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產後媽媽都有一個共同的困擾:產後大肚子松垮瘦不下去。懷孕期間為了胎兒的發育,吃!哺乳期間為了懷裡寶寶的營養,還是吃!等到孩子斷奶以後,為了自身的健康,為了個人的形象,也為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很多媽媽走上了產後瘦身之路。但真正開始減肥時,卻發現現實太殘酷,根本瘦不下來……
很多產婦在產後仍然沿用產前的瘦身方法,節食+運動,卻發現效果十分有限,特別是肚子,很難瘦下來。為什麼產後回不去孕前的「小腰精」?為什麼變瘦不再像孕前那麼容易?為什麼產後的大肚子怎麼也甩不掉?有這些疑問的產婦注意了,你可能患了腹直肌分離!
什麼是腹直肌分離?
腹直肌位於腹前壁正中線兩側,被包埋於腹直肌鞘內,是上寬下窄的帶狀多腹肌,左右腹直肌內側以腹白線相隔。妊娠期間,子宮持續增大,腹壁皮膚隨之擴張,腹直肌間距離增大導致部分彈性纖維斷裂,發生不同程度的分離,出現腹直肌分離。
正常情況下,產後腹壁會逐漸恢復,腹直肌會慢慢向中線靠攏,但無法完全恢復至產前水平。如果產婦本身腹壁薄弱或是多胞胎、胎兒過大、羊水過多、多次生產等情況時,產後腹直肌則更無法自行恢復。
腹直肌分離危害大,不容忽視
產後大肚子
腰椎、骨盆損傷
腹部肌群逐漸弱化,對腰背部的承託力變小,導致腰椎及骨盆壓力增加,長此以往,容易造成腰椎、骨盆損傷。
腰背疼痛
腹部肌群力量弱化,腰背壓力增大,長期的腰椎壓力過大會導致產後腰背痛。
影響形象
分離的腹直肌會讓肚子看起來松松垮垮,全是贅肉,嘗試多種減肥方法也恢復不到孕前的平坦,十分影響美觀。
患了腹直肌分離,你應該這樣做
腹直肌分離的治療方法很多,自主訓練、手法按摩、低頻電刺激等都可以極大改善腹直肌分離。
自主訓練
1. 腹式呼吸
平躺,全身放鬆,一隻手放在腹部,另一隻手放在胸部。先感受一下正常的呼吸模式。
用鼻子緩慢吸氣,吸氣時,膈肌收縮並向下移動,胸腔擴張,產生負壓,空氣被吸入肺內,吸氣的同時腹部逐漸隆起,直至無法再吸入多餘的空氣,腹肌和盆底肌放鬆。
用嘴慢慢吐氣,呼氣時,膈肌放鬆,恢復到穹窿狀,腹肌和盆底肌彈性回縮。
再吸氣、呼氣。
建議吸氣4秒,轉入呼氣階段,呼氣6秒。每分鐘6次,每天堅持10-20分鐘。
2. 腹式呼吸配合骨盆後傾動作激活腹直肌
腹式呼吸的同時,恥骨向內收緊,腰骶部緊貼地面,做骨盆後傾的動作。
3. 收緊骨盆
收緊腹部,骨盆向上抬起,雙腿併攏,以膝關節為軸向上抬起小腿,腳背繃直,膝蓋伸直,堅持五秒,小腿慢慢落下,骨盆再落。兩腿交替,十個為一組,做三到五組。
4. 收縮臀部肌肉
腿向上抬起,讓腰椎充分接觸地面。腿伸直,讓髖關節保持90°,膝關節保持135°,腳背繃直,保持10秒鐘,十個為一組,做三到五組。
5. 腹肌訓練
雙腿抬起,右腿伸直,與地面保持45°,左腿髖膝保持90°不變,腳背繃直,保持五秒換腿。每個動作十個為一組,做三到五組。
全身放鬆,保持脊柱骨盆中立位,深呼吸,吐氣,雙腿屈膝,保證腰部緊貼地面,腹部發力,腿部向前伸直,停留一秒,回到屈膝狀態,繼續向前伸直。十個動作為一組,做三到五組。
以上自主訓練方式可依次進行,全程中建議保持腹式呼吸。
手法按摩
通過按摩手法和穴位刺激,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減少脂肪堆積,從而恢復腹部皮膚、肌肉、筋膜的彈性和緊張度,逐步改善腹直肌分離。
產後女性如果不清楚自己產後的身體變化,套用孕前的瘦身方法,很可能付出了時間和汗水卻見不到效果。所以在產後瘦身時,首先要認清自己小肚子瘦不下去的的原因,才能快速有效地達成瘦身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