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新解養眼又治癒:讓孩子明白,弱小不是錯誤,平凡也有春天

2020-10-24 芸淡風傾愛讀書

我的童年,就是讀著《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中度過的。

尤其是世界上傳播最多的經典作品之一《伊索寓言》,收錄有300多則寓言,蘊含哲理的小動物故事,簡短精練,鮮明生動,或揭露和批判社會矛盾,或抒發對人生的領悟,或總結日常生活經驗。

這些故事,只要稍微回想起開頭,就能順利想起結尾,和那些顯而易見,脫口而出的道理。

比如,《獅子和老鼠》。

老鼠無意中驚醒了正在睡覺的獅子。獅子非常生氣,張牙舞爪想要吃掉它。

在老鼠的苦苦哀求下,獅子願意放它生路,還非常不屑:那麼弱小的存在,還反過來幫助獅子,異想天開。

結果大家都知道,峰迴路轉,小老鼠及時趕來,用小小的牙齒咬斷網繩,救了不小心落入獵人布下的陷阱的獅子。

大家都知道的故事和道理,在經過這麼多年後,還是一塵不變嗎?

如果我有下一代,我還是告訴他們,同樣的道理嗎?

所以我打開了這本凱迪克獎得主精心創作的精美繪本《老鼠和獅子》,就是用華美精細,氣勢恢宏的筆觸,帶著新時代人的思考和解讀,重新解讀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

(一)利他從而利己 vs 生命的平等

首先就是名字的改變,一定很少有人注意到,故事名稱中把老鼠放在前面,就像大家已經潛移默化中,認為獅子就該在前面,獅子也是當之無愧的強者。

單從力量這些常見維度,無可厚非。可是,小老鼠不是也有自己的優點嗎?

這也是原本的故事想要傳遞給我們的:弱小的生命,也會有強大的能量。

只是,曾經的故事,不由自主帶著傾向性,讓更多的人,從以下兩個角度去接受這個道理:

  • 不該無視,歧視弱小的存在;
  • 幫助別人,也是在幫助自己。

這些道理當然沒有問題,只是,這本繪本《老鼠和獅子》驚喜地給我打開了一個新的視角:

  • 老鼠和獅子應該被當作平等的生命——

畫家特意重點筆墨描述小小的老鼠,畫面中放大了小老鼠的細節,老鼠本就不是一個招人喜歡的形象,但這本書裡的筆觸,不管是孩子和大人,都會對這個形象喜愛有加。

畢竟弱小如他,還能堅強化險為夷,多麼機智勇敢堅強的小傢伙。

可以感受到畫家,是真的很喜歡小老鼠,也真情實感地希望傳遞給大家,這份共情。


  • 我們不只是要做有用的事,有意義的事,還有正確的事——

對某些方面有困難的弱勢群體的寬容,理解,幫助,保護,不只是因為有朝一日,我們可能會被回饋,而是這件事本身,就是正確的,是應該做的事。

哪怕沒有回報,哪怕有時候我們還要付出和放棄一些東西,但這才是生而為人的意義。

  • 允許一定程度上的後進,弱勢,落後的存在——

在當下這個短平快的世界裡,慕強心理真的名正言順,無可厚非。

可是,即使站在動物界食物鏈頂端的獅子,在面對人類的時候,不一樣是日趨減少的弱勢群體?

換個角度,換個標準,我們都有可能成為弱勢小眾群體。

這也是我面對很多讓人覺得無力痛心的社會新聞,又或者面對自己真實生活工作中,那些能力確實不夠的人的感慨。

任何一個群體,一定有高下之分,因為規則標準評價無處不在。

但在主流規則區分之後,還是應該保留那些能力沒那麼強的人,允許他們的存在。

這是很重要的同理心,和追求卓越不衝突。

沒有人能對別人的經歷真的感同身受,尤其是,很多時候大家都是無可奈何,外界對很多悲劇弱勢群體的隨意指摘,真的就是「何不食肉糜」的無知。

也只有在這樣寬容的環境下,才能激發小生命潛在的大力量。


(二)親子繪本時間,是陪伴也是思考和治癒

這本《老鼠和獅子》是由一對母子共同完成的——

蘭德 • 伯克特用溫暖的語言演繹了自己的第一本書,母親是美國著名畫家南希 • 埃克霍爾姆 • 伯克特,她的繪畫注意光、影與深度的把握,既注重現實的細節,又在內容上呈現出奇幻、永恆之感。

