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三戰」高考,專家:孩子成長沒有加快鍵

2020-07-26 健康時報客戶端

(健康時報記者 梁緣)這兩天,高考成績公布,甘肅隴南14歲男孩楊北京的爸爸卻很「糾結」:今年是兒子第三次參加高考,考了542分,超過甘肅省理工類一本線84分。是復讀還是上學,楊爸一時難於決斷。


14歲「三戰」高考,專家:孩子成長沒有加快鍵

資料圖片,牛宏超/攝

14歲三戰高考,成績542仍「糾結」

「考得很一般,在考慮是否要繼續復讀。」評價起兒子的成績,楊爸顯得很淡定。

視頻中,楊北京的書桌上堆滿了各種學習資料,牆上貼著臨摹的書法習作,一面落地書架上擺著各類書籍,父親時不時俯身查看兒子的功課完成情況……

據悉,通過自學和父親輔導,楊北京在9歲就完成了小學和初中課程,隨後跳級上高中,2018年,12歲時開參加高考,當時的分數是464分,過了二本線,2019年高考分數是508分,過一本線38分,今年是第三次參加高考,超甘肅省理工類一本線84分,然而,就是這樣的分數,在楊爸的口中卻也只是「很一般」,因為在楊爸看來,兒子平時考試能考到560多分。

至於是繼續復讀,還是填志願上大學,楊爸表示,「他年齡小,(上學)肯定由我們決定,但具體怎麼選,還沒定下來。」

高考成績只能證明「學習潛力」

這些年,每年高考季都會接二連三冒出一些「神童」,比如10歲上大學保持「全國最小大學生」紀錄的張炘煬、12歲就以639分的高考分數被中國教學技術大學「少年班」錄取的的龔民……

「過早的參加高考,並不是一件應該被鼓勵的事情。」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學院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張夢圓認為,高考作為一種入學選拔性質的考試,目標是為各個高校招錄適合的培養對象。高考是一個開始,學生們即將面對的除了專業學習,還有逐步獨立的生活和越來越多的社會參與。取得一個不錯的分數可能說明孩子具備一定的學習潛力,但並不能說明他已經做好了開始大學生活的準備。這需要生理結構、認知能力、自我和社會性都達到一定的成熟水平。「足夠的時間和社會學習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過早參加高考就像是把學會捕獵但羽翼未豐的雛鳥推下懸崖,孩子無疑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家長急功近利,孩子得不償失

「最常見的就是讓幼兒園的孩子學習書寫漢字、背誦艱深的古詩,給孩子報了大量的補習班等。」與過早參加高考一樣,這些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並不利於孩子的長期發展。這些教育方式通常有兩個特點,一是以比較為基礎。無論是制定學習目標還是考察學習成果,許多家長都是通過比較來進行的。例如,許多家長特別關注那些超出「常規」的行為,把某種偶然的或暫時的表現等同於獲得了出眾的能力。然而,三歲的孩子能背誦詩文,往往只是因為多次重複加上強化的作用,看起來流利順暢,實際上並不具有意義。一味追求更早更快更多,將孩子的任何成就都放在外在指標中評價,會傷害孩子內在的學習和發展動力。長此以往,孩子將無法體會審美、求知、挑戰的樂趣,而囿於向上比較的壓力和向下比較的虛榮之中。

二是只接受成功不接受失敗。在一些父母眼中,進步似乎是應該的,只要「投入」就必須看得到「產出」。而退步或原地踏步則是不被允許甚至不能談論的。實際上,成長需要成熟的條件和量變的累積,也會伴隨著試誤和波動。在只能成功的要求中成長的孩子,往往會缺乏探索的勇氣和面對挫折能力。

安守邊界,別把成年人的焦慮傳遞給孩子

這幾年,名牌高校學生抑鬱、出家、甚至自殺的事件總能出現在新聞媒體頭條,「北大數學天才」柳智宇出家後又還俗、「弒母案」學霸吳謝宇逃匿後被捕……什麼時候學霸成了這個社會的邊緣人群和危險分子?

