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院簡介
衡水學院數計學院現有教職工78人,其中專任教師58名,教授13人,副教授18人,博士7人(在讀3人),碩士學位教師50人。設有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網絡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六個本科專業。數計學院教師共主持科研項目15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級20餘項。公開發表論文951篇,核心期刊139篇,其中一類核心9篇,二類核心11篇。
數學與計算機學院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現有雲計算與大數據處理綜合實訓室、ARM與單片機原理實驗室、物聯網工程綜合實訓室、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實驗室等11個專業實驗室,總面積2366平方米,設備總值約1200萬元,為學生提供了優良的實驗條件。
數學與計算機學院全力為學生營造一流的學習環境,配備各門類圖書資料四千餘冊。數學與計算機學院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軟體技能大賽、大學生科技創新技能大賽等活動,成績優異。
數學與計算機學院通過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建立了北京尚觀科技、北京中公教育、天津中軟國際、無錫NIIT、保定轉點網絡、石家莊智遊集團、北京金源萬博、衡水市統計局、財達證券公司、河北鑫考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沃享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葉天成軟體開發公司等多個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就業提供了有效保障,極大提升了畢業生就業層次和就業率。
二、專業介紹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本科 學制4年)
專業簡介: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是衡水學院重點專業,是在始建於1978年數學教育專業基礎上設置的。本專業擁有一支職稱結構、專業結構、年齡結構合理、業務過硬、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師資隊伍。除與學校共享圖書館的圖書資料外,還擁有本專業資料室,教學技能訓練實驗室和數據統計分析實驗室,可進行數學建模、教學技能訓練、數據分析等類型的實踐教學活動。依託衡水基礎教育發展的優勢,加強與衡水各個中學的合作與教育培訓,以培養中學數學教育人才為主要目標,協同育人,實踐育人。以賽促教,促進青年教師專業發展;以賽促練,加強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
學制與學位:學制4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學生具有紮實的數學及應用數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知識結構,擁有良好的數學修養,初步具備獨立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運用數學知識建立數學模型並應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掌握現代教育理論與技能,能勝任並且適應中等數學教育工作、學校管理工作以及其它教育工作,並能夠繼續攻讀研究生學位。
主要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複變函數、近世代數、常微分方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學建模、中學數學解題研究、初等數學研究、數學教育研究、數學方法論、競賽數學、數學史、數學教學案例研究、現代教育技術、基礎教育改革專題以及根據專業方向設置的選修課程組。
就業前景:數學是理工、經濟、管理以及農醫等學科的基礎。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就業口徑寬。能在中小學或其他教育機構從事數學教學和研究、教育管理的工作;能在企事業單位從事研究和管理等工作;亦能考取相關專業研究生。
諮詢電話:0318-8887984
應用統計學專業(本科學制4年)
專業簡介:應用統計學以研究統計學的一般理論和方法在社會、自然、經濟、工程等各個領域的應用為基礎,是統計學和其他學科之間形成的交叉學科。 現有教師12人,教授、副教授4人,其中博士2人、碩士10人,是一支職稱結構、專業結構、年齡結構合理、業務過硬、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師資隊伍。主持國家自然基金、河北省社科基金、河北省教育廳項目等多項課題。
應用統計學專業具有良好的實踐教學條件和豐富的教學資源,著重培養「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新建成的「雲計算與大數據實驗室」,具備TB級數據的處理能力,能為師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科研及競賽環境。
通過校企合作、見習與專業培訓,把基本技能、專業技能、職業技能、創新能力的培養系統化、標準化、課程化,實現課程建設與技能培養、技能培養與社會需求的有效對接,提高師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通過「課程設計、專業競賽及技能創新小組」相結合的方式,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給學生提供一個學以致用、教學相長的實踐與交流平臺,使學生在小組中可以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對提升學生的實踐項目水平起到很好的鍛鍊和培養作用。本專業師生已多次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亞太地區數學建模競賽、「泰迪杯」數據挖掘競賽中榮獲多項榮譽。
學制與學位:學制4年 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紮實寬廣的數學基礎,掌握統計學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大數據基本技術,具有熟練運用主流統計軟體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的基本能力,能在行政企事業單位從事數據採集、統計、分析及信息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概率論、統計學原理、應用回歸分析、多元統計分析、市場調查與分析、大數據技術基礎、數據挖掘與機器學習、宏觀與微觀經濟學、應用統計軟體(MATLAB、Python、SPSS、R語言等)、數理統計基礎、時間序列分析、應用隨機過程、運籌學、抽樣調查、非參數估計、統計預測與決策等。
