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戲劇課家長觀課筆記】看見孩子真實的世界

2021-02-19 長頸鹿書房

11月14日,帶孩子參加了錢大多老師的戲劇教育試聽課,這之後,課堂上的一幕幕總是不停躍入我的腦海,一遍又一遍把我帶回當時,讓我不得不停下手上的事,去想究竟是什麼讓我對這堂課如此念念不忘。

這堂課最觸動我的,是大多老師對孩子的看見和接納。

課堂上有個孩子一直無法安靜地坐在位子上跟隨老師。剛開始,是圍著教室跑圈圈,後來,這個孩子直接躺在地上,蜷起腿用力蹬地板,就這樣把自己從教室的一頭蹬到另一頭。大多老師看到後說:「哇,你是在發射火箭嗎?」然後大多老師指著他媽媽的方向說,「現在請你轉個方向,繼續發射。」這個孩子一聽火箭發射,興趣更濃,雙腿更用力地蹬,把自己發射回了媽媽身邊。這個在大多數家長和老師眼中的「擾亂課堂秩序的行為」,大多老師從孩子的角度解讀成「發射火箭」,並且成功引導火箭進入「預定軌道」。

在課後的家長交流環節,大多老師提到,這個孩子身上有很大的自由度,而自由,是創意的源泉。這也看出,大多老師是發自內心地接納,並且尊重孩子的自由。

另一件事是課堂上有個孩子經常用手去碰觸其他小朋友的身體。大多老師提醒了兩、三次,小朋友依然繼續這樣的動作。課後的家長交流中,孩子的媽媽主動提起這件事,語氣中帶著抱歉和不知如何是好的憂慮。大多老師分享她的所見,在她提醒孩子不要碰觸其他小朋友身體的時候,她看到這個孩子好像被嚇到一樣,愣在那裡,貌似猛然間發現自己的手在其他小朋友身上,這樣的反應可以看出孩子做這個動作的當下是無意識的。我驚嘆於大多老師在引領課堂的同時,還能敏銳地觀察到孩子如此細微的反應,並且給予不加評判地接納,很是難得。

對於孩子的看見和接納,在我眼裡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體現,就是大多老師的課堂真的是孩子們自己的課堂。從始至終,大多老師一直把孩子放在主角的位置,看見並跟隨孩子們的節奏,引導但不強求孩子向著既定的劇本走(也許大多老師原本就沒給孩子們準備劇本?我不知道)。比如在課堂中,大多老師講到要把小黑魚請出來嘍。可她剛把小黑魚展示出來,兩、三個孩子就撲上前想要把大多老師手上的小黑魚拿下來玩,以至於老師沒辦法把課堂繼續進行下去。大多老師也許是看到孩子們的注意力在小黑魚手工上,而不是在故事上,「火候」未到,於是一邊收起小黑魚一邊對孩子們說:「我想小黑魚還沒準備好跟大家見面,那我先回去,等會兒再出來。」孩子們這才略帶失望地回到各自的位子上,帶著與小黑魚見面的期待,繼續聽故事。而大多老師也在更多地鋪墊後,再次邀請小黑魚跟小朋友們見面。第二次出場所引發的「騷亂」,明顯小於第一次出場,課堂得以向前推進。正是課堂上點點滴滴無條件的接納,給足了孩子們滿滿的安全感,成功使課堂成為可承接孩子真實展現的「容器」。我有幸身處這個容器,看到了由孩子展現出來的,人最真實的一面。滿屋子奔跑探索新空間的好奇寶寶;從頭到尾對所有「有什麼」「遇到什麼」這類問題堅持回答座頭鯨的專一寶寶;回答水草是彩虹色的創意寶寶;站在幕布後面不肯出來的「魚頭」,想發言一定先舉手的守紀律寶寶。孩子們這種完全真實的展現,讓我發現在我的頭腦中,存在非常多的評判。評判圍著教室跑的孩子不守紀律;評判一直端坐著聽課的孩子是好孩子;評判縮在媽媽懷裡不願上前表演的孩子是膽小;評判總是第一個回答問題的孩子勇敢、有想法、長大一定有出息;評判自己的孩子選擇做魚尾不做魚頭是沒有領導者的勇氣。這個發現帶給我很大的衝擊,短短一節課的時間,我就已經給這些第一次相遇的孩子貼了如此多的標籤,甚至還自以為是地預言了他們的未來。如果我帶著這些評判跟孩子們互動,會給孩子們帶來什麼影響?這種不自覺的評判,會對我工作生活中的關係帶來什麼影響?

