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10層立體種植,瞄準陽臺家庭農場,濰坊坊子有機數字大棚厲害了

2020-12-23 閃電新聞

近日,走進山東濰坊市坊子區玉棵松數字農業產業園的有機蔬菜智慧工廠,10層立體化盆栽種植讓人眼前一亮。「10層立體化盆栽種植,一年可種植16茬有機蔬菜,畝均產值可達300萬元……」坊子區玉泉窪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總經理、坊子區窪裡村黨支部書記劉向東介紹說。

這些有機菜或者直接進入千家萬戶的廚房中,也可以盆菜的形式走到城市家庭的陽臺上,構建市民家中的「陽臺家庭農場」。

據介紹,玉棵松數字農業產業園是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的重點項目之一,由上海賦民、北京東方大農業和濰坊坊子玉泉窪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共同投資建設,總投資2.6億元,佔地700畝,規劃建設6個單體佔地20畝的有機蔬菜智慧工廠和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的精深加工智慧車間,打造集有機蔬菜立體種植、保鮮倉儲、精深加工、智慧管理等多種業態於一體的數字農業產業園。

走進有機蔬菜智慧工廠,一層一層的立體化種植架上長滿了各種各樣的盆栽葉菜,補光燈、自動噴淋設備等一應俱全。「我們利用立體種植、空氣調配、水循環溫度調節、作物補光、微生物循環、水肥一體化自動控制等技術,打造了智能溫、溼、光自動調配系統,全年連續農作無休,實現了蔬菜工廠化生產。」有機蔬菜智慧工廠項目負責人李明法介紹,單棟智慧工廠投資3000餘萬元,一次可同時放置葉菜20萬盆,日產有機蔬菜10000公斤,可年產16茬,單棟智慧工廠可實現年產值6000萬元,畝均產值300萬元。

北側的二層是育苗區域,記者在現場只看到了幾名操作人員,操控著機器,播種、育苗、移栽全自動化,已經實現蔬菜種植的流水線作業。「以前50人才能完成的種植任務,現在僅需6名操作工、4臺機器人,降低了用工成本,產出效益大幅提升。」李明法介紹說,為了充分利用空間,他們還在一層種植了菌類和芽菜類蔬菜,日產可達1500公斤。

作為玉棵松數字農業產業園的投資方之一,玉泉窪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以種植有機蔬菜而遠近聞名。「我們創新有機蔬菜種植模式,集成臺灣、荷蘭、德國、日本等技術,採用德國進口泥炭土,輔以酵素菌肥,為蔬菜提供營養全面的栽培基質,種出來的蔬菜全部達到有機標準。」劉向東告訴記者,有機蔬菜智慧工廠的四層中空玻璃溫室,隔絕外界聲、氣的幹擾,採用粘蟲板等生物防控措施,種出來的蔬菜在國家有機標準認證的基礎上,達到了歐盟、美國、日本有機認證標準。

目前,玉泉窪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已經在上海等地建立蔬菜基地,並且利用京東、阿里巴巴等渠道進行線上銷售,建立了從育苗到餐桌的一整套可追溯體系。除了利用網上銷售模式外,他們對有機蔬菜智慧工廠的銷售模式也進行了創新,未來將打造城市市民的陽臺家庭農場。

李明法向記者詳細介紹了陽臺家庭農場的銷售模式,主要包括葉菜盆菜,未來的定價在一盆菜20元,另外每個盆的押金是20元。為此,他們還專門設計了盆菜架,可以放8盆,也有放10盆,滿足不同家庭的需求。「現採現摘,一盆菜大約可以吃兩個多月,市民只需用澆水就可以,吃完後種植基質裡的營養也消耗盡了,市民一個電話就可更換盆菜。」李明法透露,如果市民不想種菜了,退回盆栽以後,返還押金。這相當於20元吃兩個月的有機菜,與市場上買菜的價格是差不多的。

對於這種銷售模式,劉向東表示前期已在上海、青島、煙臺等地進行了市場調研。他說,未來這些蔬菜就會像桶裝水的配送模式一樣,在小區內設置送菜商,一個電話菜就可以送到市民的陽臺上。

記者了解到,有機蔬菜智慧工廠產品除以盆菜、葉菜等形式進入千家萬戶和各大一線城市外,還將配套建設精深加工智慧車間,拉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還可以進一步生產製作代餐粉、果蔬粉等產品。(完)