家長望子成龍的同時,如何讓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和積極樂觀的心態,張夢圓提出了以下四點建議——首先,家長要做的是認識到心理發展的客觀規律,允許孩子按照一定的步驟和速度發展。

其次,要重視孩子的個性品質和社會性能力的發展,設置多元化的教育目標,把身體健康、品德良好、情緒穩定等都納入其中。

第三,要尊重兒童的自主性,給予孩子適當的空間去嘗試去選擇去建構以他的視角展開的世界。

最後,也可能是最有效的一點,就是家長要學會及時調整自身心態,耐受自身的焦慮不安。把為人父母的角色轉變帶來的挑戰、自身未完成的願望、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等安守在自我的邊界之內,不把成人的焦慮以教育的形式傳遞給尚未發展成熟的孩子。


相關焦點

  • 14歲少年初二起退學在家自學報名高考遭拒
    原標題:14歲少年初二起退學在家自學報名高考遭拒   原標題:14歲少年高考報名遭拒   楚天金報訊據《法制周報》報導從初二就退學在家自學的長沙市14歲少年王聰(化名),近日在長沙芙蓉區招生辦報名參加2014年高考時遭到拒絕,理由是他不具備「高中畢業或同等學力」。這一始料不及的結局讓其父王先生頗感無奈。
  • 孩子成年前的三個「黃金生日」:14歲、16歲、18歲,助娃走上正道
    提到「生日」,大家想到的肯定都是孩子的出生日期、吃蛋糕、吹蠟燭許願。每個人每年都有一個生日,生日也是每個孩子的「期待日」,孩子們每年都期待自己生日的到來,可以吃大大的生日蛋糕,得到全家人的祝福。父母除了陪孩子過正常的一年一次生日外,每個孩子還都應該有3個特殊的「黃金生日」,分別在14歲、16歲、18歲,過好了這3個生日,能助娃走上正道!
  • 耶魯專家跟蹤孩子40年研究結果:1-14歲孩子成長密碼
    這些孩子成長中的「為什麼」,我們經常搞不懂。耶魯大學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所跟蹤孩子們40多年,研究1-14歲兒童行為的變化與發展。相信這些成果能夠幫助咱們做爸媽的真正了解自家的孩子。大約在1歲半到2歲半,孩子會反覆地穿梭於「和順期」與「執拗期」之間。因為孩子這時候成長迅速,這些周期也相對短一些。
  • 一歲到14歲孩子的成長密碼
    ……這些孩子成長中的「為什麼」,我們經常搞不懂……耶魯大學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所跟蹤孩子們40多年,研究1-14歲兒童行為的變化與發展。相信這些成果能夠幫助咱們做爸媽的真正了解自家的孩子。大約在1歲半到2歲半,孩子會反覆地穿梭於「和順期」與「執拗期」之間。因為孩子這時候成長迅速,這些周期也相對短一些。2歲孩子不」字當頭,打滾撒賴,一意孤行,佔有欲強,自私霸道。
  • 廣場對兒童成長不可或缺 專家籲加快「兒童友好型」廣場建設
    1月10日,多位教育專家表示,廣場的存在對於兒童的健康身心發展不可或缺,中國國內目前鮮有「兒童友好型」廣場,建議中國廣場建設應增加兒童因素的考慮,加快「兒童友好型」廣場建設。廣場是城市中人們進行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活動或交通活動的空間,在廣場中或其周圍一般布置著重要建築物,往往能集中表現城市的藝術面貌和特點,是城市規劃布局的重點之一。圖為杭州著名廣場西湖文化廣場。
  • 【神童】黃家琪:何以14歲就高考682分進清華?
    2016年清華大學開學,最具有吸引力的莫過於35為「00後」(即16歲),最小的的年僅14歲黃家琪。這讓很多18、19歲參加高考的同學都為之汗顏啊。  那麼,今天,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黃家琪何以在14歲的年齡就考進清華大學呢?  首先,來談談他的家庭教育。  雖然從公開的資料中並沒有任何蛛絲馬跡關於黃家琪父母、家庭背景等資料。但可以肯定,黃家琪的父母在孩子身上是花了功夫的,而且是成功的。
  • 她是中國高考的神話,14歲以900滿分考入清華,如今34歲現狀如何
    考上清華北大是多少學生的夢想,不過高考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清華北大則是橋那邊最多人選擇的一個目標,想要在這麼多人當中脫穎而出,如果沒有過人的天賦或者是超人般的努力,是根本達不到這個目標的,畢竟清北作為我們國內學府的最高殿堂,多少人做夢都想拿到這兩所學校的錄取通知,之前有一個女生,她被稱為中國高考界的神話,14歲就以滿分的成績考入清華,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她怎麼樣了?
  • 14歲自學少年高考報名遭拒 招生辦:不符合條件
    [導讀]5歲直接讀小學二年級,8歲讀五年級,11歲退學;招生辦:高考報名需高中畢業或具同等學力。高考報名是否要設門檻,各方爭論激烈。  教育部明確規定,高考報名需滿足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如果報名者確實很優秀,但無法滿足兩項要求中的任何一項,該怎麼辦?高考報名該不該設立門檻,專家和網友們爭論得很激烈。
