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天才》裡的趣知識(一):蛤蟆鼓兒、孔子和扁鵲(太有趣了,孩子一定喜歡!)

2021-02-12 葛欣閱讀寫作

這段文字的靈感來自哪兒呢?其中之一是傳統相聲《蛤蟆鼓兒》,另一個是《孔子拜師》的故事。

蛤蟆鼓兒

甲:您這說相聲的什麼事全都知道,對嗎?

乙:唉,一般的事我們倒是全都有個研究。

甲:那我問問你,蛤蟆你看見過吧?

乙:誰沒見過蛤蟆呀。

甲:你說為什麼它那麼小的動物,叫喚出來的聲音會那麼大呢?

乙:那是因為它嘴大肚兒大脖子粗,叫喚出來的聲音必然大。萬物都是一個理。

甲:我家的字紙簍子也是嘴大脖子粗,為什麼它不叫喚哪?

乙:字紙簍是死物,那是竹子編的,不但不叫,連響都響不了。

甲:吹的笙也是竹子的,怎麼響呢?

乙:雖然竹子編的,因為它有窟窿有眼兒,有眼兒的就響。

甲:我家篩米的篩子儘是窟窿眼兒,怎麼吹不響?

乙:因為圓的扁的不響。

甲:戲臺上打的鑼怎麼響啊?

乙:它不是中間有個臍兒,怎麼不響?

甲:我們做飯的鍋也有臍兒,怎麼不響?

乙:它是鐵的,不響。甲:廟裡的鐘也是鐵的,怎麼響?

乙:它不是掛著哪,鍾懸則鳴。

甲:我家秤砣掛那兒了,咋沒想過?

乙:十年也響不了,死固膛的不響。

甲:炸彈怎麼響啊?

乙:炸彈裡邊不是有藥嗎?有藥才響哪。

甲:同仁堂儘是藥,怎麼不響?

乙:往嘴裡吃的不響。

甲:泡泡糖怎麼響?

乙:因為它有膠性,能響。

甲:膠皮鞋怎麼不響?

乙:它挨著地,那響不了。

甲:三輪車帶放炮,怎麼響了?

乙:那它裡邊有氣呀!

甲:咱倆說這么半天,你有氣沒有?

乙:有氣。

甲:那你怎麼不響?

三字經中有一句: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說的是孔子曾經拜一個叫做項橐(tuo)小孩為師的事情。而且在民間,還有一個很好玩的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開辦學校,自己當校長兼教導主任兼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兼數學老師兼體育老師兼音樂老師兼駕駛老師兼思想品德課老師,前後收了三千個學生,其中成績優秀的有七十二人。

有一天,孔子聽說莒國東邊、南海邊有紀障城,那裡的老百姓都很博學。於是孔子和學生商量,去那裡溜達溜達。於是他們幾個人乘著車馬往東走,一路觀賞風景,好不愜意。

前面大道中央,有幾個孩子正在玩耍,他們把小石子排成了一座「城池」。孔子的徒弟子路趕車,叫喊了幾句:「車來了,快讓開。」其他孩子都躲到路邊,唯有一個頑童——也就是項橐——看他說話無禮,就站在路中央一動不動。

