    中越海上爭議在越南引發大規模反華示威進而發展為暴力打砸中資企業並波及臺商和多國企業,儘管越南政府宣稱將對肇事者採取「嚴厲措施」,但暴力打砸事件仍未平息,示威已蔓延至越南63個省(市)中的22個。路透社稱,這是1979年中越邊境衝突以來兩國關係遭遇的最大波折。越南《青年報》援引警方的消息稱,單平陽一省就有460家公司報告工廠遭破壞。
  • 中越戰爭之後讓越南有了陰影,75歲老兵:我現在還怕中國人
    1979年2月17日凌晨,天空被炮彈照得如同白晝。「我們來不及拿任何東西,」她說,「只能快跑。」 這是兩年無家可歸和全家人在山中忍飢挨餓的開始。如今她仍對中國人既恨又怕。「我現在甚至還怕中國人,不知道啥時候又得逃跑。」
  • 名嘴的越南印象:美國人不喜歡越南人
    從抗法到抗美,我們的立場一直都是跟越南人民站在一起,支持他們要求獨立與尊嚴的反對外來侵略的立場,譴責帝國主義的戰爭行為,那時中越關係非常友好。大多數的報導都是我直播的。我曾經訪問過范文同總理,央視代表國家,帶著中國人民的友好和善意,表達對未來兩國關係友好前景的期盼。  上世紀60年代越南戰爭時期,我們給予了越南很多援助,是無私援助。
  • 對越自衛反擊戰給越南最後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過於樂觀的越南人嘗到了打持久戰的苦頭。兩山輪戰對越南而言打得很辛苦,回想自己曾讓美軍在越南戰場深陷泥潭,而如今自己卻又掉進了自己挖的坑裡,這讓越南人感到苦不堪言。
  • 名嘴眼中越南印象:美國人內心深處不喜歡越南人
    從抗法到抗美,我們的立場一直都是跟越南人民站在一起,支持他們要求獨立與尊嚴的反對外來侵略的立場,譴責帝國主義的戰爭行為,那時中越關係非常友好。大多數的報導都是我直播的。我曾經訪問過范文同總理,央視代表國家,帶著中國人民的友好和善意,表達對未來兩國關係友好前景的期盼。  上世紀60年代越南戰爭時期,我們給予了越南很多援助,是無私援助。
  • 對越自衛反擊戰,打了不到一個月,為何越南40多年未恢復元氣
    在越南抗發,抗美戰爭中我國對於越南可謂是又出人又出力,畢竟同時社會主義陣容又是鄰國。但是在我國幫助越南統一國內後,越南方面卻倒向了蘇聯的懷抱。在蘇聯的支持之下,不僅絕口不提我國對於它的巨大幫助還對我國進行挑釁。把抗擊法國和美國的功績攬於自身並且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這引起我國強烈譴責,最後在1979年初竟然與我國發生了中越戰爭。
  • 中越戰爭互換戰俘,越南:你們士兵不願回國,調查後氣得真想再打回去
    對於我國歷史比較了解的讀者,那麼就一定都知道發生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是在我國和越南之間展開的,提到這次的戰爭很多人就感到很生氣,越南簡直比日本鬼子還無恥,越南政府就是白眼狼中的白眼狼,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感恩,有些人肯定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說越南?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抗美援朝戰爭,中美雙方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
    戰爭的結局,以東方對西方逆襲的勝利而告終。中國人民志願軍勝利後,彭認為,這場戰爭結束了西方列強任意徵服東方民族的「一邊倒」時代,中國人民的強大令世界側目。為了這場戰鬥,中、美、朝韓都付出巨大的人員犧牲。有20萬志願軍的屍骨埋葬在高麗的土地上。然而問及這場戰爭中,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則鮮有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