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講堂|家庭教育公開課:如何幫助幼兒管理情緒?

2020-12-20 新華網客戶端

專家精彩觀點分享

  嬰兒3個月就會有生氣的表現,到了2歲的時候更是容易發脾氣和生氣。其實孩子發脾氣和生氣背後隱藏著成長的密碼。

  (1)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了。2歲左右的時候孩子最喜歡說「我來」「不」。執拗地要求自己開門、自己吃飯,一本繪本重複讀幾十遍,如果大人不允許就會發脾氣,這時候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主張,他在捍衛自己的主張。

  (2)孩子的語言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都還不成熟,不能通過正常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3)孩子發脾氣和挑釁有時候可能是在試探父母的反應。

  (4)孩子的憤怒情緒往往發生在正在做的事情被阻斷時,或者願望不能達成時。

  情緒的問題,第一步是接納和共情。

  有的時候孩子和父母哭鬧要買一個玩具,他不僅僅是要這樣東西本身,有的時候也是孩子在強調自己的一個主張,孩子希望達到自己的願望和目的。

  當孩子對父母沒有安全感的時候,這種哭鬧行為可能常常會發生,所以,家長需要跟孩子建立起一種彼此信任的關係,不要故意去否定孩子的要求。

  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家長的第一步是要去學會接納、理解、尊重孩子的情緒。隨著孩子的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樹立規則意識。那麼,樹立規則意識,不僅要告訴孩子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更要跟孩子探討,這樣做的原因,以及不同的選擇引發的不同結果。正所謂,沒有絕對的自由,遵守規矩才能更好地擁有自由。

  哭是孩子的語言,是孩子正常的表達,孩子通過哭鬧錶達自己的訴求。所以不能簡單地把哭鬧與壞行為劃等號。但是不顧場合,不計後果的哭鬧還是需要家長給予引導和教育的。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要引導他恰當地去表達他的負性情緒,如果負性情緒沒有出口,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一種疏解自己情緒的辦法,在不開心的時候,孩子能夠通過一個恰當的途徑把那些不愉快創造性地表達出來。

  情商,是一個人覺察、理解和控制情緒的能力。情商不是通過別人講道理可以學會的,更無法短期突擊掌握。情商是在一個人年幼的時候,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用恰當的方式,在生活的點滴裡,給予他接納和恰當的對待。父母怎麼去對待孩子的每一次情緒,日後孩子就會怎麼去對待自己的情緒,孩子會把父母情緒調節的方式,內化成自己的情商。

  親子間的溝通很重要,如何更好地與孩子溝通是家長需要學習的。

  首先家長可以跟孩子做分享,比如問題分享,情緒分享。家長主動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時,孩子通過觀察模仿很容易和家長展開深入的溝通。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親子閱讀。親子閱讀時,除了可以開展認知方面的討論,情緒對話也很重要。

  每個家長都特別渴望把自己一生的經驗所得一股腦兒都給孩子,但事實上,如果沒有一個具體形象的材料去依託時,家長眼裡那些有用的道理對孩子來說是非常空洞和難以理解的。很多圖畫書中的內容是可以做這個載體的。

  認知重建,可以讓我們用另外一個視角來看待世界和生活,它能讓我們的思維更加多元,讓我們的情緒更加穩定,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在認知重建的過程中,也特別能激發我們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學會創造性地解決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問題與困境是我們一生的課題。

公益講堂:家庭教育公開課(一)

公益講堂:家庭教育公開課(二)

公益講堂:家庭教育公開課(三)

