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森研究:如何應對新能源市場「攪局者」特斯拉Model 3?

2020-12-25 第一電動網

Model 3市場背景分析

Model 3上市外部環境分析

2016年Model 3在美國發布,此時海外EV市場尚不成熟,出於盈利考慮大多車企尚未入場,缺少一款體現EV性能優勢與科技感的平價產品。2019年國產Model 3開啟預售時,市場競爭激烈,在補貼作用下國內電動汽車市場產銷規模已近百萬,但大多高端車型市場表現仍待全面激發。

Model 3國內銷量分析

在Model 3尚未國產時,受貿易戰等多種因素影響,銷量波動較大,整體維持在月均3000臺左右的水平。在消費者經過短暫的觀望期與工廠產能爬坡後,隨著國產車型推出,部分Model 3前期積壓的消費需求得到逐漸釋放,到了3月銷量甚至暴增至一萬餘臺。歷史訂單消化後,受長續航車型上市與價格臨時上調影響,Model 3的4月銷量大幅下滑;5月標準續航版售價降至低點,銷量表現或再次回升。

新能源市場影響分析

國產化後Model 3在新能源市場展現出強大的號召力,累積銷量大幅甩開其他EV車型。國產Model 3的入場激活了大量C端購車需求,這也為其他品牌帶來一定的機遇,短期內憑藉性價比優勢或將有所斬獲。隨著Model 3售價不斷下探,眾多自主品牌向上突破、提高附加值挖掘EV高端市場的難度也會不斷增加,如何彌補品牌力的差距成為首要問題。

B級豪華轎車市場影響分析

Model 3的衝擊不僅限於新能源市場,國產化後累積銷量已達到二線豪華品牌頭部水平,對於「BBA」已形成一定的威脅。面對後起之秀的挑戰,傳統豪華品牌限購地區銷量被蠶食已在所難免,穩住燃油車市場基盤並加速推出更具競爭力的同級別PHEV與EV產品是逆轉的關鍵。

特斯拉品牌影響分析

將科技與創新融入品牌各個環節,打造「科技公司」形象

特斯拉將「科技」與「創新」作為品牌的精神內核,在不同環節對傳統模式做出大膽改變,形成與傳統品牌不同的「科技公司」品牌形象。

成功與其他品牌形成錯位競爭優勢

對自主品牌的品牌力優勢:早早殺入高端純電動市場使特斯拉與後續其他自主品牌高端EV產品競爭時形成天然領先地位。

對豪華品牌的產品力優勢:專注於純電動領域的多年投入與經驗使其產品核心技術指標領先傳統豪華品牌,更少的歷史包袱使其產品策略與技術路線更加激進,最終體現為更優秀的產品綜合競爭力,為「BBA」純電動產品突圍特斯拉增添難度。

「對症下藥」,為用戶提供差異化價值

在品牌、營銷、產品力、價格等因素作用下,Model 3形成了極客粉絲消費者、年輕首購消費者、家庭增購消費者三種差異明顯的典型用戶。特斯拉營銷與產品定位思路十分清晰,根據不同用戶的特點,精準且高效地為用戶提供差異化價值。

Model 3產品特徵分析

產品定義拋棄傳統對標思維,最大化長板效應

Model 3產品定義秉持馬斯克推崇的「第一性原理」,即重新挖掘核心痛點,尋找突破點,而非跟隨;Model 3並未全方位與其他競品對標或參考現有產品,而是集中成本攻關性能、續航、安全、成本等用戶核心需求,掌握核心技術KNOW-HOW打造爆點,其他方面滿足基本需求即可。

擺脫傳統軟硬體開發模式的思維定式

與傳統OEM的V形研發流程不同,特斯拉軟體採用更加接近網際網路公司的開發模式,形成超高更新頻率,使Model 3更接近「軟體定義汽車」。新開發模式背後是Model 3開創性的電子電氣架構做基礎,更接近傳統電腦的X86架構和Linux作業系統為其軟體開發提供無限可能。

