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罰細則來了!垃圾不分類,怎麼罰?罰多少?什麼算證據?城管一一回應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還有5天,《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就要正式施行,上海城管部門也將同步開展執法。《條例》規定,個人和單位也是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不按規定投放可處罰款。

那麼問題來了,實際執法中,將如何實施?什麼情況,算「拒不改正」?我拍的照片視頻,能否作為證據被採納?「屢勸屢犯」者,又會被怎麼處理?……

城管查垃圾分類

近期,上海市城管執法局出臺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違法行為查處規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兩份文件,對熱點進行了闡述。而對於市民心中的一大波問題,上海市城管執法部門也接受了海岸君的專訪,首度正面回應。

Q《條例》規定,個人若將有害垃圾與可回收物、溼垃圾、幹垃圾混合投放,或者將溼垃圾與可回收物、幹垃圾混合投放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那麼,什麼情況算「拒不改正」?

答:《查處規定》明確,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認定為拒不改正:拒絕、阻撓城管執法部門現場調查取證的;拒不籤收《責令改正通知書》的;當場拒絕改正違反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規定行為的;30日內被發現同一違法行為3次以上的。

與燃放煙花爆竹、酒駕等違法行為不同,生活垃圾分類行為有一定特殊性,每天甚至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如果一位市民,今天亂扔被發現,改了,過幾天又重犯、再犯,就不能認為他真正改正了。

此次對於「拒不改正」的認定標準,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屢教屢犯」的問題,促進居民養成良好習慣。

Q我們注意到,罰款金額有上限和下限,那麼到底罰多少由哪些因素決定?

答:處罰金額,主要視違法次數、違法情節和後果等因素而定。

比如,《裁量基準》明確,個人若將溼垃圾與可回收物、幹垃圾混投,首次被發現且拒不改正的,處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罰款,第二次及以上被發現且拒不改正,則可處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而如果個人將有害垃圾與其它生活垃圾混投,由於後果更嚴重,因此首次發現和第二次及以上被發現的罰款金額,分別提高至「50元以上150元以下」和「150元以上200元以下」。

對單位來說,「將可回收物和幹垃圾混合投放」、「將溼垃圾與可回收物和幹垃圾混合投放」、「將有害垃圾與其它生活垃圾混合投放」,這三種行為的處罰幅度也各有不同,金額在5000元至50000元不等。

也就是說,如果市民或企業反覆違反《條例》規定,違法成本就會隨著次數增加而上升。

Q城管執法時哪些證據可被採信?

答:現場筆錄、視聽資料、當事人陳述、證人證言等都可作為證據。

垃圾分類的違法認定主要以現場筆錄、錄像資料、取證照片為主,比如垃圾廂房和單位安裝的監控探頭視頻,居民、志願者、物業拍下的照片和視頻或者證言等,都可作為證據來源。

不過,執法部門會審查判斷,孤證不能定案,一定要相互印證,形成證據鏈才行。

執法現場錄像或者拍照

Q《條例》中規定的違法行為,全部都由城管執法部門處罰嗎?

答:不是。《條例》規定的違法行為共有13項,其中10項由城管執法部門實施行政處罰,這些違法行為均著眼於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置環節。

其餘3項違法行為則聚焦源頭減量,由市場監管部門和文化旅遊部門實施行政處罰。

Q與201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辦法》相比,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條例》,在執法中有哪些不同?

答:首先,處罰金額有所提升。比如,以前不按規定設置分類收集容器的,可處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現在可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單位未按規定投放生活垃圾的,以前可處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現在可處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罰款。此外,對於收運單位、處置單位,也有著相對更嚴厲的罰則。

其次,對城管執法部門而言,行政處罰流程更加嚴格。《查處規定》明確,除「擅自從事有害垃圾、溼垃圾、幹垃圾經營性收集、運輸,以及溼垃圾、幹垃圾經營性處置活動外」可當場責令停止並處罰款外,其餘違法行為都要求「整改前置」。

也就是說,在上海垃圾強制分類的起步伊始,城管執法部門仍將以教育、勸導為主,給市民或企業改正的機會,並不以處罰為最終目的,這與《條例》的精神是相契合的。

最後,城管部門說,7月起將聚焦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四個環節,開展全覆蓋執法檢查,尤其加大對收集、運輸和末端處置環節的執法力度。

