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忠: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臺灣世家——訪霧峰林家宮保第古宅

2020-12-19 王炳忠臺灣

為推動罷免民進黨側翼「基進黨」的「草包立委」,也就是那個說要招香港人來當兵、臺灣「健保」養十四億人的陳柏惟,這些天都到他在臺中當地的選區活動,並順道參觀有「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臺灣世家」之稱的臺中霧峰林家,更有幸被認了出來,請到貴賓招待室茶敘。

午後與霧峰林家傳人林義德先生在臺灣唯一的「宮保第」官宅談往,從身後追贈太子太保的福建水師提督林文察開始,到「中法戰爭」中抗擊法軍、賞賜黃馬褂的二品道員林朝棟,以及林義德先生的祖父、堅持抗日而回大陸追隨孫中山先生的林祖密將軍。

林祖密將軍之子、曾於抗戰時期遠徵滇緬、後加入中共地下黨而於50年代「白色恐怖」遭處決的林正亨,即林義德先生的叔父。林正亨35歲魂斷臺北馬場町刑場,成為第一位就義的臺籍中共黨員,後有多位胸懷祖國的臺灣人也都被國民黨認定為「共產黨」或「左傾」槍決,島內本土的「祖國派」從此斷了香火,「皇民化」的漢奸家族反而成為國民黨拉攏的權貴。林正亨妻兒在中共保護下輾轉逃到大陸,兒子林為民後為北京資深記者。

撫今追昔,緬懷忠義,這是一個英雄世家用族人血淚換來的榮耀,更是一段臺灣人在近代中國的奮鬥中被淡忘的歷史。小小島嶼,其實一直處在中華民族百年激變的前沿!

