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南京德科碼半導體破產

2020-12-25 電子工程專輯

昨天晚間最新消息,據相關資料顯示,德科碼(南京)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已提交破產申請!

根據天眼查的資料顯示,今年5月,德科碼(南京)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德科碼」)已被提交強制清算與破產申請,案號為(2020)蘇01破申23號,申請人為王婷婷,辦理法院為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時間為2020-05-13。此外,還有(2020)蘇01破12號的案件,同樣是申請對德科碼進行破產重整。

去年11月5日,南京德科碼被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法院正式公布為失信被執行人。佔地17萬平方米、號稱投資30億美元的晶圓廠項目,如今已淪為欠薪、欠款、欠稅的「三欠公司」。

曾經風風火火的德科碼項目

南京德科碼成立於2015年12月,法人代表為李睿為。而在公司註冊成立前幾日,德科碼「CMOS 圖像傳感器晶片(CIS)產業園」項目就已經籤約落戶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下稱「南京開發區」),總投資號稱約25億美元。

隨後在2016年1月,李睿為又通過碼揚(上海)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計劃出資4000萬與江蘇淮安市政府合作,投資成立了淮安德科碼,並於2016年3月開工建設。

但是在淮安德科碼開工之後,李睿為承諾的投資並未到位,最終李睿為退出。「雙德」糾紛期間,剛剛開工的德淮項目停滯,直到2017年淮安政府出資後才重新啟動。

值得注意的是,「德科碼項目中,李睿為也是不出錢,從頭到尾也只投了100萬,這100萬可能還是從德淮拿過來的賠款。」

2016年6月,南京市政府、南京德科碼以及TowerJazz宣布合作,在南京建設晶圓廠,宣布的總投資額已經達到30億美元,金額和南京當年3月籤約的臺積電項目體量相當。

根據前期規劃,項目將分期建設。一期項目為一座8吋晶圓廠,以電源管理晶片、微機電系統晶片生產為主,預計投產後產能可達4萬片/月;二期項目為8吋晶圓廠1座和12吋晶圓廠1座,預計總投資不低於25億美元,8吋晶圓廠以電源管理晶片、射頻晶片生產為主,投產後產能可達6萬片/月,12吋晶圓廠以自主開發的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生產為主,投產後產能可達2萬片/月。

此外,該項目還將建設封裝測試廠、設備再製造廠、科研設計中心、IC設計企業和配套生活區。

在當地媒體的報導中, 「建成後將填補中國 CIS 產業的空白」、「彌補南京電子信息產業『缺芯』的不足」、「將填補國內相關產業的空白」等諸多溢美之詞,都被加諸該項目上。

主導三大半導體項目皆爛尾

然而去年據11月消息顯示,南京德科碼被南京法院正式公布為失信被執行人,董事長李睿為如今已經失聯!

德科碼(南京)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李睿為三年內於南京、淮安、寧波三市落地項目,所過之處皆爛尾。

1、淮安德科碼項目:佔地總面積350畝,總投資150億元。以圖像傳感器自主設計、製造為主,是整合半導體製造的IDM企業。號稱建設8寸、12寸廠!

2、南京德科碼項目:號稱與以色列towrjazz合資,佔地17萬平方米、投資30億美元的晶圓廠項目。圍繞圖像傳感器等,稱建設8寸晶圓廠!

3、承興(寧波)半導體:投資額687.59萬美元,在奉化設立項目設計中心,主要從感應晶片、圖像傳感晶片等方面的研究。

三大項目,都是圍繞CMOS圖像傳感器布局,奈何結局都一樣……

知情人士分析,「德科碼建廠的錢,也全是靠政府投資,現在政府的錢全花光了,項目徹底爛尾無人顧問了。」

問題出在資金鍊上

德科碼(南京)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李睿為向財新記者確認,至2019年3月底至4月初,項目資金鍊斷裂,仍在土建中的項目陷入停擺。

據相關報導,「該項目 2018 年 2 月上梁後,就陸續停工了。欠薪是從項目剛開始就出現了,有錢的時候就會把工資發一發,然後再做項目上的其他事情,2019 年 3 月開始發不出工資了,曾一度欠薪 1000 多萬。」項目留守人員張明表示。

