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羋啟之謎:當上了秦國丞相,為何又變成楚國國君?

2020-12-22 博史通今

《大秦賦》熱播,許多配角的表演十分精彩,例如郭開、鄭貨等人,把對應角色飾演得惟妙惟肖。在歷史上,郭開確有其人,但卻沒有關於鄭貨的記載。除了這兩位外,還有一個人演技也不錯,此人就是《大秦賦》中的昌平君——羋啟。只是,羋啟在歷史上非常尷尬,因為關於歷史上的確有羋啟的存在,但關於他的記載,少之又少,以至於成為了一個謎團。

在《大秦賦》中,羋啟是華陽夫人的侄子,當初,華陽夫人發動宮變之前,密令羋啟和羋顛兩人投奔呂不韋,為羋姓一族留下「備份」。後來,在華陽夫人的籌劃下,羋啟的女兒被嬴政看中,因此,羋啟又成為了秦始皇的嶽父。

這樣的劇情,其實大多是「創造」出來的,因為在歷史上,華陽夫人沒有發動宮變,而且,嬴政後宮女子也沒有記載,因此,羋啟在劇中的身份,都不符合事實。

在《史記》中,關於羋啟的記載只有兩處,第一處是在嫪毐叛亂時期:

長信侯嫪毐作亂而覺……王知之,令呂不韋、昌平君、昌文君發卒攻毐。

嬴政親政之前,嫪毐仗著趙太后(趙姬)的寵信,在秦國胡作非為,甚至稱自己是嬴政的「假父」,和趙姬生下兩個孩子,嫪毐怕事情敗露,於是和門客一起盜取趙姬和嬴政的印璽造反。在平定嫪毐之亂時,有三個人立下大功,他們分別是秦國相邦呂不韋、昌平君羋啟,還有一人是昌文君(關於昌文君是誰,目前有爭議)。

嫪毐之亂被平定後,呂不韋受連累而死,昌平君羋啟成為秦國新一任相邦。

也就是說,《史記》中並沒有說昌平君羋啟是什麼身份和來歷,但從他能帶兵平定嫪毐之亂和接任呂不韋可以看出,羋啟當時手中應該有很大的權力,特別是在軍事方面。這就引起了後人的興趣,昌平君既然是羋姓,又手握權柄,大家很容易把他和另一位羋姓人物關聯在一起,此人就是華陽夫人。

眾所周知,當年秦武王嬴蕩舉鼎而亡,宣太后扶持嬴稷(秦昭襄王)繼位,因為宣太后出自楚國羋姓,因此秦國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存在「楚系勢力」,宣太后去世後,華陽夫人是另一位羋姓代表,而且,華陽夫人對嬴政的父親嬴異人(秦莊襄王)有提攜之恩,若無華陽夫人,嬴政父子都無緣成為秦王。正是因為華陽夫人在秦國地位特殊,因此,人們猜測,羋啟可能是華陽夫人的侄子。於是,《史記索隱》給大家一個解釋說:

「昌平君,楚之公子,(秦始皇)立以為(秦)相。」

需要說明的是,《史記索隱》是唐朝的作品,按照它的說法,昌平君羋啟乃楚國公子,嫪毐之亂後,羋啟被晉升為秦相邦。

注意,《史記》中,沒有寫羋啟的真實身份,而《史記索隱》中說他是楚國公子。在戰國時期,「公子」二字和隋唐之後不同,當時的意思是「諸侯之子」,也就是說,按《史記索隱》的說法,羋啟乃是某一位楚王的兒子,至於是哪位楚王,卻沒有明確。

從羋啟所在的時代來看,他最後可能是楚考烈王的兒子,而且,楚考烈王是華陽夫人的哥哥,若羋啟真是楚考烈王的兒子,那他正好是華陽夫人的侄子,這樣解釋似乎合理。但是,我們忽略了另一個問題:楚考烈王沒有兒子。

根據《史記》記載,楚考烈王后宮嬪妃眾多,卻沒有一男半女,後來,春申君通過「移花接木」,把懷孕的女子送給了楚考烈王,楚考烈王才有了唯一的兒子,也就是楚幽王。按照今天的觀點來說,楚考烈王應該有「不育」之症,所以,羋啟不太可能是楚考烈王的兒子。因此,關於羋啟的身世,只能是歷史謎團了。

更有後人杜撰,說當年楚考烈王還是皇子時,到秦國為質子,娶了秦昭襄王的女兒,生下了羋啟。其實,這種說法顯然站不住腳。楚考烈王確實曾在秦國為質,但沒有史書記載他曾娶了秦昭襄王的女兒,更沒有記載他在秦國有一位兒子。試想,若楚考烈王在秦國留下一子,他當年歸國繼承楚王之位後,為何不帶走兒子?楚考烈王一直為無子而糾結,為何不想辦法接兒子回楚?若羋啟真是楚王侄子,那他為何一直待在秦國,還能被嬴政重用,成為秦國的相邦?