子路很奇怪,問:「馬車來了!你為何不讓?」

項橐指著腳下的石子,反問道:「我這裡有座城池,你說是城躲車馬呢,還是車馬躲城?」

子路一時之間不能回答,只好問項橐:「那我怎麼過去呢?」

項橐回答:「你不會敲門嗎?我把城池大門打開,你不就能過去了?」

子路只好妝模作樣的敲門,這才過去。

子路受到小孩子的戲弄,怏怏不快。他看到一個農夫在路邊鋤地,便像耍笑別人,問:「你在做什麼?」

農夫回答:「鋤地。」

「你鋤地用心不?」

「當然。」

「那你知道不知道,從早晨到現在,一共抬幾下鋤頭呀?」

農夫回答不上來。子路得意地說:「我瞅你也不怎麼用心嘛。」

項橐恰巧是這個農夫的兒子,他回家來,正遇到子路為難父親,心裡想:「嚯!這個大個子辯不過我,就找我爹的麻煩,看我怎麼收拾你。」

他走上前,攔住子路的馬車問:「你在做什麼呀?」

子路回答:「趕車呀。」

「你趕車用心不?」

「當然。」

項橐手指著馬問:「那你知道不知道,從早晨到現在,它一共抬了幾下蹄子呀?」

子路回答不上來。項橐說:「我瞅你也不怎麼用心嘛。」

孔子見這個小孩子真實聰明機敏,就下車和他交談。

「我看你這個孩童才智過人,我們各出一題,誰答不上來,就拜另外一人為師,你敢不敢?」

項橐滿口答應:「行,誰也不行耍賴!」

孔子先出題:「小孩兒,我問你,天有多少星星,地上多少五穀?」

項橐回答:「一天有一夜的星辰,一年有一季的五穀(以前的糧食一年只收穫一次,這話如果放在現在就不對了)。」

接下來項橐出題。

「你的兩條眉毛有多少根?」

孔子心想:「這我怎麼回答?兩條眉毛有一臉眉毛的數量?兩條眉毛有兩條眉毛的數量?這不像話嘛。」只好認輸。

這時,項橐跳入身旁的一個池塘中,蛙泳蝶泳自由式加狗刨,好不自在,還對孔子說:「咱們沐浴後才可以行禮,夫子你也來。」

(小朋友們注意,後面的問答就和蛤蟆鼓兒對應起來了。)

