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來,何必等到長大

2020-12-12 小風兒童心理學

還記得我上學的時候,班主任就時不時對最後兩排的學生說:「你們這些人根本就不是學習的料,s實在不想學習就回家吧,省著你老打擾別人學習。」

正常來說,班級裡後排的同學成績都不怎麼樣,上課不是睡覺就是擾亂課堂紀律,但老師是怎麼確定這些孩子就不是學習的料呢?一位退休老教師說道:「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有經驗的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來,完全不用等到長大。」

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這3個特徵很明顯

1、自控力

教育專家曾經說過:孩子將來能不能成才,主要由自控力決定,因為自控力可以完全的突出一個人的優點,並將其無限放大,比智商更加重要。

孩子如果從小有超強的自控能力,他們能做到自主學習,知道讀書的重要性,同時這樣的孩子能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時間,在學習上遇到的所有困難,他們都會去勇敢面對,不會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所以,自控能力強的孩子學習成績就越好。

其次,自控力的背後,還包含著自律和執行力,即使家長平時沒有去催促孩子去學習,他們也可以掌握自己的時間,該玩的時候認真玩,該學習的時候認真學習,不會出現三分鐘熱度的情況。

2、邏輯思維

邏輯思維是人們利用分析、推理、比較、概念等等的思維形式,它主要是來輔助我們對事物的理解能力,而且會直接決定孩子的觀察分析、推理判斷等等。

電影《教父》中流傳這樣一句話:「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其中的「本質」就是指邏輯能力,它會間接性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學習、甚至是整個人生。

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孩子,他們大腦發育得非常好,不僅數學計算的快,還有超強的推理能力,他們對於未知的問題總是充滿好奇心,喜歡挑戰勝利的感覺,就是因為這種精神,孩子未來多半會取得成功。

3、專注力

專注力是孩子做事情或者學習是否能成功的關鍵能力之一,對他們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幫助,專注力又稱注意力主要是指一個人高度集中去做某件事情。

專注力強的孩子他們能很快地完成學習任務,不會出現邊玩邊寫、三分鐘熱度等等,即使周圍有雜音都無法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而且專注力可以讓孩子高效率地去學習,比如上課時能達到手、腦、耳、眼並用,是一種高效的學習表現。

聰明的孩子的確有很大的優秀,但隨著學習的知識越來越複雜,光靠智商是沒有用的,任何的成功都是以專注力是前提,所以,對孩子來說專注力很重要。

如何培養孩子的各方面能力?

其次,我們就要從小培養好孩子的感知力,感知力是人生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孩子的學習、人際交往、思維邏輯等等,都是依靠感知力發展而來的。所以,家長們要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遊戲、閱讀、陪伴等方式,鍛鍊孩子的感知力。

以上提到的這些能力,都不是天生具備的,家長們需要通過後天的培養,不斷的訓練才能有效提升,俗話說,三歲看老,家長要抓住3-6歲的黃金時期,提升孩子各項能力。

根據研究發現:孩子的學習、人際交往、邏輯思維等等,都是靠感知力而發展出來的,所以,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去鍛鍊孩子感知力。

下面是關於培養孩子各項能力的遊戲書籍,有需要的家長可以看看:

1、《好奇狗陪你學 專注力訓練》

好奇狗專注力這套書籍在歐洲暢銷了30多年,是德國孩子人手一冊的訓練書,自從到中國之後,得到了廣大父母的認可,通過這套書籍陪孩子講故事,玩遊戲,逐漸提升思維能力和專注力。

《好奇狗陪你學專注力訓練》的遊戲都全部是育兒專家精心設計,跟經常看到的專注力遊戲有很大的不同,利用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和知識,逐漸提升專注力。

專注力訓練書籍共分為7冊,其中有300幅精美圖片,420道遊戲題,還贈送200張貼紙。貼紙是迎合孩子的內心,每次拿貼紙作為獎勵特別管用。

2、《兒童全腦思維訓練》

給孩子進行全腦開發,最好的訓練這就是家長,最好的訓練場所就是家裡,父母全完沒必要花費大價錢去孩子上各種各樣的早教班,只需要進行刺激性的訓練,就能很好的激發大腦潛能。

系統的去開發孩子大腦,多做一些開發全腦的思維遊戲,激發孩子的大腦潛能,通過找鞋子、找位置、拼積木、部件組合等小遊戲提高孩子的「藝術思維」,讓孩子的思維發散,並且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專注力以及觀察力。