售價持續下調進一步提升其市場競爭力

以最早發售的標準續航升級版為例,受補貼政策影響,目前國產Model 3補貼後售價已從29.9萬元降至27.2萬元。隨著前期固定成本吸收、生產規模擴大以及供應鏈本地化,後續Model 3仍有降價空間,預計售價仍將繼續下調。

優秀的核心指標成為銷量保證,簡單實用的科技感更容易被大眾感知

作為2016年上市的車型,Model 3在EV多項核心指標至今仍處於行業領先水平,整體硬實力與其他競品的對比中仍不落下風。在品牌力的作用下,Model 3的產品硬實力被進一步放大,成為月銷過萬的硬性基礎保障。

另外,相比其他產品「高大上」的新科技應用,Model 3更符合「以客戶為中心」的思路,貼近消費者使用習慣,讓消費者付出少量學習成本即可直接享受新技術帶來的種種便利,如無感進入/啟動、大屏便利交互等科技,細節的體驗讓消費者逐漸產生「開了特斯拉再開別的車不習慣」的依賴感。

學習借鑑與應對策略分析

學習借鑑:警惕慣性思維,多種新模式與新思路具備一定參考價值

在不斷加速的新四化浪潮中,原封不動地套用傳統模式已難以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Model 3的成功難以複製,但成功背後所展現的一些與傳統車企不同的新思考對自主、合資品牌存在學習借鑑的價值。

應對策略:差異化競爭,積攢力量另尋突破

面對國產Model 3,自主、合資品牌在品牌力或產品力尚存差距的情況下,與其正面競爭並非良策,短期內結合自身獨特優勢主打差異化競爭,為後續的全面開戰做足準備更符合實際。

來源:廣州威爾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117145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以上內容轉載自廣州威爾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並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焦點

