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的時候,我有幾次做演講的機會,就提前準備個簡單的大綱,狀態好的時候就發揮得好,狀態差的時候就不好,我自己也沒有太當回事。
後來,我認識了一個朋友,他告訴我一定要寫「逐字稿」,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逐字稿」。然後,我去網上查了一下,百度百科的定義是:「逐字稿通常應用於學術研究中的訪談、或是需要將演講內容完整保留時。一般會先錄音,再請專人將錄音檔逐字打成電子檔或逐字書寫成文字,即為逐字稿。」
簡單一點講,就是你做一場分享之前,把要說的每一句話,都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下來。這一點上,新東方做得特別好,不是給新東方打廣告哈,它也不需要。
小宋學長曾是新東方的講師,面試的時候,試講了5遍,同樣的內容,他都快要崩潰了。為什麼要這麼做?要保證他講課的穩定性,無論在什麼場合,什麼情況都能正常發揮。
在新東方,基本上入職的每一個新員工都要寫逐字稿。小宋學長有一個同事,寫了半年逐字稿才有機會登上講臺:一方面,這個同事講課的確欠缺;另一方面當時不缺老師,但他堅持下來了。同事功底越來越好,他歸結於寫逐字稿,現在還成了部門當中招聘的負責老師。
我另一個新東方出來的朋友,他說寫逐字稿讓自己的思路更清晰了,當時在新東方講課,每一個段子什麼時候講,要停頓幾秒,都要提前寫好。新老師一門課的逐字稿都是幾十萬字,完全可以出書了。
我終於明白從新東方出來的老師,演講能力為什麼都那麼強了,李笑來老師、李尚龍,每次聽他們分享,很快就被帶入狀態了。現在我才明白,人家是硬功夫。
自從發現了逐字稿的好處,我就一直寫逐字稿,比如我去見一個重要的客戶,提前我會搜集客戶的資料,把可能遇到的問題都列出來,然後自己先寫下來,然後讀很多遍,哪怕到時候出現意外情況,客戶問很多新問題,我也能應對自如。
時間久了,我已經知道別人經常會問哪些問題,都有了準備,所以張口就來,給別人我口才很好、很有才華的樣子,其實,這都是提前寫逐字稿的緣故。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可能不需要經常去演講,但寫逐字稿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你考研或找工作,都需要面試,提前寫一個自我介紹,設想可能提的問題,都一句句寫下來,並且掌握熟練,這會讓自己在緊張的情況下都可以穩定發揮。不止面試,做銷售或市場與客戶溝通;升職加薪跟老闆提要求等,都可以用這種方式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