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酒企的過去與未來,正是仁懷發展歷史進程中的縮影。
文 | 雲酒團隊(ID:YJTT2016)
12月8日,「世界醬酒核心醉美赤水河谷」——2020全國百家媒體走進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活動繼續進行。百家媒體黔酒行步伐加快,一天之內走訪了勁牌茅臺鎮酒業公司(國寶酒廠)、釣魚臺國賓酒業、君豐酒業、夜郎古酒業和國臺酒莊5家酒企。
在面積為225平方公裡的茅臺鎮,一天之內走訪5家酒企是種什麼體驗?雲酒頭條(微信號:雲酒頭條)作為受邀媒體,全程參與了此次活動。
走進勁牌茅臺鎮酒業:國寶酒廠的「新」與「舊」
第二天的首站來到了勁牌茅臺鎮酒業子公司——茅臺鎮國寶酒廠。廠區內,牆上斑駁的印記和院中一棵挺拔的紅豆杉樹,告訴來訪者,這是一家有著數十年發展歲月的老酒廠。
據介紹,國寶酒廠的前身為創立於1975年的奧梁燒坊,是當時茅臺鎮老牌知名釀酒企業。後於1988年組建為仁懷縣奧梁酒廠,又於1992年擴建並更名為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國寶酒廠。
2016年,勁牌公司控股國寶酒廠。次年,勁牌成立勁牌茅臺鎮酒業有限公司,國寶酒廠也更名為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國寶酒廠有限責任公司,系勁牌茅臺鎮酒業有限公司子公司。
在勁牌的加持下,近年來,國寶酒廠已成長為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管理與服務為一體的醬香型白酒綜合服務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雲酒頭條(微信號:雲酒頭條)在走訪中也發現了這家老牌酒企「新」的一面。
國寶酒廠一直注重引進和全面培養年輕人才隊伍,尤其是在其研發團隊方面,呈現出鮮明的年輕化趨勢。據了解,目前,國寶酒廠共有國家級白酒評委8名,其中年齡最小的出生於1985年,僅有35歲。此外,國寶酒廠還擁有8名專業品酒師,他們的年齡更小,平均僅30歲左右。
對於一家酒企來說,在傳統釀造技藝保持「口口相傳,師徒相授」之外,不斷通過引進、培養「新鮮血液」,夯實研發實力、壯大人才隊伍、組織精幹力量,才能完成從傳統釀造企業向現代化企業的「蝶變」,以應對新技術、新趨勢。
據國寶酒廠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目前正在醞釀一款中高端醬酒新品,或於明年正式上市。而上述這些年輕的國家級白酒評委和品酒師團隊,也將為產品品質保駕護航。
走進釣魚臺酒業:「今年是企業最好的一年」
在第二站釣魚臺國賓酒業,媒體代表們與貴州釣魚臺國賓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丁遠懷進行了一場採訪交流。
今年年初疫情發生之後,白酒行業集體承壓。從半年報來看,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僅有5家實現營收和淨利潤雙增長,多數企業在營收和利潤方面出現嚴重下滑,其中不乏頭部酒企。
而據丁遠懷介紹,釣魚臺不但未受到疫情影響,從生產和效益上來講,今年反而是「釣魚台歷史上最好的一年」。
生產方面,從去年重陽節到今年重陽節,疫情對生產周期並沒有多大影響,「去年企業釀酒3100多噸,超出正常水平,今年則是最好的生產年。」丁遠懷說。
市場方面,他表示,今年下半年開始,以山東為代表的中高端消費市場表現強勁。企業在去年的基礎上,市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0%。
2019年,釣魚臺銷售額破10億元,照此計算,今年這一數字將突破12億元。這樣的增長速度,在主流醬酒企業中也屈指可數。
在醬酒趨勢火熱和醬酒產能稀缺的雙重背景下,醬酒企業產能競賽已經拉開,茅臺、郎酒、習酒、國臺、金沙等先後發布擴產計劃,預計本輪醬酒產能擴張結束後,將新增約20萬噸醬酒產能。
而釣魚臺並沒有選擇跟隨。丁遠懷表示,釣魚臺目前並沒有加擴產能的計劃,其原因既有企業混合制的特殊性,也有考慮到企業體量規模方面的現實性,「現在的計劃只做符合當下釣魚臺規模的生產——3000噸。我們最好的產能,就是在3200噸以內。」
對於未來釣魚臺在市場營銷和品牌傳播方面的規劃,丁遠懷透露,釣魚臺產品將授權定點銷售,具體的模式則是以直營體驗店和專賣店為主。
走進君豐酒業:「7S」現場管理法的秘密
第三站是仁懷市茅臺鎮君豐酒業,這是一家有百年釀酒歷史的老酒廠。在清朝道光年間,其產品就相當旺銷。曾因鹹豐年間的戰亂被迫中斷生產,在同治初年,茅臺鎮眾多酒坊舊址翻新,其中一家「佘記燒坊」,就是日後的君豐酒業。
上世紀70年代末,君豐酒業前身仁懷縣醇泉酒廠,是當年僅有的縣內三大集體企業之一,所生產的醇泉大麯酒曾獲「部優名酒」稱號,一度風靡仁懷及周邊縣市,成為接待、饋贈等必備檔次禮品之一。歷史上,醇泉酒廠還一度成為茅臺集團保健酒業公司基酒生產地。