此前,李睿為接受《科創板日報》採訪時曾聲明,會對南京這個項目負責下去,也希望這個停工的項目能夠重新啟動,拿到資金會首先支付員工,「有資金接盤我們都很願意,只要對這個項目有利,任何要求都很願意接受,自己也不介意股權被稀釋」。

李睿為表示,一直都有跟南京開發區在保持聯絡,也不排除三方(德科瑪南京、塔爾、南京開發區)近期再聚在一起協商。

然而德科碼半導體由於本身缺乏技術積累,因而走的是技術引進路線,現實從ST手裡買到COMS傳感器的相關工藝授權。然後又從安森美半導體買相關專利和技術授權。

之後又在日本成立晶片設計公司,並找來了原來日本東芝CMOS圖像傳感器的設計和研發團隊,此外還需要向合作方TowerJazz支付高昂的技術授權費(為德科碼項目提供專業技術、運營及一體化諮詢)......可以說,德科碼在技術上高度依賴海外技術輸入,本身並不具備太強的技術研發能力。

再加上李睿為本身就沒有資金投入,主要是依靠政府的投資,使得德科碼很快就出現了資金問題。2017年,德科碼就持續被爆出欠薪問題。2019年5月,德科碼發布了等同於破產公告的「全體休假」通知。

2019年11月5日,南京德科碼被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法院正式公布為失信被執行人。2019年6月至當時,德科碼的員工、供應商、工程商陸續向法院起訴德科碼,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法院陸續對德科碼下達了接近20份執行文件。

