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17日上線,15封書信見證戰「疫」一線動人故事

2020-12-09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17日訊(記者梅冬妮)「距離除夕你離家奔赴武漢七天了。七天,日子長得像是一年。」這是上海醫務工作者夏江臨,寫給支援武漢前線的丈夫許詩琨的信,曾讓千萬網友因此淚目。2月17日,葉璇將這封特殊時期的家書帶上《見字如面》首期節目。接下來,《見字如面》特別製作將從全國戰「疫」期間的幾百封書信中選出15封,每天一封在騰訊視頻亮相。

據了解,許詩琨是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的一名急危重症護士,作為上海首批醫療隊成員,在今年除夕夜舉家團圓的時刻告別家人,連夜趕赴武漢。1月26日年初二下午2點半,他所在的上海醫療隊正式進駐並接管武漢金銀潭醫院北2樓普通病房和北3樓重症監護病房。

妻子夏江臨雖有不舍,仍表達了對丈夫的無比自豪:「有千千萬萬像你一樣的英雄在前方,我們很安心,我們有信心戰勝它。有你們這群』逆行者』的頑強拼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終將取得勝利。」

總導演關正文接受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採訪時透露,從疫情爆發之初,《見字如面》就一直在關注和收集相關信件,「全國普遍實施隔離措施之後,通信成了人們交流的最主要方式,通過網絡,大量信件成為感動億萬人的公共素材,極具傳播價值。」關正文也希望以書信的力量來撫慰人心,傳遞能量。

「我們從幾百封信裡選擇了15封作為第一批素材,大概夠播三周。」關正文坦言,「我們真心希望疫情能早點緩解,社會生活能早點恢復正常,不希望三周之後我們還是只能以這種簡易的方式製作節目。」首批入選特別節目書信,有醫護人員寫給家人的,也有家人鼓勵一線戰士的;有寫給警察的、寫給小賣店老闆的,也有寫給快遞小哥的;有媽媽寫給兒子的,也有孩子寫給父母的。體裁除了標準的信件,也有詩歌,各有側重、各有感動。

錄製上,《見字如面》捨棄原有舞臺搭建、組織觀眾、明星登場,導演組第一時間徵求演員們的意見,建議嘉賓在家用手機錄製,遠程傳輸。關正文表示,疫情過後,再看這些視頻也許會有些粗糙,「但我們希望能夠盡最大努力精緻化,讓我們將來再看也不後悔,爭取能夠成為這個特定時期的一種特殊的記憶方式。」