相關焦點

  • 公益講堂|家庭教育公開課:讓孩子樂學、會學
    通過日常家庭規則、家風、家庭故事幫助兒童形成一些規則意識,通過認同學校的規則規範來形成規則意識。家長要和學校配合,認同和支持老師、班主任、學校的規則,並督促孩子遵守。避免拒絕、詆毀、忽視、甚至消極評價學校的通知、規定等等。如果家長與學校的要求相衝突,孩子就可能無所適從,或者無視學校規則。這樣可能學校培養的一些好的學習習慣就形成不起來。
  • 家庭教育公開課:如何培養幼兒品格
    1.要接納孩子的情緒。表達情緒是人類基本的權利,不管他是男孩還是女孩,他都是個孩子,接納孩子的情緒告訴他,你的情緒我是理解的,讓孩子能夠在你面前去表達和表現。2.幫助孩子澄清問題。有的時候我們容易看到的是孩子外顯的情緒,他在哭,他在鬧,他在滿地打滾,但是你沒有幫助他澄清引起他情緒背後的原因。讓孩子認識到問題本身。3.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 公益講堂|「家庭教育公開課」:媒介素養與兒童手機使用習慣
    父母是兒童媒介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家長應當和孩子就「如何使用手機」建立約定、制定規則,並對孩子使用手機的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管。  要培養孩子的媒介素養,家長首先要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媒介素養,以身作則;其次家長要高度重視家庭生活建設,有意識地營造豐富健康、充滿趣味的家庭生活,才不會讓手機佔據自己的生活;家長要和孩子一起成長
  • 家庭教育公開課:如何幫助幼兒管理情緒?
    (2)孩子的語言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都還不成熟,不能通過正常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3)孩子發脾氣和挑釁有時候可能是在試探父母的反應。(4)孩子的憤怒情緒往往發生在正在做的事情被阻斷時,或者願望不能達成時。情緒的問題,第一步是接納和共情。
  • 幸福樹關工委開通網絡公益講堂助力家庭教育難點
    為有效解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間孩子的課外教育問題,幸福樹關工委公益圖書角藉助「快手」平臺,開通「幸福閱讀空中公益課堂」, 免費為1至6年級的孩子進行「心理疏導」、「閱讀輔導」、「防疫指導」,深受家長和孩子的普遍好評。 一是幫家長答疑解惑。
  • 家庭教育公開課:道德、價值觀及良好個性的養成
    不斷增長的社會生活是教育的起點,要幫助孩子走向社會,實現社會化;培養合格的公民,一生過有意義的生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目標,必須要讓孩子學會適應社會,尊重規則,又有獨立的自我;積極的引導和孩子獨立思考以及實踐相統一是根本的教育方法,尊重兒童不等於忽視正確價值觀的引導,成功的教誨依賴於主觀能動作用。
  • 北京、上海幼兒園裡如何培養幼兒交往能力?(北師蒙學公益課堂)
    本 期 主 題《幼兒園裡如何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微 信 群北師蒙學幼教課題公益講堂果雪兒幼獅(新幼師)公益智庫微信群群內通知座 對 象幼兒園園長及一線幼師講 座 形 式線上平臺播放微 信 群北師蒙學幼教課題公益講堂
  • 童心抗疫丨如何教會幼兒情緒管理
    對情緒管理的學習,能夠幫助孩子學會認識和控制自己的情緒,發展對別人的關係和照顧,作出負責任的決定,建立並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童心抗疫」 本期關注:幼兒情緒管理能力培養認識情緒管理11994年,,父母可以藉助言語交流,對孩子進行一般意義上的「情緒管理」教育。
  • 家庭教育公開課:讓孩子樂學、會學
    專家精彩觀點分享在小學階段,特別是小學低齡階段,家長應該重點對兒童進行相應的規則意識的教育通過日常家庭規則、家風、家庭故事幫助兒童形成一些規則意識,通過認同學校的規則規範來形成規則意識。家長要和學校配合,認同和支持老師、班主任、學校的規則,並督促孩子遵守。避免拒絕、詆毀、忽視、甚至消極評價學校的通知、規定等等。如果家長與學校的要求相衝突,孩子就可能無所適從,或者無視學校規則。這樣可能學校培養的一些好的學習習慣就形成不起來。
  • 「家長學校」| 怎樣幫助幼兒管理情緒?聽聽專家怎麼說
    講座中,兩位專家用專業的理論知識結合教育實踐案例,全面深入地解析了幼兒不同情緒背後的原因,傳授給家長接納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學會情緒表達和情緒管理的方法。但是不顧場合,不計後果的哭鬧還是需要家長給予引導和教育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要引導他恰當地去表達他的負性情緒。幫助孩子找到一種疏解自己情緒的辦法,在不開心的時候,孩子能夠通過一個恰當的途徑把那些不愉快創造性地表達出來。專家觀點五:情商,是一個人覺察、理解和控制情緒的能力。