寫到這裡,我恍然明白為什麼我會對這節課「念念不忘」,這是我內心深入發給我的信號,提醒我有個很大的功課要做。

同時,我也明白了為什麼我會有給大多老師戲劇教育課做助教的念頭。我是想回去那個容器啊,那個容器裡有生命本初、最真實的樣子,可以讓我隨時保持對自己評判意識的覺察;那個容器裡有大多老師,可以向她學習如何看見生命的原貌。

沒有什麼事比看見真實的生命更吸引我。

課程開始,大多老師的自我介紹環節很特別。跟小朋友說過自己的名字後,引入了一個小遊戲加深孩子們的記憶:老師講一個名字,如果是正確的,就請小朋友們舉起雙手;如果是錯誤的,就舉起雙腳。孩子們非常喜歡這個遊戲,每次聽到老師講錯的名字時,所有的孩子直接上半身躺倒,高高舉起雙腿。大多老師也適時「添油加醋」:「小腳都舉到和天空一樣高了哦!」這句話在孩子中間明顯產生了正向激勵,他們把腳舉得更高了。非常成功的暖場!

課堂上還出現了非常有愛的一幕,大多老師請所有小朋友找地方躲避大鯊魚,「一、二、三」的指令剛下完,所有小朋友不約而同以最快的速度鑽到了陪同的爸爸或者媽媽懷裡,果真在孩子眼裡,最安全的地方,永遠是父母的懷抱。

課堂的後半段,大多老師表演小黑魚找不到他的好朋友小紅魚之後,默默地坐在一塊石頭旁邊,把頭埋進雙腿間。到這裡大多老師的表演結束,老師請孩子們自由發言他們看到了什麼?他們認為小黑魚在想什麼?他們認為小黑魚接下來會做什麼?出乎我的意料,四、五歲的孩子不但觀察細緻,小黑魚「頭低著」,「身體在發抖」、「縮著坐在那裡」,還能準確地描述小黑魚的心情,「他很難過」「他想小紅魚」。從這些孩子身上,我看到生命與生俱來的同理心。

錢大多老師

長頸鹿書房合作導師

跟隨英國戲劇導師David Anderson修習感官與內在發展戲劇課程;獲得英國華威大學「戲劇和劇場教育」專業教授Joewinston的教育戲劇高階培訓證書;從事一線教學近8年時間;2018年開始進行教育性戲劇師資培訓;

錢大多(兒童戲劇引導者)

4-6歲(周六、周日兩個班)

每周六上午11:00-12:15

每周日下午4:30-5:45

7-9歲(周六、周日兩個班)

每周六上午8:50-10:20

每周日下午2:30-4:00

共12次課/期,另贈送1次父母戲劇工作坊(大型節假日休息)

4-6歲 8人/班 (僅餘1個名額)

7-9歲 12人/班 (僅餘少數名額)

原價:3480元/人

早鳥價:3280元/人(12月1日前)

會員價:3180元/人

特別優惠:

本季特別推出連報兩期直享9折的優惠。

由於教育戲劇課不是知識點類課程,是能力養成型。如果小朋友們能連續上課一年以上,老師和小夥伴們彼此形成一個持續、穩定的團體,孩子們內在的創造力就會更好地湧現,也更能明顯地看到孩子們的變化和進步。

