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孩子吃飯慢,可能是這些誤區造成的

2020-08-28 咘咘愛健康

說到孩子吃飯問題,很多家長可能比較頭疼。有的孩子每次吃飯總是慢吞吞的,令家長煩惱不已。孩子為什麼吃飯會慢?家長該如何解決孩子吃飯慢的問題?面對孩子吃飯慢的問題哪些誤區又不能觸碰?這些都是本文重點探討的問題,有這些困擾的家長請仔細閱讀文章。



孩子為什麼吃飯慢?

外在原因:孩子吃飯慢,有些是因為外在原因,比如孩子之前進食多,根本就不餓;比如今天的飯菜不合孩子胃口......事實上,孩子吃飯慢也不是壞事,因為細嚼慢咽有利消化。

內在原因:孩子吃飯慢還可能是因為內在因素,如果孩子生病了、腸胃不好,或者牙齒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孩子吃飯慢。所以排除外在因素,如果孩子吃飯慢,家長要觀察孩子內在是不是出現了問題。



孩子吃飯太慢怎麼辦?

別給孩子盛太多飯

孩子的食量和大人不同,所以給孩子盛飯時不要盛太多。不然飯太多,孩子不僅吃飯耗費的時間長,還可能因為吃太多導致消化不良。

引導孩子擁有好的用餐習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用餐習慣好壞都是需要家長引導的。如果家長不想孩子吃飯太慢,那麼可以用適當的方法引導孩子用餐。比如家長可以通過獎勵的方式引導孩子,如果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完餐就給孩子獎勵。當然這些獎勵也要恰當,比如可以獎勵寶寶玩具。



告訴寶寶吃飯慢的後果

與其斥責寶寶吃飯慢,不如告訴寶寶吃飯慢的不利後果。當在趕時間的情況下,可以告訴寶寶,如果吃飯慢,可能趕不到火車,可能玩不到遊樂園的設施,可能會錯過重要節目等。告知寶寶們吃飯慢的不利後果,寶寶們了解後可能就會加快吃飯的速度。

不可觸碰的誤區

給寶寶吃很多零食

眾所周知,飯前如果孩子吃太多零食,那麼他們就會有強烈的飽腹感。這個時候如果再讓寶寶吃飯,他們當然會放慢吃飯的速度。所以如果想寶寶吃飯快,那麼這個誤區別碰。



讓寶寶喝很多水

如果家長在飯前讓孩子喝很多水或者湯,也會影響孩子的食慾,導致孩子正餐吃飯慢。

不合理的飲食結構

家長要合理安排孩子的飲食,不要給孩子吃太多高糖分、高蛋白的食物,不然孩子腸胃調節功能會變差,這樣也可能導致孩子吃飯慢。

總之,吃飯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幸福之事,家長應該做好引導工作,讓孩子正確、快樂用餐。