就業前景:應用統計學可以應用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畢業生可在網際網路及相關企業從事數據分析與挖掘工作;可以在企事業單位調從事調查與統計工作;可以考取統計相關專業、數據科學相關專業、數學相關專業研究生。
諮詢電話:0318-888780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學制4年)
專業簡介:衡水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在1998年創辦的計算機教育和1999年創辦的計算機維護與維修兩個專科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2004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開始招生。通過十年成果顯著的專業建設過程,2014年被選定為衡水學院重點建設專業, 2019年在校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基礎上被遴選為河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現設有軟體技術和計算機教師教育2個培養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現有教授、副教授18人;博士3人,碩士23人;雙師型教師23人。計算機專業現建設有多個固定的校外實習基地:北京尚觀科技、北京中公教育、天津中軟國際、無錫NIIT、保定轉點網絡、石家莊智遊集團、北京金源萬博等;教育實習基地:衡水市11縣市中小學。
專業特色:
1、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3年課程學習、半年專業實習、半年綜合性實踐——2-5每學期都有1個為期1-2周的課程設計(程序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數據結構課程設計、計算機專業初級課程設計、計算機專業中級課程設計)、第6、7、8學期首先開展為期3周的計算機專業高級課程設計、接著是為期16周的畢業實習,最後完成畢業設計、畢業作品。
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秉承「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方針,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專業競賽,針對學生能力提供多個層面的競賽培訓,為學生搭建施展才能的平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組織學生參加ACM-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CCPC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團體程序設計天梯賽,河北省程序設計大賽、河北省職業技能大賽、數學建模大賽、數據挖掘大賽、藍橋杯、移動網際網路大賽等國內、國際大賽,均取得優異成績。
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組建的教學科研團隊,目前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在內的多項縱向研究課題;此外積極參加實體公司項目,2016年至今,已與公司合作完成13個網站建設項目。2019年獨立完成冀州市防貧預警系統開發,2020年完成衡水市防貧監測預警系統的開發。依託上述縱向和橫向項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興趣小組活動,利用課外時間拓展拓寬學生在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理論實踐能力,為學生將來開展實踐工作、研究工作儲備知識、技能。每年都有多名學生被推薦到企業進行實習和工作。
學制與學位:學制4年,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計算機軟硬體系統的基本理論、技能和方法,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可持續發展的專業能力,能夠在信息技術行業從事軟體的開發、測試、管理與維護;能夠在中小學及其他教育機構從事信息技術教育與研究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計算機專業自然科學基礎、計算機電路基礎、程序設計基礎、計算機組成原理、作業系統、數據結構、資料庫系統概論、計算機網絡、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軟體工程、數據挖掘與應用、Java軟體開發技術、WEB系統開發技術等。本專業主要涉及軟體技術方向課程(包括:移動應用開發技術、網頁設計技術、PHP程序設計技術、軟體測試技術等)。
就業前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而發展起來的。本專業培養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可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軟體產品設計、信息系統維護、信息資源管理等;也可在中小學及其他教育機構從事信息技術教育與培訓工作。隨著計算機和移動互聯的發展,隨著國家對教師教育重視的不斷提高,從事計算機行業的人才需求不斷增加,從事計算機教育行業的人才出現短缺。綜上所述,計算機專業具有光明的就業前景,從事計算機行業大有可為。
諮詢電話:0318-8887802
物聯網工程專業(本科,學制4年)
專業簡介:物聯網是國家倡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衡水學院物聯網工程專業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物聯網工程與技術方面的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以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為核心,以物聯網核心技術為教學主線,以項目式教學為手段,綜合性專業技能訓練貫穿了人才培養全過程,採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實驗室全面開放,與京津冀區域企業共建了多個實踐教學基地。
學制與學位:學制4年,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能夠在物聯網及相關行業從事物聯網系統產品的設計、開發、集成、應用、管理、運行與維護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物聯網數學基礎、物聯網電路基礎、程序設計基礎、物聯網控制原理、算法與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物聯網作業系統、資料庫原理與應用、嵌入式系統開發技術系列課程、物聯網傳感與檢測技術、物聯網識別技術、物聯網通信技術、WEB系統開發技術、物聯網安全、物聯網工程規劃與設計、大數據與雲計算等。
就業前景:物聯網重在解決生產生活中各種需要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精確化管控和科學決策的問題,特別是「物物互聯」,不接觸地管理和控制「物」的問題,應用領域十分廣闊、市場需求格外巨大。物聯網人才具有複合型、就業口徑寬的特徵,就業前景無限廣闊。
