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語至今仍在中亞地區和波羅的海國家廣泛使用

2020-12-15 環球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自蘇聯解體至今已有26多年,俄語在在不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中的地位也有所變化。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仍在廣泛使用俄語,而在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和烏克蘭,政府卻採取措施限制俄語,但仍有很多人在正式與非正式場合使用俄語。

俄語不可磨滅的根源

蘇聯解體之後,從上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期,許多前加盟共和國中俄語人口數量仍然很大。許多國家政府都考慮降低俄語在其國內的地位,卻因可能引發公眾不滿而未採取行動。

在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俄語獲得官方承認,幾乎可以在任何場合使用,包括商業機構、政府機關、媒體、教育部門和文化領域。政治精英以及希望考入俄羅斯大學的年輕人都在使用。

一直以來,這些國家的普通學校和高校都使用俄語授課,對許多非俄羅斯族的人來說,俄語依然是自己的母語,是家庭成員之間溝通的工具。加利亞·伊布拉吉莫娃是出生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喀山韃靼人,她在接受《透視俄羅斯》記者採訪時說:「俄語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進行民族間溝通的語言。」

俄語與經濟密不可分

在中亞國家,俄語享有較高的地位。事實上,能夠用基礎俄語進行交流的人口數量較蘇聯時期有所增長。拉法埃裡·薩塔洛夫具有亞塞拜然、猶太和烏茲別克族血統,但他認為俄語是自己的母語。他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大量來自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等國的勞工移民至俄羅斯。

為了在俄羅斯找工作,來自中亞的年輕人主動學習俄語。據俄羅斯聯邦獨立國協國家、僑居國外同胞和國際人道主義合作事務署稱,在亞塞拜然、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參加俄語課程學習的學生人數有所增長。

俄語普及受政治限制

烏克蘭和喬治亞與俄羅斯之間存在緊張的政治關係,這兩個國家採取措施降低俄語地位,但它們國內仍有大量民眾使用俄語。根據2001年進行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在烏克蘭,約有800萬人認為俄語是母語。喬治亞2014年時這一數字為45920人。

烏克蘭歷來是重要的俄語國家之一。據非官方統計,至少70%的烏人口懂俄語,在烏克蘭的網絡、電視和紙質媒體上,俄語也很常用。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提供的數據,2016年僅有35%的報紙和25%的雜誌用烏克蘭語出版。

近來,烏克蘭已經採取措施降低俄語使用頻率,歐洲語言越來越受歡迎。茲拉塔·西蒙年科是一名來自烏克蘭的律師。她說:「下一代人已經不太常用俄語了。」幼兒園的孩子開始學習烏克蘭語,然後去烏克蘭語授課的中學讀書。

喬治亞總統格奧爾基·馬爾格韋拉什維利最近表示,忘掉俄語是個「根本性錯誤」,因為這是喬治亞向鄰國俄羅斯傳達立場的一種有效手段。

俄羅斯與喬治亞之間存在密切的旅遊往來,兩國民間交往也很緊密,俄語在喬治亞仍得到廣泛使用。來自提比里西的塔姆塔·烏提阿什維利對《透視俄羅斯》記者說:「許多喬治亞人在俄羅斯都有親朋好友,他們也會讓自己的孩子學習俄語。求職時,不少單位對俄語有要求,特別是旅遊業從業者。」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在過去20年,俄語失去的地位遠超其他任何一種語言,不過現實更為複雜。基本上,俄語仍被使用,因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間的共同歷史尚未消逝。在可預見的未來,只要這些國家間的經濟聯繫依然存在,俄語就會作為各民族間進行溝通的工具而繼續存留下去。(作者是《透視俄羅斯》記者 克謝尼婭•祖巴切娃)