從我一個未婚未育的角度,依然能被簡單故事和精美筆觸感動,喚起對很多顯而易見但被忽略的事實的反思。

親子間的互動,和孩子共讀一本書,創造更多平等對話的機會,也能創造更多交流的共同話題。

而且,和孩子一起去反思這個故事,也許我們成年人,可以藉由簡單純真的孩子,激發出比我自己更多層次的解讀。

好的繪本,不僅僅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愛好,更應該傳遞出真善美的細小之處,讓家長可以輕鬆地培養孩子勇敢、自信、感恩、善良的品格。

如果我有孩子,我真的很想好好解讀這本書,我希望她/他能明白:

世界不是約定俗成,無法改變的,每一種生活方式都應該被尊重,每一種存在都是合理;

應該去相信生命是平等的,只是公平有時候會遲到;

有可能你會變成學渣,變得平凡,變成自己都不喜歡的樣子。

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好孩子,即使讀不了名校,做不了偉大的人也沒關係。

自己有教養,對他人友善,對世界有愛心,誠實守信用,勤勉自律謙虛,友善隨和包容,正直公正。擁有與時俱進的動力和願望,成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儘量多做對社會有意義有正面影響力的事。幸福快樂度過自己平凡的一生,就足夠了。

希望他在人云亦云,感到迷茫的時候,在最終會面臨到的考驗面前,能夠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堅持初心,做與眾不同的個體,不卑不亢地活下去。


做不了獅子沒有關係,小老鼠也會有自己的高光時刻。


作者:小冒,讀書帳號「芸淡風傾愛讀書」,影視劇評帳號「芸淡風傾」。

年讀110+本書,兩大視頻網站入駐作者。

用刻意練習寫出多平臺10w+,用愛發電。立志通過寫作改變人生,堅持工作、娛樂、閱讀、寫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誤。