網絡工程專業(本科,學制4年)
專業簡介:網絡工程專業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網絡工程與網絡技術方面的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以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為核心,以網絡工程核心技術為教學主線,以項目式教學為手段,綜合性專業技能訓練貫穿了人才培養全過程,採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網絡技術實驗室、信息安全與網絡安全實驗室、綜合布線實驗室等實驗室全面開放,與京津冀區域企業共建了多個實踐教學基地。專任教師中多人取得思科認證網際網路專家、信息安全管理高級工程師等執業資格與專業認證。
學制與學位:學制4年,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計算機、網絡通信等基礎理論、知識、技能和方法,具備良好的網絡工程管理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夠在網絡技術開發公司或政府、企事業單位等從事信息網絡系統設計、開發、部署、運行、維護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數學基礎、計算機電路基礎、程序設計基礎、算法與數據結構、作業系統、資料庫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微機原理與彙編語言、計算機網絡與通信、路由與交換技術、綜合布線技術、密碼學、信息安全與網絡安全、雲伺服器配置與管理、網絡工程規劃與設計、網絡編程技術等。
就業前景:網絡工程和信息安全是麥可思2017-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的就業綠牌專業,人才需求強勁、就業前景廣闊。畢業後可在機關團體、大專院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等的信息技術或信息安全部門從事網絡工程規劃與設計、網絡與信息系統部署與管理、網絡應用系統設計與開發、信息安全與網絡安全管理、網絡技術培訓等工作或考取研究生進一步深造。
智能科學與技術(本科學制4年)
專業介紹:
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依託衡水學院數學與計算機學院開設,師資力量雄厚,實驗設備先進。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實驗室建築面積2365.865平方米,使用面積1582.64平方米,設備總值約700萬元。現有ARM與單片機原理實驗室、計算機組成原理與微機原理實驗室、機器人研發訓練中心、計算機實訓室、雲計算與大數據綜合實訓室、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實驗室、科技創新實訓室等,以及容納900餘臺計算機的大型網絡化實訓機房。
專業特色:
1、立足京津冀區域智能科學產業需求,緊跟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前沿技術,根據智能科學與技術的高新技術特點,與智能科學與技術相關的公司企業深度合作,共同開展專業教學、學科建設以及專業教學平臺建設。2、人才培養過程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貫穿始終。與企業共同開展實踐教學,實習實踐環節安排到合作企業進行,學生可以在企業實踐中實際感受人工智慧發展前沿技術,實際參與到智能系統的設計和開發項目中,加深理論儲備的同時增強實踐動手能力。3、構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師資隊伍。專業核心課程全部由教學經驗豐富的教授、博士、知名企業工程師擔任。目前該團隊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在內的多項研究課題,科研項目與教學相互融合,學生可以參與其中,同時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為學生將來開展實踐工作、研究工作儲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
學制與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
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具有高尚的社會主義道德觀,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掌握智能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了解智能科學與技術相關領域行業的進展,在智能科學與工程領域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可持續發展的專業能力,能在企業、事業和行政部門等單位從事智能設備維護、智能系統、智能信息處理軟硬體的開發與設計、工程應用等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智能科學與技術導論、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數據架構技術、Python程序設計技術、數據挖掘、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模式識別、作業系統與Linux實戰技術、資料庫系統概論、傳感器技術、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計算機電路基礎等。
就業前景: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培養智能化工程領域的專門人才,國家提出了人工智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現在人工智慧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目前我國人工智慧相關人才缺口超過500萬,從事智能行業的人才需求不斷增加。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後可以在行政單位、學校、公司研發崗位、人工智慧實驗室工作,也可以考取人工智慧、計算機技術等方向的研究生。具體就業崗位包括:智能科學工程師、數據挖掘工程師、算法工程師、智能技術支持、智能行業研究員、電氣工程師、IT工程師、系統維護工程師等,具有光明的就業前景。
三、院長寄語:
數計學院秉承「守正出新」校訓、「進步教育」理念和「嚴謹、務實、協作、創新」的工作作風,堅持「質量立系、人才興系、科研強系」,以客座教授、博士和骨幹教師為引領,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學術素養高、科研能力強。學院堅持立德樹人,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做人、做事、做學問。
以數學鑄造基石,用軟體編譯精彩人生。蓬勃發展的數計學院熱忱歡迎來自五 湖四海的莘莘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