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隨筆:告別之美

2020-12-18 星火作文

蒲公英告別枝丫,為了去另片土地綻放剎那芳華的美麗;流星告別宇宙,為了劃破夜空在黑暗中展現耀眼的魅力;溪水告別山林,為了淌過四季奔向大海體驗廣博的美麗。告別之美,是未來與過去的回合,是希望與失望的交織,是決然與不舍的融聚。

告別之美,在易水寒風之中。

他端著一杯酒,手不禁顫抖,眼前的人熟悉而又陌生,蕭索的秋風怒吼著,烈酒在胸中澎湃,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要殺的人正坐在秦王宮內,野心勃勃企圖統六國。又是一杯酒,他清醒了些,唱起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在太子丹的一聲「珍重」中,他頭也不回地上了馬車,心中默念:嬴政,領死吧!

告別之美,美在「士為知己者死」的慷慨悲壯。

告別之美,在江汩羅江畔。

他站立著,一動不動,只有目光久久地凝視著遠方。江邊,一輪殘陽緩緩地下沉。這個吟著「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人,如今也醉了嗎?那又為何任憑秋風颳過他布滿皺紋的雙頰,任憑浪頭拍打他為民奔波疾呼的雙腳,任憑餘暉刺痛他看透朝野渾濁的眼眸?他靜靜地轉身,望著遠處的國都:「別了,祖國。」一切消失在不息的江水之中。

告別之美,美在「上下求索」的真誠執著。

告別之美,在遠山菊海中。

他早已習慣了現在的生活。清晨,薄霧輕紗,鳥語花香,在菊從中漫步,在田園中勞作,閒適而自在。外面的世界被深山阻隔,他微微一笑,想起自己告別官場的決然。「一句吾不為五鬥米折腰」,歷史定格在她憤然離去的一剎那,留給後人一個遠去的背影,充滿著對爾虞我詐的黑暗仕途的不屑。

告別之美,美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然恬靜。

從古到今,告別之美流淌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之中。告別童年,告別稚嫩,告別無知,告別任性……告別之美,其實已深深刻在生活的印記裡。這告別之美,正演繹著生活萬象,演繹著人生百味。

