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種教育方式教不出好孩子!愛孩子的家長們快來看看

2020-08-28 望夜

如何教育好孩子是每位家長都會思考的問題。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和成長環境,即使我們平時看了不少育兒書籍,聽了大量育兒網課、講座,我們也很難去找到一套專屬的培養方法去適應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



但仍然會有一些廣泛性的要求,讓我們不要去違反。在我們成為好家長的路上,以下6點,就是我們必須時常提醒自己不要去做的。

1

對孩子沒有原則的放任

一些孩子在公共場合(餐廳、電影院、列車車廂等)大聲喧譁、忽視規則甚至做出有可能傷害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行為,很多家長會認為,吵鬧、偶爾不按規則行事、和小朋友打鬧是因為孩子不懂事,這是孩子的本能,鬧一鬧無傷大雅,因此對孩子不予管教,任由孩子繼續這些不良的行為。


孩子是需要管教的。所謂有教養的孩子正是因為家長一點點教導出來的。孩子的成長,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明白是非與規則的意義,否則孩子就無法融入社會,成為群體接受的人。

正確做法:

家長對孩子的管束,是作為家長的重要職責。

很多家長不知道如何正確地管教孩子,也不想在孩子面前扮「黑臉」。所以乾脆選擇聽之任之。長此以往,家長再想去管教也有心無力了。

因此,我們必須儘早為孩子定下規則與相對應的懲罰手段。比如一旦孩子犯了錯誤,則可以縮減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或者取消一次與小夥伴玩的機會。

在孩子犯錯之後,除了懲罰,還應該向孩子解釋為什麼這樣的行為是不可接受的。


2

給予孩子過分的偏袒

很多家長,出於保護孩子的目的,總是不自覺地維護孩子。但這種維護最好只建立在正確的是非觀上。而不是當老師或其他大人告狀時,為了讓孩子少受懲罰甚至根本不相信孩子會犯錯,一些家長開始傾向於為孩子辯護,或者乾脆認為是他人對孩子有偏見。

這樣對孩子的錯誤視而不見或者避重就輕。這不利於孩子的責任感塑造,我們的家長應該在是非觀念上作為孩子的標杆。

正確做法:


明明白白地告訴孩子,哪裡做得對,哪裡做的不對,明白有些規則必須遵守,並且為自己犯下的錯誤行為承擔後果。在嚴厲對孩子的錯誤時,別忘了,你這樣做的理由是愛。


3

無條件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

為了讓孩子順心順意,無論是小玩具還是其他價值更高的物品,只要孩子開口要,家長就滿足孩子的要求。這樣無條件的滿足,無疑是在慣壞孩子。

有些家長一方面是覺得自己以前沒有的,都想給孩子。或者別人有的,自己孩子也一定要有,不能委屈了孩子;一方面不忍心拒絕,孩子一哭鬧就投降,認為一旦拒絕了孩子的要求,自己就成了孩子的敵人。

但正因為你的這種擔心,孩子以後就會通過撒嬌、哭鬧來達成自己的目的。而社會上其他人可完全不介意成為你孩子的「敵人」。

正確做法:


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懂得「等價交換」,一切收穫都應該有付出的道理。

我們可以為孩子限定每月的消費額度,如果孩子想要更多或者更昂貴的東西,就必須付出勞動,比如力所能及的家務等等。但金額設置要恰當,這能夠幫助孩子理解金錢的意義和勞動的價值。

如果他們想要更多或更昂貴的東西,他們必須為了賺錢做家務,或者學會慢慢攢錢。


4

當著孩子的面爭吵

如果您經常和您的伴侶、家人當著孩子的面惡語相向、高聲爭吵,那麼您就要注意啦,這樣對孩子來說會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經歷了親近人的爭吵,孩子將會產生極大的恐懼和心理壓力,他們可能會錯誤的認為這就是人與人相處的方式,導致逃避親密關係或者將這種「火爆」的相處方式繼續下去。

正確做法:


請在孩子面前保持克制,如果一定要爭吵需要避開孩子。家中的矛盾儘量不要通過爭吵的方式解決。同時教育孩子,罵與暴力不是正確處理問題的方式。

注意,孩子如果因為家人的爭吵而受到過度的刺激,請及時求助專業心理治療師介入,讓孩子能夠有傾訴對象,並得到專業指導,重新擁有天真,快樂的童年。


5

自己違反規則

當著孩子的面插隊、撒謊、和違反交通規則都會給孩子做出壞的榜樣。尤其是我們常常能在新聞裡看到,不少父母騎著電動車載著孩子,還違反交通規則,被交警攔下還振振有詞。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是最容易受到影響的,經常接觸到壞的行為,孩子的是非觀就會慢慢模糊。

正確做法:


當然是在孩子的面前做好榜樣,做一個遵守社會規則的大人。過馬路看綠燈,不插隊,不隨地吐痰,我們好的樣子,就是孩子未來的樣子。


6

不陪伴孩子

孩子們需要被重視、被愛的感覺,需要感受得到他們值得被關注與被愛。

但是,如果你總是工作到很晚,或者一回家就選擇用電子產品打發時間,而不去與孩子交談或者玩耍,孩子的內心可能會受到傷害,孩子會覺得,自己是不重要的,從而喪失自信和積極的心態,嚴重的可能會產生一些心理疾病。

正確做法:


其實說起來很簡單,那就是真正地放下一些成人世界的應酬、娛樂,把自己變成一個孩子,和孩子一起玩耍!即使你有一個滿滿的工作日程,也儘量每周至少安排一天或一個晚上奉獻給孩子們。一起去看電影,或在公園裡度過一個下午。


孩子要的很簡單,只是一個玩伴而已。他真正渴望我們陪伴的時間也只有這幾年而已,請好好珍惜吧!



好了,各位好家長們,以上這6點,請您對照平時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有沒有出現,快檢查一下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畢竟,時時反思自己,也是做好家長的要求。

相關焦點

  • 這六種媽媽累死也教不出好孩子,吃力不討好,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認為,只要自己拼死拼活的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環境,就是盡到了自己教育的責任。但是又有多少家長沒能採取正確的教育方法而導致了吃力不討好。教育孩子要講究方式,千萬不能成為以下六種母親。這位母親終於發飆:&34;孩子反駁:&34;是的,母親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其實很多孩子最害怕的一句話就是:我是為你好,爸媽工作不容易,你要體諒我們。父母總是希望孩子無條件的體諒自己,可是作家長的又是否想到這些話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了多少的傷痕?以下這六種媽媽,再怎麼累都教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 這4種教育方式,養不出好性格的孩子
    想培養出好性格的孩子,務必警惕這4種教育方式——    01    嚴厲、專制型不可忽視的是,現在仍然有一些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化身「虎媽」「狼爸」,對孩子的教育十分嚴厲、要求嚴格、控制欲強,動輒打罵孩子。
  • 家長3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容易教出「白眼狼」,別指望孩子孝敬你
    如果孩子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那麼這個孩子肯定是品性不佳的。但現在有太多不孝順父母的情況出現,類似的社會新聞越來越多了。孩子不孝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沒有教育好。孩子的錯誤教育方式,容易教育出不孝順父母的「白眼狼」。之前有一則社會新聞,說的就是不孝順母親的事情,讓人覺得觸目驚心。
  • 3種不可取的教育方式,孩子最容易走偏,家長別不在意
    我嫂嫂之前因為工作常年不在家,後來為了孩子甘願當起了全職媽媽,日常主要的工作就是陪孩子寫作業,為接下來的升學做準備,可能是因為著急,孩子在學不會的情況下,我嫂嫂就會衝孩子發脾氣,孩子也因此越來越不愛說話,孩子的爺爺奶奶看到後就會比較心疼,並希望我嫂嫂能多點耐心不要總衝孩子發脾氣。當然這種發脾氣式教育是不可取的,除此之外,下面3種教育方式也是不提倡的,家長們快來看一下吧!
  • 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家長只批評沒用,6步教育出愛學習的好孩子
    那為什麼生活中,還有不愛學習的孩子呢?這一定是我們的教育手法出現了問題。而從反饋的內容來講,賞識教育要優於訓斥教育。因此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多表揚,少訓斥。教育專家張敏馬上提出來:「這在我們教育當中,就不是無條件的愛。」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我自己有時也會不自覺就冒出一句類似的話。
  • 孩子說話晚不等於智商低!滿足這6種情況,智商高又聰明快來看看
    前兩天在育兒群裡跟媽媽們討論孩子說話早晚的問題。大玉兒家的寶寶快3周歲了,說話還是不利索,她非常擔心。跟她情況類似的還有很多。我堂妹家的女兒快到5歲了,說話還不利索。差點夫妻倆要鬧離婚。那麼孩子說話晚真的是智商低嗎?其實不然。說話早晚跟性別、生活環境以及家長的教育都有一定的關係。有研究表明,男孩在接受視覺語言任務的時候,大腦的視覺中樞活躍,接受聽覺語言任務時,大腦的聽覺中樞變得活躍。
  • 這4類媽媽多辛苦也教不出好孩子,好多人屬於第一種,快反省一下
    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了,很多寶媽寧願辭職不上班,也要全職在家帶孩子,為了陪伴孩子,為了教育成才,不過有時候付出了不一定有回報。其實孩子這樣,有沒有考慮過是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對呢?在管教孩子的問題上,媽媽很重要,不過有幾種媽媽,不容易教好孩子。這4類媽媽多辛苦也教不出好孩子,好多人屬於第一種,快反省一下!希望你不是其中一種。
  • 三十六計教出好孩子,優秀的教育方法讓孩子更優秀
    也就是說為了增強孩子的耐挫力,父母們不妨有意識地給孩子創造一些適度的挫折情意,這種挫折教育對增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大有好處。 六、放手計——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要什麼都為孩子做好,家長應當試著放開手,讓孩子自主地去做,第一次也許做不好,但以後就會做得又快又好。
  • 孩子進步大、變化大......家長們都說好的集訓營,你不來看看?
    如今,這群孩子已經畢業啦快來看看他們的暑期精彩生活吧~、3種形狀、3種材質,逐步成長到介紹幾何體、計算幾何體、按規律擺放幾何體;從第一周的小組基礎課程到專業化的個訓課程;從獨立完成訓練到相互檢查提問,我們見證了孩子們每一步成長......
  • 當孩子步入青春期,家長該學會這8種陪伴方式