願意寫深度思考劇評+書評的娛樂生活雜博。

相關焦點

  • 解讀歐·亨利《菜單上的春天》:平凡裡的不平凡,小人物也有春天
    歐·亨利的短篇小說敘述的多是底層小人物的平凡生活。生活平凡,但其中傳遞的溫情與主題不平凡。《菜單上的春天》講述的也是小人物平凡生活裡的不平凡。本文將從寫作手法的三個角度解讀歐·亨利的小說《菜單上的春天》。
  • 不是弱小,也不是無知,劉慈欣回答得很好!
    其實沒有錢,說白了,也就是自己沒有賺錢的能力,弱小無能。不過也有些人很有本事,卻因為運氣不好,也會生存起來很困難,沒有錢,生存就有障礙。在我們這個年代,沒有錢,可以說真的是步步為難,沒有錢的人,不敢結婚,因為買不起房子、車子、也沒有存款。如果結婚後,生了孩子,可能沒有錢撫養孩子上幼兒園。現代孩子上幼兒園,真的可以說很燒錢,簡直太燒錢了。
  • 日本媽媽曬出的日常便當,精緻又養眼,網友:看完好治癒
    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看完這位日本媽媽曬出的日常便當,精緻又養眼,網友紛紛稱讚:「看完好治癒」!如圖所示,她的每張美食照都充滿了治癒的感覺。尤其日常很普通的食物,在她手裡都能變成一道道精緻又養眼的美食。生活的精緻感,也在這些普通的食物之中,得到展現。
  • 二年級語文下冊《寓言二則》知識點梳理,在品詞析句中明白道理
    一、寓言故事vs童話故事寓言和童話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區別。相似之處是它們的故事都是虛構的,故事的主人公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動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東西和現象;另外,都具有教育意義。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揠苗助長》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巴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裡拔,結果禾苗都枯死了。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不顧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會把事情辦壞。
  • 讀《伊索寓言》的意義是什麼?寶媽回答:讓娃明白成長是一種揭露
    讀《伊索寓言》的意義是什麼?寶媽回答:讓娃明白成長是一種揭露《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時期的作品,也是歐洲寓言史上最久遠、影響最大的一部寓言集。也許你會問,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讀《伊索寓言》呢?這位寶媽的回答,是我聽到過最好的答案。鄰居是一位《伊索寓言》愛好者,經常能看到她滔滔不絕地和別人分享寓言心得,有了孩子後也不例外,開始給孩子講寓言故事。
  • 張愛玲:真正治癒你的,從來都不是時間,而是明白
    願你做個微微辛苦,卻又異常幸福的人,用盡全力過好這平凡的一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你的眼神再溫柔一點,月亮會融化,我也會。再沒有比無意義且不必要的努力更使人心力交瘁的了。張愛玲:真正治癒你的,從來都不是時間,而是明白。愛到極致是成全,也是無奈。請你用絕對的理智,清醒的頭腦,去壓制心裡的愛和難過。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往後餘生,不去抱怨,不怕孤獨,努力沉澱,因為,世間苦,只可自渡。
  • 寓言故事的另類演繹《老鼠和獅子》:讓孩子看到自己,看到未來
    在年幼弱小的孩子眼裡,蝴蝶和老鼠因為體型嬌小,和他們形象相似,而這個和他們形象類似的動物,竟然能去拯救一個龐然大物,這種強烈對比,刷新了孩子對世界和自我的認知,也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了他們的自信。所以這個經典的故事,無論情節怎麼變幻,無論那個年代的孩子,只要閱讀一次一定會愛上,因為他們在故事裡能看見自己,看見未來。我想這大概也是南希 埃克霍爾姆 伯克特和兒子蘭德 伯克特選擇共同演繹《伊索寓言》裡這則經典故事的初衷:希望用繪本裡的真善美來餵養孩子,豐盈他們稚嫩的心靈。
  • 平凡的世界,冬天就要過去了,春天什麼時候到來呢?
    平凡的世界在這樣一個基調裡開始,似乎預示著一切都是那麼不容易,春天的到來是需要漫長的等待和努力的。這部小說所寫的是平凡的世界,相信很多人也像小編一樣曾為劇中的人和事而潸然淚下。我們都是平凡的,這部作品裡有我們的影子,有我們的無奈,也有我們的吶喊。它的成功就在於它曾無數次的觸碰我們的靈魂並洗滌我們的靈魂。
  • 《平凡的世界》裡最走心的10句話,讓你活得明白、活得不平凡!
    為什麼大家都愛看《平凡的世界》?因為這部一百多萬字的浩瀚裡,有一個真實無比的平凡人間。真實如你我的生活,平凡如你我的人生。路遙說:「習慣了被王者震撼,為英雄掩淚,卻忘了我們每個人都歸於平凡,歸於平凡的世界。」或許,平凡才是人生唯一的真相。這樣一本嘔心瀝血的精華,裡面的每一句都充滿著閃光點。
  • 看了梁詠琪的花衣造型,才明白中年女人也有「春天」