另外,轉發朋友圈,總價再減100元。建議兩期連報,優惠多多,效果明顯。

1.款到卡位,恕不退款,恕不凍結,如有臨時變動,可自行轉讓。

2.開課後提出退課,未能自行轉讓的,按請假算,每季統一補課1次,詳見補課制度。

3.費用包含:課程設計費、課程導師費、課程物料費、課程場地費等。

1.每期課程結束後安排一個集體補課時間,請假缺課的孩子可報名補課。每人每學期限補課一次。過期不補。

2.補課內容均為單次課程,並非補原缺課內容。

3.因戲劇課特殊性質,需要群體互動,故不提供單獨補課,且為混齡上課。

4.每次補課會因報名的補課參與者情況,彈性選擇大班時間(90分鐘)或者小班時間(75分鐘)。

長頸鹿客服(微信號&手機):

  沒趕上11月的試聽課?

▲報名請聯繫@愛成長的長頸鹿(18150391460),名額有限,預報從速!

戲劇課相關回顧與招募文章:

>>小雨滴的旅程 | 教育戲劇第8課回顧&春季課招募

>>教育戲劇課堂回顧——第五課 小雨滴

>>教育戲劇課堂談 | 怎樣讓孩子更自信?

— END —

文字:艾米

圖片:Giraffes

編輯:烏冬

相關焦點

  • 教育戲劇課,孩子學到了什麼?
    又是一堂體驗課,孩子們的年齡從5歲到9歲不等,這樣的年齡跨度對老師來講是很大的考驗,所以,對這樣的一堂課進行有效評估就顯得愈加重要而且困難。課堂上有的孩子一直跟著老師的節奏學習;有的孩子一邊做自己的事情一邊跟著老師做活動;有的孩子看似一直都在做自己的事情。
  • 戲劇教育是什麼——淺談戲劇教育的魅力
    家長眼中的「戲劇教育」她的課堂教學方式同樣也得到許多家長的一致好評。在許多家長眼裡,李老師開設的戲劇課程之所以如此的神奇,是因為在她的課堂中,家長看到的不僅僅是孩子學習的過程,更多的是看到孩子在老師搭建起來的氣場中自由揮灑的展現自我,變得格外開朗和自信。
  • 教育戲劇課絕不僅僅是遊戲課
    在教育戲劇體驗課上,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現象,孩子們一開始不太願意參與,而後來在活動中卻格外興奮,以至於家長會有疑問:「難道戲劇課就只有遊戲,只有活動,都是這麼熱鬧嗎?」其實,教育戲劇有很多的面向可以深入,但是面對第一次接觸教育戲劇的孩子,我們通常會讓孩子先放鬆。不僅如此,在每一節戲劇課的主題活動開始前,都會先進行暖身活動。
  • 英國孩子是怎麼上教育戲劇課的?
    用戲劇的方式促進深入學習歡迎來到教育戲劇的奇妙世界我們都知道教育戲劇在西方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他們認為:在課堂中,Louis運用了六種教育戲劇課堂的上課技巧,而學校的教育負責人Teresa Grainger 也深入解釋了這麼做的好處。孩子們的表現讓我們更直觀地看到教育戲劇課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 濟寧十三中全體黨員開展「燈塔大課堂第一課」觀課學習活動
    濟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鄭黎黎 孟昭乾)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結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按照省、市、區委組織部《關於組織收看「燈塔大課堂」第一課的通知要求》,7月1日上午9:40,濟寧市第十三中學精心組織全體黨員在黨員活動室收看了「燈塔大課堂」第一課。
  • 教育戲劇課,幫助孩子發展情緒
    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孩子的情緒是不可避免的,是需要被接納的。而孩子的情緒也同樣是需要發展、是不能被壓抑的。隨著孩子年齡不斷增長,情緒也會變得越來越成熟,不再是喜怒哀樂、你搶我奪,情緒變化無常,而是會協調一致地去工作。在現實生活中,你可能會發現,孩子們的情緒似乎不是那麼容易觀察,也不是我們所能把握的。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幫助孩子發展他們的情緒呢?
