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現有專職教師65人,其中正高級職稱5人,副高級職稱18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6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39人。
電子信息工程實驗中心建築面積9462.86平方米,下設實驗分室32個,包括數字媒體技術實驗室、數字音視頻實驗室、影視特教實驗室、網頁製作實驗室、動畫製作實驗室、虛擬實境技術實驗室、信號與系統實驗室、程控交換實驗室、通信實驗室、單片機實驗室、PLC實驗室、自動控制實驗室、虛擬儀器實驗室、嵌入式技術實訓室、金工實訓中心、液壓與氣壓傳動實驗室、機械原理實驗室、機械設計實驗室、先進位造技術實驗室、機器人技術實驗室、傳感器檢測(機械)實驗室、建築技術實訓室、光伏系統實驗室、太陽能電池實驗室、創新實驗室等,儀器設備總值2000餘萬元。學院注重對外交流與合作,建有多個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承接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
學院注重工學結合,以培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為目標。在全國電子專業人才設計與技能大賽中,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150餘人次;在「挑戰杯」、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河北省大學生工業設計創新大賽、機械設計大賽、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全國高校創新設計大賽等比賽中,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300餘人次。學院曾榮獲多項賽事優勝學校、優秀組織單位、校級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歷屆本科畢業生考研率近30%,錄取院校包括南開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天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大連海事大學等985、211院校;畢業生歷年就業率均達到90%以上,錄取單位包括阿里巴巴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Base FX、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趣拿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去哪網)、國網供電公司、國家稅務局、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北省通信建設有限公司、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河北馳特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等,畢業生受到行政及企事業用人單位好評。
招生聯繫人:高亞成
學院網址://dxgcxy.hsnc.edu.cn/
電子郵箱:76206093@qq.com
招生諮詢電話:0318-8888042
電子信息工程(本科學制4年)
專業簡介: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集現代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與一體,是應用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進行系統設計和信息處理的專業。本專業主要研究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集成和應用,實現信息的獲取、傳輸和處理,電子產品和系統的智能控制。通過學習學生初步掌握智能控制系統傳輸、處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實現電子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及應用。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衡水學院首批建設的「重點特色專業」,近年來依託本專業建設培育了衡水學院「電氣信息類優秀實踐教學團隊」、「巾幗標兵崗」、「優秀教研室」等優秀師資團體,同期還建有河北省省級實踐教學示範中心—衡水學院電子信息實踐教學中心。學生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河北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等競賽活動中屢創佳績。近三年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立足服務地方建設,加快融入「京津冀」電子信息行業技術升級,加快與「京津冀」企業交流合作;拓展辦學思路,開展與馬來西亞理工大學、韓國圓光大學等海外高校的國際交流合作,選派優秀學生進行交流交換或攻讀碩士學位,專業辦學水平不斷提升。
學制與學位:學制4年,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掌握自然科學的通識大類基礎和電子信息行業的基本職業技能,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術學習能力和嫻熟的工程實踐實操技能,具備現代電子技術和信息信號處理理論,通曉電子系統設計原理與設計方法和信息系統分析處理方法。能從事電子信息及相關工程技術領域中系統設備和裝置的設計、開發、製造、應用、維護、管理等工作的專門人才。經過專業訓練和技術培訓,達到專業知識結構合理,工程實踐能力突出,人文綜合素質全面的目標要求,具備基本職業素養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自動控制原理、傳感器原理及應用、數位訊號處理、數字圖像處理、電子設計自動化、單片機原理及應用、電子測量技術、可編程控制器及應用、DSP技術及應用、人工智慧技術等。
就業前景:主要從事電子信息類產品的生產銷售、設計開發及技術支持工作,從事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升級維護和技術管理等工作。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能勝任硬體電路設計開發、網絡通信設計開發、移動網際網路應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媒體信息處理應用等方向專業技術工作,實現多種新技術交叉領域的高質量就業。畢業生也可繼續攻讀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以及人工智慧等學科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物理學(本科,學制4年)
專業簡介:物理學專業是在1979年開設的物理教育專科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自2005年開始招生,現設置教師教育專業方向。物理學專業主要是為從事物理學及相關學科研究和教學的專業人才打下基礎,同時培養具有較高的人文與科學素養、具有紮實的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能,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從事中學物理教育教學、研究的教師以及教育管理工作者。近年來依託本專業建設培育了衡水學院「巾幗標兵崗」、「優秀教研室」等優秀師資團體,學生在歷屆河北省大學生物理競賽中連創佳績。
學制與學位:學制4年,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發展和地方經濟需要、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具有寬厚的文化修養和良好的科學素養,具備紮實的物理專業知識,掌握中學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運用物理專業知識和技能在中學及教育、科研機構從事物理教學、科學研究、教育管理及相關工作,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主要課程: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理論力學、熱力學統計物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固體物理、計算物理基礎、普通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電工電子技術實驗、中學物理教學論、中學物理教學設計、中學物理教學技能訓練、校內試講、專業實習等。
就業前景:學生畢業後可在初高中從事中學物理教學、教育管理,在教育、培訓機構從事物理教育教學及管理,在科研機構從事物理學相關內容的科學研究等工作。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能勝任初中、高中物理教師,教育機構管理者、科研開發人員等職位,實現多種領域的高質量就業。畢業生也可繼續攻讀理論物理學、磁學與新型磁性材料、電子材料與器件工程、新金屬材料物理、計算物理等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數字媒體技術(本科學制4年)