孔子說:「我沒學過遊泳,跳進池塘浮不起來。」

項橐說:「鴨子也沒學過遊泳,它為什麼就能浮而不沉?」

孔子回答:「鴨子有離水之毛,所以可以浮而不沉。」

項橐問:「葫蘆可沒有離水之毛,怎麼能夠浮而不沉?」

「葫蘆圓而且內空,因此可以浮而不沉。」

「鍾圓而且內空,為啥又沉而不浮?」

孔子鬧個大紅臉,不能回答。

儘管在這個故事中,孔子和項橐最後的問答不如蛤蟆鼓兒過癮,但邏輯是一樣的。我很喜歡相聲和評書等傳統曲藝,因此就模仿這兩者,寫出前面扁鵲與小草的問答。

只要我們多讀多觀察多思考,就能積累素材,寫出好玩故事來。

相關焦點

  • 王者榮耀:臺詞串起來就成了小劇場,扁鵲百搭,劉邦和橘子太汙!
    但是劉邦則不然,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王者榮耀的背景故事或是王者榮耀的遊戲對局中,劉邦都是一個喜歡以多欺少的傢伙!而他們兩個的對話串起來就顯得劉邦非常的無恥,但是又剛剛好表現出了克制宮本的辦法,可以說是非常有趣了。二、 夏侯惇+楊戩 夏侯惇:獨眼,男人的浪漫!楊戩:張開第三隻眼!
  • 讓孩子愛不釋手的繪本推薦1:《蛤蟆爺爺的秘訣》和《漏》
    繪本真是一個奇妙的存在,這是一種沒有年齡限制的書,用簡短的文字和有趣的插圖,就能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和溫馨的撫慰。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些我兒子特別喜歡的繪本,希望可以在大家給孩子選擇繪本時有所啟發。這本繪本講的是蛤蟆爺爺告訴小蛤蟆在叢林裡要如何保護自己不被敵人吃掉,而小蛤蟆則通過一系列的叢林遇險,最終用愛戰勝恐懼,和爺爺齊心協力戰勝了大怪獸。
  • 歷史名醫扁鵲與王者榮耀裡的扁鵲
    一說扁鵲大人們都知道是古代的名醫,戰國時醫學家,善運用四診,它的望聞問切流傳與現在醫學,著作有《扁鵲內經》,《外經》為我國的醫學做了很大的貢獻那孩子眼裡的扁鵲又是什麼樣呢,」別放棄治療,善良的,唯有永不開口之人,良藥苦口,操縱生死?哼!
  • 趣趣ABC,上課真的有趣嗎?
    該套教材依循3P教學法進行編排,讓孩子們先吸收知識,再輸出語言,教材內容貼近孩子的生活實際,符合孩子喜歡把語言知識和生活聯繫起來學習的特點。該套教材每一課都提供了供單人、雙人進行的英語口語活動,為學生提供交流或者操練的機會。聽力教材Sounds Great是一套專為少兒階段學生設計的語音學習教材,共有五級。
  • 魔法士火影忍者老卡之——豚豚,文太,蛤蟆吉,蛤蟆龍,蛤蟆健
    C22——火影忍者蛤蟆文太蛤蟆文太,居住在妙木山隱之裡,是蛤蟆廣與蛤蟆健的兄弟,也是蛤蟆吉、蛤蟆龍的父親。體內存有極為強大的仙術查克拉。先後與自來也、波風水門、漩渦鳴人達成契約關係,被稱為蛤蟆老大。嘴裡叼著巨型菸斗、腰纏繃帶,插著一把短劍的巨型紅色蛤蟆。C23——火影忍者蛤蟆吉蛤蟆吉,居住在妙木山隱之裡,繼承了父親蛤蟆文太的血統,是一隻與漩渦鳴人達成契約關係的橙色大蛤蟆。
  • 孔子最喜歡哪個弟子?
    我生在舊時代的末端,雖然小學、中學、大學的課程裡都有國文課,國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數學、理科和英文。我自知欠讀的經典太多了,只能在課餘自己補讀些。「四書」我最喜歡《論語》,因為最有趣。讀《論語》。讀的是一句一句話,看見的卻是一個一個人,書裡的一個個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人一個樣兒,各不相同。孔子最愛重顏淵,卻偏寵子路。錢鍾書曾問過我:「你覺得嗎?孔子最喜歡子路!」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翻版的《柳林風聲》,有趣的心理讀物
    》就是這樣的一本書。蛤蟆一向是大家的開心果,他穿著時髦、打扮誇張、喜歡冒險,生活中一點小事都能讓他興奮不已。一開始見到心理諮詢師蒼鷺時,蛤蟆認為自己沒什麼價值,生活更是一團糟。他為了能得到大家的喜歡,常常不惜低下面子道歉,但很快又反悔,繼續我行我素。在他看來,無論自己怎麼做,別人總是對他不夠友好。
  • 趣知識:為啥人哭久了身體會一抽一抽的?
    趣知識:為啥人哭久了身體會一抽一抽的?阿土伯 趣冷知識1、為啥人哭久了身體會一抽一抽的?人哭久了,身體會一抽一抽的,這是因為你身體「中毒」了哦!哭的太厲害,呼吸頻率過快,導致二氧化碳排出太多,引發了呼吸性鹼中毒。當孩子「中毒」時,家長應該幫孩子調整呼吸,必要時進行緊急處理,送醫院做全面檢查。
  • 上聯:水裡蛤蟆穿綠衣,下聯太經典了
    還有幾天就到中國人的傳統新年了,現在許多人家都在為置辦年貨忙上忙下,今天小編我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這年貨裡的對聯。說道這對聯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陌生,家家戶戶過年前門後門那都是要貼上一副才行,即使是現在人工作壓力大,節奏快但是也不能忘記貼對聯這個延續千年的傳統項目。
