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365》管理版2017第2期
作者個人簡介:
伍香平,博士,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學前教育教研員,留基委國家公派美國訪問學者。目前擔任湖北省學前教育專項督導與質量評估專家,湖北省幼兒園教師國培專家庫成員,湖北省幼兒園園長資格培訓專家,湖北省中小學校長協會園長分會秘書長。主要從事幼兒園課程與教學、幼兒園精細化管理、幼兒園養成教育、幼兒體驗閱讀、幼兒教師培訓與培養等研究、指導與服務工作。
中美兩國對於幼兒園的概念不盡相同,兩國幼兒園對接收幼兒的年齡要求也存在差異。在中國,幼兒教育主要分為0~3歲的早期教育和3~6歲的學前教育兩個階段,幼兒園的接收人群普遍為3~5周歲的幼兒,且絕大多數幼兒園是相對獨立的學前教育機構。而美國人按照年齡設置了三種不同的幼兒教育階段:6周~2歲的育嬰教育(Nursery Center),3~4歲的幼兒園教育(Preschool 或者 Daycare Center)以及5~6歲的學前班教育(Kindergarten),這些機構既包括獨立設置的,也有依附於家庭、教堂或小學的場所設置。在美國訪學期間,我很榮幸地去了幾所不同類型的幼兒園做跟班觀察,有私立的家庭式託幼中心(Children Center)和通常意義上的幼兒園(Preschool),還有公立的學前班(Kindergarten)。
中國人通常對美國幼兒園的課程活動較為關注,對幼兒園生活活動與過渡環節的關注度卻不高。我一直在做養成教育研究,對教師在一日活動中各個細小環節的指導很感興趣。因此,在美國幼兒園的跟班學習中,一些生活活動成為了我觀察的重點。在這裡,我想重點談一談自己眼中的美國幼兒園午睡活動(Nap Time)。
美國幼兒園:不願午睡是被允許的
午睡是我國幼兒在園一日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其重要性不僅體現在有助於幼兒身體成長及恢復精力上,更為突出的是,我們為幼兒專門設置了睡眠室,提供了睡眠設施和系列的午睡策略,無論是午睡前的組織還是午睡後的整理,都是非常重要的班級活動環節。
美國的幼兒園也都需要午睡,但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午睡時間有所不同:2歲以下的小小孩可以睡3個小時甚至更久,直到自然醒;3歲幼兒一般都有2個小時的午睡時間;4~5歲幼兒大約有半小時到1個小時的午休時間。集體午睡通常由教師統一安排,如果有個別孩子不願意午睡也是被允許的,但他必須保持安靜,不能弄出聲響影響其他人。
託幼中心的午睡時間
先說說我在A託幼中心觀察到的幼兒午睡情況。該中心是一個家庭式的早期託幼中心,共有1名教師和7個孩子。其中,2~4歲的孩子有6名,剩下的一名幼兒僅有1歲。安吉娜既是這個中心的負責人,也是唯一的教師,她正在大學攻讀研究生學位,目前已經申請到攻讀博士學位的入學資格。在取得了教師資格和開辦兒童中心的資格之後,安吉娜借用母親的別墅開辦了這個託幼中心。
除了廚房和廁所兩處共用區域外,託幼中心主要有兩塊活動場地,一間是課程活動室,也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教室,活動室設有一個小衣櫥間,被用作檔案室和教師備課室;另一間是遊戲活動室,這裡劃分了不同的活動區,雖然整體面積不大,但是建構、藝術、生活和科學等遊戲區域分類齊全。
A 託幼中心的午睡是安排在遊戲活動室裡進行的。
對班裡唯一的1歲幼兒,教師基本上以看護和保育為主,提供衝奶粉、換尿片之類的生活護理。多數情況下,安吉娜會讓她坐在邊上,安靜地看著大孩子們玩耍學習,不參與學習活動。她的午睡時間比較長,嬰兒床放置在安吉娜母親的臥室裡。
