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大漲,稅費不減,2021年恐怕更艱難

2020-12-20 品質中國

Alfred理財人生

本文章為公眾號第2233篇原創文章,謝謝您閱讀。欲獲得每天最新最快的北美財經生活信息,請點擊上方連結關注公眾號

物價大漲,稅費不減,2021年恐怕更艱難

2020年已經剩下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很多人表示仿佛根本就沒有經歷過這一年,潛意識裡接下來才是2020年。而整整這一年,只是2019年尾巴上做的一個長長的噩夢。

在焦慮、恐慌、無助、悲痛以及種種其他莫名情緒的夾雜之中,我們被時間裹挾著奔向新的一年。2021年,可能是更艱難的一年。

首先,是疫苗全面的鋪開,打還是不打?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像筆者一樣保守的想法。但不打也並不是一個輕鬆的選擇,意味著感染概率的成倍上升,尤其是在幾乎失控的外部環境下。

其次,是CERB的停發。2021年將是破產潮、失業潮的高峰,那些2020年沒有明顯受損的企業和個人,在明年才真正迎來大考。而加拿大經濟,目前看也只是剛剛邁入寒冬而已。

當然我們更關心的是,大撒幣之後政府如何填補虧空。這個其實沒有懸念,政府在樓市已經先聲奪人,所有的這些政策都是奔著搵錢而來,讓中產和房主還沒到新年,就已經心頭堵得慌。

這些都還不是正劇。作為一個Very Hard模式,2021年你將面臨更大的無處不在的考驗。

最新新聞披露,據加通社報導,由加拿大四家著名大學聯合完成的最新報告(Canada's Food Price Report 2021)預測說,2021年食品價格將上漲3-5%,因此加拿大家庭的食品支出可能會大漲,估計對一個普通四口之家而言,食品開支將增加$695元,一年的開支或需要$13,907元。

報告認為,COVID-19繼續大流行,美國加州山火以及加拿大家庭不斷變化的消費習慣,導致明年食品價格上升。

哈利法克斯的達爾豪西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和安省的圭爾夫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每年都出版年度食品預測報告,今年是第11年。在今年的食品價格報告中,又有另外兩所大學參與,包括薩斯喀徹溫大學(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和UBC(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故今年的報告涉及的範圍更加廣泛,內容也更加豐富。

研究人員在報告中指出,新冠疫情明年將繼續影響食品價格,其中肉類行業首當其衝,受到潛在勞動力短缺,物流中斷,食品工廠和配送中心運作以及消費者需求變化的影響。

報告預測,肉類價格總體上可能上漲6.5%,但漲價最多的可能是禽類——這一本由加拿大供應且管理的行業。

達爾豪西大學食品學教授Sylvain Charlebois表示,實際上自今年7月份以來,加拿大的禽類價格已經上漲了7%。他還補充說,隨著生產成本持續上漲,零售價格也將會上漲。

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預計禽肉價格將成為一個問題。由於疫情影響,如果農場和農民要在設備和清潔上花費更多,那麼消費者最終將不得不為此買單。」

與此同時,包括熱浪,山火,洪水和乾旱在內的氣候變化也將影響我們明年購買食品的開支。

該報告稱,在這一方面,受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蔬菜,由於加拿大蔬菜主要來自進口,因此在氣候條件影響之下,蔬菜供應將受到打擊,價格預計也將上漲6.5%左右。

薩斯喀徹溫大學農業和資源經濟學系副教授史密斯(Stuart Smyth)指出,加拿大人消費的大部分農產品來自美國加州,而該州已經經歷有史以來最大山火的考驗。目前加州的農作物受到煙霧的嚴重危害以及新冠疫情的持續挑戰,蔬菜價格將會上漲。

他說,雖然土豆和胡蘿蔔等塊根作物的價格會保持穩定,但綠葉蔬菜和較易腐爛的農產品(比如西紅柿和黃瓜)將會更加昂貴。而價格上漲幅度最大的可能是白菜,菜花和蘆筍等蔬菜。

CERB停發,然後是物價大漲,很多人可能在3個月之內就陷入財政危機。目前尚未看到政府對此有何預防措施。筆者認為,對最貧困的20%人群應該無條件實施基本收入,哪怕是每月800-1000也是救人的錢。

物價大漲,碳稅也不可能拉下。

加拿大聯邦政府總理特魯多此前公布了自由黨政府今後十年內大幅度減少碳排放量的計劃,其中的一個關鍵措施是到2030年把聯邦碳排放稅提高到170加元。

目前加拿大聯邦政府收取的碳稅是每噸溫室氣體30加元,到2022年將被拉升到每噸50加元,隨後每年都上漲15加元,直到2030年達到每噸溫室氣體收取碳排放稅170加元的水平。