相關焦點

  • 孩子吃飯慢?有可能是舌頭的協調性不好
    孩子吃飯慢,讓多少家長焦頭爛額!通常很多家長都會從飯菜是不是不夠美味或孩子是不是胃口不好、消化不良這些方面找原因。
  • 孩子瘦還長得慢?兒科醫生:不一定是吃得少,多是2件事沒做好
    孩子瘦弱長得慢,體重不增反下降,到底是咋回事?有的人認為孩子還處於生長發育期,長得太胖不好,瘦瘦的才健康。孩子太胖確實不好,但是太瘦了也成問題,不僅會影響孩子骨骼發育,還會造成抵抗力差容易生病。家長要多多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如果發現孩子長得慢,體型偏瘦,就要注意了。
  • 兒科醫生提醒:孩子缺鋅身上有這些表現,粗心的家長別再無視了
    比如頭髮稀黃、打不起精神,請教了當兒科醫生的朋友,原來寶寶身上的這些特徵,一般都暗示著缺乏營養素。而除了鈣以外,孩子小的時候最容易缺的就是鋅。細問起這些小孩的飲食,一般都是食慾不好、不愛吃飯的。家長可別大意,放任不管的話,不僅孩子個頭受影響,發育也會跟著滯後。​
  • 兒科醫生:寶寶入睡慢別不在意,可能暗示健康有問題
    結果不問不知道,一問,我家樂樂居然是入睡最慢的。有的媽媽說自家寶寶基本上沾床就睡了,哄睡從來不是問題。而我家樂樂兩歲前,睡覺不僅需要我也躺在那裡陪著,而且經常翻來翻去,鬧騰將近一個小時才入睡。之前我以為,寶寶入睡快和入睡慢,只是個人習慣問題。誰知有次帶著樂樂去看醫生,兒科醫生看了樂樂的面部和舌苔,問一句「你家寶寶是不是入睡比較慢比較困難?」
  • 兒科醫生:孩子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有可能是缺鋅了
    像缺鋅的症狀,建議我去諮詢醫生,我帶孩子去檢查後才知道。01、這幾類孩子易缺鋅兒科醫生提示:不管年齡大小,缺鋅都會影響發育,一般表現為食欲不振,食量小卻不餓;長不高,身體發育遲緩;頭髮稀少長得慢;指甲上有白斑、倒刺;容易長口腔潰瘍;容易多動,注意力經常不能集中;體質差,經常感冒等症狀
  • 兒科醫生:孩子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有可能是缺鋅了!
    之前我沒發現,還是一個朋友來看我時聽我抱怨孩子總是哭鬧、餵奶不吃、食量小、發育也比同月齡的慢,她說這有點像缺鋅的症狀,建議我去諮詢醫生,我帶孩子去檢查後才知道。 >選擇母乳,就算不能全母乳,也要記得在自己的飲食中多攝入含微量元素豐富的菜品,以及孩子一樣要補充鋅、鐵等元素,因為嬰兒單一的食物攝入決定了一旦重要的母乳缺失,就會對身體發育造成影響。
  • 兒科醫生的秘密:孩子發育速度比別人慢,原因大抵這幾個
    後來一位當兒科醫生的朋友告訴我,孩子發育比同齡孩子慢,其實也就這幾個原因,真的不用過於擔心。一.生長發育是間歇性的在有些媽媽觀念裡,只要孩子的身高和體重都是要隨著月齡的增大而變化。一旦發現孩子某個月沒有長個兒或者變胖,就會擔心孩子是不是營養不良。這種心態是可以理解的,密切關注孩子,及時發現問題。
  • 兒科醫生建議:別給孩子這樣吃飯,小心長出「雙排牙」
    導讀:兒科醫生建議:別給孩子這樣吃飯,小心長出「雙排牙」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兒科醫生建議:別給孩子這樣吃飯,小心長出「雙排牙」!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偏瘦發育慢,兒科專家:飯量多少關係不大,注意這2個坑
    可是寶寶「吃再多肉也不胖」,身材偏瘦發育慢,也不是「好事」,最近一位寶媽就遇到了這種問題,去醫院檢查後,醫生的一番話,媽媽才知道是這麼一回事,很多家長都可能踩過坑,以此希望提醒各位家長。有基礎疾病,偏瘦正常有的先天不足,身體不能很好的吸收營養,吃再多,多半都成了排洩物,同樣不會胖,但也不要羨慕,這類孩子,腸胃功能比較弱,很容易有腸胃方面的疾病,發育比正常孩子慢,還是要及時就醫,根據醫囑,調整孩子的身體狀況。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
    「做醫生的偶爾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在安慰。」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講述了新一代年輕人在「兒科醫生」這個特殊崗位上成長與奮鬥的故事。
  • 兒科醫生:孩子睡覺枕邊別放這3物,會引發咳嗽,導致孩子發育慢
    有一位寶媽在女兒斷奶後就回去上班了,就把女兒交給家中的奶奶照顧了,可能是因女兒從小就和媽媽分離,女兒沒有得到充足的母愛,很缺乏安全感,導致女孩很依賴一塊白色的毛毯,女孩吃飯、上學和睡覺的時候,都要把它戴在身上,女孩如果在睡覺的時候看不到熟悉的毛毯就會哭鬧。