午餐結束後,6個2~4歲的孩子便在安吉娜老師的提示下完成午睡準備工作——排隊去漱口、上廁所、洗手。在他們排隊盥洗的時候,安吉娜把遊戲室的窗簾拉上,室內的光線立即暗了下來。所有孩子都進入遊戲活動室之後,安吉娜講了個簡短的小故事,然後對午睡提出了簡單要求:快速選擇好自己午睡的位置,拿出自己的小鋪蓋,躺下之後不允許再說話。
在這個過程中,有個小細節特別有趣。安吉娜在給孩子們提出各種要求後,都會加上一句「學前班會特別歡迎表現好的你們」,讓孩子們把「順利進入小學學前班」作為自己努力的目標。孩子們馬上安靜下來,有的自己拉出睡墊,從柜子裡取出小蓋毯,有的需要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準備工作,躺下之後看見我在拍照,馬上衝我做各種鬼臉或手勢。當所有孩子都躺下後,安吉娜關掉電燈,整個遊戲室全暗了下來。我們在離開遊戲室時,發現有個孩子直接把睡墊擺在門口的通道上,安吉娜立刻提醒了她,她便稍稍調整床位,讓出了一些通道位置,保證其他人能順利通過門口。
私人教會學校的午睡時間
B學校是我跟班觀察的另一個重要場所,它在當地屬於收費較貴的白人私立教會學校,全校接收6周~10歲的兒童,其中6周~4歲的孩子屬於幼兒園,5~10歲屬於小學部。我跟班所在的是一個4歲的幼兒班(Pre-Kingdergarten),班上共有14個孩子,配有1名專職教師和1名配班老師。有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周一和周五兩天不入園,周二至周四在園,導致周一和周五兩天班裡只有7個孩子和1名教師;而周二至周四的班裡會有14個孩子,配班老師也會來上班,確保師生比始終是1:7。
B學校中的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時間安排與A中心差不多,4歲班的幼兒是中午1:05開始午睡,午睡時長大約為一個小時。全班幼兒先是排隊去學校食堂吃午餐,回到班級教室後,斯伯格老師就帶領大家圍坐在地上進行15分鐘的故事時間。有的幼兒自己閱讀繪本;有的跟老師一起閱讀;還有的幼兒找出自己的個人成長記錄冊,其中有老師寫的文字和幼兒的活動照片,幼兒將其當作圖書來閱讀,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
在幼兒自由閱讀的時候,老師把幼兒的睡墊從柜子裡一一拿出,這裡的睡墊與A中心的墊子差不多,都可以摺疊後直接放在地上;與A中心不同的是,幼兒們蓋的小被子是一模一樣的,應該是教會學校裡統一採購或家長們按園方要求統一購買的。小被子其實是個小睡袋,孩子們可以鑽進去睡。
我沒有注意到孩子們是否有自己固定的睡具,但比較明確的是,幼兒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午睡的地方。有的選擇睡在活動區的空地上,有的選擇睡在柜子腳邊,也有的選擇睡在走道上。待孩子們都躺下後,老師關掉大燈,大家在室內微弱的光線中安靜下來,享受午睡時光。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們都能很快地睡著,如果有孩子睡不著,他們也需要堅持躺在睡墊上,不能說話,不能弄出聲音影響別人。
斯伯格老師告訴我,是否午睡是由孩子們自願選擇的,但是老師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建議幼兒午睡,既保證下午遊戲活動時具備充沛的精力,也有益於幼兒的身體健康。若有孩子堅持不午睡,或者偶爾午睡,老師也會尊重他們的決定。班裡有一個孩子是幾乎不午睡的,他在午餐結束後被配班老師直接帶去了一間單獨的活動室,那裡有幾個其他年齡段同樣不願睡覺的幼兒,這些不午睡的孩子集中在一起玩,但被要求不發出聲響,不影響隔壁活動室中午休的孩子們。待午睡時間結束後,他們再回到各自的班裡吃點心。