特魯多政府承認,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原則是多排放就多交稅,不管是公司企業還是消費者,消耗的化石能源越多繳納的碳稅也越多,減少自己產生的溫室氣體能夠節省的開支也越多。

研究顯示,如果其它因素不變,僅碳稅一個因素到2030年就會讓加拿大加油站的汽油價格從目前的水平每立升被拉升0.3757加元。

不過,特魯多政府承諾收取的聯邦碳稅中的大部分將被返還給加拿大消費者。比如,安大略省一個四口之家在2030年會得到的氣候退稅額度是2018加元,阿爾伯塔省是3242加元,而薩斯喀徹溫省的四口之家一年會得到的碳稅退稅到2030年會達到3829加元。

很顯然,特魯多是鐵了心排除眾議要把碳稅貫徹下去。連2020這個史上最惡劣的年份也不能讓他動搖。

加拿大已經在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上赤腳狂奔,2021年的主題,就是「財務危機」。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2021年比2020年會更艱難?
    而你手中的房產,最近三年真正漲的並不多,北京、上海等一線甚至還在跌。2021年,我們將面對更複雜的金融環境。無腦獲取10%年收益的時代,以後可能再也不會有。有朋友說,這麼多雷,那我躺著不動行不行,不去亂投,只買保本的?不行。因為有一個財富的隱形殺手在等著。
  • 地方卯勁減稅費!20省份均頂格減半徵收萬億級「六稅兩費」
    2019年地方減稅費卯足了勁。第一財經記者初步梳理發現,截至2月11日上午,至少有21個省份財稅部門公開發文明確了減稅費幅度,而且都選擇了按50%頂格減徵「六稅兩費」,且可以疊加享受其他優惠政策,政策實施期限為2019~2021三年。
  • 2021年房價會再次大漲?2023年房地產徹底結束?
    今年關於房價的是是非非特別多,有人認為今年受疫情的影響,房價是出於低位的,要趕緊入手,等疫情過去,肯定會大漲。有的人則認為房價已經漲到頭了,目前經濟不景氣,房價肯定還會下降,現在買房就虧大了。那麼房價接下來的走勢到底如何,是漲還是跌?更有謠言稱2021年房價會再次大漲,更有人傳言 2023年房地產徹底結束?
  • 2020年底到期的稅費減免政策!請查收2021年的稅收新政!
    01電影等行業稅費支持政策《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電影等行業稅費支持政策的公告》( 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25號)為支持電影等行業發展,現將有關稅費政策公告如下:一、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納稅人提供電影放映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
  • 稅費減了又簡 平安驛裡「煙火」旺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為助力「六穩」「六保」,加大對全省個體工商戶的扶持,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稅務局統籌支持疫情防控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確定青海省定期定額個體工商戶2020年的全年營業收入,統一調減90%。
  • 2021年1月起,社保費等18項稅費不再減免!全額徵收
    企業老闆和會計要注意了,這18項稅費減免月底到期,2021年1月起全額徵收!更重磅的是多項稅收新政開始實施!01中小微企業注意了!2021年1月起社保費全額徵收一、中小微企業注意了,社保免徵和緩繳政策執行到2020年12月底,2021年1月起應繳納的社會保險將全額徵收!
  • 2021年度預算法案艱難落地 法國經濟明年料將緩慢復甦
    據估算,2021年底全法稅費減免總額將達450億歐元。儘管法國國內對於預算法案的長期影響仍存質疑聲音,但法國多家經濟金融機構均認為,法國經濟將於2021年實現「緩慢復甦」。當地時間12月17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2021年度預算法案,力爭為疫情之下的經濟復甦奠定資金基礎。
  • 雲南:2021年1月起個人出租住房減按10%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
    如果費用可以扣除,那麼其實納稅人出租的稅費壓力就會減少,也會積極響應此類政策。所以後續也建議相關部門要梳理納稅流程,對於此類扣除憑證的材料匯總應該簡化,真正推進納稅工作的開展。嚴躍進還談到,雲南此次政策針對了房屋出租不規範的現象,具有非常好的導向。當然,在當前租賃市場大發展的時候,要積極做好宣傳工作。畢竟對於房東而言,要繳納個稅,那麼就會牴觸此類報稅工作,或者說會在租金中進行漲租。
  • 搶糧大戰如火如荼,全球糧價大漲,2021年糧價或還要漲
    不過在糧價大漲的同時,我國的進口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中,2020年總進口量為1.4億噸,比起19年多出了3000多萬噸,其中大豆進口突破1億噸,創下了新的歷史;玉米進口了1130萬噸,比19年高出了135.7%,第一次超過720萬噸的配額,其進口量也創下了新高。很多人好奇,國內的進口量一直在加大,為何糧價還沒降溫呢?