相關焦點

  • 告別過去!福克斯時隔兩年再發隨筆
    12月8日是福克斯的生日,他發出新歌《深夜隨筆》。「與你無關的生活,卻都在煽風點火」(請點擊觀看)這是福克斯時隔兩年,發布的又一首隨筆。歌中既有他的心路歷程,也有對於網絡爭議的回應。歌曲一開始,福克斯就表示已經踏上了新的徵程,告別過去重新出發。「我早已踏上自己命運的徵途 告別過去是想重生將熱血傾注」福克斯也回應了這一年來經歷的種種風波。
  • 隨筆之神——蒙田(中)
    (圖片來源:全景網)【筆墨事功】四作為隨筆之神,蒙田有一個表達短板:情景再現能力匱乏。我也可以換種說法:他鄙薄講故事的手藝,把娓娓動人的敘述視作一項筆墨欺詐。當然,蒙田《隨筆集》裡也不乏美妙故事,只是它們與蒙田的個人形跡無關,而是來自對古代史家的摘引。蒙田津津有味、大段大段地加以複述,也使讀者得到了不少額外樂趣。但僅憑這些摘引,蒙田「隨筆之神」的地位不可能奠定。他對生動敘事的排斥——看上去就像那位出於內在高傲而拒絕使用趁手兵器的朋友——依通常理解,有違文學之道,近乎找死。但是,蒙田成功了。
  • 教育隨筆三——哪個班優秀?哪個老師負責?
    教育隨筆之哪個班優秀?哪個老師負責?哪個班優秀?哪個老師負責?2.一班早自習班主任必定親自到堂,教室雖然嘈雜但讀書爭先恐後,氣氛濃厚;二班老師則很少來,早自習則交由課代表帶讀,全班同學則整齊跟讀,卻也書聲琅琅。哪個班讀書更好?班主任更負責?
  • 一位教師,讀《蒙田隨筆》的筆記之(一)
    【原創作品,歡迎轉發】◎文/編 烏江讀《蒙田隨筆》筆記之(一)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題記 先說點廢話。在讀國學大師季羨林《談人生》時,他提及了最著名兩篇作品。其中一篇是法國大文豪米歇爾.德.蒙田的《蒙田隨筆》。我在閱讀時就立即在自己手機的備忘錄裡記下了這本書名。
  • 讀書隨筆:我記憶中的樹
    《紐約時報》評論說,這是可以不是孩子們意識到日常世界之美的圖書之一。《出版人周刊》也認為,這本書樸素而優雅地講述了一棵樹所帶給我們的許多快樂。因此,它當之無愧地奪得了凱迪克金獎。種下一棵樹,在記憶裡留下一份美好,過詩意的生活。真好!
  • 《蒙田隨筆》:這裡有我們喜歡的寫作方式以及生活的哲學之美
    在「百家號」的文學樂園裡,經常讀到文友們寫作的隨筆。這些文章短小精悍,語言靈動,或感悟生活,或評析人情世態,發人深省,令人深思。靈感閃現的那一刻,一點思考,一點感受,從內心深處流淌,飛花濺玉般,自由奔放,絢麗奪目。隨筆這種文學創作形式是由法國散文家蒙田所創造的。
  • 現代禪詩系列理論隨筆之14:空靈之境
    空靈之境——現代禪詩系列理論隨筆之14
  • 傅雷翻譯獎得主馬振騁親選精華本《蒙田隨筆》問世
    《蒙田隨筆》,作者:[法] 米歇爾·德·蒙田,譯者:馬振騁,浙江文藝出版社 2016年10月版 蒙田開創隨筆文體 全新修訂本《蒙田隨筆》由資深法語文學翻譯家馬振騁先生自蒙田全集中精選33篇,從人性之懶散、撒謊、膽怯,到欲望、死亡、人生無常,談論塵世間那些常見卻難以抉擇的問題。
  • 學術隨筆不是誰都能寫的
    好在一種新的文體正紅火,名曰學術隨筆。既然是隨筆,就可以不受論文體例的束縛,怎麼有趣怎麼來,不必故作高深,故弄玄虛,也不必掉書袋,玩學術魔方,搞長篇大論。不過,這學術隨筆也不是誰都能寫的。    看看現在是什麼人在寫學術隨筆?    一種人是學術大師。大學者如季羨林、張中行等,微言大義,字字珠璣。
  • 關於《蒙田隨筆》的隨筆
    看完了80多萬字的《蒙田隨筆》。好多年沒閱讀文學作品了,聽說蒙田是隨筆這一體裁的發明者,自己平時雜亂無章、嘮嘮叨叨書寫的那些東西也算是隨筆,飲水思源去翻翻祖師爺的作品也好。穿越400多年的時空,如果我們在生活中有什麼困惑,去看看蒙田隨筆,很可能還會得到很多啟發;如果我們面臨很大的煩惱,去看看蒙田隨筆,很可能就會驅除不少心魔。福樓拜曾向心情抑鬱的女友推薦說:「讀蒙田吧,他能使你平靜。」是的,在讀蒙田的過程中,心總歸會亮一些,也會靜一些。蒙田最振聾發聵的名言當然是在長達15萬字的《雷蒙·塞邦贊》中提出的「我知道什麼?」
  • 2017深港澳中學生隨筆大賽獲獎通告
    附件:2017深港澳中學生隨筆大賽獲獎名單 深圳讀書月組委會辦公室二O一七年十一月三十日 (諮詢電話:0755-82073131,滕小姐、吳小姐,0755-82072515,姚先生)2017年「深港澳中學生隨筆大賽」獲獎作品一覽表組別地區獎項姓名作品名/閱讀書名學校初中深圳一等獎袁若琪喚醒低眉垂睫之美——讀