深厚的釀酒底蘊和輝煌發展歷史,為君豐酒業的發展奠定了紮實基礎。雲酒頭條(微信號:雲酒頭條)了解到,今天,君豐酒業是茅臺鎮為數不多年產能突破4000噸的醬酒生產企業。
此外,君豐酒業一直堅守傳統醬酒釀造工藝,這背後是一種「長期主義」思維。傳統醬香酒釀造工藝複雜、生產周期長、總體產能有限,但另一方面,這代表了企業基本功紮實、發展穩健、不冒進,也預示後半程衝刺更有力。
雖師古法,但絕不拘古。據了解,君豐酒業堅持傳統釀造工藝同時,積極進行了「7S現場管理法」的系統創新,讓車間生產煥然一新。
眾所周知,海岸葡萄酒一般遵循3S法則——陽光(sun)、沙礫(sand)、海洋(sea)。2014年以後,君豐酒業在生產車間推廣了「7S現場管理法」,對生產過程中的人員、機器、材料、方法等主要生產要素進行有效管理,主要內容為: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安全(Safety)、節約(Save)。
如此考驗細節的現場管理制度,大大提高了君豐車間的成品酒衛生標準和合格率。據了解,自此之後,君豐酒業出產好酒佔比相較此前提高5%以上。與此同時,「7S現場管理法」在環保、節能、提質、增效等方面展現出的一系列成果,也為君豐酒業未來擴充產能提供了參考。
走進夜郎古:打造醬酒文旅生態綜合體
打造酒旅融合生態,正成為當下不少酒企的營銷創新路徑。在夜郎古酒業,媒體代表們看到了酒莊體驗的另一種樣本。
夜郎古酒業,是一家集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一體的醬香型白酒釀造企業,坐落於茅臺鎮名酒工業園區,曾於2012年被評為「貴州省綠色生態優秀企業」。
當記者走進佔地1750平方米的兩個製酒車間內,明顯感覺到車間的與眾不同——沒有任何機械設備,全部為手工操作,裡面的設計略顯復古而又不落陳舊,顯然與往常酒企的生產車間大不一樣。
夜郎古酒業辦公室負責人夏仟都告訴雲酒頭條(微信號:雲酒頭條),上述兩個生產車間,是企業文旅項目「醬香之旅」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為遊客展現最原始的釀酒過程,遊客可在車間內全程體驗制曲、製酒、勾調、品評等完整的醬酒生產工藝。「這樣純手工帶領遊客體驗傳統釀造工藝的企業,在仁懷我們是第一家」,夏仟都說。
早在2014年,夜郎古酒業便首次在醬酒行業推出「醬香之旅」體驗式營銷模式。讓消費者實實在在了解正宗醬酒的釀造過程,親身體驗醬酒文化、領略傳統的釀造工藝,強化和加深市場對夜郎古品牌的認知。
夏仟都介紹,每年三四月到十月份,是遊客參觀旺季。近幾年酒莊平均每年接待量達到8000人,最高峰時一天可接待13個遊客團。「儘管受疫情影響,今年仍然有5000人左右到廠參觀體驗。」
據了解,醬香之旅、酒道館和品鑑會,共同組成夜郎古酒業營銷模式創新的「三駕馬車」。這種把場景消費、體驗消費、文化消費等營銷手法整合的創新,也吸引了全國市場對夜郎古酒的關注,增強了其品牌的美譽度。
目前,夜郎古酒業正在積極完善酒莊功能,遊客接待中心和配套酒店正在施工建設中,將於明年3月前建成。「建成後,預計酒莊每年接待遊客量將達到10000人以上」,夏仟都表示。
走進國臺:「廠在景中、景在廠中」
提起國臺,我們會聯想到茅臺鎮第二大醬酒生產企業、醬香新領袖、IPO、中國首個智能釀酒車間等關鍵詞。這一次,隨著百家媒體代表走進國臺酒莊,又發現了一個不一樣的「花園酒廠」。
很多近年來到過國臺酒莊的人會發現,國臺酒莊已經成為了國家3A級旅遊景區。21年前,天士力集團首次到訪茅臺鎮並投資建廠;2011年,繼國臺酒業之後又投資興建國臺酒莊。短短數年,國臺便做到了「廠在景中、景在廠中」。
雲酒頭條(微信號:雲酒頭條)了解到,在國臺酒莊建設之初,面對山高坡陡、溝壑縱橫的地面現狀,天士力集團董事局主席、國臺酒業董事長閆希軍便創新構思了「工業梯田、花園企業」理念。為此,整個國臺酒莊的預算總投資超過31.2億元。
國臺酒莊建成投產後,目前實現年產正宗大曲醬香白酒1萬噸,儲存能力超過5萬噸。此外,國臺酒莊在功能、布局、景觀、服務的完善和提升,創造出了酒在綠中、美在心中的獨有景觀,讓它成為旅遊者心中的「打卡地」。
隨著國臺高速度發展,近幾年參觀國臺的人數持續攀升,年均接待2000多批次,共計3萬餘人。國臺酒莊憑藉「好看的酒廠」和「好喝的醬酒」,一舉成為公司接待參觀的主力。
這也符合不斷升溫的「酒旅融合」趨勢。在這裡,國臺可以為商家和消費者營造深度消費體驗。在酒莊展廳,通過國內白酒行業唯一的5D影像,他們可以體驗國臺的品質、工藝、文化、品牌,全方位、沉浸式感受醬酒文化的魅力。
國臺將白酒工業旅遊的體系化和標準化,不但豐富了參觀者的體驗感和愉悅感,更寓意著國臺酒是高品質生活的代表,並持續為消費者、客戶創造更豐富的價值。
你怎麼看這五家風格各異的酒企?文末留言等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