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賦》中,秦國朝堂上始終有三股勢力在較量,包括嬴姓宗室、楚系羋氏和外客臣子。楚系羋氏以華陽太后為首,在後半部劇情中楚系勢力的代表人物成了羋啟和羋華父女倆。
羋啟官至右丞相,女兒羋華成了國夫人並生下公子扶蘇,楚系羋氏此時可謂是春風得意。可惜由於後期滅國大戰中羋啟的背叛,秦國無辜士兵喪命,楚系羋氏蒙羞,兄弟當面自盡,女兒羋華自請幽閉,羋啟叛秦成了整個秦國、楚系羋氏、兄弟和女兒心中永遠無法磨滅的痛楚。
華陽宮變中,羋啟和兄弟羋顛首次出場,他們遵循姑母華陽太后的命令投靠呂不韋,以防宮變失敗楚系羋氏徹底沒落。華陽太后確實是運籌帷幄的高手,羋啟羋顛的不被牽連為羋氏重回巔峰奠定了基礎。
秦王嬴政轉眼已到娶妻之年,華陽太后讓羋啟設法讓女兒羋華成為王后,延續羋氏一族的榮耀,繼續擴張宗族勢力。羋啟的完成度還是不錯的,也挺狠心敢於冒險,直接將女兒推倒在秦王馬前,又故意說馬車太遠羋華腳踝受傷,秦王嬴政果然對羋華動了情。
嬴政也不傻,自然知道是祖母華陽太后想要恢復楚系羋氏勢力設下的局。他幾乎破局,沉不住氣的太后趙姬匆匆回鹹陽送來了變數,華陽故意讓羋啟在太后回鹹陽那天送羋華離開,逼迫著嬴政做出了選擇。
華陽太后和羋啟姑侄倆的合作成功讓羋華成為國夫人,羋啟也成了國丈。在嬴政意圖藉助嫪毐叛亂扳倒呂不韋收復王權的過程中,得到了華陽太后和楚系的支持。陽泉君帶人留在鹹陽點燃狼煙示警並守住南門,羋啟被封為昌平君,羋顛被封為昌文君,兩人攜帶詔命和郎官衛隊及雍城守軍回鹹陽平叛。
叛亂平復以後,羋啟晉爵兩級並成為右丞相,陽泉君和羋顛也各晉爵兩級,這是楚系羋氏的高光時刻。
羋啟入楚,通過一樁驛館失竊案將其餘五國散布的不利於楚國的謠言呈現在楚國令尹李園面前,破壞了楚國加入合縱的計劃。
秦國滅韓趙兩國以後,楚國公子負芻和項燕發動政變殺死不願合縱抗秦的李園和楚哀王,趁著秦國平定舊韓叛亂楚國出兵20萬趁機攻秦。羋啟得知負芻謀反未知會屈、景、昭三家,王族與士族不和,奉秦王命令負責動搖楚國統治根基。
羋啟得到了不少楚國士人的跟隨,這些人也得到秦王重賞,楚軍被迫班師回國穩定國君王位。然而對於楚國士人們提出的滅楚以後分封一半國土的要求,秦王因為內心深處一直極力主張廢除分封推行郡縣制而沒有應允。
楚國想聯合齊國抗秦,羋啟又跟隨姚賈入齊一番舌燦蓮花破壞了齊楚結盟。秦王把陳潁交付給羋啟,然而對於分封一事依舊沒有允諾。羋啟不知秦王的真實心思,認為分封是祖制未嘗不可,而他也漸漸彈壓不住跟隨自己的楚國士人想要獲得封地的心思。
羋啟回到鹹陽,此時陳潁已經聚集三十萬楚人,他建議秦王借用秦軍推翻負楚滅楚。秦王最終決定佯裝攻楚,先滅魏國,讓羋啟繼續牽制楚國。此時羋啟建議先滅楚國大概也是嗅到了危險的味道,他和王綰聊起分封一事時也是頗為擔心再也無法安撫楚國士人,秦王不給準話,自己也不好隨口承諾,心裡苦啊。
秦王派出王賁伐魏,讓羋啟與楚王議和拖住楚國。秦國滅魏以後,面對朝臣們的爭論,秦王選擇再次擱置分封之議。楚國士人不滿秦王擱置分封,故意燒毀兩萬石軍糧,逼迫羋啟背叛秦國回歸楚國本宗。
秦法嚴苛軍糧被燒罪責難逃,再加上羋啟本身對於秦王擱置分封也不能理解,最終他背叛了秦國。此時李信已帶領20萬大軍攻楚,一心以為陳潁有羋啟會是大本營。最終楚軍從城父和陳潁兩面夾擊秦軍,秦軍內無糧草外無援軍全軍覆沒。
鹹陽羋姓自縛請罪,國夫人羋華也長跪相求,秦王最終沒有責罰讓楚系羋氏自行選擇居住在鹹陽或是外地,然而羋華知道秦王心中再無羋姓立足之地。為了贖罪,羋華自請入宮幽閉,離開秦王和兒子扶蘇,叮囑叔父羋顛竭力挽回羋姓之過錯。
羋顛見到兄弟羋啟,告知羋華自請幽閉,族人無顏面對他人,指責他辜負秦王厚恩,最終拔劍自刎。失去了兄弟,毀了女兒的幸福,被族人唾棄,羋啟內心痛苦萬分。
郢都被秦軍攻破以後楚王投降,項燕為了光復楚國擁立羋啟為王,最終羋啟死在秦軍的亂箭之下,項燕也被秦國王翦徹底擊敗,楚國滅亡。
羋啟的背叛,給秦國重創,往秦王、族人、兄弟、女兒胸口插上了尖刀。但仔細分析一下他背叛時的情形,似乎也是無奈、被迫居多,換作他人也不見得就比他做得更好,可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