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自蘇聯解體至今已有26多年,俄語在在不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中的地位也有所變化。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仍在廣泛使用俄語,而在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和烏克蘭,政府卻採取措施限制俄語,但仍有很多人在正式與非正式場合使用俄語。
俄語不可磨滅的根源
蘇聯解體之後,從上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期,許多前加盟共和國中俄語人口數量仍然很大。許多國家政府都考慮降低俄語在其國內的地位,卻因可能引發公眾不滿而未採取行動。
在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俄語獲得官方承認,幾乎可以在任何場合使用,包括商業機構、政府機關、媒體、教育部門和文化領域。政治精英以及希望考入俄羅斯大學的年輕人都在使用。
一直以來,這些國家的普通學校和高校都使用俄語授課,對許多非俄羅斯族的人來說,俄語依然是自己的母語,是家庭成員之間溝通的工具。加利亞·伊布拉吉莫娃是出生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喀山韃靼人,她在接受《透視俄羅斯》記者採訪時說:「俄語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進行民族間溝通的語言。」
俄語與經濟密不可分
在中亞國家,俄語享有較高的地位。事實上,能夠用基礎俄語進行交流的人口數量較蘇聯時期有所增長。拉法埃裡·薩塔洛夫具有亞塞拜然、猶太和烏茲別克族血統,但他認為俄語是自己的母語。他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大量來自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等國的勞工移民至俄羅斯。
為了在俄羅斯找工作,來自中亞的年輕人主動學習俄語。據俄羅斯聯邦獨立國協國家、僑居國外同胞和國際人道主義合作事務署稱,在亞塞拜然、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參加俄語課程學習的學生人數有所增長。
俄語普及受政治限制
烏克蘭和喬治亞與俄羅斯之間存在緊張的政治關係,這兩個國家採取措施降低俄語地位,但它們國內仍有大量民眾使用俄語。根據2001年進行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在烏克蘭,約有800萬人認為俄語是母語。喬治亞2014年時這一數字為45920人。
烏克蘭歷來是重要的俄語國家之一。據非官方統計,至少70%的烏人口懂俄語,在烏克蘭的網絡、電視和紙質媒體上,俄語也很常用。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提供的數據,2016年僅有35%的報紙和25%的雜誌用烏克蘭語出版。
近來,烏克蘭已經採取措施降低俄語使用頻率,歐洲語言越來越受歡迎。茲拉塔·西蒙年科是一名來自烏克蘭的律師。她說:「下一代人已經不太常用俄語了。」幼兒園的孩子開始學習烏克蘭語,然後去烏克蘭語授課的中學讀書。
喬治亞總統格奧爾基·馬爾格韋拉什維利最近表示,忘掉俄語是個「根本性錯誤」,因為這是喬治亞向鄰國俄羅斯傳達立場的一種有效手段。
俄羅斯與喬治亞之間存在密切的旅遊往來,兩國民間交往也很緊密,俄語在喬治亞仍得到廣泛使用。來自提比里西的塔姆塔·烏提阿什維利對《透視俄羅斯》記者說:「許多喬治亞人在俄羅斯都有親朋好友,他們也會讓自己的孩子學習俄語。求職時,不少單位對俄語有要求,特別是旅遊業從業者。」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在過去20年,俄語失去的地位遠超其他任何一種語言,不過現實更為複雜。基本上,俄語仍被使用,因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間的共同歷史尚未消逝。在可預見的未來,只要這些國家間的經濟聯繫依然存在,俄語就會作為各民族間進行溝通的工具而繼續存留下去。(作者是《透視俄羅斯》記者 克謝尼婭•祖巴切娃)
本文刊載自《環球時報》「透視俄羅斯」專刊,內容由《俄羅斯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