本文刊載自《環球時報》「透視俄羅斯」專刊,內容由《俄羅斯報》提供。

相關焦點

  • 俄語在中亞國家的應用狀況
    同時,我國駐中亞五國大使館官方網站也均使用中文和俄文兩種語言版本,我國與五國的交流和合作的語言也是俄語。(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帶一路』沿線中亞國家語言生態與語言政策研究」(18BMZ014)階段性成果)。
  • 中國首個俄語―中亞語系在中央民族大學成立
    人民網北京6月13日電 (記者 劉慧)中國首個俄語―中亞語系6月12日在中央民族大學隆重舉行成立大會。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中國中亞友好協會、烏茲別克斯坦駐華使館等代表到會表示祝賀。中國中亞友好協會秘書長魯愛珍在致辭中指出,中央民族大學成立俄語―中亞語系,率先將俄語教學從培養通曉俄語人才轉向培養通曉俄語和中亞語的複合型人才上,適應了近年來歐亞地區的形勢變化,以及國內多個單位既要掌握俄語又要通曉中亞國家語言的用人需要,將為我國發展同俄羅斯和中亞五國的友好合作關係做出新的貢獻。
  • 趙明鳴:中亞五國語言及其使用情況
    中亞五國主體民族語言詞彙系統中的一個共同特點是有相當數量的阿拉伯—波斯語借詞和俄語借詞。境外哈薩克語、吉爾吉斯語與我國哈薩克語和柯爾克孜語詞彙方面的最大差異表現為專業術語體系的不同。  語言政策。獨立初期,上述五國都經歷了主體民族語言國語化的過程,在憲法中強化了主體民族語言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 歐盟二十三種官方語言使用最多的是哪個?為何沒有俄語?
    無歐盟官方地位的語言中,最廣泛使用的語言是加泰隆尼亞語、加裡西亞語和俄語(後者主要在波羅的海諸國)。歐盟支持語言的多樣性,且設有「歐洲語言多樣化專員」一職。歐盟成員國的語言政策由各成員國各自製定,歐盟並無統一的語言政策。歐盟諸機構在語言政策方面起的是輔助作用,目的是增加各成員國之間的合作以及促進各國從全歐視角制定語言政策。
  • 【中亞五國】中亞國家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韓裔和德裔?
    同樣,如果有大批韓裔居住在美國和加拿大,這也不難理解,因為美國和加拿大是移民國家,原住民印第安人基本都被殺光了。這裡有大批韓裔不假,但這裡來不只有韓裔。華裔、日裔和東南亞裔也很多。中亞國家一直以來都是不毛之地,所以可不是美國那樣能夠吸引全世界移民的國家。在這裡很難看得到日裔和東南亞裔,連鄰國人華裔去的也不多。
  • 中亞國家為何都是「斯坦」,有何含義?為啥中國也被稱為「斯坦」
    引言:我們知道中亞的一些國家的國名後面都有「斯坦」二字,如與中國新疆接壤的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這其中究竟有何含義?為何中國也被稱為「斯坦」?什麼是「斯坦」?對中東國家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那裡大多數是穆斯林為主體的國家,多使用阿拉伯語,就連「穆斯林」三個字都來自阿拉伯語。因此,很多人會誤認為「斯坦」是穆斯林才會使用的詞語。
  • 烏克蘭給予俄語「地區語言」地位
    據新華社電 烏克蘭議會5日初審批准一項法案,內容涉及俄語被列為烏克蘭的「地區語言」,意味著在廣泛使用俄語的一些烏克蘭地區,當地人有權在一些場合選擇使用俄語還是烏克蘭語。反對這項法案的人認為,賦予俄語「特殊地位」將損害烏克蘭的「獨立和尊嚴」。這項法案由烏克蘭執政黨地區黨提出,旨在提升俄語的地位至「地區語言」。
  • 俄語勢衰,俄羅斯20年的痛
    9月22日,亞美尼亞教育和科學部長穆克爾強對外公開表示,亞美尼亞政府正式給予俄語外國語地位,「我們是一個獨立國家,因此其他所有語言對我們來說只能是外語。」「亞美尼亞部長平息了針對俄語擴張的擔憂」,俄羅斯《莫斯科時報》評論道。此前,俄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在與亞美尼亞議長進行會面時,建議亞國給予俄語官方地位,但遭到拒絕。從蘇聯時期起,俄語在亞美尼亞被廣泛使用。
  • 借土耳其抗俄,中亞國家不願再被吞併,末代可汗頭顱被製成菸灰缸
    如果說在敘利亞和利比亞等地的利益衝突還可以忍讓的話,那土耳其在高加索和中亞地區的滲透,毫無疑問已經觸碰了俄羅斯的核心利益,尤其是在納卡衝突爆發後,俄羅斯觀察家們很敏銳地意識到,是土耳其在全力支持亞塞拜然,藉此向高加索地區加強滲透,以至於喊出了「土耳其威脅論」,宣稱土耳其已取代美國成為俄羅斯的最大威脅
  • 獨立國協國家紛紛擯棄俄語 俄羅斯打響「保衛戰」
    獨立國協國家紛紛擯棄俄語 俄羅斯打響「俄語保衛戰」  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熊麗 發自莫斯科  7月31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成功結束了對中亞國家塔吉克斯坦的工作訪問。俄總統外事助理普裡霍季重點強調,塔總統拉赫蒙對梅德韋傑夫明確表示願意繼續在本國使用俄語,俄方對俄語在塔地位問題不再存有疑問。而就在幾天前,塔總統剛向議會提交了新的《語言法》草案。該法案規定,俄語將在塔失去族際交際語的地位,這引起俄媒體和專家學者的不安甚至不滿。