相關焦點

  • 傑出藝術家林家同舉辦霧峰林家宮保第國藝中心藝術盛會暖人心
    臺中具有四百年以上歷史的國定古蹟霧峰林家宮保第國藝術中心(LNAA),舉辦第一場藝術家與企業家的年終藝術饗宴,當晚藝術文化的熱情瞬間逼退低溫來襲,整場活動讓宮保第瀰漫著濃濃且溫馨藝術氛圍。霧峰林家宮保第國藝術中心總院長林家同積極實現「藝術宮保第」理想。
  • 百年臺灣世家 中國心恆不變——訪臺中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
    新華社臺北8月28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 王愛華)日落時分,夕陽透過古厝屋角,射出一道道金色光芒,照亮了歷經百年滄桑的霧峰林家古宅。風雲變幻,青山不改,林家幾代人心向祖國的赤誠之愛薪火相傳。霧峰林家是近代臺灣的名門望族,因其發跡於霧峰(今臺中市霧峰區)而得名,又因家族幾代人保臺衛國、接續抗日而歷史留名。
  • 【臺灣家族】霧峰林家的百年風華
    原標題:【臺灣家族】霧峰林家的百年風華 在臺灣,宮保第別無二家,清朝同治皇帝因林文察為國捐軀而追封他太子少保,林文察宅第從此成為臺灣唯一一座宮保第。 霧峰林家從第五代林文察開始,成為清代著名臺籍將領,曾協助平定小刀會,並於閩、浙、贛等地領軍對抗太平軍,最後戰死於漳州萬松關。林文察在世時,得清朝賞賜全福建省(包含臺灣)的樟腦專賣權,林家從此開始積累大量財富。
  • 張志軍訪臺走基層去哪裡? 參訪地與大陸故事多
    中新網6月26日電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25日抵臺訪問,從今天起,他將走訪臺灣北、中、南四個縣市,重點與基層民眾互動,傾聽「臺北以外的聲音」。  走進霧峰林家 遷臺世家祖訓「勿忘故鄉」霧峰林家宮保第庭院。圖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根據安排,張志軍28日上午將赴臺中市霧峰林家參訪。「霧峰林家」是臺灣五大家族之一,祖籍閩南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1746年渡海到臺定居。
  • 王炳忠:追求統一無罪 為臺灣年輕人負責!
    面對民進黨蔡當局多次警告,言論不要「違憲」,不然可能面臨政黨解散,新黨副主席李勝峰、新黨直播大師王炳忠都高喊:「要解散新黨、先要解散民進黨」。主張「武力統一臺灣」的大陸學者李毅,日前受臺灣統派團體邀請訪臺,引發臺灣社會議論。最後民進黨蔡當局以李毅持觀光籤證,不得在臺發表演說為由,將李毅強制出境。
  • 漳州「牙醫世家」歷百年:三代人中出了7名牙醫
    原標題:漳州「牙醫世家」歷百年:三代人中出了7名牙醫   原標題:漳州有個牙醫世家一家三代7名牙醫牙醫世家第三代劉偉吉,在衛生服務中心當牙醫至今30多年。  早報訊 (記者蘇凱芳 通訊員鄭德鴻 文/圖)去年本報曾報導漳州有個家族出了23名眼科醫生,無獨有偶,在漳州還有另一個類似的醫生世家,出的都是牙科大夫。這就是有著近百年牙醫歷史的洪氏家族,一家三代出了7名牙醫。
  • 王炳忠:追求統一無罪
    主張「武力統一臺灣」的大陸學者李毅,日前受臺灣統派團體邀請訪臺,引發臺灣社會議論。最後民進黨蔡當局以李毅持觀光籤證,不得在臺發表演說為由,將李毅強制出境。陸委會事後宣布,蔡英文裁示有關單位,日後對於來臺宣揚「武力統一」或「一國兩制」等相關人士,嚴格把關,必要時不發予籤證。
  • 臺灣「菌菇世家」大陸紮根 「臺三代」傳承百年老店
    【解說】正值「十一」假期,臺灣青年林昆佑在江蘇泰州新廠區的冷庫裡跑進跑出,協調工人將一箱箱包裝好的菌菇貨品搬上貨車,趕在黃金周消費旺季,將貨品發往大陸各地。林昆佑家族三代人從事菌菇行業,產業歷經多次轉型,他接班後營業額每年增長三倍。近日,林昆佑向中新社記者分享了他的故事。
  • 臺獨政客再發弱智言論,竟提議邀香港人來臺灣當兵
    他聲稱,聲援香港不能只用講的而已,要有實際做法,邀請香港人赴臺灣當兵有3個好處:「一是他們比我們還年輕;二是他們比我們還討厭對岸;三是可增加臺灣勞工人數。」而老謀深算的臺「行政院長」蘇貞昌僅以一句「這個我看可能要更慎重」進行回應。1985年出生的陳柏惟在2018年參選高雄市議員時慣用口頭禪「3Q(謝謝)」,因此被支持者稱為「3Q哥」。2020年1月,他成為「臺灣基進黨」首個「立委」。
  • 【教育世家】三代承前啟後 百年傳道授業
    來源:泉港區融媒體中心  在泉港區界山鎮界山村,有這樣一個教育世家,三代人承前啟後、矢志育人,用熱情和生命詮釋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真諦。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聆聽他們這個書香門第的平凡故事。概述:在泉港區界山鎮界山村,有這樣一個教育世家,三代人承前啟後、矢志育人,用熱情和生命詮釋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真諦。