適讀年齡段:這套書適讀年齡2.5-10歲

關於難度:看了書中的內容也許會擔心難,這不用擔心,書的最後面有給出整本書的答案。

這套《兒童思維訓練》就寓教於樂,讓孩子在很輕鬆、愉快的遊戲中開發了左右腦,激發大腦的無限潛能,提升了孩子的智力水平,讓孩子更聰明。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一眼就能夠看出來,不用等孩子長大
    圖片來源網絡,侵則立刪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小時候就可以看出端倪前兩天就有家長在群裡說自家姑娘為做作業的事情已經哭了半個多小時了,其他家長也呼應說孩子對寫作業的抗拒。前幾天在報名小學的時候,聽到不少父母感嘆自家孩子太活躍、太調皮、玩心太重,擔心他不是一個讀書的料。孩子還那麼小怎麼能斷定孩子就不是一個學習的料呢?
  • 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有經驗的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來,特徵很明顯
    ,上課擾亂其他學生聽課,下課只知道瘋玩的孩子,但僅僅是這樣,也不能判定孩子就不是學習的料啊,為什麼老師會說這些孩子不是學習的料呢?其實,孩子不是學習的料,多半都會有以下幾種特徵,有經驗的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來
  •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幼兒園就能看出來,主要體現在3方面
    今日話題:家長最關心的莫過於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都說學習能夠改變命運,現如今家長們為了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真的是很下功夫,因為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通過學習塑造美好的未來。但是孩子學習好不好,或者說他真的適不適合學習真的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只能說家長們都抱有著美好的希冀,但是結果如何還需要考量實質條件。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一眼就能看出來,有這些特徵準沒錯
    很多孩子適不適合讀書,或者是能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在孩子小時候的表現就能看得出來。我國著名的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說過: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一眼就能看出來,有這些特徵準沒錯。1、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很多孩子提到學習,就覺得腦袋疼。只要一開始聽老師講課,毫無例外地就會睡著,仿佛老師講的是催眠曲。這樣的孩子天生就不喜歡學習,也許他們在其他方面會有很大的造詣,但是對於學習確實是不感興趣。
  • 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小時候的眼神中就能看出,不用等到他長大
    還強調說: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小時候的眼神中就能看出來。李玫瑾教授說,有種孩子眼神是不太跟人對視的,比較安靜,給個玩具就能坐著玩一天,這種孩子屬於學習的料,社會性不高更適合做一些研究。>眼神不太與人對視的孩子,上課的時候不喜歡看老師,而是願意盯著黑板,專注於黑板上的內容。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看眼神就知道,從小就能看出來
    她說,作為一名老師,我看過太多孩子的眼睛。課堂上,有的孩子會透露出求知若渴的眼神,而有的孩子上課的時候則東看西看,一點都不專注,可以看出他的心思並不在教室裡,而在外面的世界。昨天上課,我又喊了一個正在看窗外的孩子回答問題,很明顯,我問的問題,他回答不出來。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看眼神就知道,從小就能看出來
    孩子也不回答,但是他的眼神,卻仿佛在告訴我「這孩子不是學習的料」。 1、求知的眼神 有的孩子你一眼就能看出來他是不是學習的料
  • 班主任: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眼睛」就能看出來,特徵很明顯
    其實,孩子一時的成績不能代表高考成績,也不能判定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一「眼」就能看出來,很明顯小冬在幼兒園的時候不受老師待見,經常一個人躲在角落裡,也不跟小朋友們一起玩。升入一年級的第一天,媽媽還特意跟班主任老師溝通,小冬有些內向自卑,希望老師能多多關照,成績不好沒關係,只要能讓孩子開心就行。班主任看了一眼孩子,安慰媽媽道「這孩子成績錯不了,雖然不愛說話,但從眼神就能看出來」。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來了,不用等長大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來了,不用等長大讀書學習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現如今這個社會,很少存在「讀不起書」這個現象,只有「樂不樂意讀書」這個現象。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眼神就能看出來,用不著等他長大
    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孩子的學業問題,所以在孩子上學期間為孩子準備許多輔導機構和家教,從小給孩子培養學習習慣,但有的家長表示,無論孩子怎麼用功,學習成績還是毫無起色,甚至不進反退。其實,孩子的學習好壞,一些細節就可以看出來,家長應該加以重視。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看眼神就知道,不用等到孩子長大
