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位家長在語言康復路上的總結,很真實告訴大家她是如何訓練寶寶,如何學習,把一些心得也整理出來。這給了我很多啟發,無論是我們的訓練體制、還是訓練方法,對家家長的教學不可少!也希望此文對你們有用。
這些大都是我陪上語言治療課時所學到的,一個好的語言治療師會教您如何用技巧帶孩子做,並會鼓勵家長自行在家帶。不過~也不是每個語言治療師都願意這樣做~因他就希望您花費去上課~她才有錢賺呀!
當然~學術有專攻
各種不同的狀況還是要依照您們的語言治療所建議的方式去訓練
我所提供的僅是將我所學到的部份技巧,整理出來供媽咪們參考~真心建議媽咪們自行在家帶,不能只靠1個星期1~2堂語言治療課,這樣是不夠的。更何況還有不少家長是還在枯等的階段呢!
想當初~對於語言治療方面我也是什麼都不懂,也不知如何用技巧來帶,也是一邊學習,一邊摸索.
因為發覺很少媽媽分享有關這個區塊,前天見到也有家長整理出來,所以我就整理出來給有需要的人囉!
希望縮短大家摸索、學習的時間,儘早為孩子做訓練以免錯失黃金療育期!
提供我女兒的情況給家長們參考:(大致適用在:低張、口腔失用症、構音異常...等語言遲緩)
低張、觸覺較敏感、隱顎裂(軟顎先天發育不全,無懸雍垂~一直到快6歲才發現及做軟顎拉長手術)、口腔失用症
由於先天染色體異常,所以在腦部的連結、傳輸上也會有些問題,加上以上種種因素,導致現快滿7歲了~語言還是嚴重落後(還無法用言語溝通)、構音有很大的問題....於手術後才有較進步(很緩慢,但總算有進步),現還在努力當中與家有遲緩兒的家長們共勉之!
1~吹泡泡水:既好玩,小孩也喜歡,可以訓練吹的動作(充分利用洗澡時間)
2~吹紙屑比賽:將衛生紙、糖果紙...等撕成小碎片放桌上,比賽看誰吹得遠(可試試:用嘴吹、用吸管吹,可參考此平臺推薦《兒童口肌訓練遊戲活動手冊》)此書有很我遊戲可以直接拿來練習,寶寶也很喜歡玩。
▲小熊泡泡
1~用吸管吸碎紙片放到一個容器中(吸管愈短愈容易、愈長愈困難,宜循序漸進)
ps:另外分享~要是連吸都不會吸怎麼辦?我寶寶當初也是這樣(別懷疑、很多低張、嚴重的孩子都是這樣,所以從小喝奶都是用最大孔的奶嘴直接流到嘴裡喝下的),後來(大約快1歲時)是奶奶拿小熊瓶(插上吸管)~讓寶寶含著吸管,擠給她喝,然後放掉~她為了要喝到飲料就順著吸,結果就意外的學會吸的技巧了!順便提供這個方法供家長們參考、試試...
▲小熊瓶
1:口腔外多按摩臉頰、嘴唇、人中..(預防口腔失用)
2:口腔內利用刷牙時~用牙刷(我都用刷樂的兒童纖毛牙刷~因覺得是最軟的)刷口腔內壁、嘴唇、舌頭~邊數數(1~10,每邊各10下,每天做,減敏作用+按摩)。剛開始的時候我是用NUK按摩棒,也用過一段時間海綿棒,雖然海綿棒很好用,但成本還高了一點(主要給言語治療時使用,回家我都是用軟牙刷)
ps:另外加漱口也要訓練
▲NUK按摩棒
1:塗果醬、巧克力醬於嘴唇、嘴角~訓練舌頭伸出來舔
2:吃棒棒糖、冰棒~必須舌頭伸出來舔(我主要用ARK振動棒接棒棒糖,效果特好,強烈推薦大家使用)
3:「舌頭先生」故事中的那些運動~如有需要我可分享
▲棒棒糖膠頭
1:將雪魚香絲、海苔...的一小點放入口中~讓孩子用嘴唇抿進去
利用孩子喜歡吃、但又有點軔性的食品~如:魷魚絲、蒟蒻幹、QQ熊軟糖、鮪魚糖(不確定名稱~即一小塊魚制、用錫箔紙包的糖果).
然而在給孩子吃零食的同時~再搭配一個運動..:讓孩子咬住一小口~用手拉扯食品如拔河,讓孩子訓練切斷食品(訓練上、下顎的力量,這個是我看老師在用紅色咬牙棒的動作學來的)
▲Y型咬牙膠
1:髮長音(如/a/ ~愈長愈好)、連續發短音(如/a/a/a/a/a/ )
2:注音
原則上動作(嘴型)要誇張點,用手輔助、速度慢一點、分2段音發(熟了之後自然會連在一起發音);
拿一面鏡子讓孩子看自己嘴巴的動作(這個很重要)
〔 b 〕親出聲音
〔 p 〕手放嘴前~讓孩子感受氣流
我則是用玩的方式在寶寶面前發音,讓她的臉感受到氣流+流海飄動的感覺,然後也請寶寶在我面前發音,看我的流海是否有被吹起。我一次、她一次,重覆10次
〔 m 〕2段音-先發鼻音,嘴唇打開
〔 f 〕用手輔助上牙咬住下嘴唇
〔 d 〕舌頭伸出~放牙齒中間~發音
〔 t 〕舌頭伸出~放牙齒中間~發音+手放嘴前~讓孩子感受氣流
〔 n 〕2段音-舌頭伸出~放牙齒中間~發鼻音
〔 l 〕舌頭伸出~放牙齒中間~舌頭收回發音
〔 g 〕+〔 k 〕用水在喉頭漱口,這滿難訓練的,要用手放在喉頭上,告知喉頭出力
……很多,每個家長都有自己方法,儘量向老師請教,更要自己先體驗多次,然後再教寶寶。
ps:沒 別說明的~即是還沒學到的部份~因寶寶現能發的音畢竟還是很少,所以進度也會比較慢。一方面也是口腔能力有限~還做不到(發不出)的部份。
這個我放最後的原因是~上面那些算初階、此篇算進階吧!以後寶寶進步了,我會分享給大家。(我個人見解啦)
以我來說~洗澡&刷牙~是很好的親子時間,亦是帶口語訓練的好時機
吹泡泡-才不會把家裡地板弄髒、喉頭漱口(/k/)-不怕水噴出來弄溼衣服、帶發音
除了養成好習慣外,也是按摩口腔、訓練口腔肌力的好時機:牙刷刷口腔內部按摩+減敏作用、漱口(時間要長一點,通常我會數數or念九九乘法)... ....
最後想說,每個媽媽在背後都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除了正常家務和工作外,我們還要承擔著比別人要更多,硬把我從門外拉進特殊照護康復的路上,在此,很感謝幫助過我的老師們,也很感謝合民言語康復提供這麼多這麼好的工具和服務,在我不清楚的時候,也給我很多幫助。
-- END --
▲
報名
2017年口肌訓練系列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