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前談景說艾:深山真艾,湘艾一生,健康永相隨!

2020-12-19 雷振梁攝影天地

端午節前談景說艾:深山真艾,湘艾一生,健康永相隨!

--艾草收割。

2020.06.16,下午,應邀隨車趕到新邵大新鄉煙竹坪村的深山中的艾葉生產基地。只見這裡的一大片艾葉生長得十分茂盛。翠綠綠,綠油油的,並散發出一陣陣淡淡的清香。果真是:人間有真情,深山有真艾。

--艾草收割協奏曲韻。

煙竹坪村,地處湖南新邵大新鄉資江西畔的深山之中。這裡四面環山,但山峰俊秀,山巒逶迤,山色秀麗,山景如畫,環境優雅,氣候宜人。不僅是旅遊觀景休閒的好去處,也是種植艾葉草的好場地。氣候與環境十分適應艾葉草的種植與生長。

--收割艾草。

艾葉草,又稱艾蒿、艾草,是我國南方普遍都有的一種植物。據悉:在廣西桂林,還直接用艾葉草的葉子包米飯來做著吃。艾草還可製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隨著醫學領域的不斷拓寬,艾葉的用途已越來越廣。

收取艾葉草。

艾葉草,是一種傳統的中草藥。艾葉防瘟疫有療效,已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曾成為歷史中的防瘟疫的功臣。現代醫學藥理證明艾草是一種抗菌抗病毒的藥物,其對病菌有著抑制和殺傷的作用,而且對呼吸系統疾病也有防治的作用。

--擁抱艾草,收穫健康。

艾葉草,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每當端午節時,人們總是將艾置於家中以「避邪」,稈枯後的株體泡水燻蒸以達消毒止癢,用艾葉燻蒸母嬰室可抑制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結核桿菌、大腸桿菌等10多種常見細菌的生長,還可對B肝病毒進行滅活,並且燻蒸後空氣參數可以達到正常,對產婦和新生兒毒性小、刺激小,因此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燻蒸。

彩霞滿天映襯艾草地。

艾葉草,還可以進行艾灸治療。主要以艾為主要材料, 在人體的經絡、穴位或病痛部位進行燻酌灸烤,藉助灸火的熱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從而激發經氣、溫通氣血,達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種方法。進而達到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彩雲映染艾草基地。

艾灸的方法很多, 如灸柱灸、艾條灸、隔物灸等。艾灸可治療高脂血症,改善血脂代謝和糖代謝,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總膽固醇的含量,提高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調整胰島素分泌功能,改善胰島素抵抗,從而達到降脂、降糖的作用。在治療關節炎中,艾灸療法能減輕該病的症狀,消腫止痛, 改善關節晨僵,控制病情發展,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

如果這就是「艾」,

別轉身請把它留下來,

祛一祛溼,除一除寒,

給你生命的溫暖灌溉。

如果這就是「艾」,

別猶豫請把它用起來,

溫經通絡,昇陽固本,

給你內在的真心關懷。

如果你用了「艾」,

你會馬上明白,

躁動的心,鬱結的情,輾轉反側的夜慢慢地,不再來,

身體裡多了溫暖,少了寒冷悲哀,其實這就是「艾」!