  • 幼兒園教師公開課,助力幼兒成長
    為促進我園教師專業化成長,提高幼兒園整體教育教學水平。本月,我園開展了教師公開課觀摩活動,這次活動的開展不僅加強了園內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學習,也為教師們展示自我、鍛鍊提高教學能力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禾園為什麼要做公開課對於幼兒園來說,想要讓孩子們得到更好的教育,幼兒園老師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至關重要。幼兒園教學既要具有趣味性,能夠吸引孩子們有限的注意力,還要做到能將教材和幼兒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高度結合,才能更好的做好教學工作。
  • 從心出發|如何用音樂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四進」家庭教育公益講堂來解答
    :如何用音樂培養身心健康的孩子》的公開課。講座中,陳俊伊教授通過與家長、老師和同學們一起結合兒童和青少年發展過程中的心理特點與音樂學習特點,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利用音樂學習、音樂欣賞、音樂生活中的音樂元素融入個人成長和家庭教育,培養心身健康的孩子。
  • 家庭教育公開課:「叛逆期」不叛逆
    增進親子關係方法——加減乘除加法:增加家庭生活的豐富性,增加親子遊戲、手工、玩耍、拍小視頻等。減法:減少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度,給自己一點時間,給孩子一些空間。對於孩子處在青春期的父母來說,要回歸常識,做能做的,做不到的也不要焦慮,孩子是一顆種子,不是一張白紙,他的未來你有很大責任,但不負全責,上天創造了他,帶著生命的密碼給他,他長成什麼樣,父母說了不算,父母們能做的就是創造好的家庭氛圍,
  • 如何讓孩子正確管理情緒,DK 幼兒百科教你這麼做
    如何更好地幫助孩子管理好他們的情緒呢?DK出版社作為世界上權威的百科類圖書出版社,今年新推出的對於3-6歲學齡前兒童的情緒管理百科圖書《兒童情緒管理——我不生氣,冷靜是種超能力》,就是針對這個年齡層的幼兒學習情緒管理的。
  • 幫助幼兒情緒管理的有效方法
    封面:除了介紹書名、作者、出版社外,大家與幼兒共同閱讀時,應該重點關注畫面。這個小怪獸是什麼顏色?這種顏色代表什麼?他吹出來這麼多不同顏色的泡泡(我看到圖片的感受)想表達什麼呢?小怪獸的表情是什麼樣子的?這個表情與這種顏色有聯繫嗎?
  • 家庭教育公開課:為成長做規劃
    在成長規劃中父母的作用是理解、支持和幫助,幫助孩子去做他的人生規劃,家長要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世界上沒有一個孩子沒有潛能優勢,沒有興趣愛好,只是缺失豐富多彩的體驗。成長規劃的主體應該是孩子,父母只是引導輔助的作用,是一個顧問的角色,要堅持理解、尊重和幫助孩子的原則。人生是孩子的,未來也是孩子的,不是父母的,在給孩子規劃的時候不能簡單的用過去的經歷,用自己有限的個體經歷,壓制束縛孩子的願望。
  • 情緒決定個性,幼兒負面情緒如何正面調節?附上媽媽可操作的方法
    對於孩子情緒培養就顯得十分重要,它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未來的性格。那麼在幼兒時期,我們又應該對幼兒進行如何教育來幫助幼兒在往後的人生道路上茁壯成長呢?性格,是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特徵,它很複雜,卻又很穩定。
  • 深圳市航空業協會大講堂之公益教育講堂(一):如何讀懂孩子,做新時代智慧父母
    2020年 11月13日下午,為積極響應「注重家庭,注重家風,注重家教」的號召,創新家校共育模式,提升教育質量。
  • 疫情背景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 家園共育公益項目第一期活動招募
    為整合社會公益性資源,幫助學前兒童家長學習科學育兒理念和方法。豐富學前兒童生活,提升家庭教育質量。
  • 「未來家庭教育計劃」2020親子共讀家庭教育雲講堂重磅來襲,敬請...
    「未來家庭教育計劃」2020親子共讀家庭教育雲講堂重磅來襲,敬請期待!、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中國兒童中心、好未來教育集團於2018年起組織開展「未來家庭教育計劃」公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