  • 世界公認唱歌最好聽的語言排行榜,英語應用廣泛,漢語使用人數多
    英語是一種西日耳曼語,在中世紀早期的英國最早被使用,並因其廣闊的殖民地而成為世界使用面積最廣的語言。英國人的祖先盎格魯部落是後來遷移到大不列顛地區的日耳曼部落之一,稱為英格蘭。這兩個名字都來自波羅的海半島的Anglia。該語言與弗裡斯蘭語和下撒克森語密切相關,其詞彙受到其他日耳曼語系語言的影響,尤其是北歐語(北日耳曼語),並在很大程度上由拉丁文和法文撰寫。
  • 「內亞」和「中亞」究竟是個什麼概念?
    相比之下,「內亞」出現和流行的時間都比較短,而且基本上都是在學術場合使用。而「中亞」則不僅在學術界流通,也為社會大眾所熟知。那麼這兩個詞有區別嗎?有怎樣的區別呢?在中國語境中,「中亞」指的就是蘇聯解體之後在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獨立出來的中亞五國。
  • 【莫斯科國立大學】蟬聯新興歐洲和中亞地區大學排名榜首
    近日,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QuacquarelliSymonds)發布了2021年度新興歐洲和中亞地區大學排名
  • 蘇聯解體分成了哪些國家?這些國家除了俄羅斯還認識那個
    ,請使用!我們的老大哥蘇聯解體分成了十五個國家,由社會主義變成了資本主義。那麼,在這十五個國家之中,到底是那十五個呢?立陶宛:立陶宛共和國(立陶宛語:Lietuvos Respublika,英語:Republic of Lithuania),簡稱立陶宛。位于波羅的海東岸,北界拉脫維亞,東南鄰白俄羅斯,西南是俄羅斯的加裡寧格勒州和波蘭,首都維爾紐斯。
  • 地圖看世界;波羅的海及沿岸國家
    波羅的海是北歐國家,特別是俄羅斯與歐洲貿易的重要通道,是沿岸國家之間以及通往北海和北大西洋的重要水域。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是受源自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較大的地區。德國、瑞典、芬蘭和丹麥等國很早就完成了工業化,特別是北歐三國(瑞典,挪威,芬蘭)受一戰及二戰戰火的影響相對較小,加上波羅的海較通暢的水運,工業都很發達。瑞典的鐵礦、芬蘭和丹麥的造船和船舶機械、瑞典哥特堡的汽車製造和輕型機械,都是沿岸重要工業。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是當下世界上最富庶的地區之一。
  • 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使用什麼語言?
    2005年1月6日,波蘭頒布實施《全國少數民族、外來民族及邊遠地區語言法》。除了波蘭語外,有16種少數民族語言得到了官方的正式認可,包括外來少數民族語言,如白俄羅斯語、捷克語、德語、猶太語、立陶宛語、俄語、斯洛伐克語及烏克蘭語;本國少數民族語言,如卡拉伊姆語、卡舒比語、盧森尼亞語、羅馬尼亞語和韃靼語等。
  • 美歐對中亞國家實施青年精英人才培養計劃
    作者:王酈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所研究員)來源:華語智庫公眾號蘇聯解體後,美國和歐盟以提供「幫助」之名滲透和幹預中亞國家,通過資助和培訓中亞國家各類人員,滲透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以更好地實現其戰略意圖和利益,達到控制中亞、排擠中國與俄羅斯的目標。
  • 位於亞洲內陸地區的「中亞五國」,各有什麼國家特點?
    亞洲是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一個大洲,亞洲的總面積約為4458萬平方千米,由於亞洲面積巨大,根據方位可以劃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北亞和中亞。中亞地區,顧名思義就是位於亞洲的中部地區,由於地處內陸,距離海洋十分遙遠,海洋水汽難以進入,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區都是屬於乾旱半乾旱地區,氣候類型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自然植被以溫帶草原帶和溫帶荒漠帶為主。
  • 如何學習好俄語:聽老吳講講我的學習過程
    首先啥也別說上圖:哪些國家說俄語?俄語的在這些國家的使用情況1,俄羅斯2,白俄羅斯(官方語言是俄語和白俄羅斯語,俄語使用率極高,和俄羅斯關係非常緊密,就差沒有成為一個國家了)3,烏克蘭(俄語通用,但是烏克蘭近年來正在大力發展本國語言,部分學校還使用烏克蘭語教學
  • 世界上,10大廣泛使用的語言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世界上,10大廣泛使用的語言的歷史往事。俄羅斯一位人士,對世界上,10大廣泛使用的語言作出了介紹和評價,以下為具體內容:今天,科學家們仍在爭論語言是如何產生的。第6廣泛使用的語言:俄語在世界上的16個國家和地區,你可以聽到俄語。世界上有3億多人說俄語。大多數學者,認為俄語是世界上較複雜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