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做到這一點,孩子學習事半功倍

2020-08-27 樂知行走

父母都希望孩子學習成績好,給孩子報補習班、找好學校、好老師,傾盡全力。然而孩子不是口袋,老師、家長給孩子裝多少孩子就能接收多少。

詩人葉芝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那麼家長如何才能點燃孩子這把火,幫助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

在《朗讀手冊》一書中說,「一項對15萬四年級學生的全球調查顯示,父母『經常』在家為孩子朗讀的學生比那些父母只是『偶爾』為他們朗讀的學生成績要高30分。」

那麼讓我們來看看為孩子朗讀,是如何幫助孩子提升孩子學習成績的。



一、為孩子朗讀提升孩子學習的自驅力

在孩子入學前,我也希望能為孩子找好學校、好老師,可親戚(親戚家的孩子學習好,成績一直全年級前幾名)說:「你想的這些都是外因,要想孩子學習好,重要的還是孩子自己有學習的動力,願意學,覺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


《朗讀手冊》中有一句話說的更長遠,「學校的目標是培養終身閱讀者,培養那些畢業後仍然願意閱讀以及自學的人」,而不僅僅是成績好的人。讓孩子擁有學習的自驅力,這才是點燃了孩子這把火。

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終身閱讀者,擁有學習的自驅力、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呢?

書中認為,唯一且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為孩子大聲朗讀,這是比試卷、家庭作業、讀書報告等都更重要的方法。


在《朗讀手冊》中提到兩個閱讀定律:

「閱讀定律一:人類是追求快樂的。對於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事,人們會自願地反覆去做。這不僅是一條定律,更是一個心理上的事實:我們接近帶來快樂的事,迴避帶來痛苦或不愉快的事。」

年齡小的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有好奇心,大人給孩子朗讀,無論是虛構的故事還是非虛構的科普、傳記,都會讓孩子因知道多一點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而感到快樂,不知不覺中,就讓孩子把快樂與書本聯繫在一起。

而大人要做的,就是把孩子抱在腿上,給孩子朗讀。

如果孩子已經上學,也許學校做不完的習題和沒完沒了的測試會讓孩子感到無趣和厭煩,如果這個時候家裡有孩子愛看的書,並且家長還會為孩子朗讀,那麼孩子還是可以從書中感受到快樂,將快樂和書聯繫在一起。而如果家裡沒有一些有趣的書,那孩子可能就會離書越來越遠,不愛讀書了。

「閱讀定律二:閱讀是積累漸進的技能。閱讀就像騎自行車一樣,你讀的越多就會讀得越好。」

讀的越多,理解力越好,在校學習的時候,就更容易聽懂老師說的是什麼,也就會學得越輕鬆,成績越好。成績好的孩子一般都很自信,也就越願意學習。

相反,讀的越少,理解力越差,學習越吃力,對學習越沒自信,自然越來越不想學。

可見,家長為孩子朗讀,不僅可以讓孩子將快樂與書聯繫在一起,而且孩子在上學後也會因讀的多而理解力強,在學習上更有自信,進而提升孩子學習的自驅力,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二、給孩子朗讀,提升孩子詞彙量、理解力

在《朗讀手冊》一書中,作者認為,在入學前,孩子應該掌握的最重要的一項技能就是有足夠的詞彙量。通過測試孩子入學前的詞彙量甚至可以預知入學後的成績。

因為孩子是通過聽來學習的。如果一個詞孩子從來沒有聽過,那麼他就不會理解。就像學外語,如果一個詞我們從來沒聽過,也一定不懂它是什麼意思。雖然上學後孩子也會學習詞彙,但如果孩子之前聽過,那麼他就更容易聽懂老師說的。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習的內容也會更複雜,如果孩子的詞彙量足夠,就可以幫助他們理解。這也是為什麼入學前的詞彙量測試能夠準確預測學生成績的原因。

那麼豐富的詞彙量從哪裡來呢?