【編輯:覃柳瑋 張靖】

相關焦點

  • 《見字如面》推出特別製作版 15封書信感動人心
    明星在家自行錄製,支援抗疫   在全民抗疫的重要時刻,大型明星讀信節目《見字如面》推出抗疫特別製作版,從全國抗疫戰鬥中精選出感人至深的書信,邀請明星在家朗讀並完成錄製。據悉,節目於2月17日起,每天中午播出,暫定播出15期,希望以書信的力量來撫慰人心,傳遞能量,鼓舞鬥志。   15封書信感動人心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後,全國普遍實施隔離措施,同時,大批的醫務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幹警、基層幹部逆流而上,義無反顧地奔赴救死扶傷的前線,在全國各地各條戰線,與時間賽跑,爭取攻克病毒,保民平安。
  • 15封信展現疫情下的人間真情,《見字如面》推抗疫特別版,李光潔等...
    這是上海的醫務工作者夏江臨寫給在武漢一線的丈夫許詩琨的信。2月17日中午,《見字如面》特別製作版上線,由葉璇讀這封信,僅僅幾句家常話,葉璇已有些哽咽。夏江臨和許詩琨都是上海的醫務工作者。因為工作特殊性,結婚6年來,他們從沒一起過過除夕。今年本準備一起過。沒想到,除夕那天,丈夫許詩琨奔赴了武漢前線。
  • 《見字如面》特別製作版:來自抗疫戰鬥中的書信
    2月17日中午,明星讀信節目《見字如面》特別製作版首期節目上線,演員葉璇讀著上海醫務工作者夏江臨寫給支援武漢前線的丈夫許詩琨的一封家書。《見字如面》特別製作版海報「距離除夕你離家奔赴武漢七天了。1月26日年初二下午2點半,他所在的上海醫療隊正式進駐並接管武漢金銀潭醫院北2樓普通病房和北3樓重症監護病房。《見字如面》特別製作版劇照信中,夏江臨表達了對丈夫的無比自豪,並稱:「有千千萬萬像你一樣的英雄在前方,我們很安心,我們有信心戰勝它。有你們這群『逆行者』的頑強拼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終將取得勝利。」
  • 《見字如面》特別版,俞灝明朗讀抗疫青年醫生家書
    新京報訊(記者 張赫)2月24日,《見字如面》特別製作版第六期節目如期上線騰訊視頻。在這期節目中,演員俞灝明朗讀了在抗疫一線的青年醫生文力寫給父母的家書。作者文力是俞灝明十四年的粉絲,於是給節目組留言,希望可以得到俞灝明的籤名照,送給自己的未婚妻。
  • 見字如面第四季播出,用書信觸碰過去那些鮮活的故事
    《見字如面》是由實力文化、黑龍江衛視聯合出品,騰訊視頻網絡獨播、首播的一檔文化節目。每季節目均12期,均由翟毓紅主持。《見字如面》此前已播出三季,目前第四季正在熱播。該節目以明星讀信為主要形式,旨在用書信打開歷史節點,帶領觀眾走進那些依然鮮活的時代場景、人生故事,去觸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狀和社會風物,重新領會中國人的精神情懷與生活智慧 。《見字如面》由《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團隊製作,旨在把中國從古至今的書信做了一次集中掃描和大梳理。
  • 《見字如面》推特別製作版:展現抗疫中感人書信
    2月17日,這封信成為了《見字如面》特別製作版的第一封信。截至當日17時,節目已在騰訊視頻播放超過180萬次。疫情,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疫情是全國人民的事情,沒有一個人可以置身事外。作為傳媒內容的創意生產者,我們當然希望能盡微薄之力。」
  • 抗疫版《見字如面》上線,李光潔海一天葉璇等明星在家自行錄製
    昨天,大型明星讀信節目《見字如面》推出抗疫特別製作版,節目從全國抗疫戰鬥中精選出感人至深的書信,邀請明星在家朗讀並完成錄製。《見字如面》特別製作版於昨天起在騰訊視頻播出,暫定播出15期,希望以書信的力量來撫慰人心,振奮精神。
  • 見字如面 以詩傳情 一封封書信詩詞背後的抗「疫」故事
    見字如面,中國人喜歡以書信和詩意傳達美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入戶排查、樓棟消殺、防疫宣傳、購物買菜……社區工作者、護士、警察成了街巷樓棟中最繁忙的身影之一,也是深宅在家的居民最熟悉的陌生人之一。這群最熟悉的陌生人在小區為大家築起了一道「防疫牆」。何以言謝?
  • 明星在家讀信支援抗疫,《見字如面》推出特別製作版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在全民「抗疫」的重要時刻,大型明星讀信節目《見字如面》推出抗疫特別製作版,從全國抗疫戰鬥中精選出感人至深的書信,邀請明星在家朗讀並完成錄製。節目將於2月17日起,每天中午12點在騰訊視頻播出,暫定播出15期,希望以書信的力量來撫慰人心,振奮精神,傳遞能量,鼓舞鬥志。
  • 電視:見字如面:書信的力量
    在黑龍江衛視推出的「見字如面」明星讀信節目上,演員歸亞蕾在讀三毛寫給王洛賓的信 這樣一封沉睡在歷史之中的信件,通過一檔「見字如面」的明星讀信綜藝節目再次引起公眾關注,所帶出的還有對那個時代的反思起初,這樣一檔從去年12月底在黑龍江衛視播出的節目,並未受到太多關注,可隨著王耀慶、張國立、歸亞蕾等明星所演繹的一封封書信在網上擴散開來,節目很快贏得好評,還被喜歡它的觀眾命以「清流綜藝」。特定文本攜帶的人文色彩與話題能量,使「見字如面」在充斥螢屏的綜藝節目中具備了相當的辨認度。但誰能保證它能在一個碎片與速食的流行文化背景下突圍出來?
