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育界的領跑
再遠的路一步一步也能到達,再近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
在前一段時間,有一件家長退群事件而引發的爭議,這件事情的高下其實還在很難分,作為家長和老師都有他們各自的立場,但最後教育部做出了一個回復,那就是杜絕將學生作業變為家長的作業。
這則回復讓很多的家長稱讚,但是有人會說,這樣老師們會高興嗎?其實如果站在老師的角度來分析的話,不一定會不高興,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都是為了學生能在重複的加深當天所學習的內容,這樣來看的話,老師布不布置家庭作業或者布置的少量家庭作業就可以了,做或者不做完全憑個人,就是少了一些責任罷了,沒做也算是完成了任務。
老師還是自己,他的教學方式還是原樣,什麼都沒有變,只是雙方都變的比較輕鬆,但是站在學習的角度來看,卻並不是一件好事,主要是低年級的學生需要重複的練習才能鞏固當天的知識,這樣一樣,很多複習的時間就會被浪費掉,後果也擺在了面前。
教育部的做法是否正確呢?當然是正確的,教育部的做法首先是回應了大眾的聲音,對大眾的聲音給予了支持,使這樣使家長變得不再有很多負擔,其次是在這個教育發展迅速的時代,學生的負擔挺重了已經,而家長則完全沒有必要也負擔這麼重。
有些作業給家長真是一個難題,對於他們來說已經稍微有點落後於這個時代的發展了,很多老師布置的東西都會有點看不懂是什麼意思,看懂了也不會操作。
學生的負擔重了會變得很累,不利於學習及身心的發展,而家長負擔重了就會變得很暴躁,對孩子的自身發展有不利的一些影響,作業是給孩子做的,也不能太多,要儘量的減少。增加質量,這應該就是今後的發展中需要做到的因素。
往期精選
新疆三所「鑽石」中學,學校「含金量」很高,深受學生的喜歡
最新放假通知出爐,放假5天,家長們「假期恐懼症」又來了
孩子放學回家寫作業前,先讓他去做一件事,保證學習效率會更高
教育廳新規:中考將發生「大改革」?家長拍手叫好:早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