相關焦點

  • 坊子區窪裡村:蔬菜種植立體化 一年收穫16茬
    靠著這項技術創新,我們這些大棚畝產值能超過100萬元。」坊子區玉泉窪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總經理、坊子區窪裡村黨支部書記劉向東介紹。走進坊子區窪裡村玉棵松數字農業產業園的有機蔬菜智慧工廠,10層立體化盆栽種植讓濰坊日報記者眼前一亮。一層一層的立體化種植架上長滿了各種各樣的盆栽葉菜。
  • 蔬菜住「10層高樓」 一年產16茬
    近日,筆者走進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玉棵松數字農業產業園的有機蔬菜智慧工廠,10層立體化盆栽種植讓人眼前一亮。  「10層立體化盆栽種植,一年可種植16茬有機蔬菜,畝均產值可達300萬元。」濰坊市坊子區玉泉窪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總經理、坊子區窪裡村黨支部書記劉向東介紹,數字農業是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將來會有更多的有機蔬菜在智慧工廠內種植生長。
  • 福州力爭用3年時間發展家庭農場3800家
    福州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瞄準產業結構精準發力,培育出了助力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通過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保持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全市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家庭農場可以進行「私人定製」福州閩侯縣白沙鎮林柄村雲堡裡2號,魏長和他的合伙人正打理著佳美家庭農場,妻子則負責直播帶貨。
  • 濰坊60個家庭農場升級為「市級示範家庭農場」
    &nbsp&nbsp&nbsp&nbsp8月29日,記者從濰坊市農業局獲悉,根據《中共濰坊市委辦公室濰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轉發市農業局等六部門的通知》要求,經過推薦審核等系列程序,濰坊市濰城區軍埠口白浪綠洲家庭農場等60個家庭農場升級為市級示範家庭農場。
  • 大荔「果然多多」種植家庭農場大棚櫻桃提前一個月上市迎客商
    陝西大荔訊【李世居報導】4月3日,在大荔縣範家鎮西岐村「果然多多」種植家庭農場,剛好碰見來自華縣下廟鎮10多家櫻桃專業戶,說他們早聽說這家農場種植的大櫻桃很有名氣,專門前來參觀學習取經。果然多多種植家庭農場位於大荔縣範家鎮西岐村,由在經銷外打拼多年的青年胥朋創業經營,建起15畝溫室大棚,採取電子溫控等設施,引種了「四大品牌」,即,引進加拿大薩米脫櫻桃、美國美早大櫻桃,美國甜櫻桃布魯克斯和紅燈等四大品種,經過精心管理,提前一個月成熟,畝產在2千多斤。
  • 家庭陽臺西紅柿和水果黃瓜的種植方法
    一、陽臺西紅柿的種植方法第一步、播種育苗  家庭種植番茄可直接播種育苗,也可將種子用50~55℃的溫水浸泡10~12小時後再播於花盆中。播前先將準備好的營養土裝入花盆內,距離盆沿3~4cm,澆透水,待土壤稍幹即可播種。
  • 家庭種菜之茴香種植
    茴香是一種特別有營養的蔬菜,也是一種養生或是對我們身體好的食物,在進行種植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自己動手種植,那麼,茴香種植技術適合陽臺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陽臺盆栽小茴香種植的步驟。種植步驟:1、小茴香種子發芽慢,所以先浸種後播種。2、將花盆裡的土疏鬆了,將種子均勻的撒入盆中,如上一層土,不要太厚,以免影響出芽速度和發芽率,播後6-7天出土。3、澆水,因為是在花盆種植,不能將水一下子倒入,防止種子被水衝擊到一起,最好用噴壺噴溼,以後也要保持盆土溼潤。
  • 科技日報點讚坊子:十年蟄伏之後,這個北方小城中的「隱形冠軍...
    7月14日,科技日報記者在該區採訪,尋求答案:他們棲身北方小城坊子,何以成為「隱形冠軍」?冠軍崛起與城市性格有著何種內在聯繫?為扶貧大棚裝上「科技芯」每天早晨,濰坊玉泉窪種植專業合作社創始人劉向東都要到自己基地走上一圈。
  • 蓄勢積能趕超跨越——坊子區奮力攻堅突破加速高質量發展
    賦能產業發展,坊子區培育起了一批創新創業共同體,構建起「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共享的創新發展生態,讓創新要素集成湧現。 崛起增量,變革存量。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他們搭建起數位化綠色鑄造、鑄裝工業雲平臺、海爾工業網際網路等產業支撐服務平臺,加速鑄造、紡織、造紙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
  • 陳吉寧市長考察阿卡農場 體驗「數字+有機」新農業模式
    在阿卡印象農場網際網路數據中心,江宇虹向陳吉寧展示了阿卡自主研發的智慧雲平臺,在隨後參觀全智能化日光溫室大棚過程中,現場通過手機生動地演示了水肥一體化、自動灌溉、自動噴淋、補光、自動溫溼度調節等智能生產環節,實現單畝產值提高和標準化作業管理。    據悉,在離別之際,阿卡農場大草坪上的兩架固定翼全自動滑翔機引起了陳吉寧的興趣。