顯然,羋啟的「公子」身份,有許多疑惑,至今解釋不清。

《史記》中,關於羋啟還有另外一處記載,《史記·秦始皇本紀》云:

二十三年,秦王復召王翦,強起之,使將擊荊。取陳以南至平輿,虜荊王。秦王遊至郢陳。荊將項燕立昌平君為荊王反秦於淮南。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因為秦始皇的父親嬴異人後來改名為嬴子楚,為了避父親諱,秦國叫楚國為「荊國」,楚王也就稱了荊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秦王政二十三年,當時韓國、趙國、魏國已經被秦國所滅,嬴政派大將王翦攻打楚國,俘虜了楚王,楚國將領項燕擁立昌平君為楚王,在淮南繼續反秦。

也就是說,昌平君不僅做了秦國的相邦,此後,他還成了末代楚王。問題來了,項燕為何要擁立昌平君做楚王呢?原因很簡單,昌平君是楚國公子。

所以,按照這個邏輯,我把羋啟的經歷再捋一下:

(一)按《史記》記載,羋啟在秦國權柄很大,有能力平定嫪毐之亂,還接任了相邦之位。

(二)按《史記索隱》記載,羋啟是楚國公子,極有可能是楚考烈王之子;

(三)從《史記》中可知,楚考烈王無子。

(四)按《史記》記載,羋啟後來被項燕擁立,成為楚國末代君王。

這四點結論,(一)、(三)、(四)都出自史記,無法解釋羋啟為何能成為末代楚王,《史記索隱》增加了(二),則可以解釋的通,但又和第三條相矛盾。

因此,只有兩種可能能解釋得通:第一,羋啟是楚國公子,但不是楚考烈王之子,而是楚頃襄王(楚考烈王之父)之子,或者是楚王旁支。

第二,項燕所擁立的「昌平君」,和秦國平定嫪毐之亂的「昌平君」不是同一人。

然而,後來出土的《睡虎地秦簡》卻給了我們另一個思路,即,秦國伐楚後,嬴政為了安撫楚人,派秦國昌平君前去楚國舊都城郢都,安撫當地的楚國百姓。後來,昌平君住在了韓王安住過的房子裡。

當時,秦國滅韓時,韓王安被秦始皇安排到楚國的郢都(已經被秦國佔領)居住過一段時間,而昌平君恰好住在了韓王安曾經的寓所。

這就解釋得通了,筆者可以大膽假設:秦國和楚國的昌平君本就是同一人,只是,昌平君身為楚國公子,長期為秦國服務,後來,當楚國被滅之前,昌平君回到楚國,住到了亡國之君(韓王)的寓所內,看到楚國百姓受難,又被韓王安的經歷所觸動,因此產生了反秦的想法,所以才和楚將項燕聯合,以末代楚王的身份抗秦。如此解釋,似乎合情合理了。