轉眼間,原本號稱投資30億美元的晶圓廠項目,就已淪為欠薪、欠款、欠稅的「三欠公司」。

時隔近半年之後,南京德科碼被提交強制清算與破產申請也並不令人意外。可惜的是,政府及一些投資人的投資可能都打了水漂。

責編:Yvonne Geng

相關焦點

  • 【芯調查】投機者李睿為耗空南京2.5億 爛尾德科碼拖欠工資2000萬
    事實上,如今深陷泥潭的德淮半導體,匆匆上馬又迅速夭折的承興(寧波)半導體,也均與李睿為息息相關。李睿為在南京、淮安政府同時尋求突破。先是於2015年底註冊成立了南京德科碼,後於2016年1月參與投資成立淮安德科碼。淮安德科碼半導體有限公司最先啟動,於2016年3月開工建設,根據最初規劃,李睿為將通過碼揚(上海)微電子有限公司出資4000萬。
  • 曾號稱填補中國CIS產業空白,這家半導體公司5年就爛尾
    rQiednc中國半導體市場前景廣闊,許多投資者紛紛加入其中,但也存在一些不理性。rQiednc中國執行消息公開網顯示,7月2日,德科碼(南京)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在(2020)蘇01破12號的案件中,被提交強制清算與破產申請。這是自5月以來,該公司第二次被公開提交破產申請。
  • 德科碼被判償還中電二公司4884萬元工程款及逾期利息
    2019年12月25日,中電二公司與德科碼就案涉工程籤訂了一份《確權函》,確認德科碼應支付中電二公司款項57143728.13元(含利息8302934.86元)。2020年1月15日,中電二公司與德科碼就案涉工程款支付又籤訂一份《工程款支付協議書》,載明德科碼未付工程款為48840793.27元(不含利息)。
  • 武漢半導體工廠停工,暴露了中國在高科技生產能力上的差距
    在東部,德科碼(南京)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擁有的一家政府支持的、價值30億美元的晶片廠在未能吸引到投資者後於今年7月破產。由於科技戰愈演愈烈,中國與美國的半導體行業日益隔絕,中國正加倍努力發展本土晶片製造業,以期擺脫對西方技術的依賴。
  • 一個半導體老兵眼中的張忠謀先生
    回到1990年代半後期,富士通半導體DRAM事業部門,為了保持製造能力不只於1990年代前半期跟韓國半導體合作生產,而且跟臺灣半導體公司開始合作,當時臺灣半導體公司們像雨後春筍一樣勢力很強。於1992年我帶富士通半導體川崎工廠DRAM設計部門約一半的人員、測試小組和工藝小組去三重工廠(現在稱為富士通半導體公司)開始一個新任務部門稱為「產品工程部」。
  • 無論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成立是真是假,業內關於「中國芯」的聲音都應該被聽見!
    消息稱,在不久前舉辦的「第三屆半導體才智大會」上,國家專用集成電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東南大學集成電路學院院長、東南大學電子科學學院院長時龍興教授公開宣布,將在南京成立一所專門培養晶片人才的高校——南京集成電路大學。這個話題立即引發了媒體和業內人士的關注,如果真的有這樣一所創新式的高校成立,將會是國內集成電路人才培養教育機制上的一次創新。
  • ...芯和半導體:不做「Me too」的事 下一個十年做大國內EDA「拼圖」
    1.路透社:德法等歐盟13國聯手發展半導體技術2.芯和半導體:不做「Me too」的事 下一個十年做大國內EDA「拼圖」3.德科碼被判償還中電二公司4884萬元工程款及逾期利息4.「榮耀」品牌已易主,商標手續如何走?5.
  • 【頭條】芯和半導體:不做「Me too」的事 下一個十年做大國內EDA...
    1.路透社:德法等歐盟13國聯手發展半導體技術2.芯和半導體:不做「Me too」的事 下一個十年做大國內EDA「拼圖」3.德科碼被判償還中電二公司4884萬元工程款及逾期利息4.「榮耀」品牌已易主,商標手續如何走?5.
  • 一個案件催生一項機制,府院聯動讓南京破產審判形成合力
    第三期邀請南京破產法庭庭長王靜,請她結合南京某房地產開發公司破產清算案談談南京法院如何發揮破產救治和退出功能,強化破產府院聯動機製作用。案件回放2019年3月19日,市法院裁定受理了南京某房地產開發公司破產清算
  • 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爛尾?現場無施工跡象,有分包商稱被拖欠工程款
    近期,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引發行業震動。該項目投資1280億元,作為武漢市明星項目上馬,並邀請到曾經履職臺積電和中芯國際的半導體行業風雲人物蔣尚義擔任總經理,如今卻傳出停工甚至可能爛尾。7月30日發布的《上半年東西湖區投資建設領域經濟運行分析》中明確提及,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存在較大資金缺口,隨時面臨資金鍊斷裂導致項目停滯的風險」。不過,上述文件已被刪除。
  • 半導體巨頭臺積電南京廠已達成2萬片目標
    據臺灣媒體報導,半導體巨頭臺積電南京廠目前月產能已達成原定 2 萬片目標。 臺積電因應中國大陸客戶需求,依計劃擴增南京廠產能,今年月產能已由 1.5 萬片擴增至 2 萬片,製程技術以 12 納米及 16 納米為主。
  • 溧水法院破產審判團隊應邀至南京財經大學法學院授課
    溧水法院破產審判團隊應邀至南京財經大學法學院授課 2020-11-27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辦理破產」全國第五,看南京法院是如何為企業「進」與「退」導航的
    江蘇南京法院以破產審判為抓手,充分釋放破產制度市場救治和退出的司法效能,三年累計清理國有「殭屍企業」213家,化解企業債務300億元,安置職工6000餘人,盤活土地廠房面積320萬平方米。 把破產審判置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局中謀劃,當救則救,當清則凊,南京中院清晰定位破產審判的新坐標。
  • 半導體企業迎重磅利好
    半導體企業迎重磅利好 通信世界網 發表於 2020-12-22 15:43:38   半導體行業迎來重磅利好消息!
  • 南京芯馳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5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
    原標題:南京芯馳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5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
  • 重磅!不止是晶片!半導體全產業鏈分析
    對於產品線尚不豐富的初創設計企業,一顆晶片流片失敗就可能導致企業破產。二是市場風險,晶片雖然生產出來,但沒有猜對市場需求,銷量達不到盈虧平衡點。對於獨立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而言,市場風險比技術風險更大。對於依託整機系統企業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而言,晶片設計的需求相對明確,市場風險相對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