    青春期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家長的教育方式如果不對的話將帶來嚴重的後果。今天就一起來學習一下,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哪些變化是需要家長特別注意的?,而且一旦吸進去就出不來。家長很想看看孩子的日記,很想了解孩子的心理。
  • 有這幾種教育態度的父母,很難教出優秀的孩子,你中招沒
    文|淘媽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家長的教育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一生。如果家長的教育態度是正確的,會助力孩子的優秀成長;相反,如果家長的教育態度是錯誤的,除了達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甚至還會給孩子帶來一輩子的傷害。
  • 家長必讀:德國媽媽教你如何教出自律的好孩子!
    答案是:教育。對德國媽媽來說: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規矩大於寵愛,身教重於言教!看看德國媽媽崗位說明書上的62條德式教養規則,教出自律好孩子吧,同時也反思一下,我們做到了多少!一、德國媽媽崗位關鍵問題與對策Q1:孩子丟三落四怎麼辦?
  • 3-6歲孩子成長關鍵期,儘早立這4個規矩,不打不罵教出好孩子
    所以當孩子做錯事情,家長要及時幫助他們改正,不要因為年紀小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父母也都知道規矩對孩子意味著良好的行為引導,幫助孩子養成規範的行為習慣,所以立規矩就要按照這個思路走,下面四個規矩就非常適宜,父母們可以參考看看。
  • 如何讓孩子愛家?更顧家?6個方法營造「愛而不溺」好家風
    隨著社會的發展,父母們認識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一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如果在童年時期能接受良好的家教,就會為將來人生奠定紮實的基礎,而實施這方面的教育,則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給孩子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就可以培養出一個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孩子。對幫助孩子建立未來良好人際關係和健康情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這3種教育方式,培養出來的孩子都容易走極端,家長們醒醒吧
    社會進步了,家長們賺的錢多了,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會有出息,然而這卻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如願以償的,很多孩子因為一直承受著家長寄託的希望,已經不堪重荷,甚至出現抑鬱症和走極端的行為,現代社會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不少父母好不容易把孩子養大成年,孩子卻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真的讓社會惋惜。
  • 家長教育孩子學習,掌握這4個心理學規律:輕鬆教出愛學習的孩子
    ——(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因此,如果我們的家庭教育,不能夠注意到孩子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共同成長,那麼我們的教育也就是失敗的。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學習磨蹭、厭惡學習的時候感到束手無策。但其實,如果家長能夠利用好以下這幾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心理學規律,誘導孩子的行為方式,其實教育一個愛學習的孩子,就能夠變得十分輕鬆。
  • 孩子犯錯你的懲罰是否過於嚴厲?10種管教孩子的方式,現在教給你
    我發現很多的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使用的方法都是比較嚴厲的,導致了孩子在和家長相處的時候會出現很多的問題,來看看你家孩子是否有這樣的表現。孩子做事情沒有主見,而且非常安靜,有時候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卻不敢。孩子的叛逆心理如果非常的強烈可能還會學習家長們的做法以上的5種現象,但凡孩子中了3條就說明,你的的教育方式已經開始在影響孩子了,我們身為家長能做的也就只有改正自己的教育方式,我一共總結了10條管教孩子的方式,我們能一起來看一看吧。
  • 孩子犯錯你的懲罰是否過於嚴厲?10種管教孩子的方式,現在教給你
    我發現很多的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使用的方法都是比較嚴厲的,導致了孩子在和家長相處的時候會出現很多的問題,來看看你家孩子是否有這樣的表現。孩子做事情沒有主見,而且非常安靜,有時候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卻不敢。孩子非常的害怕自己做錯事情,對批評非常的敏感。從來不用這種行為來試探,家長的底線在哪。
  • 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來看看這些家長令人驚豔的教育方式
    文|秘籍君如今重視教育的父母有不少,但是不知道從何入手的父母也有不少。隨大流吧,很容易人云亦云,而且有些時候,一些教育方式這時候管用,過幾年又被證實對孩子身心有害;想要走出自己的獨立風格,如果家長自己肚裡沒點墨水,還真不行。
  • 三十六計教你教育出優秀孩子
    孩子優秀只是因為教育方法更優秀。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長、老師常常因為孩子進步緩慢而著急,由此或者粗暴地給孩子戴上「腦子笨」、「性格難以改變」之類的帽子,或者自認為學識淺、水平低,不會教育孩子。實際上,只要方法妥當,任何孩子都是優秀的;只要用心,總能找到合適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