7月

重點對全市230家收運企業進行執法檢查,指導監督收運企業規範作業,避免出現「混裝混運」。8月

重點對全市20家生活垃圾中轉和末端處置企業進行監督檢查。

來源:新民晚報

相關焦點

  • 什麼情況下會罰款?照片等能否算證據?垃圾分類處罰細則來了
    垃圾分類的執法處罰細則來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即將施行,上海城管部門也將同步開展執法。根據《條例》規定,個人和單位也是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不按規定投放可處罰款。其中,個人違反規定又拒不改正的,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在實際執法中,什麼情況算「拒不改正」?
  • 未按規定分類罰200元?北京垃圾分類問題答疑解惑
    未按規定分類罰200?  關於垃圾分類的20個問題答疑解惑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即將實施,你是否還有不少疑惑:「生活垃圾分4類,家裡要備4個垃圾桶嗎」「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就罰200元?」  針對這些疑問,新京報記者梳理了北京市城管委等相關部門發布的信息,帶來20個你最關心問題的權威解答。
  • 北京垃圾強制分類正式實施 北京版你是什麼垃圾什麼意思?垃圾分類...
    你是什麼垃圾?5月1日起,伴隨著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北京市民迎來「靈魂一問」。新規實施後,個人混投行為最高將面臨200元處罰。此外,餐飲經營者、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和旅館經營單位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等,否則也將面臨罰款。
  • 杭州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 誰家垃圾不分類今後城管會找上門
    《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是杭州首部關於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的地方性法規,從規劃和設施管理、垃圾源頭減量、分類投放、分類收集運輸與處置、促進設施、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昨天,杭州市城管委的相關負責人就《條例》中與市民密切相關的部分,進行了解讀。  ●哪些區域納入垃圾分類管理?
  • 扔垃圾再不分類,廣東擬最高罰500元
    以後在廣東再隨便扔垃圾要小心了,可能罰得你肉疼。28日上午,《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條例(修訂草案)》提請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提出對個人未按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最低罰100元,最高罰500元。
  • 本市生活垃圾分類新規2020年5月實施 個人違規將實行「教罰並舉」
    關鍵詞:源頭減量  一次性用品使用套上「緊箍咒」 餐廳旅館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 最高可罰5萬元  源頭減量是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制度的關鍵環節,此次修改進一步完善了源頭減量措施,增強制度剛性約束。條例規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推行無紙化辦公,提高再生紙的使用比例,不使用一次性杯具。
  • 廣州生活垃圾分類處罰「加碼」,違規最高罰500元
    海珠區海幢街的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大洋網訊 不遵守廣州垃圾分類規定,處罰將「加碼」。《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也在這次修改之列。其中對個人和單位違反垃圾分類相關規定的處罰標準,都比修改前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個人違反規定,情節嚴重的,可處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看到,這次對《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修改,除了相關行政部門名稱的修正之外,基本集中在有關對個人和單位的處罰罰則上。
  • 扔垃圾再不分類,廣東擬最高罰500元!
    以後在廣東再隨便扔垃圾要小心了,可能罰得你肉疼。
  • 北京垃圾分類倒計時!生活垃圾怎麼分?怎麼罰?一篇全搞定!
    不知道怎麼分類的小夥伴也不必擔心哦,生活垃圾怎麼分?誰來監管?如果沒按要求分類,會受什麼處罰?一篇全搞定!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應當按照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北京將生活垃圾分為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類。
  • 探問北京垃圾分類四大焦點問題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題:探問北京垃圾分類四大焦點問題新華社記者關桂峰、田晨旭5月1日起,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北京版的生活垃圾分類怎麼分?不分怎麼罰?做好準備了嗎?如何確保新規落地實施、形成長效機制?圍繞社會關注的北京垃圾分類四大焦點問題,記者進行了採訪。
  • 5家環衛公司吃罰單,江岸城管罰「自己人」為哪般