相關焦點

  • 《大秦賦》:羋啟無奈叛秦,為之後大秦的覆滅埋下伏筆
    這也難怪觀眾不解,羋啟已然成為秦國的丞相,還是嬴政的老丈人,羋華雖然不是王后,但妥妥的也是正夫人的待遇,加上還生了長子扶蘇,羋啟可以算得上是人生贏家。 擁有如此資源,羋啟卻在最後的時刻選擇勾結楚國的公子景涵,楚國在羋啟的裡應外合之下,一下子折了二十萬秦國士兵。若不是秦國國力雄厚,此戰足以改變歷史的走向。羋啟的這次被判,終結了羋氏在大秦苦苦經營幾代人所取得的優勢,還為秦國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 《大秦賦》羋啟叛秦原因是什麼 大秦賦韓非怎麼死的
    《大秦賦》羋啟叛秦原因是什麼《大秦賦》雖然已經完結,但是劇中仍有一個巨大的未解謎團,久久地困惑著不少小夥伴。羋啟身為秦國丞相,國夫人羋華的父親,公子扶蘇的外公,最後究竟為什麼會背叛秦國,倒向楚國?經過我們仔細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 楚國末代楚王羋啟:秦國的昌平君,秦昭襄王的外孫,秦始皇的表叔
    楚考烈王熊完在位25年,前238年去世之後,其四個兒子先後都當上了楚王,分別是楚幽王、楚哀王、楚王負芻和楚王啟,其中楚王啟的一生經歷頗為傳奇,今天就來說一說楚國末代楚王羋啟:秦國的昌平君,秦昭襄王的外孫,秦始皇的表叔。
  • 《大秦賦》:羋啟叛秦引發了連鎖反應,秦二世而亡或許與他有關
    《大秦賦》是一部值得細品的電視劇,在熱播期間,熱熱鬧鬧轟轟烈烈的追完整部劇,就有一種豬八戒吃了人參果那樣的感覺,好像看了又好像沒看。後來問我一句,《大秦賦》演了個什麼?我回答,主要講了一個嬴政一統六國的故事。
  • 《大秦賦》呂不韋離開,大王冊封羋華父親為丞相,扶蘇成為繼承人
    《大秦賦》呂不韋離開,大王冊封羋華父親為丞相,扶蘇成為繼承人。拍一個認證的歷史劇不容易,《大秦賦》這樣的作品且看且珍惜。一段跨度幾十年的歷史,用當代人可以接受的敘事方式呈現出來,本身就是一個功夫活,需要了解每一位歷史人物。
  • 《大秦賦》:羋啟叛秦背後的無奈,只有樊於期才懂
    《大秦賦》中羋啟的突然背叛,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對此,不僅所有秦國君臣倍感驚愕,就連劇外的許多觀眾都心生疑慮,百思不得其解。羋啟自己身為秦國丞相,大權在握位極人臣。他的女兒羋華深受秦王嬴政寵愛,被尊為國夫人,雖無王后之名,卻有王后之實。
  • 《大秦賦》:明知羋華是華陽太后安排的,嬴政為何還要娶她呢?
    在《大秦賦》這部古裝電視劇中,華陽太后得知趙姬與嬴政母子不睦,便立即開始行動,命羋啟將羋華從楚國接來秦國。為了營造了一番恰逢偶遇的巧合,華陽太后讓羋華在嬴政騎馬必經之路故意摔倒,並讓羋華腳扭藉機和嬴政增加更多相處的機會。
  • 昌平君羋啟是秦始皇的嶽父,可他為什麼要叛秦?
    《大秦賦》的熱播帶火了一個配角昌平君羋啟,本來他一直是為秦國效力的,在絞殺嫪毐的過程中,功勞最大,可誰曾想,在李信率領20萬大軍攻打楚國之際,昌平君突然叛變,導致20萬秦軍損失慘重,叛變後,他在項燕的扶持下成為楚國最後一位國君。
  • 大秦賦?大秦父?震驚,嬴政如何幹掉他的那些「爹」
    《大秦賦》的畫風開始逐漸跑偏,其一就是臺詞太過現代化,明顯與前三部那種半文半白的親切「古風」味道背道而馳。上至王族宗室、下至販夫走卒,幾乎都是滿口大白話。其二就是劇情已完全偏離歷史正劇,且嚴重拖沓,後期滅六國過程基本按照一集滅一國速度開展,讓人實在惋惜電視劇前期浩大戰爭場面的鋪墊。本篇文章從另外一個視角解讀此次高開低走歷史正劇《大秦賦》,給你不一樣的視覺感。
  • 《大秦賦》羋啟叛秦,成為秦國、宗族、兄弟、女兒最不可磨滅的痛
    2021-01-12 18:19:14 來源: 永徵聊科技 舉報   在《大秦賦
  • 《大秦賦》嬴政追羋華,一個帝王權衡利弊的決定,卻最終毀了秦國
    《大秦賦》終於在萬眾矚目下漸漸揭開了他所有神秘的面紗,嬴政的形象也開始慢慢變得偉岸起來,此前一直隱忍不發,被人認為是過於軟弱的嬴政,終於展現出秦始皇威望霸氣,一掃六合的一面。幾千年的事情,本來那個時代的稱謂習慣就與現在的完全不一樣,秦宣太后歷史上赫赫有名,但直到《羋月傳》出來之前,很少人知道秦宣太后的事情。而《羋月傳》的出現,起碼普及了兩件事,第一就是歷史上第一個太后秦宣太后各種事跡,第二就是讓羋這個之前大多人不認識的楚國王族姓氏,被廣大群眾所熟悉。
  • 大秦賦:明明勝利在望,卻甘做亡國之君,你以為昌平君只是傻嗎
