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怎樣讓學生喜歡 師生互動要避免角色混亂

2020-12-27 人民網教育

我要做什麼樣的班主任

剛剛畢業來到這所中學教書的時候,我很快就和學生們打成一片。本來就跟他們沒差幾歲,很多學生都真心把我當朋友。我經常和學生混在一起,閒暇時一起去聽演唱會,在昏暗的觀眾席瘋狂喊叫直到喉嚨沙啞,學生們私下都親切地叫我然姐。

上課的時候我也是互動教學,融知識於情景之中,學生的課堂吸收率很高。教學相長,我最痛恨的就是死板的教學方式,高考之後很多同學用撕書、燒書的極端做法來宣洩自己的鬱悶,就是因為題海戰術讓他們苦不堪言。單調乏味的授課和永無止境的「填鴨」,徹底打消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封藏了那種天然的求知慾。

對於我的做法,有些同事不以為然,更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說:「這樣恐怕是行不通的呀。」我表面上應承著,心裡卻嘀咕這幫老同志不求改進。

問題很快出現了。

雖然學生願意和我交心,卻不把我當老師看。因為我自己也愛玩,所以他們都拿我當擋箭牌。有些家長說在家看到孩子打遊戲,督促他們趕快去學習,學生都會這樣搪塞父母:「我們老師還愛打遊戲呢,有時候我們一起打……」時間久了,我分明感到學生家長對我的懷疑。

上課也越來越費勁,我經常講著講著就被學生拽跑題了,小組討論一說開就停不下來。這個班的成績一落千丈,紀律問題也日益嚴重,任課老師找到我說這個班紀律渙散,課上活躍有餘,嚴肅不足,應該下大工夫整頓。

課下我進教室,也基本沒有威懾作用,不是被徹底無視就是一幫人擁上來跟我八卦誰誰怎樣了、昨晚球賽誰贏了、哪個老師又給他們擺臭臉看了。我經常問自己是不是要板起臉讓學生怕自己,才能成功管理好一個班級,可是又怕走上我一直瞧不上的刻板教師的老路。

終於有一天,政教主任找到我,說我帶的班在衛生、紀律以及學業成績等諸多方面的量化評比考核中均居年級的最後,然後他語重心長地說:班主任在學生面前要有威嚴,要向老班主任學習,對學生不能聽之任之。年級幾次開會我都是重點批評對象。領導施加高壓,同事冷眼旁觀,巨大的壓力下我開始失眠、神經衰弱。

我經常思考是做「學生心中的好班主任」還是做「校長心中的好班主任」,萬般無奈之下,我選擇了後者。

我硬著頭皮板起臉,剛開始學生以為我和他們開玩笑,直到又有任課老師反映他們課上紀律差,我罰全班寫幾千字的檢查,這回學生知道我是動真格的了。

一系列「魔鬼措施」之後,班裡果然清靜了很多,政教主任說我「總算是有個做老師的樣子了」。更神奇的是,加強管理的結果是班級各方面都走入了正軌,成績逐級提升。不知道是之前我沒把握好方法還是做學生的天性如此,好說好玩地哄著他們不聽話,非得拿鞭子抽著趕著才往前走。

現在我一進教室,瞬間鴉雀無聲。學生這麼怕我,無非是把我當成了傳統教育的又一個傀儡。想起從前的熱鬧,我內心的酸楚和悲哀無以言表。(蕭然(班主任) 專題採寫整理 陳遠寧)