研究發現,人們的日常口語交流基本只使用1萬個詞,這1萬個詞被稱為常用詞,在這1萬個常用詞之外,都稱之為生僻詞。這些生僻詞常常出現在閱讀物中,決定著我們語文程度的不同。

在積累詞彙方面,顯然口語交流不如印刷讀物,因為印刷讀物中包含更多的生僻詞。而且詞彙量短缺的問題也不可能通過參加課外補習班或者單純地學習拼讀來解決,只有通過閱讀來積累。


為孩子朗讀還可以補充背景知識,幫助孩子理解身邊並不常見的事物,比如歷史、科學等學科中的事物。閱讀的越多,對某個主題了解的越多,相關詞彙量越大,孩子就可以將越多的信息運用到課堂上,更好的理解老師和書本中講的知識,這就是背景知識的作用。

父母經常帶孩子去博物館、動物園、參觀名勝古蹟、出國旅遊或者去郊外露營,孩子也許不用特意學習就可以積累大量的背景知識。但是如果沒有太多機會旅遊,那麼積累背景知識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閱讀,給孩子朗讀。

為孩子朗讀越早開始效果越好。研究發現當孩子開始上小學時,反覆為他朗讀同一本繪本(至少三次),孩子的詞彙量將提高15%~40%,而且學習效果相對持久。2001年對全球15萬名四年級學生的評估顯示,父母經常為他們朗讀的學生成績比其他學生平均高出35分。

可見父母為孩子朗讀的次數越多,孩子的詞彙量越多,理解力也越強。而如果課堂外不進行閱讀,那麼在校的分數就很可能會低。

三、閱讀能提高孩子寫作水平

說到寫作,又是家長頭疼的一個問題,因為孩子寫作時普遍的問題是,常常無話可說、硬湊字數。為此老師除了會教學生寫作方法外,還會讓學生多做寫作練習,但是如果沒有閱讀,單純的寫作練習就像無源之水,學生仍然寫不出來。

童話大王鄭淵潔在《鄭淵潔家庭教育課》一書中談到寫作時說,「別人怎麼寫我就不怎麼寫,怎麼說話怎麼寫」,同時他還鼓勵女兒養成閱讀習慣。

讀的多了,思路開闊,自然會有想說的話、想要表達的欲望,而且在讀的過程中還可以觀察別人是怎麼寫的,學習別人通過文字表達思想的方法。



就像很多作家,他們雖然自己寫,但他們花在閱讀他人作品上的時間也許更多。著名作家劉慈欣在《我是劉慈欣》一書中談到他的寫作時就曾說,看的科幻小說多了,就有了想要自己創作的想法。

美國國家教育進展評估的成績報告也顯示,寫作成績最好的學生,並不是那些每天寫作多的人,而是那些平時就將閱讀當作消遣,家中有很多讀物並常寫隨筆的學生。說到底,就像聽的多了自然會說一樣,讀的多了也自然會寫。




