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安全仍待加強。
文|小魚
染髮一時爽,一直染髮一直爽。據CBNData發布的《2020年7月美妝行業月度消費趨勢觀察》,染髮燙髮類目的熱度在7月第一周達到最高峰,熱度最高的TOP10天貓店鋪中國貨品牌佔據半壁江山,同時,國產染髮劑在直播渠道也備受歡迎。從線下到線上,國產染髮劑要翻身了?其實不然。
近日,「瑞虎染的快染髮膏」「瑞虎一洗黑洗染香波」的生產者廣東瑞虎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就因「擅自變更產品配方」及「生產未取得批准文號的特殊用途化妝品」被廣東省藥監局處罰。而青眼發現,國產染髮產品在線上熱銷的同時,仍被頻頻曝出黑料,燙染髮產品也還未摘掉藥監局黑榜「常駐嘉賓」的帽子。
不找「託尼老師」,自己染髮成潮流
燙染髮、換新衣、做美甲……逢年過節,廣大女性都格外重視自身形象管理。百度指數也顯示,今年「染髮」一詞的搜索指數和往年一樣在新春前達到高潮。隨之疫情來臨,染髮的搜索指數在2月經歷了短暫的低迷後,很快就升溫回歸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也就是說,疫情之下,消費者對染髮的需求仍有較高需求。
▍截自百度指數
當然,由於疫情無法外出,家用染髮產品大受歡迎,「自己染髮」由此成為消費者搜尋最多的詞之一。而眼下疫情雖然結束,但與理髮店動輒幾百上千元的花費相比,自己在家染髮一次花費往往不超過百元,不僅費用低、操作簡便,最終呈現的效果也並不比理髮店的差。
所以,在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臺上,消費者紛紛曬出自己的勞動成果,有關宅家自己染髮的種草內容、視頻教程也五花八門。在小紅書上,「自己染髮」這一關鍵詞有超過91萬+篇筆記;抖音上圍繞「自己染髮」這一話題的視頻多達5726個,視頻播放量為9914.8w,同時「第一次自己染髮」「挑戰自己染髮」等話題熱度也不低。
種種數據表明,不去理髮店找「託尼老師」,自己在家動手染髮或將越來越普遍。
▍截自抖音
國貨熱銷,遮白髮成廣譜需求
除了化妝,香氣、發色、美甲也是女性展現個人魅力的必備武器。與此同時,由於生活、環境等壓力,白髮群體年輕化,遮蓋白髮也不再僅限於媽媽輩、奶奶輩,由此帶動染黑髮產品的發展。
青眼梳理天貓熱銷TOP10染髮劑產品發現,國產品牌佔6席,且隨美、潤絲丹的售價還高過部分外資品牌。除愛茉莉泡沫染髮劑和施華蔻斐絲麗泡泡染髮乳未點明可遮蓋白髮,其餘8款產品幾乎都將遮白髮作為主打,國貨品牌尤其熱衷於此,甚至產品包裝也是清一色的黑色調。同時,一洗就黑、一梳即染的懶人設計也被國產品牌廣為運用,在銷量TOP10的染髮劑中,有一半的都是通過按壓膏體在梳子上,梳理頭髮後靜置一段時間即可染髮成功。
從上圖也可看出,幾乎所有品牌都宣稱植物天然,以迎合消費者對安全染髮的需求。雖然不少國產品牌色號也十分豐富,最多的有20種色號,實則外資品牌色彩表現力更強、時尚感也更強,不僅有黑色、金色系等常規色號,「人魚綠」「閃耀藍」等網紅色、明星同款色也備受年輕消費者追捧。
▍自左上至右下分別為黛悅、特惠美、潤絲丹、隨美染髮產品
價格方面,外資與國產品牌相差不大,大多都在百元以內。其中價格最高的一款國產染髮劑售價128元,價格最低的為日本宣若泡泡染髮膏,售價78.4元。另據飛瓜數據顯示,快手、抖音平臺上熱銷的染髮劑產品從30-100元不等,主打染黑髮的國產品牌銷量排名靠前。