    楚天都市報5月7日訊(記者盧成漢 通訊員宋宏雷 明峰)轉運垃圾後,沒有及時清掃;因清運不及時,致使垃圾桶滿溢,汙染路面。江岸區城管執法大隊對5家環衛公司分別開出了罰單。7日,這些環衛公司陸續繳納了50元罰款。
  • 最高罰200元!明天起,深圳強制實施!
    8月28日,由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市委宣傳部和團市委聯合主辦,市直機關工作委員會等相關部門共同協辦的《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暨生活垃圾分類「五進」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市民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了解到,《條例》將於9月1日起正式實施,未按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個人罰款50元,情節嚴重的罰款200元。
  • 我國加速推進垃圾分類制度 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則可罰5萬元
    我國加速推進垃圾分類制度 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則可罰5萬元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6月04日 10:46 A-A+ 2019年起,全國的地級以及以上的城市全面啟動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之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在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多地已經初步建成了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體系。
  • 北京垃圾分類什麼時候開始實施?怎麼分類?和上海垃圾分類有什麼區別?
    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不組織分類或分類不符合要求拒不整改的單位,要移交執法部門處罰,並逐步建立「不分類,不收運」的倒逼機制。  Q4:垃圾這麼多種,分錯了怎麼辦?有沒有人引導我正確投放?  答:有。  Q5:沒分類就扔垃圾,北京怎麼罰?  孫新軍介紹,垃圾分類修法呼之欲出,《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訂工作已經列入2018-2020年立法規劃。新修訂的條例將不光對單位,也將對個人明確垃圾分類責任。  「到時候,不分類就是違法。
  • 深圳對個人垃圾分類違法行為立案處罰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文燦通訊員楊銘12月17日,記者從深圳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獲悉,從10月9日,深圳正式開始垃圾分類執法處罰以來至12月10日,全市各級城管部門共立案4282宗,其中對個人垃圾分類違法行為立案處罰
  • 生活垃圾分類處罰力度持續加大
    8月3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三個月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市城管委舉行。另據新華社報導,截至7月31日,北京市城管執法部門累計檢查生活垃圾分類主體責任單位18.86萬家,發現問題1.39萬家,立案查處生活垃圾分類違法行為6990起。個人違法行為3323起。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於5月1日起實施。
  • 垃圾分類新規十大熱點詳解
    針對「教罰並舉」、新版「限塑令」、一次性用品、垃圾混裝混運等社會關注的問題,記者昨天採訪了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城建環保辦主任郝志蘭和市城管委固廢處副處長馬建驥,請他們就社會關注的十大熱點問題進行了詳細解讀。
  • 垃圾不分類罰50000元 手機電腦屬於什麼垃圾
    日本靠一代人的努力,才換來世界上環保水準最高的垃圾焚燒體系。我們呢?    現在,上海率先展開了新的垃圾分類潮,很多城市已經紛紛開始跟進。02 新的標準下,垃圾都有什麼分類?比如用豬來進行區分,小豬佩奇難道又要火一遍了?    另外,現在微博上還流行用《上海灘》歌曲改編的幹垃圾和溼垃圾的部分分類片段,大概的歌詞如下:紙巾是幹垃圾,多溼的紙巾都是幹垃圾;瓜子皮是溼垃圾,多幹的瓜子皮都是溼垃圾;豬能吃的,是溼垃圾;豬不吃的,你不懂的,只要無害,就是幹垃圾。不得不佩服我們萬能的網友。
  • 最高擬罰500元!隨便亂扔垃圾要小心了
    最高擬罰500元!28日上午,《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條例(修訂草案)》提請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提出對個人未按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最低罰100元,最高罰500元。
  • 對學生罰站罰跑算不算體罰
    2019-09-27 08:49圖文來源:北京青年報 教師如何管教學生,罰站罰跑到底算不算體罰?9月24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明確,對學生一些違規行為,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罰站罰跑」。雖然草案剛剛提交初審,但備受關注的教師懲戒權問題在網上引發熱議。放在以前,罰站、罰跑是很容易被質疑是體罰或者變相體罰的,有的教師就因此被追究違反師德規範的責任。那麼,現在立法允許教師對學生進行罰站、罰跑,那怎麼界定其與體罰和變相體罰的界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