為了孩子愛上讀書,愛上學習,家長能為孩子做的唯一最重要又不昂貴的事,就是抱著孩子,為他朗讀。

相關焦點

  • 孩子學習一點都不自覺?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越來越自覺
    ,對於孩子的能不能自覺地學習這件事,家長們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閒雜家長最羨慕的就是那些學習好,又上進的孩子們,人家學習好還自覺主動,自己家孩子明明學習不好也不求上進,不僅不主動學習,跟上腳步,反而還在那不以為然,拖拖拉拉,為此,家長真的是無可奈何的。孩子學習一點都不自覺?
  • 一年級新生入學後,做到這一點,孩子成績好,家長無煩惱
    一年級新生入學後,做到這一點,孩子成績好,家長無煩惱近日因為孩子們的開學,網絡上的內容斷更了兩天,感覺很對不住粉絲朋友的熱情。今天特意早起來和大家聊一聊一年級孩子入學後必須注意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孩子的注意力不夠集中!
  • 當孩子任性哭鬧的時候,家長如何解決,做到這4點事半功倍
    當孩子任性哭鬧的時候,家長如何解決,做到這4點事半功倍孩子到了三歲之後,他們會有各種各樣的需求,父母沒有辦法完全滿足孩子的需求,自己想要而得不到的東西,這個時候孩子就會很痛苦,這就是孩子哭鬧的根本原因。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有一個錯誤的認知「我才是家庭的中心,想要什麼早晚會實現。」
  • 孩子學習不聽話?做到這3點才能事半功倍
    談起學習的事情,讓很多家長頭疼的是:家長讓孩子學習,孩子為什麼不聽?我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有三個原因:第一,家長說得不對;第二,家長說得對,但是說的方法不對;第三,家長說得對,方法也對,但是家長在孩子心中沒威信。這種回答看似簡單,其實蘊含著很多家庭教育的「門道」。
  • 會主動學習的孩子,家長都做到了這五點
    回顧一下我們帶孩子的過程,你有沒有發現很多時候,我們是這樣子的:孩子三歲的時候,你追著他認字;孩子四歲的時候,你追著他念詩;熬到孩子六歲上學,你還得追著他寫作業;··· ···與其說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不如說是在考驗家長的堅定心志。
  • 孩子不主動學習英語?做到這3點讓孩子自覺學習英語
    家長們可以在家裡放些適合小朋友的英文讀物或者英文掛紙等;還可每天早晨放些英文兒歌,讓小朋友在不經意地耳濡目染間熟悉英文旋律;家長也可教孩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簡單的英語,比如看見鉛筆可以問孩子這個用英文怎麼說,然後告訴他鉛筆的英文是pencil;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請英語外教來教孩子,讓孩子學習純正的英語發音以及用法習慣
  • 家長想鼓勵孩子,有這兩句話,讓媽媽事半功倍
    導讀:家長想鼓勵孩子,有這兩句話,讓媽媽事半功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想鼓勵孩子,有這兩句話,讓媽媽事半功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主動學習的孩子,家長都做到了這5點
    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家長們可以說是操碎了心,每天下班輔導作業,跟在後面催促、監督孩子,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孩子不會主動學習,家長只要一放鬆,孩子就會打馬虎。習慣的養成靠的是日積月累,想要孩子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並不是靠父母每天的監督,而是要求孩子每天做到。
  • 孩子學英語太費勁?家長要牢記這3點,讓學習過程事半功倍
    孩子學英語太費勁?家長要牢記這3點,讓學習過程事半功倍英語的分數雖然在重大考試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低,但是學會這門語言對於孩子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既能夠讓孩子多掌握一門外語,也能讓孩子順利的與外國人溝通,只是對他們而言,學習外語是比較困難的。
  • 管教孩子前,先做好這一點,教育事半功倍
    原來,這位媽媽一直對孩子很嚴厲、要求嚴格,每當孩子犯了一點小錯誤,都會忍不住批評指責,對孩子的控制也比較多。在這種嚴厲、控制型管教下,孩子做事總是會擔心媽媽不讓、不允許,怕媽媽罵自己,於是就學會了一次次撒謊。
  • 顧遠:做到這一點,家長才能和孩子一起成長
    打破學習的時空、角色和內容界限顧遠用「學習在窗外,他人即老師,世界是教材」這三個短句概括出「無界」學習的新趨勢,這三句話分別對應打破學習的不同邊界。「學習在窗外」打破了時空的界限,學習可以無時無刻。家長與孩子共同制定規則,一起成長「共同制定規則是家長與孩子一起成長的一種有效方式,」顧遠表示面向未來的學習對學習者也提出了要求,例如自由與責任觀的建立。作為自主學習的基礎,孩子應該從小就養成合理的自由與責任意識,家庭教育必須跟上。