  • 威爾森研究:自主車企如何抉擇三類新能源汽車?
    現在這個時刻,對於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來說,或許就是百年難遇的颱風口吧。而我們的自主企業就是雷軍口中的那頭「豬」。那在這個颱風口,自主車企是如何抉擇的呢?新能源車發展趨勢遠超節能車現今,節能車包括非插電式混動和雙燃料汽車,新能源車包括純電動、插電式混動和燃料電池汽車。
  • 新能源又一「攪局者」,5米多長配七座提速6.5秒,氣場完敗特斯拉
    伴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日漸成熟,資本和廠家們紛紛涉足這一領域,新能源品牌、產品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比亞迪、榮威、特斯拉這樣的老牌廠家暫且不提,蔚來、埃安、小鵬、理想等品牌的入市,進一步攪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風雲際會。
  • 10月新能源市場增長態勢良好,同比增長143%
    *關注威爾森微信公眾號:威爾森汽車智能決策,了解更多汽車行業研究:新車快訊、新能源月報、政策快報、零售量預測、汽車金融月報等點擊閱讀原文市場表現概要1.3%;插電混動市場成交價環比上升0.4%,比去年同期高3.1%銷量前十城市表現10月,前10城市銷量佔比為45.3%;限牌城市銷量排名靠前,北京、上海銷量破萬,繼續領跑,武漢排名上升1位,躋身第十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整體表現10月新能源市場銷量約為12.7萬輛,環比增長9.7%
  • 任澤平:預計今年特斯拉Model 3將佔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12%以上份額
    任澤平恆大研究院任澤平、連一席、謝嘉琪發文稱,Model3可能對中國中高端傳統汽車以及新能源汽車市場造成巨大衝擊。從新能源汽車市場來看,2019年1-11月銷量為104.3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83.2萬輛,主要以中低端車型為主,因此Model 3競爭目標主要為比亞迪唐、蔚來ES6等。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產能為15萬輛/年,預計2020年Model 3將佔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12%以上份額。
  • 感謝特斯拉降價,這隻狼是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的老師
    這麼說肯定有不少人會口吐芬芳,特斯拉保守估計一年降了七次價,價格優勢瘋狂擠壓國產品牌市場空間,為何還要感謝特斯拉呢?真的要感謝特斯拉,如今的局面,也是上海引進特斯拉最希望看到的狀態。特斯拉降價,說明國產品牌已逐步崛起,讓特斯拉感覺到了壓力,不然特斯拉不會吐出吃到嘴裡的肉。
  • ...特斯拉model 3|電動車電池|三菱|電池|新能源汽車|奧迪a3 e-tron
    這幾年,新能源汽車從中國市場的爆發,到在全球市場遍地開花,一時間佔據了汽車行業的關注焦點。新能源汽車較燃油車相比,有用車養車成本低、對環境汙染小,不過度消耗不可再生資源等優勢,但新能源汽車的電池衰減問題一直是行業痛點,因此很多人對其續航和後續電池問題比較關注。
  • 嵐圖FREE新車來襲 能否成為新能源市場攪局者?
    產品力究竟如何?嵐圖對這臺車的定位很清晰—零焦慮、中大型、智能電動SUV。從外觀上看,嵐圖FREE造型風格偏向前衛,不管是犀利的LED頭燈,還是車頭貫穿式的燈帶,還是直瀑式的中網設計,以及純電車上較為常見的封閉式進氣格柵,都展現出作為具備豪華智能未來感SUV的應有姿態。
  • 上汽大眾光荷4X和特斯拉Model 3 智能化時代的殊途同歸|特斯拉|...
    在純電動車實現市場化投放的這個點上,特斯拉確實走在了整個市場的前列。與此同時,隨著2018年我國對於汽車合資股比政策放開的落地,作為新能源品牌的特斯拉也率先在上海實現了國產,成為首個在國內實現獨立建廠的整車企業。
  • 特斯拉Model Y大降價,國產新能源汽車誰與爭鋒?_騰訊新聞
    好多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大佬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比如汽車行業的大佬——ARCFOX事業部總裁於立國就說,國內所有做新能源汽車的,都應該感謝特斯拉,自己的看法和蔚來李斌一樣,特斯拉是對手,也是隊友。 今天的新能源汽車領域,頗有百家齊放的發展趨勢。蔚來、理想這樣同賽道的造車新勢力,也吸引了國內大批「忠粉」。