  • 1-14歲孩子的成長密碼,讓你真正了解自家的孩子
    孩子為什麼不像以前一樣粘人了?孩子為什麼脾氣越來越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許多「為什麼」,家長都沒有搞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耶魯大學甚至對此做了40餘年的研究,最終發現:孩子在1-14歲的成長是有規律的。
  • 濟南初中生14歲成長禮,孩子為親人寫下萬餘字小傳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潘世金 實習生 趙長春14歲,從少年邁向青年;14歲,褪去稚嫩走向成熟,14歲,不同於之前任何一個生日,因為孩子從14歲開始需要自己擔責了,這不僅僅指的是家庭責任,更重要的是法律賦予的責任。
  • 5歲進私塾,14歲考大學,被「快進」的人生,為孩子帶來什麼?
    張易文的成長軌跡和同齡人完全不同。4歲開始在父親的私塾讀書,9歲時第一次參加高考,10歲時被商丘工學院專科錄取,13歲畢業回私塾當助教,一個月2000塊的工資。雖然他不後悔進入少年班當天才神童,但是之後他曾三次報考研究生,卻都因為各種理由退出,甚至連考場大門都沒有踏進。
  • 天才少女張易文,10歲上大學的背後!專家:人生慎按加速鍵!
    她之所以當時成為新聞人物,不在於她上大學考了多少分,而在於她考取大學那年年僅10歲。在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那天,有一張照片令人記憶猶新,在照片中,她舉著自己的錄取通知書,臉上綻放著燦爛的笑容。站在她旁邊的父親沒有出鏡,僅僅是將一隻手搭在她的肩膀上,而這隻手,卻在過去的10年裡一手規劃了她整個人生的軌跡。
  • 高考史上最牛的3位學霸,圖二14歲就考滿分,圖三是高考傳說
    2019年的高考已是很近,前段時間教育部明確發文任何地方都不能再炒作高考狀元。儘管教育部禁止炒作,但是每年的高考,都還是會有很多厲害的學霸出現。這些學霸往往都是別人家裡的孩子。外人都以為他們是天才,實際上他們也是普通人,只不過在學習上比我們厲害些罷了。
  • 1-14歲兒童心理全解(十一):11-12歲孩子的心理成長特點
    1-14歲兒童心理全解(三):3-4歲間孩子關鍵月齡段及培養要點 1-14歲兒童心理全解(四):4-5歲間孩子心理成長特點及培養要點 1-14歲兒童心理全解(五):5-6歲間孩子心理成長特點及培養要點
  • 3歲7歲12歲,孩子三次叛逆期,家長這樣教育,讓孩子優秀成長!
    孩子的一生會經歷3個叛逆期,分別是3歲,7歲與12歲,而每一個叛逆期,都是孩子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家長如果沒有抓住機會去正確引導孩子,那麼孩子以後的發展就很有限,會教育的家長,一定會抓住這三個叛逆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孩子能夠優秀成長,擁有無限的可能!
  • 14歲女生三度輟學在家自習 高考考出651分
    早慧女生曾三度輟學在家自習 其父抱怨應試教育不利發揮女兒的天賦    王家欣最近有點煩,這位年僅14歲的石門中學高三考生今年參加了第二次高考,考了651分高分,在普通人的眼中,超出今年省理科一本線30分的這個分數已經相當不錯,但是家欣一家都覺得不滿意。
  • 柏燕誼:孩子成長的三個重要階段,父母都知道嗎?
    >柏燕誼:孩子成長的三個重要階段,父母都知道嗎?PCbaby作者:佚名  上周,著名心理學家及暢銷書作家柏燕誼受上海鼎翊邀請出席了「第一財富論壇-2016成都峰會」,以《放飛的青春——父母應掌握的教育良方》為主題做了精彩演講,分析了孩子一生中重要的三個階段
  • 三歲之前,不這樣做,您將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導讀:三歲之前,不這樣做,您將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三歲之前,不這樣做,您將會毀了孩子的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1-14歲兒童心理全解(十二):12-13歲間孩子的心理成長特點
    1-14歲兒童心理全解(三):3-4歲間孩子關鍵月齡段及培養要點 1-14歲兒童心理全解(四):4-5歲間孩子心理成長特點及培養要點 1-14歲兒童心理全解(十一):11-12歲孩子的心理成長特點 12歲的孩子有充足的安全感
  • 我國高考歷史上,高考總分最高的三位學霸,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導語:高考是孩子成長中的一件大事高考,無論是對於家長來說還是考生來說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時時刻刻牽動著每個家庭的心弦。而每到這個時候,很多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就會用讓人羨慕的成績單出現在我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