如果 艾 匠心出品

煙竹艾葉草地協奏曲。

精彩不容錯過。

樂在其中。

煙竹艾葉草地定格美好。

艾地鼓聲歌聲聲聲悅耳。

大新煙竹,深景艾韻。

相關焦點

  • 草中神仙——端午艾
    草中神為端午艾,艾分四種:北艾、祁艾、蘄艾、海艾。為純陽之草,通十二經,逐溼寒,《本草》載:「艾葉能灸百病。」,因其純陽之性可管陽間一切溼寒報病,可管陰間陰鬼邪,所以端午民間有叉艾驅邪的民俗。所以艾成為人間生命的保護神。草中之仙為蓍草,純陰,可活千歲,上古以來就被道家用於佔卜,預測未來。
  •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掛艾有什麼寓意,代表了什麼文化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胖胖論書屋,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說一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掛艾有什麼寓意,代表了什麼文化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會迎來端午節,這天大家要吃粽子,划龍舟,掛艾草,這是很多地區都保留的傳統習俗。
  • 「端午福利」同效「艾」符趨習俗 艾為芯手作古風禮盒亮相
    艾在端午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龍舟駛湖間,艾草掛門前一年一度的端午即將到來天文專家表示>由於閏四月的存在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之一而為了讓今年端午再特別一些艾為特製「艾為芯手作古風限定禮盒
  • 防艾抗艾,健康成長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龔豐碩  通訊員 王改紅 圖文為了提高師生對愛滋病的認識,深入了解愛滋病,督促養成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12月1日,在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來臨之際,管城區大王莊小學組織開展了「防艾抗艾,健康成長」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 2020端午尋「艾」線上直播活動圓滿舉行
    近日,由中國家庭報社、中國針灸學會、新華網健康頻道主辦的2020端午尋「艾」網絡直播活動上線,與全國觀眾一起過端午。本次活動的一大特色即是結合了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漢服文化。灸療至少有3000年歷史,根據文獻記載,早期都是使用艾。古人很早就使用艾蒿,距今3000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蒿的記載,《詩經》中也有關於採蒿的記載。燃燒艾葉是古人驅邪避穢、祭祀祈福的方法,將艾葉製作成的艾絨,也是古人製作火繩、保留火種的主要材料,它具有易於燃燒、燃燒緩慢、溫度較低、不起明火、氣味芳香等特點,能夠滿足將艾置於人體皮膚上直接烘烤的需要,使用安全而操作便利。」
  • 攜手抗「艾」 為愛防「艾」
    攜手抗「艾」 為愛防「艾」 2020-12-01 2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知艾 防艾 傳遞愛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發布了2020年世界愛滋病日主題:「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11月9日至12月1日,黨委學生工作部、校團委、校醫院聯合舉辦了「預防愛滋病宣傳教育系列活動」,活動緊密結合2020年世界愛滋病日宣傳主題「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以「知艾 防艾 傳遞愛」為活動口號,旨在有效提升學生防艾知識知曉率,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以積極、正確的態度看待愛滋病患者
  •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為什麼端午節門口要插艾葉呢?
    民間有一句老話是: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為什麼端午節門口要插艾草呢?在中國傳統裡,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節,我們現在把端午節當成一個節日過,但是在古代端午可不是個好日子,古人認為瘟鬼和五毒等不祥因素都是集中在五月初五這一氣候轉換較為顯著的時間出籠的,所以古代甚至有躲端午的說法!東漢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多有記載。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有諸多禁忌。所以最早門口插艾,根本的原因是為了闢邪!
  • 中醫傳承「艾」在民間 濟南市中醫診所聯盟成立暨首屆「艾」文化節...
    今天,在端午節到來之際,我市舉辦中醫診所聯盟成立暨首屆「艾」文化節活動。本次活動由濟南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濟南市中醫藥管理局、濟南市歷下區衛生健康局、濟南市歷下區中醫藥局主辦,歷下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聯盟、北京慈惠仁中醫研究院、濟南歷下慈惠仁中醫診所、山東慈惠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承辦,300名中醫愛好者及熱心市民到場參與。