  • 想讓孩子放下手機,就請家長先做到這一點
    但是對於孩子而言,現在過早的接觸手機,或者說孩子手機成癮,不僅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很大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手機對孩子的健康也起著很大的負面影響我們看現在的孩子,多少孩子的戴眼鏡的原因是因為晚上熬夜玩手機。父母想盡各種辦法放孩子放下手機但是都沒有什麼效果。作為家長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應對?想要讓孩子放下手機,家長還是要嘗試做到這幾點!
  • 1分鐘可以測出孩子的學習風格,讓孩子學習的效果事半功倍!
    作為家長,我們肯定都希望孩子能學習時全神貫注,課堂上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是心裡很清楚,想靠孩子自覺基本上是天方夜譚,寄希望於老師高超的教學和管理技巧,老師又分身乏術,照顧不到每個孩子——那麼我們應該做點什麼,才能讓孩子改掉壞習慣,把精力集中到學習上呢?
  • 英語啟蒙如何事半功倍,AI互動學習讓孩子自主學
    很多家長在摸索中發現,有些線上英語啟蒙產品已經十分成熟,並且還可以自由掌握時間地點,用來給孩子做英語啟蒙更加省心省力。線上英語啟蒙APP多是運用動畫、遊戲等觀感較強的形式來進行教學,採取短時高頻的趣味課程,充滿互動性和啟發性,能充分激發孩子的興趣,十分契合孩子的學習風格,讓孩子在學中玩,玩中學。
  • 長大後聰明的孩子 父母都做到了這一點
    大家都知道,引導和教育孩子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生搬硬套,學習將會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寓教於樂,往往能夠事半功倍。所以很多家長們給孩子購買各種益智玩具,就是希望在這些玩具幫助下,孩子能夠在玩玩具中學習,同時各種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 會主動學習的孩子,父母都做到了這5點!所有家長都值得一看
    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氣,不在於家長每天敦促,而是需求孩子每天做到。 沒有哪個孩子打小就懂得要怎樣學習,學多久,他需要父母給他立好規則。 比方每天回家後寫好作業再玩,而不要拖光臨睡前;每天半小時閱覽;每天上課條件前預習新內容,等等。從孩子小的時分,就要及早給他定好學習的規則。
  • 孩子英語啟蒙總失敗?找對方法才能事半功倍,這三點媽媽要做到
    相信大多數的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都是非常重視的,尤其是孩子學習外語這方面。其實這種意識是非常好的,語言是思想的外衣,因此,家長有必要讓孩子從小打好基礎。當然這裡指的語言,肯定是在母語完全掌握的情況下了去增加第二語言。鄰居家的女兒琦琦今年七歲了,每次早上去公園晨跑時,都會看到母女兩人晨讀。
  • 家長做到這三點,必定事半功倍!(新生家長強烈推薦)
    家庭要營造學習氛圍,父母必須要帶頭執行。因此父母也要堅持學習,比如晚上7—9點是家庭共同學習時間,每個成員自覺遵守!自動不看電視,不玩手機!你做到了,孩子自然做到!所以家長的言傳身教最重要!◇ 制定計劃。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新學期學習計劃,明確了目標,孩子就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知道每天做什麼,剩下的就是堅持!
  • 學會教學思路,孩子學習事半功倍
    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的時候沒有思路,只能要求孩子死記硬背,尤其是要求嚴格的家長,看到孩子有一點點令自己不滿意的地方就大方雷霆,不是「獅子吼」就是「皮帶炒肉絲」。時間長了,孩子功課沒有長進不說,皮反而還越來越厚了。
  • 孩子不願學習?家長要做到這兩點,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想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每天放學回家之後,能夠主動自覺的去完成家庭作業,這是很多家長陪伴孩子寫作業,最終想要達成的目的。那怎麼樣才能讓孩子有充足的學習動力呢?在這個時候,家長們一定要幫助孩子找到一個平衡,這裡說的平衡就是要優先保證孩子的核心需求,也就是說不能讓寫作業影響到這三件事:1、不能讓作業影響睡眠學習這件事不能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很多家長因為孩子寫作業拖拉,就懲罰孩子,不寫完作業不許睡覺,孩子已經累得睜不開眼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