  • 特斯拉第一批國產Model 3提前交付,已有預定者收到交貨單
    本周末,有媒體確認特斯拉國產Model 3的預定者開始收到特斯拉的交貨單。此前,也有媒體拍攝到國產Model 3被運輸卡車載著離開上海超級工廠,推測將運往客戶配送中心。這將支持先前有關即將交付的消息。特斯拉交付相關部分將在通知後一周內聯繫Model 3所有者,以確認以下內容:安裝家用充電器的要求和費用預定者的Model 3的車輛註冊信息Model 3的貸款和保險第二次付款和餘款付款
  • 攪局者馬斯克:特斯拉國產化背後到底是「鯰魚」還是「鱷魚」?
    隨著股價的走低,市場傳聞蘋果收購特斯拉的消息不脛而走;同時華爾街也沒閒著,公開聲稱是做空特斯拉的絕佳時機。結果特斯拉的股價在6月份下降到最低177美元,也是3年多來的最低點:目前特斯拉的股價是481美元,總市值超過860億美元。超過通用和福特汽車市值的總和。
  • 特斯拉大棒降價,蔚來硬剛,小鵬低價跟隨,誰才是新能源活路?
    2021年新年伊始,新能源汽車市場就引發了一場旋風,伴隨著特斯拉瘋狂降價的大棒,各大新能源汽車企業都開始被迫全面應戰,面對著特斯拉堪比鯊魚式的瘋狂降價,到底是硬剛到底還是跟隨降價,到底誰才是中國新能源市場未來的王道?
  • 特斯拉Model 3的終極殺手 看後會恐懼
    今天在群裡和一群鍵盤車神聊起了特斯拉Model 3的話題,誰才是Model 3的對手?Model 3定金8000塊,正式售價35000美元起,折合成人民幣就是23萬出頭。你開一輛比亞迪你好意思跟特斯拉車主站在一塊嗎?還是等比亞迪分分鐘造出一輛特斯拉的時候,秦再出來說話吧。現在看來,能夠最終殺死Model 3的,只有一個選手了,這就是匯率
  • Model Y,特斯拉的王炸
    同時,Model Y作為一款和Model 3共享平臺的產品,這臺車的使命和Model 3一致,就是提升特斯拉對中端電動車市場的滲透,進一步擴大市場流量和銷量(現在基本確定的是,未來Model Y會出單電機版本,售價我個人預計在27-30萬之間,30萬以內還可以拿到政策補貼,估計最快明年上半年就會上市這個版本)。
  • 上海產Model 3免徵購置稅,特斯拉又迎新增長點
    美股研究社消息,12月27日,工信部公布了第二十九批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其中就包含了特斯拉上海工廠所生產的Model 3。 近期特斯拉股價強勁,股價在美股市場周四的交易中延續最近以來連創新高的上漲走勢,股價在本周四的交易中大幅上漲近2%,達到430美元以上。上海產Model 3列入免購置稅目錄,可能會再次推動特斯拉股價進一步上揚。 本文來源:美股研究社(公眾號:meigushe),轉載請註明版權。
  • model 3算是城市家庭用車較好的選擇?靜態試駕特斯拉MODEL3
    畢竟早在10年前,特斯拉就已經發了第一款純電動車型,而隨後的Model S和Model X,也更是奠定了在行業內的領導地位。今天我們要靜態試駕的Model 3,是其面向大眾市場的一款車型,並且憑藉著相對親民的售價,其自從2016年發布以來就獲得了廣泛的關注。
  • 特斯拉Model 3 電池輻射測試報告
    關於特斯拉model 3,實際上我們已經「死磕」它很久很久了。試駕體驗大家可以參考這篇《特斯拉Model 3速度比跑車還快?上海F1賽道試駕發現答案沒那麼簡單,國產版Model 3亮相》(點擊閱讀原文)lab測試的技術乾貨則在這《Lab測試:特斯拉和傳統車企的差距在哪裡?
  • 網友在德國偶遇特斯拉Model 3,驚現新型轉換器!
    首先,Model 3目前在任何地方都很少見,尤其是在歐洲,因為Model 3預計在明年年底之前都不會進入歐洲市場。然而9月份的時候在荷蘭就看到了歐洲的第一個Model 3,不知道是不是特斯拉公司測試的。
  • 全球新能源10月榜單:大眾ID.3全面崛起,Model 3退出歐洲市場TOP20
    根據EVsales數據,全球新能源乘用車10月銷量達34.1萬輛,環比微跌1.2%,同比上漲128.4%,維持在了高位水平。其中中國市場貢獻了43.1%的份額,達14.7萬輛,歐洲市場同樣貢獻了42.3%的份額。
  • 廣汽埃安AION V還是特斯拉Model Y?新能源的矛盾之爭
    純電動SUV市場上,要說筆者最關注的車型,那一定是新能源中的豪車品牌特斯拉Model Y和技術硬的國產新勢力廣汽埃安AION V,兩者之間的碰撞,也是新能源市場的一場矛盾之爭。AION V僅面世半年已連續4個月銷量超2000輛,持續領跑A+級智能SUV市場,無疑是國產品牌在新能源領域上厚積薄發的「盾」。Model Y則背靠特斯拉這個曾經的「天花板」品牌,距離正式上市還有些時日,就已備受關注,正是特斯拉勢頭正盛之時的「矛」。這場矛與盾之爭,誰能取得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