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實質上是一個思維的自然表達過程,以圖式的方式呈現看不見、摸不著的思維結構和路徑,使人們的思維過程清晰可見,是比文字更加富有成效的表達方式。具體來說,就是按照單元(章節)內容利用關鍵詞、圖形、線條等要素來繪製知識的網絡結構圖。關鍵詞代表思維導圖的主題或核心內容,連線表示各主題之間的關係。通過分層級的線條連接各知識點,搭建各個知識點間的內在關聯,促進知識的整合,形成清晰的知識結構圖。
「思維導圖具有圖解教材知識、教材知識結構形象化的特徵,能夠增強大腦對知識的『渴望』,發揮學生左右大腦的功能,激活整個大腦的積極參與學習、增強記憶效果。」作為一種可視化思維工具,思維導圖正逐漸成為一種有效的教與學的工具,優化著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1.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思維導圖強調視覺表象,教師在充分了解教材知識結構及梳理教學內容脈絡的基礎上,將教學內容以可視化的圖像、文字、符號、色彩等形式直觀形象地呈現出來,建立立體的知識體系。「大量的現代認知科學的實證研究顯示,可視化的表達方法比僅僅基於文本的表達方法在知識的重建、擴散和應用等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另外,根據建構主義的觀點,結構化的知識體系是減少認知負荷的一種有效方法。」因此,應用文字、符號和圖像相結合的思維導圖,教師和學生可以快速地找到教學內容的核心知識點,發現各知識點間的關聯,使整個教學內容的主線一目了然,避免教學偏離主題,「有效遏制教學精力浪費現象,確保教學活動的內在效能實現最優化、最大化,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內在的關聯,不是一群毫無聯繫、零碎知識點的集合。有效的學習除了要掌握零散的知識點外,還要通過整理、歸納,把眾多知識點聯繫起來,建立一個完整的認知地圖。正如布魯納所說,「獲得的知識,如果沒有完滿的結構把它關聯在一起,那是一種多半會被遺忘的知識。一串不連貫的論據在記憶中僅有短促得可憐的壽命。」藉助思維導圖這一可視化思維工具,學習者帶著他們記憶中已有的各種圖式來面對新的學習任務,把新知識匯入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中,從零碎、片斷的機械式學習轉變為注重邏輯關係的有意義學習。「灌輸式」教學方式和「題海戰術」是現行課堂的常態。知識不等於思維,只關注知識忽視知識背後「思維」的教學方式危害極大,學生長期處於死記硬背、機械訓練、不思考的狀態,思維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必將受到阻礙。大腦擁有無限聯想和創造的潛能,思維導圖強烈的可視化視覺符號能夠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意,學生可以自由聯想、遷移,不斷產生新想法和新觀點,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問題,從而使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可持續發展。思維導圖可以運用 XMIND等軟體繪製。首先選擇適合的模板或新建一張空白圖,把關鍵詞安放在中心主題上,選中中心主題,利用「Enter」快捷鍵創建分支主題,根據教學內容插入相應的子主題,然後把前期準備的知識點和素材文件按層級結構填入到思維導圖中,加上一些與主題節點相關的圖片,使思維導圖的內容更加形象化。上述軟體除了有形成知識點的網絡結構的功能外,還可以對分支主題形成不同的顏色分塊,選中分支主題並使用「排列」功能,可以改變分支主題的組織結構。選中思維導圖中的關聯線,輸入文字,即可在中心主題和關聯主題間的線條上填入短的詞語,說明層級關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思維導圖軟體的各種功能,繪製出豐富和完善的思維導圖。二年級上冊語文各單元思維導圖
三年級上冊語文各單元思維導圖
四年級上冊語文各單元思維導圖
五年級上冊語文各單元思維導圖
六年級上冊語文各單元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下載連結:https://pan.baidu.com/s/1ovKwZQBascI4n7IO1uXNpw
提取碼:xbpx
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負責。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合作微信:lyk7307