相關焦點

  • 師生式的角色關係,是最有利於學生成長的一種角色關係
    在學生的意識中,師生關係的角色關係是早已存在的。是抽象的「師」與具體的「生」之間的關係。在新班主任沒到任之前,學生便會想像新班主任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學生從小學升入中學,抽象的班主任就已經存在於學生的意識中,這時師生關係已經存在。在學生沒有接觸到新班主任之前,學生不會將師生關係混同於朋友關係,也不會混同於母子關係。
  • 一次角色互換拉近師生距離
    「報告」,9月10日,上午第二節課,身穿十一中校服的黃煒老師站在八年級一班門口喊報告,等待學生老師的批准。「請進」黃煒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走到最後一排的空座上坐下。就是這樣一次師生角色互換的活動,拉近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全國第36個教師節當天,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很多老師紛紛表示,立德樹人要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 說說班主任怎樣安排學生座位
    每一個班主任編排座位都有自己的原則,不管是怎樣編排,基本的出發點都是要有利於班級的管理。如果是新接的班,對學生的情況不是很了解。為了保證處在不同位置的學生都能夠看見黑板,要根據學生的身高編排座位。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個子高且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會安排在靠牆或靠窗子第一桌和第二桌的位置,既不影響其他學生看黑板,也能夠時刻的提醒學生要專心聽講。2.遵循互補性規律。
  • 班主任怎樣建立師生關係,這4點分享給你,與學生友好相處
    現在的學生在課外書本中接受的知識越來越多,甚至有一些老師都不知道的知識。因此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沒有以前的權威了,也開始輕視老師。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改變自己過去的方式,重新的定位自己。在學習中於學生建立友好師生關係,接下來分享4點關於建立師生關係的做法,有利於與學生友好相處。
  • 當老師的人怎樣避免和學生起衝突
    師生衝突是導致新教師離職的主要因素,也是影響教師幸福感的一大原因。在工作中,教師應學會自我保護,儘量避免和學生產生衝突。一旦和學生產生衝突,不論是輿論還是處理成本,都對教師不利,那怎樣避免衝突呢?一 剛和學生接觸時一定要嚴肅嚴厲很多新教師,剛和學生接觸時對工作熱忱,對學生溫柔以待。
  • 教師及班主任應如何化解師生衝突
    但是,因為各人的能力、水平、個性不同,或者事件已經超出了科任教師能解決的範圍,班主任就不得不介入了。那麼,在這樣的情形下,班主任應該採取什麼行動呢?1、平息事態無論師生衝突的起因、責任,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介入,平息事態。平息事態的最佳方法就是把雙方分開,常見的如把學生帶離現場,換一個環境。
  • 智慧教室環境下師生互動行為研究
    現代遠距離教育》授權發布作者:江毅 王煒 李辰鈺 康苗苗 沈潔教育信息化2.0時代,智慧教室在促進教育信息化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智慧教室中的課堂互動成為研究熱點。目前,對高互動學習空間的分析主要基於兩種視角:師生互動分析[12]和協作學習分析[13]。師生互動分析主要關注智慧教室中的師生互動行為,通過量化統計和分析來呈現智慧教室中教與學的特徵,包括教師行為和學生行為出現的頻次及其持續的時間,以及技術在其中發揮的作用[14-15]。
  • 師生關係調查:45.1%學生不喜歡老師諷刺挖苦
    「你最不喜歡老師怎樣對待學生」  45.1%選「諷刺挖苦」  「你覺得老師最需要改進的是什麼」  72.4%選「與學生的溝通」  嘉興一份調查,讓不少家長老師很有挫折感緊迫感  記者 黃子秋 見習記者 李欣陽  嘉興三中副校長餘國英這兩天頗為失落,前兩天,她問讀高中的女兒
  • 在學生心目中,老師最合適的形象是怎樣的?
    2019年10月,四川省仁壽縣某中學發生一起學生暴力拍磚老師事件,導致老師最終離世。學生傷害老師的惡性案例讓很多老師無奈地說「以後誰還敢管學生?該怎樣就怎樣吧。」然而,教師的責任就是教育學生、引導學生,如果所有的老師都不敢管學生,那最終受影響的是整個教育,進而影響到整個國家、民族的發展。那麼,老師究竟該給學生怎樣的形象才是最好的?本文主要從小學和初中老師尤其是班主任的角度談談自己的看法。
  • 湖南軍訓教官與師生衝突致42傷 班主任叫120被打
    微博網友稱,8月24日上午,新生軍訓休息時,某班學生曾與一教官打鬧,下午訓練時,該教官體罰該班學生做伏地挺身,有學生堅持不了,教官便用腳踩。班主任上前說情卻被教官毆打。學生們見狀,集體和教官對抗。多名教官隨即參與互毆,局面失控,一片混亂。  一位參與軍訓的男生說:「被打的學生是20、21、22班的高一新生,猛然打了起來,嚇壞了。」
  • 學生和科任老師發生衝突, 班主任該怎樣冷靜處理?
