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枕」也叫「失枕」,是一種好發於青壯年的常見疾病。特徵性表現就是入睡前並無任何症狀,晨起出現頸背部疼痛,頸部活動受限,通常認為與睡枕或睡姿不當關係密切,也可因頸部受到風寒發作。「落枕」並不一定是 頸椎病,但是頸椎病患者容易睡「落枕」。「「落枕」是因為睡姿不當導致頸部肌肉拉傷勞損,隨著時間推移拉傷勞損往往可以逐漸恢復,「落枕」即可自愈,如果你頸椎經常不舒服,然後頻繁睡「落枕」,你應該骨科看看是否有頸椎病;如果你脖子平時沒有任何症狀,只是偶爾發生睡「落枕」,那說明你應該沒有頸椎病,你只是一時睡「落枕」而已。
為什麼「落枕」的會是我?
1、睡眠姿勢不當 通常情況下人在進入睡眠狀態後會不自主翻身調整自己的睡姿,當人處於極度疲勞睏倦,或醉酒後,倒頭就睡,頭部位置在枕頭上位置擺放不當,就昏昏睡去,使得頸部長時間處於過度偏轉的位置,由於過度疲勞或者酒精麻痺無法自主調整睡姿,導致頸部一側肌肉,關節和韌帶長時間處於過度牽拉狀態,引起急性軟組織損傷,局部疼痛,活動受限;另外睡眠時枕頭過高、過低、過軟、過硬都會使頭頸處於過伸或過屈狀態,也是引起「落枕」的常見原因。
2、頸肩部感受風寒 「落枕」常發生於冬春季,多因睡覺時不注意頸肩部保暖所致,盛夏貪涼空調直吹,使頸肩部 氣血凝滯,筋絡痺阻,引起局部肌肉 痙攣性疼痛。
3、原有頸椎病患有頸椎病或頸椎關節錯亂的人,稍微感受風寒或睡姿不良,即可引發本病,甚至可反覆「落枕」;另一方面,經常落枕的人,也容易誘發頸椎病。此外,長期工作姿勢不良,也容易誘發落枕。
「 落枕」了,我該怎麼辦?
通常情況下,排除了 頸椎病的「落枕」呈現自愈性,也是一種常見疾病,到醫院治療有點小題大做,不治療則又疼痛難忍。如果發生在我們身上,可以在家採取一些簡單的方法,緩解頸部僵硬疼痛,促進恢復。
1.藥物治療 若無禁忌症,最為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口服非甾體消炎藥(例如布洛芬等),配合外用膏藥貼劑,能夠迅速緩解疼痛,減輕炎症反應,加速恢復。
2. 推拿按摩 「落枕」後頸後部往往有固定的痛點,從痛點上方往下輕輕按壓揉搓,直到肩背部為止,依次按摩,對於最痛點按壓力度至感覺明顯酸脹即可,再以拳頭輕輕扣擊按摩的部位,按摩和扣擊交替重複3遍,動作一定要輕柔,可迅速使痙攣的頸肌鬆弛而止痛。
3. 溼熱療法有些科普認為「落枕」是一種急性肌肉扭傷,他們推薦用冰敷的辦法緩解急性症狀,這個我不贊成,實際上冰可能導致肌肉進一步攣縮,加重疼痛和僵硬。我推薦採用溼熱療法(這一點與國際上通行療法一致),最為簡單可行的就是用熱水淋浴頸肩部,如果有條件,可以採用溫水浸泡(溫泉或者浴缸),不推薦採用熱電吹風或者發熱貼熱療,因為乾熱可能導致炎症加重,血液淤積。溼熱療法推薦每次15-20分鐘,不宜過長。
4. 中醫推拿、針灸、拔罐、熱療、電療、頸椎牽引之類的治療對於 慢性疼痛也有一定程度緩解效果。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去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
「 落枕」可以預防嗎?
1. 保持良好的睡姿和睡眠環境 以仰臥、側臥睡姿為主,趴著睡覺很容易造成頸椎關節扭轉過度和頸部肌肉疲勞。睡眠時應將整個頸部枕在枕頭上,不要懸空,不要貪一時涼快而將頸背正對著風扇或空調直吹,以免頸部著涼引起頸肌 痙攣,床墊硬度合適,過軟過硬都會引起脊柱處於側彎狀態。
2. 選擇合適的枕頭 枕頭的高度應以個人身材體格為標準,原則是,睡在枕上要能保持頸椎的正常曲線,不會使頸部扭曲。仰睡:習慣仰睡的人,枕頭高度應以壓縮後與自己的拳頭高度相等為宜,保持頸部輕微後伸。側睡:習慣側睡的人,其枕頭高度應以壓縮後與自己的一側肩高度一致為宜,枕頭以軟硬度適中、稍有彈性為好。
3. 頸背部肌肉的鍛鍊 要想保護好頸椎,關鍵要鍛鍊好頸背部的肌肉,頸背部的肌肉是保持頸椎穩定的關鍵,建議參加羽毛球,放風箏,遊泳等運動。
4. 保持正確的工作,學習姿勢 長期坐在 電腦前的工作性質,伏案工作者,也應該定時抬頭活動頸部,防止頸肌慢性勞損,有助於減少 落枕風險,避免長期低頭使用 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