  • 直播乾貨:好的戲劇教育,如何改變孩子的一生?
    7月7日,未來春藤特邀杜薇老師為春藤的家長們帶來了一堂《好的戲劇教育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直播講座。 直播中,杜薇老師跟我們聊了戲劇教育為何從冷門變成熱門,好的戲劇教育能給孩子和家庭帶來什麼,還有如何為各年齡段的孩子進行戲劇教育,且在直播的最後為家長們答疑解惑。 下文為本次直播課的乾貨整理。
  • 與賴聲川談戲劇 X 教育:看起來似乎萬能的戲劇課,有一個矛盾點
    今天,在文藝圈,戲劇成為了一種「產業」,親子兒童劇市場熱熱鬧鬧;在教育圈,戲劇課日益得到關注,每年都會冒出大大小小的戲劇教育論壇。本次專訪賴聲川,我們與大導聊聊戲劇教育與他的戲劇人生。戲劇教育,把「體驗式學習」發揮到了極致,從教育功效來講,實在萬能。當然,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參與度也不盡相同。教育界對「戲劇教育」的這些提倡,賴聲川覺得一點也不為過。「孩子可以找到一個位置在一個劇組裡,然後他就必須在這個位置上發揮他自己,然後融入整個劇組,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訓練,而且基本上別的應該做不到這點。」
  • 記憶|觀課議課問題解答
    比如說我在上《蝙蝠和雷達》,課文要解決的是飛機夜航怎麼看見的問題,我的想法是要把教學的變化落實在學生身上,於是我在教學時對內容進行了拓展。在看不見的夜晚如何看見基礎上,拓展了看不見的地方——地下、身體裡、海底如何看見,看不到的人——盲人如何看見,如何不讓他人看見——隱形技術等學習內容,使這篇說明文中知識和方法的價值儘可能得到開發。第三是教學順序和結構的創新。
  • 教研探討之怎樣避免在觀課中和同事交流說話!
    對於觀課教師在課堂上的交流,學生們怎麼看呢?2007年,收到河南濟源韓利紅老師的一則觀課筆記:「首先要尊重課堂」(韓利紅寫完最後一句,我合上聽課筆記,起身走出五二班教室。我站住腳,扭頭看見幾個小女生站在身後,「老師,請您轉告聽課老師們,請她們尊重我們的楊老師,尊重我們的課堂。」「怎麼了?」我很是迷惑。「聽課時,你們一直在說話……」「哦……」我一時語塞。
  • 淺談教育戲劇的發展
    教育戲劇的發展1897年,世界上出現了第一位將戲劇應用於教育的鄉村教師,他叫哈莉·芬莉·強森。他的實踐關注於戲劇應用於教授學科的領域,他認為話題和教授的科目比戲劇本身更重要;1905年,英國政府開始支持戲劇活動。
  • 觀課議課「七觀」新解
    比如,學校可以設計一張執教教師名片,主要信息有:執教教師教齡、職稱,信奉的教育哲學,踐行的教育理念,實施的課堂模式,課型的實驗時間;執教班級的學業狀況、學習風格、文化氛圍、班改策略;本節課觀摩目的、側重點;觀摩課適合群體;該課型運行的條件、禁忌;該課型可能的「副作用」。這樣做的好處是:觀課教師能在全面了解執教教師背景下更好地觀教、察學,能慎重選擇是否移植、推廣。
  • 觀課議課原典|走向有效的觀課議課
    很多學校已經改教研的「聽課評課」為「觀課議課」了,但其做法和我心目中的「觀課議課」還是相去甚遠。學生會能對教師的觀察行為作出能動的反應,為了避免「到同學身邊去」給學生學習帶來負擔,觀課者最好提前進教室,通過與落座周圍的同學寒暄和聊天,了解和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等方式,舒緩學生可能的緊張和壓力。在建立彼此合作、接納的相互關係之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就可能以更自然的方式參與學習,觀課者觀課中收集的信息也就可能更加真實和有價值。