  • 雲南舉行減稅費優服務 助復產促發展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4月1日雲南舉行雲南省「減稅費優服務 助復產促發展」新聞發布會  4月1日,雲南舉行「減稅費優服務 助復產促發展」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稅務總局雲南省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唐新民,貨物和勞務稅處處長梅書燦,企業所得稅處處長江梅,社會保險費處處長殷家榮,納稅服務處處長趙學周,徵管和科技發展處處長王濤出席發布會
  • 為什麼2021年會比2020年更難?
    這裡我想談三句話:1、2020很意外,2021很艱難2、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3、理性的投資者夜夜安枕第一句話,是講困難,2021比2020還要難。第二句話,是講在困境中依然有大機會,希望大家能抓住。
  • 2021年疫情期間增值稅政策——3%減按1%以及免稅會延續嗎?
    2021年第一個工作日一上班,就有好多小夥就來問,疫情期間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1%和免稅政策,現在還能享嗎?除湖北省外,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徵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減按1%徵收率徵收增值稅;適用3%預徵率的預繳增值稅項目,減按1%預徵率預繳增值稅。
  • 2020物價整體先高后低,什麼東西價格大漲?什麼東西跌至白菜價?
    來源:九個頭條網2020年太特殊了,不曾料想口罩會成為時代印記,國人陡然面對一個這麼長的假期頗有些無所適從。所幸的是,目前國內疫情已經得到控制,生活「播放鍵」已被開啟,物價的漲跌情況也逐步回到大家的關注視線。
  • 【稅宣月薈萃】「量體裁衣」+「線學線用」,減稅費優服務我們是...
    【稅宣月薈萃】「量體裁衣」+「線學線用」,減稅費優服務我們是認真的 2020-05-11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下調二手房部分交易稅費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謝敏敏 3月7日,包括中原地產、鏈家地產、我愛我家等在內的上海多個中介公司內部發文,下調二手房部分交易稅費。上海鏈家下發的《關於增值稅附加稅及合同印花稅調整》通知顯示,接稅務部門通知,自2019年3月7日起,不動產交易合同印花稅、增值稅附加稅中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附加稅稅率發生調整。
  • 中國生活「最艱難」城市,物價居全球前列,超過東京和首爾
    但是香港卻被人們評為,全世界生活最艱難的城市,很多人都覺得香港的物價水平並不高。然而,真實的情況並不是這樣,香港因為進口貨物量非常大,而且品牌非常多,競爭激烈,而人們到香港購買的大多數都是奢侈品,奢侈品的利潤空間非常大,所以有非常大的降價空間。這樣在一定程度上,物價並不是很高。但是在生活物資上,香港的物價就很高了,香港的物價在全球來說,也是居於前列的。
  • 提前打「預防針」2021年印度空調市場更艱難
    撰文/藍科技 疫情下的印度家電行業,2021年會有改觀嗎?最近印度市場的一份報告稱,白色家電在2021-2022財年可能會有更多不利因素。以空調為例,由於成本上漲,必然導致價格上漲,這對銷量會帶來影響。 這些不利因素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印度進口關稅提高影響空調業的利潤。
  • 中國的物價會隨著房價下跌嗎?到時候窮人不吃虧,富人慘了?
    這些年來,在通貨膨脹的引導下,我國的物價一直在上漲,不少商品甚至都是翻倍上漲。與此同時,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斷提升,這足以應付物價的上漲。因此,在我國房價持續上漲的這些年裡,富人普遍都通過買房賺了,窮人則因為買房變得更窮了。當然,房地產上行了這麼多年,在炒房泛濫的情況下,終究不會一直保持大幅增長。到了現在這個階段,房地產的發展開始趨於穩定,畢竟絕大多數家庭都已經買房了,樓市中房產過剩的本質逐漸暴露。隨著調控的收緊,房價也逐漸停漲,穩定在現有水平。
  • 山東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半徵收房產稅等稅費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建)今日(2月13日),新京報記者從山東省財政廳和國家稅務總局山東省稅務局獲悉,經省政府同意,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稅務局於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實施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稅費優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確定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半徵收包括房產稅在內的六稅兩費
  • 甘肅:稅費優惠「不來即享」 辦稅「一次也不跑」
    大力拓展「非接觸式」辦稅是稅務部門落實稅費優惠的實招硬招。國家稅務總局甘肅省稅務局全面推行稅費優惠「不來即享」,按照「自主判別、自行享受、留存備查」的非接觸、不見面辦理方式,稅費優惠網上一鍵直達市場主體,讓企業一次也不跑「坐享」政策紅利,助力紓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