  • 孩子發燒,除了著急,還得繞開這些誤區
    來源:健康時報網寶寶又又又發燒了一遇到孩子發燒,大多數媽媽還是無法淡定,尤其是現在特殊時期,去醫院擔心交叉感染,不去醫院又怕耽誤了孩子。但是病急不能亂投醫,否則一旦陷入退熱誤區,容易造成相反效果。就醫篇【誤區】發熱馬上就醫查血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吳珺:接診過一位兩歲的孩子,媽媽3小時前發現他開始發熱,體溫超過38.5℃。媽媽很著急,沒給孩子服退熱藥,而是徑直帶孩子來到醫院,想給孩子查個血找病因。
  • 小孩不愛吃飯?教你煲兒科醫生推薦的三星湯,健脾開胃,消食去積
    嗨,我是懶豬,今天想給大家分享一道廣東兒童靚湯,三星湯,這道湯是一位兒科醫生推薦給我的,最近孩子不愛吃飯,每周我都會孩子煮一次來喝,三星湯非常的溫和安全,特別適合不愛吃飯,胃口差,積食,脾胃比較差的小朋友,現在看看懶豬這道湯是怎麼做的吧!
  • 當醫鬧比比皆是,比給孩子看病更可怕的,是兒科醫生在消失
    《中國兒科資源現狀白皮書》顯示,最近3年,我國兒科醫生流失人數為14310人,佔兒科醫生總數的10.7%。基本每個醫院兒科平均要排隊4小時;深圳某醫院一名兒科醫生一天看了將近300個病人,是普通門診工作量的3倍,不少醫生帶病堅持;天津某三甲醫院甚至曾因為兒科醫生全部病倒而導致兒科停診……大批家長在門口抱著孩子心疼的抱怨,「看病怎麼這麼難。」
  • 醫生,孩子不好好吃飯,要補鋅嗎?
    通常媽媽的第一句話就是:「大夫,我家孩子不好好吃飯,你看這乾巴瘦的,刮個大風都能吹跑。去社區醫院看過,說是缺鋅,吃了好幾個月葡萄糖酸鋅,也沒見好轉,您看是不是厭食症?」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飯是件大事,孩子們吃飯的事在媽媽們眼裡比天還大。醫生:「不好好吃飯這種情況多長時間了?」
  • 兒科醫生:衝奶粉不能亂來,3個誤區要知道
    奶粉在孩子從出生到成長的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還不會吃飯的寶寶,都要以奶粉為食,其實孩子喝母乳是最能夠補充營養物質的,而且對身體的發育有好處,但是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媽媽奶水不夠,所以寶寶在平時餵養中需喝一些奶粉來補充營養。
  • 兒科醫生道出真相,3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兒科醫生對此作出了一定的解答。兒科醫生的一番話,告訴大家答案前段時間劉女士帶著孩子去醫院看病,一直向醫生抱怨:「每天都十分注意孩子的保暖,根本不讓孩子出去見風,怎麼還是反反覆覆的感冒?都持續一個月了不見好。」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兒科醫生了不起,電視劇卻不行!
    就說孩子生病了,小小的他無法清楚表達,只會哭。這不僅讓大人們抓瞎,兒科醫生也冒冷汗,因為「望聞問切」之中很重要的「問」,沒有「答」。這還不算,誰家的孩子不是寶貝疙瘩,醫治不好、或者處理不當,首先家長不願意,本來我國的隱患關係就挺緊張的,誰還願意往前衝?
  • 10歲孩子發育慢,半年長高3釐米,兒科醫生:這些禁忌家長應牢記
    於是,小勇的爸媽連忙把孩子帶到大醫院去查病因,一項項檢查做下來,醫生告訴了小勇爸媽孩子發育不正常的原因。原來,十歲的小勇的脾胃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而且正是因為父母的不重視,孩子的身體各個方面都不能得到營養,所以出現了很嚴重的發育不良的問題。醫生說如果想要改善,必須從孩子的脾胃問題抓起,因為只有把脾胃調養好了,身體才可以吸收營養,從而改善營養不良、發育不良的問題。
  • 學不會「吃飯」的孩子,是大腦發育有問題?兒科醫生:吃得太精細
    1歲寶寶不會「吃飯」,奶奶急的帶娃就醫,醫生:食物吃得太精細了瑞瑞已經1歲多了,從出生以來都是奶奶一手帶大的,因為是他們家三代單傳的獨苗苗,奶奶照顧的非常細心,就盼望著孩子能夠高高壯壯,有個好身體。可是最近奶奶卻發現,1歲的瑞瑞竟然不會「吃飯」。每次吃飯基本靠吞,稍微硬點的食物必須吐出來,否則就會幹嘔不舒服。對於這種情況,鄰裡鄰居都說是不是孩子大腦發育有問題?聽多了奶奶非常擔心,就帶他去醫院看醫生,通過層層檢查,再加上醫生的詳細詢問,最後得出了這麼一個結論:孩子的大腦發育沒問題,不會「吃飯」主要是因為吃得太精細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