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28日凌晨,大疆在紐約發布了摺疊無人機Mavic Pro,中文名為御。這是大疆發布的最小的整機,並且為全新品類,側重於自拍。Mavic Pro整合了大疆最新的技術,各方面功能的升級讓此前代表了消費級航拍無人機最高水準的Phantom 4也顯得有些黯然失色。Mavic Pro發布後,玩家群、貼吧、論壇裡,剛買了Phantom 4的用戶留下一片哀嚎。由此可見,大疆正面臨自家兩個品類產品相互博弈的局面。不少人將Mavic Pro稱為濃縮版Phantom 4,而且性價比更高。
Phantom 4與Mavic Pro的參數對比,可以看出Mavic Pro在很多參數上更佔優勢,同時小巧便捷,價格也與Phantom 4差距甚微,如此對比,Mavic Pro的性價比的優勢很顯然。
而為何會有Mavic這個新品類出現,大疆將如何處理兩個產品線之間的關係,Mavic之後還有Phantom 5嗎?帶著這些疑問,我們採訪了大疆產品技術總監孫永超。以下為採訪內容:
雷鋒網:Mavic和Phantom的產品團隊是否是同一個團隊,這兩個產品線的差異化在哪裡?
孫永超:精靈和御Mavic都是一體化消費級航拍無人機,產品技術方面相似點很多,後者更加主打便攜。無人機輕便化、小巧化是市場趨勢,對大疆來說,無論做怎樣的無人機系列產品,最核心的是攻關課題依然在飛控、雲臺、圖傳、相機等基礎技術環節上,這些問題解決了或者有了質的提升,外觀、體積、便攜化就不是大問題。因此,精靈和御兩個團隊在資源分配、人力分配上有很多重合的地方。
Mavic Pro真機圖
雷鋒網:Mavic會成為一個產品系列迭代順延下去嗎?另外為什麼發布的版本是Mavic Pro,而不是Mavic?
孫永超:大疆的所有產品線基本都有迭代,以精靈為例,從一代到四代,雖然字面上只有四代,但其實共計接近十款機型。御Mavic目前推出了配備4K高清航拍相機的Mavic Pro版本,後續值得期待。
而關於為什麼這次直接發布Mavic Pro版本。其實去年精靈3發布的時候也是先發布Pro版本,之後才開始發布標準版。因為我們每次發布新品的時候是想把我們最好的東西給到用戶,比如雲臺做到多小、圖傳做到多遠的距離,我們能做到7公裡幹嘛要發布5公裡的呢?而至於低配版,之後我們會根據市場的需求會做一些考慮要不要推出。所以,這次發布Mavic也是一樣,我們把我們在這個品類最好的技術展示出來,那以後會不會像精靈一樣推出標準版,這個我們也會有相應的考量。
雷鋒網:Mavic和Phantom的用戶定位是否高度重合,如何處理這種內部關係? 是否可以認為Maciv是Phantom系列的取代,未來還會有Phantom 5嗎?
孫永超:這是兩條不同的產品線,沒有誰取代誰的想法。Mavic相對於精靈來說,是更貼近生活、更便攜的飛行器,但畢竟目前精靈系列經過不斷迭代到現在的精靈4,每一個功能、每一個應用都是基於用戶體驗需要的。精靈的優勢在於,續航時間略長,抗風性也會更強一些,在運動模式飛的更快,另外精靈4的FOV(鏡頭視角)是94度而Mavic是78.8度。所以說這兩個產品線各有優劣,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不會出現只選其一的情況。而對於我們來說,哪款產品更受用戶喜歡都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
雷鋒網:「御」這個名字是有什麼寓意嗎?然後FPV眼鏡叫DJI Goggle,記得看過一個AR眼鏡也叫Goggle,不會引起商標問題嗎?
孫永超:「御」來自御風而行。Goggle只是一個普通英文單詞,是護目鏡的意思。大疆注重商標和智慧財產權,相關問題我們有專人進行評估和處理,確保不引發商標糾紛。
雷鋒網:Mavic的抗風性是否可以更具體的介紹下?
孫永超:一般情況下,無人機機身量級越大,抗風性能要更強,比如M600相對Inspire 1要好一些,Inspire 1相對Phantom和Mavic要好一些。多旋翼是通過改變飛行的姿態(也就是機身的角度)來實現飛行方向控制的,如果某一側有風吹,飛行器會自己調整姿態來抵禦風的幹擾,一般來講,風越大,飛行器的角度就會越大,當然跟動力系統也有一定的關係。
雷鋒網:Mavic的圖傳都有哪些突破性的進展?
孫永超: 之前大疆的Lightbridge已經在行業樹立了標杆,Mavic的圖傳OcuSync在此基礎上又做了很大的提升和改變,單單從距離7公裡這個數字來看就很直觀了,此外,抗幹擾能力也更強了。
雷鋒網:現在很多小型無人機因為體積的原因都選擇了電子云臺,為什麼Mavic還是堅持選擇機械雲臺?
孫永超:Mavic的設計本來就是減少客戶的使用成本的,時間和效率對於客戶來說很關鍵,所以基本上是到手即飛。 機械雲臺是完全不改變相機畫質的,這對於追求畫質的用戶來說是關鍵因素,相反,電子增穩是靠後期處理,對於畫質有很大影響,所以我們選擇前者。
Mavic Pro雲臺
雷鋒網:這次比較大的一個亮點是「指點飛行」中的自拍模式,關於這塊的技術是否可以詳細介紹下?
孫永超:指點飛行功能在精靈4上就有了,就是在畫面上選取一個方向,點擊,然後飛行器會自己規劃路逕往這個方向飛行過去,可以自動調整飛行高度,速度可控,中間遇到障礙物可以自動避障或繞行。
Mavic集成了世界領先的深度學習技術,通過使用深度神經網絡實現來目標的自動檢測識別以及人物手勢的分析,從而讓用戶可以在脫離遙控器或手持設備的情況下通過飛機的相機與飛機進行交互控制,包括自動初始化、手勢開啟跟隨,以及手勢控制拍照。
進入手勢模式後,Mavic會自動識別在畫面中運動的人物,並時刻調整機頭方向使得相機對準目標。當目標人物通過手勢發送確認跟隨指令時,飛機會跟隨目標飛行。而當目標人物發送拍照命令時,飛機倒計時3秒拍照。
在「指點飛行」中,用戶輕觸手機屏幕畫面,它就能將指令轉換為航向,向選定的方向飛去並在整個過程中自動避開障礙物。上圖截自大疆官方Mavic Pro宣傳視頻。
雷鋒網:當你們解決了圖傳、光學、避障、便攜這四個用戶痛點之後,未來的你們會有哪些新的方向?第二代Mavic大概什麼時候出來,Phantom 4會降價嗎?
孫永超:將這些技術和功能用於更多的應用場景是其中一個努力方向,具體來說,電力、巡檢等行業應用將大有可為。現在還沒考慮二代的問題。P4已經經歷過一輪降價了。
大疆於今年北京時間3月2日凌晨發布Phantom4,最初售價8999元,如今售價7499元。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關於無人機自拍,大疆的想法是怎樣的?
孫永超:自拍是用戶的多種需求當中的其中一項,從Mavic來看,我們將其列為主要應用場景之一,也為其專門設計了智能化功能(智能跟拍、豎拍、手勢自拍等),但這並不是全部。在各種人為新聞事件的催化下,現在輿論對「自拍」功能前景進行大肆報導,但實際需求和眼下的預測是否相符,只有時間能來告訴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大疆做好自己技術上擅長的事情,滿足好用戶在這個場景下的需求,這就足夠了。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