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
幾家殯葬服務公司告訴南方人物周刊,大約在1月中旬,他們已經停止提供殯葬服務。當時殯儀館已經停止悼念活動,以避免擴大交叉傳染的風險
武漢民政局於近日宣布,死亡原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包括疑似)的遺體火化不需繳納費用,這項安排從26日起實行,而在26日前繳納過費用的家屬,可辦理退費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周刊)
資料圖
限行延長處理時間若是十天前,去世於武漢市漢興陽光老年養護中心養老院的老人,會由殯儀館通知家屬和臨近的漢口殯儀館。在兩小時內,由家屬辦理好死亡證明等手續,並由漢口殯儀館接走。
而在因疫情」封城「的武漢,處理後事的時間可能會延長几倍。1月28日,一位在這家養老院去世的老人,在16個小時後才等來了殯儀館的車輛。
在這16個小時裡,養老院打了三次市長熱線,得知漢口殯儀館目前只接收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患者;逝者家屬用了八個小時才趕到養老院——市內機動車限行了,他們需要向所在社區申請使用車輛方能出行。等待家屬辦理完死亡證明後,武昌殯儀館同意前來接收遺體。他們已經排在了武昌殯儀館接送序列的前十位,至少還需要等待四個小時。
武昌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告訴南方人物周刊,他們目前要同時負責漢口和武昌的殯葬服務,自27日起,民政局增配了車輛及人力,增至白天六輛工作車、晚間四輛,但他們的接運壓力仍然非常大。從武昌殯儀館往返漢口的接運時間被拉長到兩小時一趟,通過審核的申請,需要等待四至八小時才能夠被接運。
等了七個小時,武昌殯儀館接走了逝者。武漢民政局規定,疫情期間各殯儀館暫停告別儀式,僅允許一名家屬進入殯儀館辦理業務,並需佩戴口罩,進門登記,測量體溫,洗手消毒。等家屬登記完信息,遺體將會被火化,然後寄存,等疫情結束通知家屬前來領取。
送走了逝者,安撫好院內其他的老人。養老院的吳院長仍然心存隱憂:她並不能百分百確認院內老人們的健康狀況。雖然逝者生前常年患有肺慢阻,養老院內醫護人員認為其是自然離世。但逝者臨終前出現了發熱,養老院內亦存在其他幾位發熱的病人。
在這個有著一百多位身體狀況不佳老人的養老院,社區醫院暫時無力對發熱病人進行檢測,也就無法判斷他們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吳院長自己也是半個老人了。她不太上網,年輕人通過網絡能夠輕易獲得的消息,她仍然習慣於打電話詢問。武漢限制機動車出行後,她看不明白社區的文件,費了力氣才弄清如何向社區申請使用車輛。養老院內出現第一例發熱後,她即向社區申請用車帶院內老人去看病。三天後,社區才回電可以用車,卻碰上院內春節期間人手不夠,她無法撇下其他老人離開。吳院長聯繫家屬,家屬同樣說:限行,出不來。
她仍在等待市政熱線給她的留言回覆:希望特殊時期政府能加強對養老院的照顧。
1月29日,武漢,社區物業給居民樓道場所進行消毒 圖 / 中新社)
限定殯儀館接收患者遺體1月26日早上七點,朱華給漢口殯儀館打了電話。她的父親在家中離世,之前被診斷為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當她與母親在社區辦理完死亡證明後,殯儀館又告訴她,必須在家中消毒完,自行包裹好遺體,工作人員才能上門。在這之後的十個小時,她找社區,社區層層反映,「連區長都找了,向市指揮部也協調了」: 希望沒有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家庭,也能夠得到社區消毒。
社區醫院只有一位消毒人員,這意味著家屬必須協助完成消毒工作。下午六點,朱華和母親戴上口罩和普通的眼鏡,去消毒,然後用三層床單裹上父親的遺體,等待漢口殯儀館來車。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社區的動員能力和工作強度都被置於超負荷的運轉中。在武昌寶安社區,七個工作人員需要應對3885戶住戶的疫情排查、衛生清潔和用車需求,也就是平均每人需要應對500多個家庭。每天,工作人員的值班記錄本都有四十條左右的記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南方人物周刊,「每天安排(社區車)送菜都搞不完,更別說醫生來協助消毒了。」1月26日,武漢禁行機動車,政府調配車輛。在一個社區裡,平均每五百戶可以分到一輛用車,用車需求龐雜而瑣碎:疑似病例申請用車去檢查;尿毒症患者申請用車去透析,孤寡老人需要工作人員用車買水送菜……一位居民希望社區給住院中的病人送飯,「我們便民車沒有防護服,不具備上醫院的條件。只能和家屬說,醫院有醫生照看,你不用去。」一位工作人員說。
朱華家消毒完成半小時後,漢口殯儀館的車來了。工作人員身著防護服,戴著口罩、防護鏡和手套,避免和家屬過多接觸。
這是朱華同父親告別的最後一面,她不被允許跟車。相關證件需以電子版的形式發給殯儀館,遠程完成後續手續。疫情結束後,她可以去領取父親的骨灰。
武漢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員告訴南方人物周刊,大約從1月20日開始,就限定僅有漢口殯儀館接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遺體。漢口殯儀館的車輛從9輛增至16輛,也為工作人員配備了防護措施,但接運壓力仍然不小。昨日凌晨十二點半,漢口殯儀館仍有二十左右的排號,在等待他們前去。
工作人員在處理遺體 圖 / IC photo
情況正在好轉一些跡象顯示,殯儀館或許提早知曉疫情的危險。
幾家殯葬服務公司告訴南方人物周刊,大約在1月中旬,他們已經停止提供殯葬服務。當時殯儀館已經停止悼念活動,以避免擴大交叉傳染的風險。「封城」前允許少量親屬在大廳對著骨灰盒進行簡單的告別,「封城」後僅允許一位家屬進入殯儀館。幾位家屬和殯葬服務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南方人物周刊,早在1月18日,他們就注意到,漢口殯儀館的工作人員身著全套防護,去醫院接診斷為「重症肺炎」的患者遺體。在接送完後,殯儀館工作人員馬上扔掉手套和口罩。
在增派車輛沒有到位前,漢口殯儀館面臨的壓力比較大,現在事態正在好轉。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的一名醫護人員告訴南方人物周刊,現在的流程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去世後,醫生當場開具死亡證明,然後由家屬聯繫殯儀館處理後事,這個過程目前並不需要很長時間。
一度有殯葬公司在疫情期間提高收費。據《新京報》1月27日報導,一位因肺部感染去世的死者家屬,因漢口殯儀館稱沒有車輛要送,花了12000多元找來一家殯葬服務公司完成運送和火化。涉事殯葬服務公司解釋說,提高了兩倍多的收費,是因為自己也害怕被感染,所以起步價都在一萬以上。武漢民政局表示,將嚴打加價運送遺體者。
多家殯葬服務公司均向南方人物周刊表示,高價收費曝光後,現在不敢接活了,「事幫你辦了,回頭你就去舉報怎麼辦?」
武漢民政局於近日宣布,死亡原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包括疑似)的遺體火化不需繳納費用,這項安排從26日起實行,而在26日前繳納過費用的家屬,可辦理退費。
(朱華、李萍萍為化名。本刊記者孟依依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