美國幼兒園午睡環節的三點不同
在跟班觀察過程中,我發現相對於國內幼兒園,美國幼兒園在午睡環節上有三點突出的不同之處。
第一,我去過的所有美國幼兒園都沒有專門的睡眠室,也沒有國內幼兒園所提供的正式木床或可疊放的床,孩子都是直接睡在地板上。我跟班的幼兒園都使用睡墊,睡墊比體育活動中的地墊要薄一些,裹著塑料或皮質外套,可以三折或兩摺疊起來。有的幼兒園使用床架加套一個床笠(Fitted Sheet)的睡具,可以被直接放在地上,看上去像一個小床,取下床笠便可將其直接收起,不佔空間。
第二,美國幼兒家長不用根據季節變化而準備繁雜的被褥睡具,因為孩子睡覺時都不脫衣服和鞋子。美國幼兒園裡一年四季都開著空調,室溫是隨著季節變化調控的。在班級教室中,幼兒穿得都很少,一年四季都可以是短袖薄褲,哪怕冬天也沒關係,因為空調的溫度會被調得非常高。孩子們只有夏天會帶上外套,因為空調會開得比較冷。正因為具備靈活的室內溫度條件,家長們都不需要額外準備任何不同季節的厚、薄蓋被,也不需要準備墊棉絮以及床單,更不需要定期將被子帶回家清洗。美國幼兒家長只需要在學期初按老師要求提供簡單的裝備即可。
由於幼兒在午睡中不用脫衣服和鞋子,他們在起床後能夠非常方便地收拾和整理床鋪;而在國內,幼兒在冬季午睡起床後,光是穿衣服就要花費許多時間。我在與美國老師交談中得知,不脫鞋子睡覺是有好處的:一是孩子如果在午睡期間要喝水或如廁,可以自如行動,不需要成人協助;二是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幼兒可以立即起身就跑。美國有許多地方都處在地震帶上,如果突然發生地震,孩子們能以最快的速度跑出活動室。當斯伯格老師告訴我「不脫鞋子是為了準備逃跑或躲避災害」時,我還覺得有點小題大做,但得知這是生活必備的技能後,我便深有感觸。
第三,幼兒有自由選擇睡覺地點的權利,且教師十分尊重幼兒的選擇。老師會在午睡前提醒幼兒選擇好自己睡覺的地點,但是一旦選擇了,就得安靜地睡在那兒,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到底。特別有意思的是,他們只要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或最想「佔有」的地盤,都非常願意堅守在這寸地盤上完成本次睡覺任務,這對幼兒成長來說也具有特別的意義。孩子們的選擇都非常有趣:有的因為沒有好好玩到某個區域的活動,想花更多時間去佔有該區域;有的特別喜歡自己的柜子,就選擇睡在自己的柜子附近;還有的孩子很享受「隱藏」的感覺,選擇睡在桌子底下。有個小男孩一定要睡在集體教學活動所用地毯的邊上,我問他為什麼選擇睡在那裡,他說那個地方是他的「幸運地」,只要坐在那裡聽課,就能表現得很好,並且得到老師的誇獎。
最初進入美國幼兒園做觀察研究時,我覺得幼兒園的午睡條件「好差」,認為老師太不把午睡當一回事,沒有專門的睡眠室,沒有專用的睡床,沒有專門的紫外線消毒燈或者空氣淨化消毒器,更沒有「科學」的起床整理和管理策略。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跟班學習之後,我發現孩子們的午睡自理能力在不斷地增強,對於自己的選擇也越來越有目標;教師在組織午睡的過程中,看似沒有使用明顯的策略,卻能較好地把握讓孩子們快速入睡的方法。而這些,都與地板為大床、地墊為小床的午睡空間所營造出的整體、和諧環境緊密相關。這種教育形式對於當前中國幼兒園如何有效利用睡眠室、拓展遊戲區域空間等問題,也具有較大的啟發與借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