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真味美食舍的七月,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我是一個80後的家庭主婦,喜歡研究製作美食,在今後的每天中我會和大家一起分享美食,分享家常菜的做法,用簡單的食材烹飪出營養健康的美食,喜歡我的就關注+收藏+評論吧,我們一起互相學習,共同探討。
大蔥是烹飪美食必不可少的一件調味品,不僅可以提味還可以去腥,甚至到了冬天人們還特別喜歡用大蔥當主菜包包子,加上肥肉丁特別的香。想想口水都流出來了,所以北方農村一般都會自己種植一些大蔥,到了11月中下旬的時候開始收大蔥了,把大蔥存儲起來一直吃到來年春天。城市裡也會有些大姨大媽們到了11-12月份開始到市場上買大蔥了,一大捆一大捆的買回家,來過冬。
有些人就感覺不明白了,為什麼要買這麼多?現吃現買不是很好嘛?其實這很簡單,現吃現買當然可以,但是到了冬天,蔬菜價格都會漲價,大蔥也隨之會漲,11月中下旬是大蔥的適收期,而且一捆一捆的買會更便宜。而且大蔥是家常飯的必需品,需求量和消耗量都非常的大,幾乎是每道菜都需要它。買這麼多怎麼存儲?不壞嗎?大蔥冬天難儲存?教你三招,不乾癟不爛根,越放越新鮮,吃到來年春天都不成問題。
其實大蔥非常好儲存,它喜歡低溫乾燥,這也就決定了大蔥在冬天自然溫度低的環境中就可以存儲越冬了。農村有句俗話,大蔥怕動不怕凍,這句話是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的真理。意思就是說冬天存儲大蔥的時候,大蔥不怕凍,耐寒能力特別的高,關鍵是不能亂動,只要放到通風處別捂著就可以了。
我記得我小時候父母會將地裡的大蔥在11中下旬的時候從地裡拋出來,然後根朝下葉朝上一捆一捆的綁好,然後將一捆捆大蔥放到南牆角,晾曬個三四天,等葉子蔫了去掉爛葉子,就可以把大蔥葉子編起來。然後在院子裡挖個坑,把蔥白的部分埋到土裡,把綠色葉子放到土外,這樣老式的存儲方式,能保存很長時間。即使冬天下雪也不怕,下雪的時候找個袋子蓋住了就可以了。即使凍了也沒關係,吃的時候拿出幾顆放到家裡暖和的地方,一點也不影響口感。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那是農村有便利的條件儲存,那城市裡的人怎麼辦呢?其實也很簡單,首先先將大蔥挑選一下,有一個秘訣「選直的不選彎的,選緊的不選松的」。選直得是為了更好食用,選緊的說明大蔥結實新鮮有水分。然後將選好的蔥也是需要放到牆角晾曬一下,等葉子都蔫了,先把大蔥的葉子剪掉,特別是爛葉子,不然它會順著爛的地方往下蔓延,也會傳染給其他的大蔥。這樣做一是方式水分流失,二是城市裡沒有那麼大的地方和盒子,好存儲。曬好之後找個大紙盒,放進去,放到通風的樓道裡就好,現吃現拿,非常的便利。
第三個方法,需要準備盆清水,然後選擇蔥白粗大不爛根的大蔥將它插入水盆裡面,這樣做不僅不會腐爛還能夠讓大蔥繼續生長。但是這種方法不宜存儲太多的大蔥,幾顆十幾顆,在短時間內的可以,這樣放個1個月不成問題。一捆一捆的不易這樣存儲。
不論哪種方法來存儲大蔥,提前都要把蔥晾曬3-4天,然後把腐爛的壞葉子去掉,儘量挑選一下直的、緊實的大蔥。關於大蔥的存儲方法就分享到這裡了,如果家裡也喜歡買大蔥過冬的話可以試試。您冬天是怎麼存儲大蔥的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生活小妙招,生活因您的分享而精彩。如果您喜歡七月分享的文章,那您就關注我吧,您的關注是我前進的動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