    大秦賦:明明勝利在望,卻甘做亡國之君,你以為昌平君只是傻嗎《大秦賦》看到結尾,發現最精彩的情節不是嫪毐的孩子被摔(因為根本沒有
  • 大秦賦論功行賞:楚王羋啟任秦相?贏係升無權太傅?李斯空空如也
    本文,我們以【大秦賦】中平定嫪毐之亂後秦王嬴政對所有有功之人盡皆進行懸賞的激勵人心的劇情做案例淺述。一場註定要失敗的叛亂,終究還是在不到2日的劇情時間內,被秦王嬴政早早留下的後手盡皆平復!所有叛亂者全都受到了嚴厲的懲罰,而所有平定戰亂的有功之臣則要論功行賞:前廷尉隗狀與昌平君羋啟進爵兩級,為秦國的左右丞相!
  • 《大秦賦》秦相羋啟叛秦自立為楚代王,意在誅殺負芻,並非真叛
    趙國被滅,也為秦國蕩平其它四國奠定了堅實基礎。而在最新劇情預告中,秦國宰相羋啟,突然叛國,趕赴楚國,被楚臣擁立為楚代王。要說羋姓,本就是楚國的王姓。秦國自秦惠王開始,也就是商鞅變法後期,歷代秦王,均娶楚國羋姓公主為妻為妾。所以,羋姓所在的楚系,在秦國,也是盤根錯節、樹大根深的。
  • 大秦賦羋華和羋月是什麼關係?大秦賦羋華結局是什麼
    電視劇《大秦賦》中的羋華和羋月是什麼關係?我們都知道戰國時期羋姓是楚國的王族姓氏,宣太后羋月(羋八子)也是這個姓氏,這個人物也是非常有名的,被稱為歷史上第一位太后,她出生於楚國,嫁到秦國,兒子嬴稷登上了皇位,那麼《大秦賦》中的羋華跟羋月是什麼關係呢?據悉,羋華只是楚國皇族的後代,跟羋月沒有什麼直接聯繫。
  • 《大秦賦》羋華是秦始皇的什麼人?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電視劇《大秦賦》中出現了一個名叫羋華的角色,很多觀眾都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那麼羋華這個人物到底是誰,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羋姓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國君貴族的姓氏,比如宣太后羋八子(羋月)就是羋姓,歷史上沒有任何關於秦始皇后宮妃嬪的記載,就連其長子扶蘇的生母是誰都不知道,所以說嬴政就算真的娶了一個楚國的公主為妃,後世的人也沒法說什麼不是。
  • 《大秦賦》中,陽泉君屢次壞事,為何還能得到華陽夫人寵信?
    古裝劇《大秦賦》中,嬴政的父親嬴子楚之所以會成為秦王,多虧了華陽夫人的提攜。電視劇裡,華陽夫人與親弟弟陽泉君羋宸,還有其他族人,包括昌平君羋啟、羋顛掌控朝政多年,連相國呂不韋都要對他們忌憚三分。不過,羋宸屬於「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嬴政還未成為秦王之前,便拿著劍在大庭廣眾之下,追打著羋宸抱頭鼠竄,讓他出盡洋相。
  • 《大秦賦》看到44集才明白 嬴政追羋華另有深意我們都誤會了
    《大秦賦》看到44集才明白 嬴政追羋華另有深意我們都誤會了時間:2020-12-15 23:3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秦賦》看到44集才明白 嬴政追羋華另有深意我們都誤會了 歷史劇《大秦賦》走到第44集,嬴政終現帝王之氣,原來以前所有的軟弱都是權衡利弊後的選擇
  • 《大秦賦》大結局:父親背叛大王,羋華以死謝罪,扶蘇痛哭求大王放過母妃
    《大秦賦》父親背叛大王,羋華以死謝罪,扶蘇痛哭求大王放過母妃。張魯一從十三歲的嬴政開始演起,雖然年齡人讓人出戲,但他的演技卻很到位。劇中嬴政到了加冠之年了,趙姬和華陽太后都想把自己的人安插在大王身邊,所以她們各自推薦了王后人選,這讓大王犯難了。趙姬和華陽太后都不能得罪,他只能想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把羋華和離秋公主都娶了。
  • 《大秦賦》嬴政深愛公子扶蘇,卻為何不立他為太子?原因細思極恐
    #文/羅小可由張魯一、段奕宏、朱珠、鄔君梅、李乃文等領銜主演的古裝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中,該劇是《大秦帝國》系列第四部,講述了傳奇歷史人物秦始皇嬴政滅六國一統天下的故事。那麼嬴政如此深愛公子扶蘇,卻為何不立他為太子呢?原因細思極恐,與他生母羋華楚女身份有關,這也是嬴政心中最大一抹糾結!自從華陽夫人安排羋華做嬴政身邊的眼線,嬴政雖然對她一見傾心,但在家國天下這個命題的選擇上,他的態度始終無比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