  • 畢殿龍:臺灣當局統獨兩套標準王炳忠案難討公道
    王炳忠若無罪臺灣當局能得到什麼? 王炳忠等新黨四位青年軍日前遭臺北檢調單位大動作破門搜索調查。
  • 被王炳忠點破身份,臺灣外省籍女主播叫囂:我不是中國人
    練臺生年代老闆叫練臺生,聽著名字就可猜出他是個外省二代,其父母大概是1949年從大陸倉皇逃臺,次年,練臺生在花蓮縣出生。上世紀80年代末,兩岸開放交流後,島內外省人對大陸的態度有兩極分化之勢,一部分懷有對故土深沉的眷戀,也有一部分看大陸哪都不順眼,叫囂「臺灣只有獨立才有前途」。作為一個生意人,練臺生則是把「反中」作為一門生意。
  • 張志軍訪鹿港天后宮後將離臺
    張志軍訪鹿港天后宮後將離臺 2014-06-27 18:09:12  霧峰林家是臺灣望族,祖籍源自閩南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1746年渡海到臺定居,後集政、軍、農、商的勢力而興旺百年,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和高雄陳家並稱為臺灣舊時的五大家族。  霧峰林家是臺灣著名愛國世家,曾湧現出林朝棟、林祖密、林獻堂、林正亨等眾多民族英雄。
  •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擬訪臺,祖孫三代與臺灣關係密切
    前首相安倍晉三據報導,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有意願來臺訪問,最快可能是明年三月,臺灣「外交部」次長田中光9日也表示:「民間對此十分期待」,也非常歡迎安倍晉三訪臺。安倍家從岸信介開始,祖孫三代和臺灣關係密切,安倍再任首相後,於2015年4月,安倍就安排其胞弟、當時的「促進日臺經濟文化交流少壯國會議員聯盟」會長、眾議員岸信夫在臺灣拜訪民進黨,岸信夫在臺灣還曾親口邀請蔡英文訪問他的家鄉山口縣。
  • 丸莊黑豆醬油世家傳四代經百年,書寫難以超越的前浪故事
    就像丸莊黑豆醬油世家,四代傳承百年時光醞釀出的好味道,就是"前浪"立足的堅實根基。丸莊醬油的好味道最初來於創辦人莊清臨的母親,莊母掌握了傳統的黑豆醬油釀造手藝,而從小便頗具商業天賦的莊清臨會將家裡自製的黑豆醬油,賣給附近的人家。為了便於識別,那時已初具品牌意識的莊清臨,寫下一個"莊"字圈起來,這便是"丸莊"品牌最初的由來。
  • 【臺研活動】王炳忠讀者交流會
    王炳忠王炳忠(1987年9月1日-),生於臺灣臺南縣佳裡鎮(今臺南市佳裡區),成長於臺北市萬華區,筆名卜正。一路走來,當臺灣逐漸被「獨」的聲音佔領時,這位臺灣本省青年獨樹一幟,堅持自己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並希望這種忍痛被更多臺灣人接受,於是有了《你不知道的王炳忠》,此書的大陸版《我是臺灣人 更是中國人》已經由中國出版集團華文出版社出版,臺灣新黨主席幕鬱明作序並推薦。 《我是臺灣人 更是中國人》
  • 兩岸陷僵局大陸遊客仍願赴臺 王炳忠:臺灣年輕人別再以「仇中」為樂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花蓮強震,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牽動著兩岸民眾的心。目前,地震已造成11人死亡,其中4人為大陸遊客。對此,臺灣新黨發言人王炳忠表示,現在兩岸陷入僵局,但還有這麼多大陸同胞願意赴臺自由行,足見大陸民眾對臺灣好山好水好人情的熱愛。
  • 保國安:翰墨丹青 百年傳承寫春秋
    保氏三代(北京)書法藝術館開關慶典及新聞發布會現場  書法家保國安,字如佛,號崑崙山人、草堂齋主、三江源人,出生於一個家學淵源,聲名顯赫,具有三代傳承的書法世家20多年過去了,如今的保國安,書風日臻成熟,真草隸篆行,無所不精,尤以行草為著,如行雲流水,動中有靜、氣象超然,幾近完美、大有出神入化之妙境。這得益於家風薰陶、得益於天賦,更得益於他的勤奮和執著。   近幾年來,保國安先生多次代表中國出訪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臺灣並舉辦展覽,深受國內外書畫收藏家的青睞和專注。
  • 越南醫生世家的三代中醫情緣
    越南醫生世家的三代中醫情緣 2015-06-28 13:03:42圖為丁明成(右三)在和國際針灸培訓班的同學們觀看中醫醫生用針灸治療病人。 李娜 攝    從曾祖父開始,越南人丁明成的家族已經有三代人從事中醫這個職業,卻無人來中國學過中醫。此次他前來中國學習中醫、針灸,也算完成了家族的心願。圖為丁明成用漢字寫下的中醫學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