  • 各有所長,各司其職,扁鵲三兄弟的故事和帶給我們的啟示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位大名鼎鼎的醫生,他被很多人尊稱為醫祖,這位醫生就是扁鵲。扁鵲的醫術非常高明,說的誇張一點甚至可以用超神來形容。扁鵲這位神醫的名聲特別大,他有一點非常厲害,那就是扁鵲可以隨著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來變換自己的醫治範圍和醫治手段。
  • 《扁鵲與魏文王的故事》論學習知識的層級
    一次扁鵲和魏文王會面 魏文王問名扁鵲說:「你們家哥三個,都懂醫術,誰厲害啊?」但是在這裡我想談的是這則故事給我們帶來學習什麼樣的知識的問題。知識也是有層級的,你學習什麼層級的知識就會容易有什麼樣的思維和處事方式方法。
  • 給大人講故事的繪本——10 蛤蟆爺爺的秘訣
    整個故事結構很套路,但對於孩子來說,更加的便於理解,所以感覺有些熟悉。故事的中心思想就是教孩子們「勇敢,機智,可靠」。平時小朋友都是在大人嘴裡聽到大道理,聽多了會煩。所以這裡以長輩現場說法的方式,傳授「秘訣」給小朋友。小朋友親眼見到的會更加相信和理解這些道理。在森林裡無處不在的危險,蛤蟆爺爺要告訴小蛤蟆生存下來的秘訣——第一個秘訣是」勇敢」。
  • 孔子是「生而知之」的天才嗎?「學而知之」對現教育有什麼啟發?
    (《李氏》)生而知之者是智力最上等的人,具有非凡的天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天才人物。孔子不以天才人物自居,而認為自己是屬於「學而知之」的中等之材,所以要「敏以求之」,通過勤奮努力的學習來求得知識。至於學習的專業方向,則是「好古」,以古代文化為主要的學習內容。孔子在這裡的自述,一方面固然有謙虛的成分在內,另一方面也是勉勵學生,告訴大家說,自己的一切知識都是勤奮學習的結果。
  • 四更鼓兒忙,二人上了牙床
    另《許倬雲自述》有云:我去看遺址時,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庫房看陶片,書上寫的、照片和圖畫,都不算數,你得拿在手上掂一下,掂出東西來,翻來覆去,看它小的洞洞,看它的質,我們叫看它的感覺,看多了就能看出感覺來了。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蛤蟆與諮詢師蒼鷺的對話,抑鬱的原因
    提到「抑鬱」、「心理諮詢」,讓我想起最近看的一本,這本書的書名非常有趣,叫《蛤蟆先生看心理醫生》,是英國資深心理諮詢師羅伯特-戴博德,運用擬人的寫法,讓經典童話《柳林風聲》裡的動物主角們再次登臺,讓我們在輕鬆愉悅中就學到了很多心理學知識
  • 【童話故事】 蛤蟆爺爺的秘訣
    有一天,蛤蟆爺爺和小蛤蟆在森裡散步。「小蛤蟆,你知道嗎?」爺爺說,「我們的世界裡到處都是飢餓的敵人。」「那我們該怎麼保護自己呢,爺爺?」小蛤蟆問。「喂,蛤蟆。」蛇噝噝地說,「我要把你們當午飯吃掉!」小蛤蟆尖叫著逃走了,但爺爺害怕了嗎?                    一點沒有!「有本事就吃吧!」爺爺兇狠地吼道,「但你可能吞不下去!」爺爺使勁吸進空氣,讓身體越鼓越大。「好吧。」蛇咕噥道,「下次再說。」他遊走了。小蛤蟆從灌木叢中跳出來,「哦,爺爺。」他叫道,「你真勇敢,真了不起!」「謝謝。」
  • 春秋戰國時期的最牛醫生——扁鵲
    扁鵲是中國醫學領域上裡程碑式的人物,首次提出瞭望聞問切四診法,寫下了《內徑》、《外徑》、《難經》等等可外傳(當時醫學之道是不可以外傳的,只能拜師和家傳學習醫術)中醫著作。同時扁鵲還是一個治病救人的好醫者,一生之中救人無數,多次通過醫學戰勝落後的巫術。
  • 扁鵲系列(二)——虢國太子命懸一線 三陽五會起死回生
    這幫孫子,有本事自己牛逼去,沒的本事還喜歡對別人道德綁架,這是個大問題,以後還要不要拯救世界?反正咱是人,又不是像長桑君一樣的仙。想了想,扁鵲一臉不爽的樣子,一個中庶子而已,咱見的國王都多了去了,你拽什麼?「呵呵,呵呵,好笑了,你說的這些都是管中窺豹,井底之蛙罷了,我就讓你漲一漲見識。
  • 考古剛發現扁鵲醫書,扁鵲就從教科書裡消失,歷史學家竟這樣解釋
    考古剛發現扁鵲醫書,扁鵲就從教科書裡消失,歷史學家竟這樣解釋如果我們說起扁鵲這個人,很多人都會將他和「神醫」這個詞語歸在一起,而扁鵲這個人也確實是個神醫,是當時為數不多的醫術高超的醫者。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扁鵲其實不叫「扁鵲」,只是因為這個人醫術特別的厲害,所以當時的人就用古時候神話中的神醫的名字「扁鵲」來叫他,為的就是讚揚扁鵲這個人的醫術特別的厲害,久而久之,大家也就習慣叫他扁鵲,而不是他的真名了。
  • 四川挖出一漢簡,解開扁鵲神醫真相:教科書真不該刪除扁鵲故事
    扁鵲是戰國時期的中醫學家,善於望聞問切,尤其是脈診和望診,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被尊為醫祖。千百年來,扁鵲深為廣大人民所愛戴和崇敬,以前的教科書中,有他的故事,教育人們懷有懸壺濟世的情懷。然而,2017年多種版本教科書中刪除了有關扁鵲的內容。為何要刪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