  • 蒙田的遺產:現代隨筆四百年
    在後世不計其數的崇拜、仰慕和追隨者中,很少有人比伍爾夫(是的,很少有人比伍爾夫更懂蒙田)對蒙田及其隨筆藝術的評價更精妙的了:「這種議論自己,根據自己的異想天開繪出人物全貌、重要性、色彩和周界,描繪出其迷亂、多姿和瑕疵——這種藝術只屬於一個人,即蒙田。……通過不斷試驗,通過對最微妙事物的觀察,他最終成功並神奇地調節了所有組成人類靈魂的這些難以捉摸的成分。他竭盡全力抓住了世界之美,獲得了幸福。」
  • 得失之間--崇建隨筆
    隨筆的標題是我想的,恰當與否從無忐忑,因阿建老師與我溝通之溫潤、寬懷、接納,這其間從無是否恰當。都說文如其人,阿建影響我深刻。在最近教習孩子作文時,我覺察常自提示,用詞不需太過用力,而十幾歲的孩子,分明正是用力的時候,我忽然對自我的提點啞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歡喜而已,何必強示於人?
  • 雨叩窗欞的隨筆——告別日記
    告別日記雨叩窗欞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來完成一場盛大的告別,我終於下了決心將幾十年寫下的幾十本日記,一本本一頁頁撕碎了然後丟棄。連續好幾天的空暇時,我坐在書桌前認真地撕完一本又一本,沒有選擇焚燒,覺得那太類似祭奠,我也沒有碎紙機,而且我也願意這個過程原始一點,任何的告別都不宜太過簡單倉促。至今日,這純手工操作的活兒算是完成了,只是清晨半夢半醒間,竟將清潔工清掃馬路和幾聲蟬鳴,聽做了撕碎紙張的聲音。
  • 城市環境與城市建築之我見之十【隨筆】
    大連做為日本國和俄國的殖民地,這前前後後犬牙交錯,歷時長達五十年之久。由於上述之原因,大連的城市建築,既有俄羅斯式哥德式羅馬式建築,也有日本式建築,還有西方其他樣式的各種建築。總而言之,由於受東,西方文化的影響,大連的城市建築充滿了異國情調。大連是一座神奇的城市,大連的廣場文化是其典型之特色。
  • 陳舜臣隨筆集《英雄長在》《含笑花之樹》出版
    近日,中國畫報出版社推出了陳舜臣系列隨筆集第三輯的最新兩本:《英雄長在》與《含笑花之樹》。從古到今,從東方到西方,從《史記》到《水滸傳》,陳舜臣先生用他幽默而富有哲理的語言,為讀者講述了不同視角及不同文化觀照下的中國歷史,展現中日文化在瑣碎日常中的諸多差異及其背後深刻的淵源。
  • 來跟著石原裡美練出優秀下頜線,告別雙下巴!
    因此,這類人可以嘗試練出下頜線,以告別雙下巴,拍照起來也會變得更顯瘦上鏡!石原裡美在節目中提到了兩個關鍵詞:「胸鎖乳突肌」和「背肌」。「胸鎖乳突肌」是什麼?面對鏡子最大限度地轉頭,凸出來的那條肌肉就是所謂的「胸鎖乳突肌」,俗稱「美人筋」。要讓下巴處的肉肉凹下去,就需要這個部位。那麼要怎麼凸顯胸鎖乳突肌呢?
  • 弗朗西斯·培根《培根隨筆》名著閱讀知識點
    【主要內容】《培根隨筆》分為《論美》、《論善美與性善美》、《論真理》、《論家庭》、《論友誼》等多篇隨筆。內容主要是一些議論性質的短文,批判了歐洲中古經院哲學和唯心主義,主要講述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態度和想法。
  • 城市環境與城市建築之我見【之一】[之三】【之四】【之五】【隨筆】
    城市環境與城市建築之我見之一【隨筆】            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城市的建築越來越多並且越來越密集,與此同時,城市的環境也隨之派生著一些變化.環境與建築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
  • 大偉隨筆:永遠,談笑風生--《食色之惑》自序
    搞教育,搞旅遊,搞經濟諮詢公司,在《新民晚報》上,寫散文隨筆,在《新聞晨報》上寫經濟隨筆,自詡「將軍面前自稱詩人,詩人面前自稱將軍」,不知褒兮貶兮。在酒席上,老朋友將我介紹給新朋友,定語特別多,有點象「阿詐裡」(滬語:騙子),我感到很丟臉,因為它意味著浮燥。所以一直反省:千萬別豬頭肉三不精。 生意佔去我一些時間,但使我自由。走五湖四海,結三教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