  • 「社區動員同防艾 健康中國我行動」杭州用音樂傳播防艾抗艾的正能量
    杭州網訊 12月1日是第32個「世界愛滋病日」,當天下午,西湖邊湖濱步行街人潮湧動,一場以「抗艾防艾」為主題的公益音樂會精彩上演,引來市民圍觀。今年的世界愛滋病日的主題是「社區動員同防艾、健康中國我行動」。
  • 端午節插艾,哪些人家不能在門口懸掛艾草?為什麼不能插艾呢?
    端午節插艾,哪些人家不能在門口懸掛艾草?為什麼不能插艾呢?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邪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因此,在夏日來臨之時的「五月初五」,在門上掛艾葉,用艾葉洗澡驅蚊的一個洗禮。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家裡面有孕婦,最好不要在端午節的時候在屋裡掛艾草。
  • 端午節插艾,到底插在什麼地方?
    在我們淮北地區,端午節插艾都是在五月初五這天,關於插艾在民間流傳就是端午不插艾,死後變個老鱉蓋,插不插艾不知道,反正幾十年沒見變老鱉蓋的,這艾能驅蚊,能闢邪,插艾即是我國民俗傳統,又能彰顯端午節日氛圍,有首兒歌這樣唱的『』五月五,是端陽,房前屋後灑雄黃,吃粽子,沾白糖,艾草菖蒲掛門框上
  • 端午,村無閒草,家有艾香!艾草是農家的保護神
    端午到了,家家戶戶都插上艾草,驅毒闢邪。一個村子都瀰漫著艾香。奶奶家籬笆邊長的全是艾草,她在門鼻上插了幾枝,青磚灰瓦黑木門,加上這幾枝青青的艾草,真像是一首生動的詩文呢。艾草有一股獨特的清香,牛羊不喜歡吃它,雞鴨不啄食它,它似仙草一般,無拘無束的生長著,茂盛著。
  • 端午說艾:中醫傳承,艾草留香,你不知道的養生知識
    端午說艾:中醫傳承,艾草留香,你不知道的養生知識來源:藥智網|丘豔貞端午節,按中國傳統習俗,吃粽子,門前掛艾葉,賽龍舟,掛香囊吃五黃是必不可少了的。在此,我們就挑艾葉說說吧!我們農村地方俗稱有艾蒿,艾草,香艾,狼尾蒿子,杜艾葉,灰草等等。艾草在我國古代都有很高的地位,詩經《王風·採葛》中「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採葛為織布,採蕭為祭祀,採艾為治病。因此,艾還被稱為「相思草」。艾草,它可不是一般的草。
  • 知艾防艾,健康同行!大學生志願者宣傳預防愛滋病科普知識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麗為了廣泛普及愛滋病常識,提高學生的健康安全意識,積極倡導科學預防措施。山東交通學院青年志願者聯合會於12月2日在校園內舉行了「知艾防艾,健康同行」公益志願活動。在活動期間,大學生志願者們進行防艾宣傳資料的分發,向路過的同學們宣傳有關防艾的基本知識。參與人員在志願者們的引導下,依次進行了籤名紅絲帶,防艾知識速讀,答題套圈贏大獎等活動。大學生志願者們認真負責的為同學們服務,講解流程,協助答題,分發獎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此次活動圓滿結束。
  • 六甲番人端午知識|端午節插艾的益處知多少?
    端午插艾是漢人很重要的習俗,根據宋代呂原明 《歲時雜記》記載:「端五京都士女簪戴,皆剪繒楮之類為艾,或以真艾,其上裝以蜈蚣、蚰蜒、蛇蠍、草蟲之類。」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身上和髮飾已很少見插艾,但有些地方至今仍然保持端午節在門框上插兩株艾草的習俗,那麼,這種習俗是怎麼來的?
  • 五月五端午節裡文化到底是什麼?吃粽子還是賽龍舟或者說是門插艾
    端午節裡的文化到底是什麼?吃粽子還是賽龍舟或者說是門插艾端午節,在我的心目中就叫五月五。小時候這樣叫,長大了,也依然這樣叫著。有時候,有人說端午節到了,我還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一說起五月五,我就心裡清楚了,明白了,高興了。五月五,是端陽,端午節裡事務忙。門插艾,香滿堂。
  • 艾燻到底能不能抵抗瘟疫?歷史證明:有艾的地方,傳染機率會小
    在我國傳統民間醫藥學中,艾葉用於預防瘟疫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端午時節民間歷來就有插艾葉的習俗,以期起到驅蚊殺菌、祛邪避穢的作用。 據介紹,艾條一根燃燒40~60分鐘,艾絨燃燒約10分鐘一小包,該院有工作人員專門負責燻艾。
  • 端午插艾,那為什麼要選擇艾草呢?
    只不過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現代化的氣息越來越濃鬱,端午插艾的習俗和古時相比,就顯得不那麼受人重視了,尤其是在一、二線的大城市中,快速的生活節奏、繁重的工作和學習壓力使得人們似乎淡化了這些傳統節日的觀念,大多數人也是在節日裡走走過場,偏於形式罷了。
  • 不同學段校長代表、健康教育專家代表共同發出校園抗艾防艾倡議
    為落實《校園抗艾防艾行動工作方案》,近日全國大學校長、中學校長和健康教育專家代表在全國中小學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儀式上共同發布《校園抗艾防艾倡議書》,倡議校長做好師生健康的領航者和守護者,師生爭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爭做抗艾防艾知識的傳播者、爭做抗艾防艾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