專業簡介:數字媒體技術是從計算機技術出發,將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到相關的領域,為社會提供數字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本專業口徑寬、側重影視製作、WEB前端,並開設了VR、UI前沿課程,培養面向數字網絡時代具備數字媒體產品製作與管理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衡水學院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擁有多名具有職業資格認證的教師,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同時引進行業專家進行授課。該專業已經同多家影視公司、電視臺、網絡公司等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係,為學生的專業見習、實習和就業提供了平臺,保證了學生實現高質量、高薪就業。
學制與學位:學制4年,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具備從事數字媒體技術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藝術理論基礎知識;掌握紮實的工程基礎知識和本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了解本專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具有信息獲取和職業發展學習能力;具備良好的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和服務意識;了解本專業領域技術標準、行業政策、法律法規;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和交流技能;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科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方法和技術手段分析並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參與生產及運作系統的設計;並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可持續發展的專業能力。能夠在影視製作公司、網絡公司、新聞媒體、廣告傳媒、教育與培訓機構等部門從事影視製作、動畫製作,面向網絡新媒體軟體開發的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數字視頻與音頻技術、數字攝影技術、數字攝像技術、數字圖像處理、計算機二維動畫、計算機三維動畫、計算機網絡技術、數位電視節目製作、數字影視特技與動畫製作、數字電影特技製作、網頁設計與製作、資料庫原理及應用、虛擬實境VR技術、流媒體技術、動態網頁設計、網站設計與製作、UI設計、藝術概論、新媒體等。
就業前景:從事數字媒體技術特別是數字影視技術的攝製、錄像、採集、編輯以及後期製作等工作,也可以進入網絡公司、企事業宣傳部門從事網頁前端設計、網頁製作、新媒體開發與維護;繼續攻讀新聞與傳播、教育技術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機械電子工程(本科學制4年)
專業簡介: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是一個以機械設計製造、電子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為支撐,同時涉及控制論和信息科學等學科的新興工程技術專業,由於學科交叉、技術融合和創新,使本專業發展迅速。面向「中國製造2025」及智能製造的國家政策背景,及衡水學院應用型本科的定位,專業在培養中以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為主線,構建基礎理論與操作技能、系統設計與綜合應用、應用開發與創新實踐三層式實踐教學體系,培養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實踐技能及管理能力的機電類高級專門人才。在人才培養時設置機器人技術、數控技術兩個方向,為使學生能夠更加貼近社會企業生產實際情況,開設了面向實踐、注重應用的工業機器人編程與操作、數控工具機維護與維修等課程。同時本專業與附近地區及國內多家機械類相關企業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係,幫助學生實習、就業。
學制與學位:學制4年,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較紮實的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機電行業及相關領域從事機電一體化產品和系統的設計、製造、工程應用、研發、維護、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機械製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製造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工具機電氣及PLC、測試技術及應用、數控技術、數控工具機結構與編程、數控工具機維護與維修、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機器人技術、機器人離線編程技術等。
就業前景:「中國製造2025」將改變中國製造業現狀,推動中國製造業從大國向強國轉變,同時創造大量高質量就業機會。專業畢業生可在機電設備設計、製造及電子工業等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從事機電系統的設計、生產、管理、維護、規劃、組織等工作;也可繼續攻讀機械、電子工程、自動化、智能檢測和控制類等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建築電氣與智能化(本科學制4年)
專業簡介:建築電氣與智能化專業以土木工程、電氣工程和控制科學與工程3個主幹學科為支撐,其特點是:以建築為平臺,建築設備與建築環境為「對象」,應用電氣技術、自動化技術和信息技術,實現建築設備自動化,使建築環境達到安全、舒適、節能、環保的目標。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國民經濟對數位化城市、綠色與智能建築的要求越來越高,當前,各行各業用信息技術來改造傳統產業是大勢所趨,而建築智能化是與信息技術緊密結合的朝陽產業,社會對建築電氣與智能化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本專業基本涵蓋了建築供配電技術,建築設備電氣控制技術,電氣照明技術,防雷、接地與電氣安全技術,現代建築電氣自動化技術,現代建築信息及傳輸技術等學科的理論基礎,而且具有較強的工程設計實踐能力。
學制與學位:學制4年,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建築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能從事現代化建築計算機網絡化管理、現代化建築小區電氣設備安裝、檢修、運行維護,建築電氣工程系統的設計、施工與調試必要的理論知識,具有綜合運用計算機應用技術、信息通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建築技術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數字電子技術、模擬電子技術、樓宇自動化技術、自動控制原理、建築供配電與照明技術、建築電氣控制及PLC應用、智能建築、建築設備控制技術、暖通空調、建築給排水等。
就業前景:學生畢業後主要面向建築行業工程單位、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設計單位、施工企業、科研單位等企事業單位或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設計與施工及規劃管理等工作;能在各類企事業單位、科研、設計、施工等部門從事建築電氣與智能化領域的研究、設計、生產和開發、運行、管理、維修等工作;也可繼續攻讀土木類、電氣工程、自動化、智能檢測和控制類等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專業簡介:建築工程技術專業主要為建築施工企業生產一線培養技術與管理人才,以建築工程施工項目部施工員為主要就業崗位,以工程項目材料員、質檢員、資料員等為就業崗位群。辦學理念上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促進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全面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大力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能在本專業相關領域工作的崗位能力和職業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適應建築生產一線的技術、管理等職業崗位要求。
學制:學制3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建築工程技術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建築設計、施工、監理、造價、地產、物業管理等部門從事施工、設計、監理、造價、工程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建築材料、建築製圖、房屋建築學、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建築設備工程、建築力學、工程測量、建築施工技術、建築CAD、建築施工組織與管理、建築工程定額與預算、工程建設法規、建築工程監理概論。
就業前景:在建築施工企業作為土建專業技術人員,從事工程項目組織、現場施工管理、質量驗收、施工安全、材料檢測、技術資料及工程造價等方面的技術工作,也可以在建設單位、建設行業管理部門、監理、設計和物業管理單位從事技術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