頭髮越長,全頭染所需的染髮劑越多,以銷量排名第一的愛茉莉泡沫染髮劑為例,其建議齊肩短髮1瓶即可,腰部以下建議使用3瓶。如此看來,自己染髮一次最少只需花幾十元,最多也往往不超過400元。價格實惠、選擇多、染髮成功率高、操作方便等諸多優勢,再加上直播帶貨視頻中「看得見」的效果,家用染髮劑產品在線上爆火也就不難理解了。
▍截自飛瓜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國產染髮劑也總喜歡搭上藥業,以便為產品的漢草藥方、天然安全提供背書。如「黛悅 首邦炫彩染髮膏」、「潤絲丹 首邦一梳彩」均顯示由李時珍藥業提供技術支持;「隨美 一支黑染髮劑」打出仁和藥業招牌。但有意思的是,所謂的李時珍藥業實際為廣州李時珍藥業科技有限公司,據企查查顯示,廣州李時珍的實際控制人和最終受益人王海松,也是廣州首邦化妝品有限公司的背後老闆。據廣州首邦化妝品有限公司官網顯示,公司主營洗護沐及染燙類等專業線及日化線化妝品系列產品,潤絲丹正是其旗下品牌。
▍截自企查查
「一洗黑致癌事件」影響未散,國產染髮仍是抽檢重災區
搭上電商和直播電商的風口,國產染髮產品躥紅的同時,卻也再度被放置在放大鏡下,成為輿論監管的重點對象。
據央視網顯示,其曾於2009年曝光了5款所謂的「一洗黑」洗髮水實則為染髮劑,不僅添加了染髮劑成分對苯二胺,甚至含有禁用組分間苯二胺等。報導稱,間苯二胺是一種「三致」的物質,即可以引起致突變作用、致癌作用和致畸作用。
自該事件後,「一洗黑」產品沉寂了一段時間,但如今在短視頻平臺上,「一洗黑」變身為「清水黑」「一支黑」等又捲土重來。因此,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於去年針對短視頻平臺上的「一洗黑」產品展開了調查。其後不少媒體也再度聚焦這一現象,對消費者加以正確引導。
▍截自江蘇網絡電視臺(荔枝網)
與此同時,國產染髮產品仍是藥監部門抽檢黑名單上的「常客」。據南都大數據研究院統計,在今年藥監部門通報的260批次假冒或涉嫌假冒化妝品中,染髮類化妝品依舊是假冒化妝品的重災區,佔比超過六成。
前文所述熱銷染髮劑產品中,青眼以其中6款國產產品商品詳情頁所示的批准文號在國家藥監局特殊化妝品備案平臺查詢得知,這6款產品的實際生產企業有4家(見下圖),且多次出現在藥監部門的抽檢不合格名單中,2018年以來被點名的次數均不下5次。例如「韓金靚 愈美染髮膏」的實際生產企業廣州歌秀化妝品有限公司,僅2018年就上了4次黑榜,今年2月也被查出問題。
▍截自國家藥監局
從抽檢不合格信息來看,標籤標識成分不符成為國產染髮劑的通病,其次就是檢出禁用組分如鄰氨基苯酚等。例如國家藥監局發布的30批次化妝品不合格的通告(2018年第106號)中,標示由廣州歌秀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愈美染髮膏-梵絲芳香」系列就被檢出禁用組分鄰氨基苯酚,檢出批件未標識的染髮劑對苯二胺,並存在產品批件與標籤不一致等問題。
據悉,鄰氨基苯酚又名2-氨基苯酚、鄰羥基苯胺、1-氨基-2-羥基苯,根據文獻報導,鄰氨基苯酚可能會引起人體過敏性皮炎,還可能會引起人體高鐵血紅蛋白血症。因此,鄰氨基苯酚已被列入化妝品禁用組分。
對於實際檢出成分與批件配方或標籤標識成分不符這一現象,國家藥監局表示這屬於化妝品生產企業擅自變更產品配方的行為。並表示,化妝品配方或可能涉及化妝品安全性的其他變更,都應當按照新產品重新申報。
由此可見,國產染髮劑要讓消費者對其有所改觀,不光要把握流行色彩趨勢,更要規範發展,提升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