  • 觀課怎樣坐在學生身邊?
    比如,我曾經觀察一節數學課,開始準備選擇的位置是後兩排學生之間的過道,走進教室,我徵求做課教師意見:「您希望我在節課觀察和討論什麼問題?」做課教師說:「我希望您能觀察一下,在我的這節數學課上,有多少同學在積極地進行數學思維?」我一聽這個觀課要求,馬上把凳子移到了前面的進門口,並且面朝學生而坐。我認為,這樣的位置和方向才能更好地觀察「有多少同學在積極地進行數學思維」。
  • 風靡國外的戲劇教育,到底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戲劇教育的誤區在國內,很多家長總是這樣的疑問:「戲劇表演課是培養演員嗎?」有的家長也會說類似的話:「我的孩子沒有表演基礎,不知能不能演好啊?」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可以說,戲劇表演課的重點不全在表演,戲劇教育不等同於舞臺表演。戲劇表演,在西方國家卻很常見。它不是教學生演戲,也不是以戲劇知識和表演技能為目的,而是通過戲劇的方式,展開綜合性的教育活動,讓學生認識自我。
  • 觀課議課三問三答
    基於境脈特徵的教育真理觀,觀課議課的對象主要是課堂上的事實和現象。佐藤學說:「在討論中,最重要的是丟開一切抽象的語言,只說出自己對所觀察到的 事例的真實感受和具體事實本身。只要大家能相互交流 自己樸素的感受到的一切,就必然能學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
  • 想像力戲劇之星招募火熱將啟,用戲劇打開孩子的內心世界
    ——亨利·沃茲沃斯·朗費羅每個孩子都是每個家庭獨一無二的珍寶,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發揮自己獨有的天賦,並期望他能夠擁有一個令自己滿意的人生。為此,不少家長從小就加緊了對孩子的「培養功」,挖空心思學習「成功育兒經」,甚至不惜「逼著」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在什麼年齡段學什麼、做什麼。
  • 觀課例 議課研 促課改 ——韋晗初中政治名師工作室「觀課議課...
    6月2日,韋晗初中政治名師工作室的成員齊聚五中,進行了「觀課議課」研修活動。工作室成員南充一中張玲、南充七中何萍、南充六中李佳和五中侯翔四位老師進行了課堂分享,工作室的每位成員都參與了觀課、議課。課堂中,侯老師妙語連珠,學生興趣盎然,從生活的經驗中讓學生獲得了學習能力,知識自然生成,從情感的升華中將道德素養植入孩子心靈;為生活而教,用生活來教,在生活中教的理念,通過道德與法治課的實證與思辨、守正與創新,直抵學生心靈,讓學生核心素養觀的培養落地生根。七中何萍、六中李佳兩位老師分別帶來九年級複習課:一輪複習課和專題複習課。
  • 英語老師們喜歡的、好用的教育戲劇課,長什麼樣?
    騎士教育從教育戲劇師資培養、教育戲劇課堂和課程建設三個方面給予支持,助力教育戲劇在該校的落地和實施。這篇是來自段甜甜老師對騎士教育戲劇進校園項目入校師培的記錄文章,分享給大家。今天,是深汕西中心學校英語科組全體老師們第二場教育戲劇培訓。鄧婕老師為這所新學校的全體英文老師作戲劇運用於英文的培訓,嘻嘻!說是全體英文老師,因為是新學校,實際人數是5位。
  • 創新課 | 寓教於「戲」:通過戲劇實踐全人教育
    其實在西方,尤其在英國,「教育戲劇」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戲劇課更是大多數小學和初中的必修課。區別於注重「戲劇」的「戲劇教育」,「教育戲劇」的本質還是教育,戲劇不過是一種教學工具。「教育戲劇」的提倡者們主張讓孩子從生活和實踐的切身體驗中,認識周圍的事物和現象, 通過直接觀察來擴展知識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