  • 章繼剛:陽臺創意農場,有趣好玩的生態家園
    隨著生活的富有,客廳、陽臺、書房等不僅僅是起居的場所,更是美化生活、創意生命的理想天地。牆面立體栽培可以根據需要直接用於「生態院牆」、「綠色小屋」、「溫室綠色隔離牆」和「綠色迷宮牆體」等栽培景觀,牆栽蔬菜吃起來更放心,營養更豐富,還多了個養生養美的功效。
  • 【鄉村振興 家庭農場在行動】「莓」好生活,「莓」好產業
    大暴雨10級風+雷電! 鄉村振興 家庭農場在行動 「莓」好生活,「莓」好產業。12月15日,山東省家庭農場協會草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濟南市歷城區西泉家庭農場負責人宿傳豹,山東省家庭農場協會會員單位、淄博興玉家庭農場負責人王強,山東省家庭農場協會會員單位、淄博綠農家庭農場負責人王新做客山東鄉村廣播《鄉村振興 家庭農場在行動》專欄。本欄目由山東省家庭農場協會和山東廣播電視臺鄉村廣播聯合製作播出。
  • 春天適合陽臺種植的蔬菜有哪些
    隨著溫度逐漸升高,很多植物都開始發芽,對於農民朋友們來講,正是播種的季節,那些想在陽臺種植蔬菜的人也開始動手了,那春天適合陽臺種植的蔬菜有哪些呢?春天適合陽臺種植的蔬菜:春天能夠用來在陽臺種植的蔬菜也是比較多的,因為春天本身就是一個比較適合植物生長的季節,在這個時候種植蔬菜,也能夠更好的生長。
  • 上海周邊5座有機農場:快樂種植 安全食用
    本專題採訪了上海周邊的五座有機農場以及農場的代表人物,五個農場類型各不相同,既有休閒型、生產型農場,也有家庭型農場,每個農場推行的有機種植方式也不完全相同。有機種植的前提是要有符合標準的土壤和水。水可從整體水質達到 III 類水標準的陽澄湖直接引流,關鍵是土壤。原本悅豐島土地的有機質含量非常低,經檢測數值為 7%,而東北土壤有機質含量能夠達到 27%,於是從東北運來有機土拌入本地土壤;因為土壤板結厲害,又經過自然翻曬,人工挑出雜質顆粒。現在土壤有機質達到 12%,有了很大的進步,但產量比不上東北是難免的。
  • 濰坊創新提升「三個模式」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先進典型公布
    經過推薦上報、初審覆核、徵求意見、專家評定等一系列程序,最終評選出得利斯集團有限公司等2020濰坊高質量發展農業龍頭企業30強、東籬田園綜合體等2020濰坊鄉村振興樣板、坊子區黃旗堡街道黃旗堡村王興燕家庭等2020濰坊十大美麗庭院、中國農業銀行濰坊分行等2020濰坊支持「三農」十強金融機構、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等濰坊服務「三農」職業教育十強院系。
  • 魯臺媒體走進玉泉窪生態觀光園 村支書親嘗有機菜
    ;nbsp&nbsp大眾網濰坊8月18日訊8月17日,「回望齊魯好風光」魯臺新聞媒體記者聯合採風活動來到濰坊市坊子區玉泉窪生態觀光園,品嘗有機果蔬,體驗田園之樂。如今的生態觀光園流轉土地2500餘畝,建有63個種植大棚、50畝養殖基地和6.6萬平方米服務功能區,生產19種有機果蔬和20餘種農副加工產品。
  • 「亮點頻閃」的濰坊坊子,未來不是夢……
    山東電視臺報導會議情況與會專家還到坊子實地參觀了地熱研究院以及部分重點項目和企業,對坊子圍繞創新驅動推進新舊動能轉、「雙招雙引」給予了高度評價,對坊子的發展前景充滿了期待。2017 年9月,坊子區人民政府與山東大學、山東省煤田地質局創建了「山東大學地熱開發研究院」,並成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地熱能開發研究團隊。研究院整合三方優勢,深化「政產學研金服用」的創新與發展模式,致力於地熱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目前已取得豐碩成果。
  • 家庭農場種養致富成功案例分享
    >年收益:上百萬元經營思路:用有機化肥,種養綜合在武漢新洲區陽邏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後面,36歲的陶國民創辦的家庭農場一年收入上百萬。而陶國民有雞糞做主肥,每年只用買三四萬塊錢複合肥搭配一下,不僅節約十六七萬成本,還是正宗農家有機肥,讓菜和草莓長得好。附近學校師生和單位員工都願意上他這兒摘草莓,學校食堂和二級批發商也願意買農場的菜。近兩年,陶國民的家庭農場年收入都在70萬至100萬元之間。
  • 坊子、高密、高新、寒亭好產品簡介匯總
    現有種植品種:菠菜,甜玉米、糯玉米、羽衣甘藍、牛奶西紅柿、靈芝山藥、水果白菜等30多種特色產品,年生產出口標準蔬菜9000多噸,合作社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生產的標準和要求,建立了系統的生產種植技術規程和完整的產地組織管理體系,確保生產的產品達到綠色食品要求。
  • 請來「翔生大地」農場 親手種種有機蔬菜
    一家臺資企業怎麼會在位於成都第三圈層的新津縣租下大片土地種植有機蔬菜?帶著這些疑問,成都商報記者昨日趕赴興義鎮,去感受這個有機生態小鎮的別樣風情。大棚果蔬很生態 農場裡禁菸走進興義鎮的「翔生大地」有機農場,一座座白色的溫室大棚整齊地排列在田地裡,頗引人注目。大棚裡種植著各式各樣的蔬菜,西葫蘆、番茄、海椒、花菜、小蔥……還有很多記者無法叫出名字的果蔬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