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下,市場營銷教學如何發展?
新時代商科案例教學如何改進?
如何加強師資力量在市場營銷教學中的作用
2020年12月11日,「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2020教學年會暨營銷學科發展論壇」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文泉樓北506會議室舉行。
本次會議主題是「後疫情下市場營銷教學:產教融合與實踐轉型」。此次會議由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主辦,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承辦,湖北省市場營銷學會協辦,同時獲得了清華大學出版社的支持。
上午進行的「數據與市場研究專場」線下分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線下及線上參會人員都收穫良多!
下午14:00,「案例研究與教學專場」師資培訓班第二場正式開始,由於疫情原因,主講嘉賓無法親臨現場,但仍通過線上平臺向大家帶來精彩絕倫、乾貨滿滿的分享!
本次會議在線下現場與線上網絡直播同步進行。本專場由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副會長兼案例教學與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蔣青雲教授主持開場。
分享嘉賓分別就「新時代商科案例教學系統」、「營銷管理案例教學探索」及「紅星美凱龍的數位化營銷」進行了精彩的主題分享與交流。
首先,蔣青雲教授就本專場的主題《三曹對「案」——案例在市場營銷教學中的運用研究》做了重點闡述。
他指出,本專場主要是多維度全景案例教學和現場案例教學相結合的研討會,希望各高校老師踴躍參與到討論中。
中國品牌研究中心(CBC)主任、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大學博士生導師王海忠教授以《高「案」極望——新時代商科案例教學系統建設》為主題進行了精彩的分享。
他指出,新商科大學教授職業的四重任務:教學、研究、指導與服務,並以家國情懷案例引出此次分享的重點:案例研討式教學理念與方法。
由此,他提出了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研討式的新商科案例教學系統。該系統旨在充分利用中國案例共享中心的資源,積極引導學習者在課堂上圍繞生動的案例進行討論。
最後,王教授提出了四點構建新商科教學系統的方法與思路:第一,加強社會實踐調研;第二,撰寫教學案例;第三,中國管理實踐的研討與浸潤;第四,提出案例教學asker五要素模型。
上海市市場學會常務理事、上海MBA課程案例庫開發共享平臺案例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教師教育與發展中心主任、市場營銷系葉巍嶺副教授以《雪「案」螢窗——「以學習者為中心,營銷管理案例教學探索」》為題進行了精彩的分享。
葉教授分享了自身教學的三個原則:放下偏見、角色轉變和任務明晰。她指出在學習的過程中,認知學習、行為實踐和觀念構造是三角關係,也是螺旋式上升的。
特別地,在如何將案例融入進MBA的營銷課程教學方面,她提出可以通過材料閱讀來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通過問題解決型習題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通過案例、項目和情境模擬來提升學生的判斷力來使案例與課堂教學相融合。
葉教授十分關注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過程,從標準化考核轉移到掌握知識技能的評價,從總結性評價到過程性評價,以及從學習者被動學習再到主動學習這四個方面探討了如何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範式。
最後,她還分享了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目前的案例教學方式:雙師同堂(業界雙師與跨專業雙師)、博約課堂以及整合實踐項目。
現任紅星美凱龍集團助理總裁、集團企劃管理中心總經理、集團網際網路營銷中心CMO何興華先生以《拍「案」說理——現場案例討論:紅星美凱龍的數位化營銷》為題,介紹了數位化營銷模式下的流量製造問題。
傳統營銷模式大多採取廣撒網的方式,這很容易造成對象定位錯誤、內容匹配不準、互動鏈路斷裂、營銷沒有閉環、產品復購率低、用戶資產利用率低和流量成本持續遞增七重浪費等問題。
在此基礎上,他提出,傳統營銷模式缺乏的不是用戶,而是與用戶互動的能力;而大數據和新媒體作為數位化營銷的兩大驅動力,能夠幫助品牌精準識別用戶並對用戶進行信息觸達。
紅星美凱龍公司建設了數位化企業需要構建超級流量場的四大核心能力——造「畫像」、造「場景」、造「內容」和造「工具」。
其利用用戶數據構建精準的用戶畫像,連接阿里系與字節跳動系等尋找潛在用戶,構建了與阿里合作的天貓同城站、社群、導購數位化賦能、官方自媒體和自身的數據平臺與全網投放平臺這五大場,通過線上平臺及導購用戶一對一的方式與用戶進行高頻互動。
本次會議整整持續三個小時,會議通過線上平臺同步播出,最高觀看人次達到2000多,線上觀眾反響熱烈,積極互動。
蔣青雲教授對本次會議做出最後總結,對各位嘉賓的分享做出了精彩的點評與總結,為「後疫情下市場營銷教學:產教融合與實踐轉型」提出了獨具特色的方案與見解。
本次「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2020教學年會暨營銷學科發展論壇」師資培訓班圓滿結束。
12月12日至13日還將舉行教學年會開幕式與大會主題報告及優秀教學成果評選與教學年會閉幕式活動,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