    花花世界那麼多花花誘惑,其中當然少不了一件花花服飾對於愛美女人的吸引力啦~相信很多女人對於花色服飾總有一種莫名的喜愛,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穿出效果的
  • 寓言故事道理多,孩子都看懂那些故事外的哲理了嗎?
    相信各位家長給孩子看過不少寓言故事比如我國古代許多優秀的寓言——《揠苗助長》、《葉公好龍》、《亡羊補牢》、《猴子撈月》等;以及一些國外的寓言作品,如《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那麼什麼叫寓言呢?所謂寓言,就是在具體的故事裡寄託一些道理或教訓的。那麼寓言中蘊含的那些道理,孩子是否能夠理解透徹?寓言的故事大多都是虛構出來的,且篇幅短小、結構單一,層次非常清楚,故事中還經常使用擬人、誇張、諷刺等表現手法。
  • 《孩子必讀的世界經典寓言故事100》:寓言故事的「臻選百科」
    可在浩如煙海的寓言故事中,如何為孩子挑選合適的寓言故事呢?本書臻選世界經典寓言故事100篇,涵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和《中國古代寓言》。影響孩子一生人格養同樣蘊含於100篇寓言故事。全書按照7個優秀品質——誠信、感恩、謙遜、自信、堅毅、勇敢、合作,以及5個核心能力——思辨力、認知力、社交力、決策力、行動力,進行了12類劃分,以便孩子在閱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地吸收寓言的道理。
  • 小學語文閱讀專項十——總結寓言故事的道理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樣式之一,也是小學閱讀理解中重要的一部分。「寓」是寄託,「言」是語言文字。寓言通常用虛構的隱喻性小故事來說明一定的道理,給人啟發和教育。不是只會用文章的原話回答,就是自己總結的太單一。這就需要我們在把握方法的同時加強閱讀。寓言故事中比較著名的就是《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大多是動物故事,以動物為喻,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人或神為主,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通常在結尾以一句話畫龍點睛地揭示蘊含的道理。
  • 「我沒有,不是我」,孩子不願承認錯誤,家長只需明白這三點
    有時候孩子犯錯是具有某種特殊意義的,也許這個錯誤在他們看來並不是一種十分惡劣的行徑。一些比較情商比較高或者共情能力比較好的孩子,會有幫別人承擔錯誤的習慣和心理。在某件事情無法造成嚴重後果的前提下,適當的幫別人「背鍋」,也是孩子的一種常見心理。
  • 何仙姑也有春天
    小學一年級時,媽媽是我的班主任,所以自習課的時候,我常作為班長代替媽媽坐在講臺上監管大家學習,如果看到哪個同學沒有認真看書學習寫作業,就拿著竹教鞭兒跑下去,敲人家的桌子,甚至敲人家的腦瓜子,當時覺得自己特神氣特牛逼,所以就希望自己長大後還能繼續當一名老師、孩子王。年歲漸長,夢想也變大。
  • 《放牛班的春天》體罰沒用,如何給孩子優秀的教育方式?
    身體上的傷害:孩子正在發育期,身體上的上傷害或許會留下一輩子自的傷痕。心理上的傷害:體罰給孩子帶來的不僅是身體上的傷害,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而這也最難去發現與治癒的。體罰讓世界觀還未成熟的孩子造成認真上的錯誤,讓他覺得暴力可以解決一切的問題,於是小時候埋下的種子在長大後自己便成為施暴者。另外,對孩子的自尊心傷害極大。
  • 愛閱讀丨讀寓言,看世界
    三(5)班 吳思齊我們建議兒童讀《伊索寓言》,除了寓言本身的思想性,其有趣的故事情節和大膽的想像力也非常精彩。將孩子易於接受的動物形象融於故事中,直白卻妙不可言。如果說,童話打開了孩子對於世界真善美的大門,那麼,寓言則是讓孩子明白世界上也同樣客觀存在著「假惡醜」,但我們依然能夠擁有「看清這個世界,然後愛它」的勇氣與能力。一個個意猶未盡的哲理故事,同樣也是一次次生動的教育。我們的孩子,在他們能夠接受的動物形象中,開始萌發對人性的理解,潛移默化地構建起少時的價值觀。
  • 關於錢穆《論語新解》的白話翻譯問題
    我為同學們提供了論語素本,推薦了閱讀版本——楊伯峻的《論語譯註》,而我重讀《論語》,選的是錢穆的《論語新解》。我向學生推薦論語版本,錢穆的《論語新解》亦在其中。我本來是很少閱讀白話翻譯的,但此次推薦給學生,不免仔細看了其白話翻譯。       然而,很多語句它真不是白話,不合現代漢語語法。若用信達雅三字評價,信則信矣(這我無從斷定,錢先生是大家),但若論達與雅,真不知該做如何評價。往往有這樣的情形,就是看文言好像明白了,再一看錢先生的白話翻譯,又糊塗了。那話說得啊,就跟不是白話似的。
  • 教育孩子平凡一些又如何?
    原標題:教育孩子平凡一些又如何? | 觀點核心速讀學校教育要頂天也要立地,要有立志教育,培養學生有擔當精神有使命感,也要教學生腳踏實地,把平凡的小事、簡單的小事做起來。從當前的實踐看來,我們的「立地」教育還需要更多包括家長在內的教育者轉變觀念。
  • 《鬼滅之刃》木頭人也有春天 蝴蝶忍暗示表白富岡義勇 直男卻不懂
    水柱富岡義勇性格內向憨厚,不善言辭,雖然能力出眾,但是因為一句「我和你們不同"而被所有柱們誤解,以為他高傲自負,看不起別人,因此,其他的著都不是很喜歡他,富岡義勇每次還都站在離他們很遠的地方,這下就更沒有人願意接近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