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小學數學的《認識立體圖形》教案和逐字稿,按照這些方法來做面試準備,相信你的考試不會有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操作和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辯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及初步感知各種圖形的特徵。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生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
【難點】
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師給你們介紹一位小朋友,想知道他是誰嗎?請聽他說了些什麼?你們能幫上貝貝這個忙嗎?(課件出示問題和圖片)
2.師生互動,探索新知
分一分,揭示概念。(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2)小組匯報。問:你們是怎樣分的?為什麼這樣分?學生可能回答可分成這樣幾組:一組是長長方方的;一組是四四方方的;一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組是圓圓的球。(3)出示課件,揭示概念。課件出示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的實物圖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概念,並隨機板書名稱。(4)齊讀圖形名稱。(5)板題:認識立體圖形
3.知識剖析,深化理解
1、分別出示實物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讓學生辨認。
2、學生按教師要求拿出四種不同形狀的實物。3、親身體驗,感知特點。(1)學生選一個喜歡的物體做好朋友,用手摸一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然後把自己的感受和發現在小組內交流。 (2)匯報交流學生可能說出:長方體:是長長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體: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圓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兩頭是圓的,平平的。球:是圓圓的。(如果學生說出長方體、正方體有6個面等,教師應給予肯定,但不要求學生必須說出來。)4、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
5、課件展示生活中的立體圖形。
4.生生合作,鞏固提高
1、老師與一生做遊戲(示範)。
2、小組遊戲。每小組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其他同學按指定要求摸,看誰摸得準。
5.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分組活動,體驗特徵1、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或者參與運球遊戲。使學生發現圓柱會「軲轆」,球能任意滾動。2、小組交流,匯報。
作業:(第37頁1、2題)
板書設計
認識立體圖形 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 球
教學反思
這個留給你們自己吧~讓小編偷下懶~
逐字稿:
同學們,上課!老師給你們介紹一位小朋友,想知道他是誰嗎?我們一起來聽聽他說了些什麼?你們能幫上貝貝這個忙嗎?請同學們看圖片。圖上有這麼多的物體,你們能幫貝貝把它們分一分嗎?好了,現在請同學們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後小組討論,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好,現在開始。哪個小組來說一下你們組的分類?好,第一組,請派出你們的代表來進行發言。說一說你們是怎樣分的?為什麼這樣分?一組同學說的非常好,觀察的很仔細,其他組的同學同意他們的分類嗎?還有補充嗎?剛才同學們已經將物體進行了分類,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認識立體圖形。
現在請同學們分別把自己從家裡帶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的物品拿出來。然後請同學們分別觀察自己手中物體的特徵,並和同學們交流。長方體的特徵,哪位同學想說一說?請張三同學來回答,其他同學做補充。所以我們總結一下長方體的特徵就是:長方體有六個面,並且其中至少有兩個面是長方形。好,現在請同學們看一下大屏幕,這些圖形都是長方體嗎?有沒有和其他圖形不太一樣的圖形。有同學指出了第二個。好,現在我們一起觀察一下第二個圖形,誰能說一說它的特徵?請李四同學來回答。對了,六個面都是正方形,那這樣的圖形我們就叫做正方體。接下來我們再來觀察一下剩下的兩種圖形。它們的特徵分別是圓柱,有兩個圓形,可以站立也可以滾動,球,只有一個面,能滾動。同學們說的都非常棒,大家都為他們鼓鼓掌吧,同時也為自己鼓鼓掌!
好,現在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本節課的內容。長方體有六個面,對應面相同,至少有兩個面是長方形。正方體,六個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圓柱,有兩個圓形,可以站立也可以滾動,球,只有一個面,能滾動。課下作業,做一做一二題,請同學們認真完成。
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裡,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