  • 《見字如面》用書信打開歷史 林更新走心演出
    11月28日,這檔名為《見字如面》、號稱純美網綜的節目在北京紅磚美術館開機。    這是國內首檔也是全屏唯一一檔明星讀信節目。這檔新穎的節目由成功推出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兩檔「國民文化節目「的實力文化,聯合黑龍江衛視和環球網,以及騰訊視頻共同製作。
  • 《見字如面》音頻獨家登錄酷我暢聽,用信件揭開被歷史掩藏的秘密
    近日,國內首部書信朗讀節目《見字如面》音頻獨家上線酷我暢聽,一經推出引起了聽眾們的熱烈反響。酷我暢聽將《見字如面》改編為長音頻,剪輯為「精編版」「純享版」「信件版」三個音頻版本免費收聽,帶領聽眾聆聽書信裡的人生。
  • 聚焦戰疫中的書信和人生,看《見字如面》再次硬核「破局」
    最近,已經做到四季的清流綜藝《見字如面》「變臉」了,它推出了短小精悍的特別製作,通過一封封疫情中普通民眾的「家書」,讓我們看到了疫情中的人生百態,看到了國人的眾志成城和對戰疫必勝的信心。就在兩天前,國家再次出手規範網絡綜藝,忽然發現之前已經破局的《見字如面》再次「硬核」了一把,這個特別製作也許沒有豪華的陣容和製作,但卻用簡單質樸的形式和真摯感人的情懷打動了很多觀眾,為我們眾志成城的戰疫時光留下了感人的一頁。
  • 全屏首檔讀信節目《見字如面》用書信打開歷史
    11月28日,這檔名為《見字如面》、號稱純美網綜的節目在北京紅磚美術館開機。  這是國內首檔也是全屏唯一一檔明星讀信節目。這檔新穎的節目由成功推出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兩檔「國民文化節目「的實力文化,聯合黑龍江衛視和環球網等共同製作。
  • 《見字如面》:5封書信寥寥幾筆,卻承載了近一個世紀的重量
    5月10日15時,一聲聲急促的警報劃破廈門上空,響徹全市的各個角落。80年前的這天——1938年5月10日,日軍海陸空並進,在廈門五通強行登陸,此後廈門被日軍佔領。▲日軍全面佔領廈門市區後在思明南路閱兵之情形為紀念過去的恥辱,廈門於每年5月10日拉響防空警報。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也是一段需要不斷回首的歷史,《見字如面》第四季的第9期便用書信的方式帶領我們追溯了那段歷史。
  • 拿起紙筆 見字如面
    親愛的同學們:為落實市教委關於組織開展「拿起紙筆•見字如面」書信交流活動的通知要求,積極培養學生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精神,現將「拿起紙筆•見字如面」書信交流活動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 《見字如面》:穿越歷史信件,感受人間至情至性,體味人生百態
    一個人,一封信,感動億萬觀眾2016年12月,一檔文化類綜藝節目《見字如面》一上線就迅速吸引了眾多網友的視線。這是一檔讀書類節目,準確來說是讀信。節目組精選了從古代、現代、近代那些真實存在的書信,通過明星讀信的方式,重現書信背後的故事。用書信的方式打開歷史,帶領讀者感悟書信中的大國小家,生死情愛。
  • 三毛遺屬訴綜藝節目《見字如面》「書信仍在著作權保護期內」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因《見字如面》節目嘉賓朗讀了三毛父親寫給三毛的書信,三毛遺屬以侵害文字作品著作權為由將節目方訴至北京網際網路法院4月24日,封面新聞從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獲悉,當天該院在線開庭審理了此案。庭審現場。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供圖作家三毛的父親陳嗣慶給三毛的書信——《過去·現在·未來》,以被朗誦的形式出現在了《見字如面》第二季節目中。
  • 「見字如面·以聲傳情」 書信作品集中展演在北京二中舉行
    8月9日, 17名中小學生及表演藝術家相聚在北京市第二中學禮堂,朗誦著他們的「一封家書」。成長、思念、未來,方寸間真情流露致廣大的同齡人、致相隔500公裡的姥姥、致奮戰在武漢抗疫一線的媽媽、致童年華裔好友「小精靈」、 致一線抗洪戰士……展演共分為「致成長」「致思念」「致未來」三個篇章,孩子們以最溫柔的藝術方式,寄情身邊重要的人,帶去真摯祝福。
  • 「見字如面·以聲傳情」書信作品集中展演在北京二中舉行
    8月9日, 17名中小學生及表演藝術家相聚在北京市第二中學禮堂,朗誦著他們的「一封家書」。成長、思念、未來,方寸間真情流露致廣大的同齡人、致相隔500公裡的姥姥、致奮戰在武漢抗疫一線的媽媽、致童年華裔好友「小精靈」、 致一線抗洪戰士……展演共分為「致成長」「致思念」「致未來」三個篇章,孩子們以最溫柔的藝術方式,寄情身邊重要的人,帶去真摯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