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做什麼,行動就可以了。
其實很多事情沒有你想像中的難。
我感觸良多的對著身邊的依依說。
她一個轉身就問:媽媽,那是什麼?
你和她講哲理,她轉彎讓你看真實。
我們作為成人,總覺得自己吃的鹽比水多,大道理就得講給孩子聽,可孩子要接受你的建議還好,可,她壓根不聽。
不聽我就暫且不說,讓你在實操中感受吧。
新學期給依依報了素描班,培訓班有點遠,我們必須要坐地鐵去上課。
為了讓孩子能獨立起來,我大膽的決定讓她自己坐地鐵去上課,正巧今天去踩點,全程我當起了孩子的小跟班,一路讓孩子自主行動。
在家,我為她準備好日常用品,紙巾,水,筆,本子還有錢。還教她手機支付地鐵車票。小傢伙可開心了,覺得很新奇。
這個沒問題的,媽媽你就跟著我吧!她用她那自信的小眼神對我眨了眨。
精神抖擻的她用笨拙的動作比劃著微信密碼,一邊走一邊大聲的念了出來。
我笑著說,密碼你就放在心裡念吧。為什麼?孩子就是孩子,我笑了起來。
「假如你有一張卡,卡裡面有很多錢,你會大聲的告訴別人我這裡有錢,密碼是多少嗎?」
「那肯定不會啊,可他不知道我念的啥,也許就是一般的東西呢?就算拿到卡他也用不到的。因為我就沒有卡。」我突然覺得我打的這個比方把自己給繞了進去了。
反正孩子是知道要保密就行了,「挺好,希望你以後遇到事情都能這般樂觀。」我尷尬的安慰著。
用微信支付車票後,在地鐵上,依依拿出個小本,在本子上劃著十二宮格,手指練習著支付密碼。較真的小孩真是太可愛了。我輕輕的看著沒有說話。
在地鐵上很無聊,四周的人都是低著頭玩手機。去的時候她還很神氣的提醒著要到那裡轉換路線,過去的路程很順利。
回來時就沒有那麼順利了,進地鐵買票很隨意,坐上地鐵後,她也無聊的玩起了手機,笑哈哈的看著短視頻,全然忘記了我們應該換乘下一趟地鐵了。我沒有作聲,安靜的等待著,換乘的點過去一站,二站,到第三站,孩子還是沒有反應。
人們都說刷個抖音一晃就是個把小時,這一點也沒錯,視頻對小孩子來說更加是沒有免疫力,我假裝問一下時間,依依才回想起來,到這裡了,「我們坐過站了」她臉色一變,慌了,眼淚砰的一下就出來了,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們先出去吧!」我看著她輕聲的說。
出了站點,她很難過。
「坐過了站再坐回去就好,這種現象很平常的,不用太擔心。你若是想坐,只要是到最後的終點下車,地鐵的站點你還是可以坐回去的。」她驚訝了。看著指示牌我們返回到要換乘的點,這下,她手機也不玩了,拿出車票。輕聲的說:提醒自己記住站點。
我鬆了口氣,通過這次踩點,我想依依知道坐地鐵應該要注意什麼了。我的小跟班之旅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期待她自主坐地鐵的精彩表現吧!
孩子都不希望父母親嘮叨,但是作為父母總是要叮囑孩子注意事項,這是周而復始的一個過程,也許,有時候他不想聽就可以用實際行動告訴他這個的關鍵點。
我想這比說教要好得多吧!
相互理解,尊重她,支持她,安慰她,孩子就能收穫不一般的好運。
錯了沒關係,我們在錯中才能認識自己,接受自己。這才是最大的收穫。
作者:荔枝
圖片:來自頭條圖庫
內容:嘗試自己坐地鐵的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