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是一首清遠的笛聲,讓人魂牽夢縈;鄉愁,是一灣淺淺的小溪,讓人清澈寧靜。鄉愁是每個人心裡的情結,在黃華人的心裡,鄉愁,是一種味道。
今天,筆者將帶您打開記憶的匣子,從黃華的紅桔開始,在流轉的時空中回味那份讓人心馳神往的味道、追尋記憶裡舌尖上的美好。沙河紅桔,入口帶酸,心中回甜,這不僅是記憶中的老味道,也是離家在外的遊子忘不掉的鄉愁。
黃華紅桔種植歷史悠久,北宋文豪歐陽修在《新唐書·地理志》中就描述了長江上遊柑桔發展的盛況:「凡氣候適宜栽培柑桔的地方,戶戶栽桔,人人喜食」。當地方言裡習慣把紅桔叫做「柑子」,它果面光滑,果皮呈橙紅色,皮薄肉厚,汁多有核,酸甜適度。
在筆者記憶裡,最溫馨的吃桔時光,是在冬季的夜晚,一家人圍著暖暖的火爐,火光照得每個人的眼神晶亮亮的、臉蛋紅撲撲的,甚是歡喜。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述說著關於紅桔的故事,心裡也暖烘烘的。對於小孩來說,最興奮的,是把桔子放在火上烤,這時桔皮在火中嗞嗞地冒油,散發出清冽的香氣,待桔皮漲氣鼓起來時,再輕輕地戳一個洞,滴兩滴蜂蜜在裡面,迫不及待咬上一口,那味道,那感覺,不由言說。據說這種吃法對治療感冒有奇效,雖效果另說,不過現在感冒時還是會想念這口溫熱的味道。
這些年本地紅桔逐漸被經濟價值更高的白桔取代 ,但取代不了的是心中那份鄉愁。黃華鎮黨委政府也在積極採取措施發展紅桔產業,以省市縣沿金沙江產業帶發展戰略為契機,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抓手,在甘田村創建「沙河紅桔」基地,堅持「基地建設、示範培育、大戶帶動」,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推進黃華沙河紅桔種植走規模化、規範化、產業化、品牌化的新路子,為這份記憶中的老味道注入新的生機活力.
桔子又紅了,離家在外的你帶「胃」歸來吧!
文圖|鄭睿
編輯|永善縣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