    那麼,在這樣的情形下,班主任應該採取什麼行動呢? 無論師生衝突的起因、責任,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介入,平息事態。平息事態的最佳方法就是把雙方分開,常見的如把學生帶離現場,換一個環境。在分離雙方時要注意,先不問對錯,不立即呵斥學生,不要帶有明顯的傾向性,但行動一定要果斷堅決,態度要嚴肅。
  • 怎樣做一名合格的中職班主任
    要經常性的對班團幹部進行培訓,教他們這樣去處理班裡發生的一些事情,怎樣去管理別人,要經常與班主任溝通等。要指導班團組織根據校紀校規和學校有關部門的指示有序開展工作,並為其工作提供精神支撐和必要的條件保障。
  • 講公開課時,師生之間良好互動很重要,教師要把握好以下幾個要點
    師生之間良好互動,才能呈現一節完美的公開課。師生互動是否活躍是公開課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課堂上師生互動是師生經過共同努力,達到教學目標的一種途徑和重要環節。師生之間互動頻繁,教師恰到好處地提出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說出自己的看法,然後教師結合學生給出的答案進行適時的引導、點撥,並與同學們輕鬆地交流自己的思路,學生就會積極參與樂於發言,這樣的公開課就會活躍熱烈,學生之間就能夠產生不同答案的質疑、爭辯、討論、交流,能夠引發學生再次認真思考以便確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就被點燃了,真正變「要我學」
  • 班主任老師和學生有時候會發生衝突
    那麼,班主任老師怎樣做才能避免和學生發生衝突呢?一、平時和學生多接觸、多了解。班主任老師平時對學生的關心、了解,會積累師生間的感情。讓學生知道老師所付出的一切都是為了我。這樣等到出現問的時候,他會承受住老師的批評,會接受老師的意見。
  • 班主任怎樣批評學生?分清三類學生,因才施法效果好
    班主任批評哪個孩子,不管對與錯,學生都得無條件接受的。在師生關係上,學生基本處於弱勢(當時的情況,現在有了很大的變化),學生在成長中,特別處在「危機」時,是希望有人拉他一把的,是渴望老師的關注、承認、鼓勵和幫助的。班主任老師對學生可不能憑第一印象,給學生打上好壞的標籤,對某些學生不待見,一味的批評、否定、挖苦和責罰,在學生看來是很嚴重、很絕望、很可怕的事!
  • 班主任究竟應該扮演什麼樣角色?難以概定!但5種角色意識不能丟
    從小的方面說,學生的吃喝拉撒;從大了說,學生人生前途,學校的生存發展等等。由此可見,班主任的角色在學校管理工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班主任,要能夠清晰地認識自己在學校管理中角色地位,才能盡職盡責,出色地完成學校交給自己的管理任務,在學校的發展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 怎樣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
    只了解孩子是遠遠不夠的,作為班主任應該給予孩子更多關注、關愛。只有「嚴」「愛」相濟,才能體現出對學生真正關愛,比如,上課時特別注意面向全體學生,對他們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尊重他的獨立人格,給予每位學生參加學習活動的機會,針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讓每個學生回答問題後有一種成就感,當學生出現問題後,我們班主任正確教導,即使批評他,也讓他感受到這是班主任對他的關心。
  • 為什麼班主任要當成嚴厲樣子?多年後學生感恩,在校時領導喜歡
    自踏上講臺以來,八年有餘,那些平時嘻嘻哈哈的同事,一旦當上了班主任,在自己班學生面前,一定是非常嚴厲的,對學生不輕易露出笑臉。那麼有沒有那種在學生面前也面泛笑容,幽默且風趣的班主任呢?經過筆者反覆思考論證,這種班主任可能曾經有過,但現在已經絕跡了,即使以前曾經是這種的班主任,「成熟」以後也一定會變得莊重老成。
  • 嚴厲地批評學生後,發現錯怪學生了,這樣做可以修復師生關係
    但老師也是一名普通人,由於工作繁多等原因,也會影響到心情,時間長了,不可避免地會由於錯怪學生,而產生管理工作中的失誤,這樣不僅會影響到師生關係,也會對學生的情緒產生一定的影響,那麼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發現這些工作失誤要怎麼辦,怎樣才能修復因工失誤而損害的師生關係,我覺得這樣做最好:首先,作為班主任,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學生
  • 班主任教室貼太陽膜「偷瞄瞄」,師生關係不該是「躲貓貓」
    不少老師總喜歡談「為你好」「這樣是對的」「初衷是好的」,本質上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傲慢,而往往對學生的感受和接受度有所忽視。班主任「觀察」學生再添新方法。近日,一段班主任教室貼太陽膜觀察學生的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有個聲音稱:能看見我呀,這玻璃膜還是不隱秘呀,換一個太陽膜,隨後發出「哈哈哈」的得意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