    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上學成為了他們最重要的事情。對於家長來講,一個好的成績意味著將來的一個好文憑,決定著孩子的未來。因此,為了提高成績,大多數家長每天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教導孩子學習,陪伴孩子做作業,促進孩子進步。但是相信大家都知道,督促孩子寫作業是一件多麼艱巨的事情,很多家長在這個過程中總是一肚子火氣,甚至到了崩潰的地步。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料,不用等長大,幼兒園的時候就能看出來
    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上表示,學習並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也並不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但是學期確實是最簡單、最好走的一條道路,而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其實也不用等長大,上幼兒園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來,主要體現在這3個特徵上。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家長別糊塗
    但是,最近堂姐終於折騰不動了,說自己費那麼多心力,但是孩子就是不愛學習,各科成績都很一般。不知道,以後孩子還能有什麼好出路。其實,堂姐的心情我很能理解,沒有父母會願意承認自己的孩子很平庸,也沒有一個父母希望孩子長大沒有出息。但是,有些孩子確實不適合學習,這也是父母不得不面對的事實。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家長別糊塗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和考試,難道選擇學習音樂、美術的孩子就沒有好的未來了嗎?」她自己的女兒上學時,數學總是不及格,最後她就是從實際出發,分析女兒的優勢和愛好,在與女兒溝通後讓她選了音樂專業。現在,她女兒是北京一所中學的音樂老師。所以,她根據個人經驗來講,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家長別糊塗。
  • 窮養長大和富養長大的孩子,有兩點明顯區別,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來
    有人說富養長大和窮養長大的孩子,氣質是不一樣的,單從外表就能一眼區分開來,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通常情況下,一個人的家庭經濟狀況對他的影響是從內到外的,並且難以隱藏。孩子上幼兒園後,從這兩點就能明顯看出孩子在家裡是窮養還是富養,特別是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來!
  • 活潑的孩子學習好?李玫瑾:娃是不是學習的料,不看性格看眼神
    文/麗麗育兒達人每個孩子是不同的,有些孩子活潑,有些孩子安靜,不過學習這件事,可不是看孩子活潑還是安靜的。李玫瑾教授曾說:娃是不是學習的料,不用等十年後,從眼神就能看出來。而且仗著自己的活潑機靈總是哄得老師相信他努力的學習,「裝」聽課的小孫子,成績又能好到哪裡去呢?聽了老師的話,親戚也陷入了沉思,難道活潑機靈的孩子不是學習的料嗎?
  • 李玫瑾坦言: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一眼能看出來,原因很真實
    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從牙牙學語到步入學堂,這是一個在不斷學習新知識的過程。每一位父母都知道學習對孩子的重要性,因此他們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輔導孩子學習,督促孩子進步。除此之外還有學校老師也會經常反應,孩子上課期間會經常有各種小動作,比較鬧騰,不能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有時還沒有堅持到五分鐘,就又跑神了。相信以上所述的這些問題在大多數的家庭中都會出現,這正是各位家長苦惱的癥結所在。關於這些問題,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太活躍的孩子,學習都不會太好。」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來,不用等10年後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來王女士在為兒子的小升初而到處奔波,就是想要自己的兒子能上最好的小學,不在起跑線上就輸給別人。,不用等十年後再看,從眼神就能看出來了。從這三個方面能看出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1、提到學習就不開心有部分孩子對學習這兩個字是很反抗的,只要聽到父母喊他去學習整個人的心情和狀態都變了,可能前一秒還在很開心地玩耍,下一秒一聽到&34;整個人的臉色都不對了,就是有這麼強大的牴觸情緒,這樣的孩子就不是學習的料。
  • 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李玫瑾:不用等他長大,看眼神就行
    古有先生私塾教學,現有學校老師傳道,從古至今,我們都是一個注重知識學習的社會,肚子裡有多少墨水,就能書寫多少壯闊的人生。在以前可能有很多孩子因為家庭原因從而放棄求學之路,但是現在國家有九年義務教育,和很多政策補貼。能保證每個孩子都可以進行學習,但是並不是所有孩子都喜歡學習。
  • 從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主要看這3個方面
    分析:其實李女士的想法並沒有錯,雖然可能有點否定孩子,但是從孩子不懂舉一反三這件事,就能看出來孩子確實不是「學習的料」,而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家長早發現早因材施教。從這3方面發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一:經常問為什麼如果孩子經常問問題,對於不理解不明白的人事物,常提出疑問,例如經常提問這些問題「天為什麼是藍的?魚兒為什麼生活在水裡?蘋果為什麼落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